︱編者序︱
中正大學公共政策及管理研究中心於2012年11月9日在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二館舉辦「後ECFA兩岸新局:ECFA帶動兩岸可持續和平發展機制」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海峽兩岸50多位學者專家參與此一學術盛會,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劉國深院長所領導的廈門大學學者專家計有張敦財教授、唐永紅教授和彭莉教授等,還有上海交通大學林岡特聘教授以及福建省社會科學院陳萍教授等6位大陸學者。來自臺灣的專家學者有東海大學宋興洲教授、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劉子年教授、成功大學黃清賢教授、中原大學陳仲志教授、政治大學黃恩浩教授、義守大學王嘉州教授、政治大學宋國誠教授、美和科技大學初國華教授,以及主辦單位中正大學王騰坤教授與本人等10位,共發表15篇有關兩岸關係發展學術論文。研討會中論文發表人以及論文評論人所提出的論點,以及與會專家學者、地方政治菁英、學生等在研討會議中所點評的各項論點都曾引起南臺灣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為了累積並分享前述學者專家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寶貴研究成果與實務論點,中正大學公共政策及管理研究中心以及政治學系遂將這些學術論文和創見彙整為學術專書,以發揚並延續兩岸關係學術研究的成果。這15篇論文業經作者參酌與會者意見進行修訂,並在中正大學公共政策及管理研究中心與政治學系的襄助下順利集結出版,期能為兩岸關係發展研究做出棉薄貢獻。
如前所述,本書係一場學術會議的研討成果,而這次研討會僅用一天的時間即發表了15篇論文,因此我用「收穫豐碩」、「論點精湛」來形容與會學者專家在研討會上的貢獻。首先,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唐永紅教授的論文指出,海峽兩岸所簽署的ECFA,就是在建立「合作」機制,包含建立兩岸貿易合作機制、投資合作機制、產業合作機制、金融合作機制以及解決經貿爭端的機制等,這些合作性機制有助於拓展兩岸經濟合作與共贏利基,並進而促進兩岸政治關係之和平與穩定。換言之,有了這些合作機制運作,兩岸關係才會雙贏,兩岸關係也才能往正確與良性方向發展。其實,ECFA就是兩岸獨特的WTO合作機制,短期間是為兩岸熱絡的經貿交流創造一個制度安排,讓兩岸經濟關係朝向良性合作發展;長遠而言,ECFA就是為兩岸關係鋪陳出政治的康莊大道。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主任宋興洲教授的論文,則指出兩岸之間經貿已形成一相互依存的緊密關係,不管社會是贊成還是有所保留,兩岸經貿愈來愈互為依賴並相互牽連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我們應該要善加利用,把它變成良性、法治性與共利性,並且讓ECFA持續發揮引導作用。因為ECFA不僅是使臺灣脫離亞洲經濟孤立的重要第一步,也將加速亞洲經濟統合,臺灣若能善用ECFA必可從中獲利。
美和科技大學初國華教授的論文強調,ECFA 是整合了政治也整合了經濟的一種制度設計,兩岸關係發展不可能光有經濟而脫離政治因素,經ECFA的制度作用,兩岸必定會朝正面及良性的政治經濟關係發展。上海交通大學林岡教授的論文指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就是在構建兩岸雙方在經濟、文化等社會領域進行廣泛的合作與交流,也可以在政治領域保持良性互動和溝通,在軍事領域建立互信機制,進而構建兩岸和平發展。林教授強調,構建兩岸和平協議框架,必須秉持「先易後難」的原則。實現兩岸政治整合的主要途徑有三:一是自上而下的政治協商途徑;二是自下而上的經濟、文化整合途徑;三是上下結合的途徑。鑑於臺海分治、制度迥異的現實,兩岸在短期內可能無法達成統一的共識,因此當急之務是將經濟文化整合的途徑和政治協商途徑結合起來,上下結合,以構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框架為優先。