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找尋屬於自己的人生──放下執著,進退自如
「雲在青天水在瓶」,唐人李翱因這句話而瞬間了悟,他悟出的其實就是關於人生的一個真諦──順其自然。現代人的心總是執著於各種欲望,不想擺脫,其實何必如此執著,何不就此放下,給心靈一些空間,去感受從草原吹來的風,去感受陽光雨露,你的心會獲得一種大自在。
人生不必太執著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古語云:「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即萬物紛雜生存,又各自返回它們的本原,返歸本原稱為「靜」,叫復歸本性。
宇宙生命的來源,本來就是清虛的。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常」並不全等於永恆,一個人不知常,就要從自己的生命中回過頭來找尋。
既然一切皆為虛清,我們又何必對任何事情都抓得很牢,執著而不肯放手呢?
有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訪一位禪師:「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您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禪師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了。
回到公司,一個人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卻沒動。
日子真快,轉眼十年過去。回家種田的,以現代化經營,加上品種改良,居然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裡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漸漸受到器重,後來成為經理。
有一天兩個人相遇了。
「奇怪!師父給我們同樣『不過一碗飯』這五個字,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日子有什麼難過?何必硬巴著公司?所以辭職。」
農業專家問另一個人:「你當時為什麼沒聽師父的話呢?」
「我聽了啊!」經理笑道:「師父說『不過一碗飯』,多受氣、多受累,我只要想『不過為了混碗飯吃』,老闆說什麼是什麼,少賭氣、少計較,就好了!師父不是這個意思嗎?」兩個人又去拜訪禪師,禪師已經很老了,仍然閉著眼睛,隔半天,答了五個字:「不過一念間。」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沒有一樣東西是可以完完全全、實實在在抓住的,無論是物,還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計較,刻意追逐。
有人曾問過南懷瑾先生這樣一個問題:「怎樣學佈施才不會貪心贏利集財?」
南懷瑾先生精闢地回答:「地球都是你的,為什麼不佈施?」
對於不生不滅的生命本源,要掌控得住,要認識透徹,才能夠善始善終。「不知常,妄作凶」,人生若醉生夢死,碌碌無為,終將痛苦離去。想要盡力去抓住一切,往往什麼都抓不住。
敬賢禪師的弟子喜歡畫畫。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苦練之後,他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
畫完了,他拿到市場上去展出。畫旁放了一支筆,並附上說明:「每一位觀賞者,如果認為此畫有欠佳之筆,均可在畫中標上記號。」
晚上,小和尚取回了畫,發現整個畫面都塗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畫不被指責。
小和尚十分不快,對這次嘗試深感失望。
敬賢禪師讓他換一種方法去試試。小和尚又摹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到市場展出。
可這一次,按照師父的建議,他要求每位觀賞者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當小和尚再取回畫時,他發現畫面又被塗遍了記號。一切曾被指責的筆劃,如今卻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敬賢禪師問弟子:「透過這件事,我們可以悟出什麼?」
「師父!」小和尚不無感慨地說,「我覺得我發現了一個奧妙,那就是:我們不管做什麼,只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醜惡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裡則恰恰是美好的。」
不必過於執著他人的眼光和看法,我們無論怎麼做都無法讓所有的人都滿意,這時索性讓自己滿意就行了。人生路有多條。何必將自己逼進死胡同呢?
放下對外物的執著,才能讓自己進退自如。
常言道,天無絕人之路。上帝在關閉一扇門時,就會打開另一扇窗。在人生走到歧路或困境時,千萬不要絕望灰心。因為正有另一條大路向我們展開坦途。人生有無數條路,條條大路通羅馬。
一條路走不通,何不換一條路來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生有時不必過於執著,如莊子所言,像嬰兒一樣,若有若無地自在把握,反而能夠將幸福抓住。
握得越緊,越容易流失
人生往往就是這樣,抓得越緊,就越容易流失。
佛家的《菩提心論》裡曾經對「執著」做過這樣的解釋:那是一種對自我的過分堅持。
關於這個問題,《莊子‧大宗師》中也曾經說過:「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南懷瑾先生解釋說,這裡的「藏」字,只能借用一個名稱來講,就是佛學中所說的執著,抓得很牢。一個人對生命之中的一切,都想把握得很牢,其實生命永遠都不會讓我們完全把握的。所謂要想將人生牢牢把握,就是這裡所說的「藏舟於壑,藏山於澤」,把船藏在山谷裡面,把山藏在海洋裡面。
如此隱藏,在普通人看來,的確十分牢固。人們往往不知道,雖然我們認為藏得很好,但是有個大力士,半夜三更不知不覺地把山和海都背走了。
南先生認為,中國古籍中的「天圓地方」,是指地有方位。曾子就講過地球是圓的,且一直在旋轉,所謂「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觀念,由來已久。這裡莊子是說,一般人不懂得,以為自己坐在地球上很穩當,實際上地球一直在轉動,彷彿山和海在夜裡悄悄被人搬走。人生往往就是這樣,抓得越緊,就越容易流失。
有一條河流從遙遠的高山上流下來,流過了很多個村莊與森林,最後它來到了一個沙漠。它想:「我已經越過了重重的障礙,這次應該也可以越過這個沙漠吧?」
當它決定越過這個沙漠的時候,卻發現河水漸漸消失在泥沙之中,它試了一次又一次,總是徒勞無功,於是,它灰心了:「也許這就是我的命運了,我永遠也到不了傳說中那個浩瀚的大海。」它頹廢地自言自語。
這時候,四周響起了一陣低沉的聲音:「如果微風可以跨越沙漠,那麼河流也可以。」原來這是沙漠發出的聲音。
小河流很不服氣地回答說:「那是因為微風可以飛過沙漠,可是我卻不可以。」
「因為你堅持你原來的樣子,所以你永遠無法跨越這個沙漠。你必須讓微風帶著你飛過這個沙漠,到達你的目的地。你只要願意放棄你現在的樣子,讓自己蒸發到微風中。」沙漠用它低沉的聲音這樣說。
小河流從來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放棄我現在的樣子,然後消失在微風中?不!不!」小河流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畢竟它從未有過這樣的經驗,叫它放棄自己現在的樣子,那麼不等於是自我毀滅了嗎?
「我怎麼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小河流這麼問。
「微風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之中,然後飄過沙漠,等到了適當的地點,它就把這些水汽釋放出來,於是就變成了雨水。然後,這些雨水又會形成河流,繼續向前進。」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還是原來的河流嗎?」小河流問。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條河流或是看不見的水蒸氣,你內在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你之所以會堅持你是一條河流,那是因為你從來不知道自己內在的本質。」此時小河流的心中,隱隱約約地想起了自己在變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風帶著自己,飛到內陸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後變成雨水落下,才變成今日的河流。
於是,小河流終於鼓起勇氣,投入微風張開的雙臂,消失在微風之中,讓微風帶著它,奔向它生命中某個階段的歸宿。
人生不可能完全被掌控,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總有些難以預料的事,有時無需太過執著,正如感情,感情是一捧細沙,握得越緊,越容易流失。
自以為一切盡在掌握中,一切藏得嚴嚴實實,其實卻十分不牢靠。
生命歷程往往也像河流一樣,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礙,達到某種程度的突破,有時必須放下「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