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彭莉教授的論文指出,ECFA是兩岸在經濟整合過程中建立起有關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便利化的綜合規範,其中涉及諸多法律問題,而原產地規則與貿易救濟制度為其中技術性最強,也最為重要問題之一,而這些規則與制度的模式選擇與規範設置將直接影響ECFA的實施成效。彭教授強調,ECFA是具有鮮明的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協定,其兩岸特色主要表現在:一是雙方著眼於兩岸全域利益,做到了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務實協商、合理安排;二雙方著眼於兩岸經濟發展的需要;三是大陸充分理解臺灣經濟和社會的狀況。總之,ECFA簽訂是有利於兩岸共同提升經濟競爭力,有利於共同增進廣大民眾福祉,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兩岸共同促進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以及有利於兩岸共同應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機遇和挑戰。
福建省社會科學院陳萍教授的論文旨在探討「深化兩岸產業交流與合作問題」,她指出ECFA的簽署開創了兩岸投資雙向化、產業整合化以及型態多元化的經濟關係新模式,對海峽兩岸產業合作有正面的影響,例如ECFA有利於臺灣中小企業在大陸找到更大的經營舞臺,而臺灣中小企業經驗對大陸也很實用,ECFA可以促進兩岸產業良性互補,並深化海峽兩岸產業整合。陳教授從跨域治理、交易成本、服務等觀點強調,ECFA的「終南捷徑」是「海西」的先行先試,換言之,兩岸經貿深化合作從小區域做起,應是很務實的途徑。
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劉子年教授運用實證資料分析方法,指出ECFA簽署後,對臺灣整體出口與進口地區別比重結構尚未有顯著影響,顯示ECFA這個機制的功能是屬長遠性制度安排,不宜期待短期內就立竿見影。相對而言,早收清單則顯然有立即效果,這比較符合一般人的期待。但更重要的是,ECFA簽署後確實已經逐步深化兩岸商品、服務和投資交流,並與區域經濟整合同步發展,此一趨勢終將有助於兩岸政治關係的發展。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劉國深院長提出「兩岸和平發展價值觀的社會化觀點」,亦即兩岸和平發展不可能短期內完成,它必須是一種「社會化過程」,而所謂社會化過程,涵蓋正確史觀、正確價值觀、正確新聞媒體報導與教育等,而兩岸雙方的公權力部門則要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傳播者與維護者。劉院長的研究論點指出,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社會化過程所面臨的障礙,部分來自涉臺周邊大國的外力因素。因此,海峽兩岸當局必須與周邊相關國家展開有效的溝通對話,也就是要說服周邊國家「兩岸和平發展」與「亞太地區和平格局」可以劃上等號。
成功大學黃清賢教授的論文主要在探討「ECFA與兩岸關係結構文化變遷」,黃教授從「建構主義」學術理論觀點,提出兩岸之間的結構文化型態與結構文化變遷的問題,論文引用臺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認知,並分析ECFA簽署後的結構文化發展,最後提出兩岸應有的新走向。黃教授強調,在ECFA簽署之後,臺灣民眾認知的兩岸關係結構仍處於洛克文化(即兩岸是一種對手關係),意味著兩岸關係有值得樂觀的成分,並有邁向康德文化(即朋友關係)的趨勢出現。
中原大學陳仲志與政治大學黃恩浩教授合著的〈後ECFA時期兩岸關係的競與合〉論文指出,後ECFA時期兩岸關係呈現在「穩於政治、進於經濟、停於軍事」的新狀態,兩岸關係如果能有重大進展,將是基於雙方穩定的政治基礎上,在經濟上有所突破,然而,兩岸關係如果出現意外,將是基於雙方政治互動不穩定,進一步引起軍事上的爭議,並導致雙方關係有所停滯。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張敦財教授的論文從「兩岸可持續和平發展的障礙、風險」觀點探討如何保障兩岸可持續和平發展,張教授指出兩岸和平發展的風險源頭可能來自臺灣內部政治生態因素,尤其是政黨惡鬥,例如民進黨對國民黨的任何主張、任何政策以及所有施政措施均一味地反對,這種為反對而反對的態度,在有關兩岸關係的議題上表現得最為明顯。這種現象導致臺灣所推動的兩岸關係政策面臨無法律保障的風險,立法機關的政治生態隨著臺灣選舉結果而改變,並進而影響了兩岸關係的推動。為有效落實ECFA政策目標,相應的機制要不斷確立,才能真正惠及臺灣民眾。
政治大學宋國誠教授的論文〈後ECFA時代兩岸政治定位的思考與重構〉指出,兩岸應從主權之爭進入治理合作,並從中累積以信任和認同為內涵的社會資本,突破困境,共同邁入和平發展的歷史階段。宋教授結合了「球體國家」與「第三憲法」的基礎,並引用「治理政體」理論作為「後ECFA時期兩岸政治定位的座標」,主張在「由經入政」之前,還需要經歷一個「由經入社」再「由社入政」的「前高階政治階段」。也就是必須通過「社會資本」與兩岸網絡達成信心積累和認同建置過程,如此方能有效達成「和平發展」的終極政治目標。
義守大學王嘉州教授的論文在探討「陸生來臺就學對其政治生態之影響」,文中以開放式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分析,討論陸生來臺的政治態度變遷問題,王教授的研究發現,臺灣制度優勢的確折服且吸引陸生,在兩岸關係方面,來臺陸生發現臺灣民眾對中國大陸欠缺瞭解,導致不僅無法產生信任感與同理心,並促生陌生感和距離感,更因此構成兩岸和平阻礙。中正大學王騰坤教授與中國國家標準館無錫分館前主任胡雲行的合著論文則在探討標準化形成「後ECFA」技術性貿易障礙問題,文中指出兩岸簽署ECFA後,臺灣方面因無法因應商品標準化策略,導致臺灣的精品無法順利進入大陸市場,而中國大陸商品標準化策略則間接形成技術貿易障礙,有效阻擋全球商品大舉進軍大陸市場。未來在兩岸ECFA的各項協議談判中若能達成共識,應建議CNS工作組參與大陸國家標準TC/SC/WG專業研究單位合作,加強臺灣和大陸各省市臺商企業商品標準情報合作。臺灣企業更要認識到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是出在「標準」的認定上。
本人身為會議主辦人,在籌辦會議的過程中也盡力騰出時間撰寫〈後ECFA南臺灣民眾政治經濟態度分析〉一文,臺灣幅員不大,然各種指標顯示臺灣整體發展的確呈現著南北差異,整體而言,南臺灣與北臺灣在經濟所得上的差距導致訊息不對稱現象,並進而表現在南北臺灣在生活滿意度上的落差,以及對媒體訊息接受與理解的不同,更直接、間接形塑了南北民眾不同的政治認知。本人以民意調查方式,針對南臺灣五縣市民眾,就ECFA簽署問題進行電話調查訪問,調查結果顯示,南臺灣五縣市有53.3%的民眾支持臺灣與大陸簽署ECFA,有94.1%的民眾同意ECFA有助於臺灣經濟發展。就學歷別而言,學歷愈高者對ECFA的支持度愈高;就職業別而言,農民對ECFA的支持度較低;就人民所得而言,所得愈高者對ECFA的支持度愈高。前述調查數據顯示,雖然南臺灣有半數以上民眾非常支持ECFA,且都高度肯定ECFA有助臺灣經濟,然這種對ECFA的支持態度卻未改變他們原先的政治態度以及對大陸的觀感。或許是ECFA實施的時間仍短,而政治態度的改變一般需要較長時間的發酵,一旦南臺灣經濟發展與人民所得提升後,將會帶動南臺灣民眾的政治態度更趨理性務實,ECFA對於兩岸和平發展的助益也必定可以預期。
學術產品乃時間與生命的錘鍊結晶,縱使前述各篇作者敘事析理、字字珠璣,然因本書編撰時間與經費有限,倉促間瑕疵難免,敬祈海峽兩岸學者專家與社會大眾不吝指正。
廖坤榮 謹誌
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
公共政策及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3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