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點謙虛,成功不是絕對
某城市舉辦了一個慈善酒會,出席酒會的幾乎都是身家上億的成功人士,他們中的每一個名字都是這個城市的榮耀。
酒會上,相互熟識的成功人士三三兩兩,手中端著紅酒,面帶笑意交談。只有一個人靜靜地坐在一邊,沒有人理睬他。
聽說,他是這次酒會上唯一的特邀嘉賓。一位成功人士來到了他的面前,問他是誰。
這個人說:「我是一家報社的專欄作家。」
這是一家不怎麼知名的小報社,酒會上的每一個成功人士,幾乎都有資本和能力把整個報社給買下來。
於是這位成功人士又傲氣十足地問:「那麼你捐了多少錢?」
專欄作家說:「五萬元。」
成功人士聽了哈哈大笑:「你可能走錯了地方,這裡是億萬富翁俱樂部,我們都捐了一百萬元,而且我們都是成功人士。」
專欄作家平靜地說:「我捐了我所有財富的百分之二十五,而你們只捐了百分之一,請問誰更有資格待在這裡呢?」
這位驕傲的成功人士聽罷,登時啞口無言。
海爾總經理張瑞敏曾經說過一句話:「小不是美,大也不是美,只有由小到大才是美。」
就是說,凡事只有經過相互比較之後,才能分辨什麼才是真正的美。
同樣的道理,愛心的多少也是相對的。
在億萬富翁眼裡,五萬元只是一個區區小數,但對專欄作家而言卻是一筆很大的數目。因此,這位專欄作家確實要比千萬富翁更有愛心,更有資格出席慈善酒會。
從這個意義上說,什麼才是成功,也沒有一個絕對一致的標準,因為上天賦予每一個人的社會背景、才智、資本和機遇本來就是不平等的。
然而,如果你懂得成功只是一個相對的這個道理,你就會理解他們的話了。的確,如果把微軟、沃爾瑪這類世界五百強企業設定為目標,把蓋茨、巴菲特這樣的人視為奮鬥的對象,那他們是不能算成功的。
在大多數為幾萬元甚至更少的月薪而奮鬥的「凡夫俗子」看來,比爾.蓋茨這樣的人物就已經如聖母峰般高不可攀了。如果以他們的成就為參照目標,那絕大多數人只能算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但還是那句話──成功是相對的。
如果你老是以超級富豪為目標,那你只能活在一種挫敗感之中,因為你會認為自己是失敗者;但如果你願意把心態放平和一點,眼光現實一點,把期望值調低一些,你就會比較容易享受到成功的感覺。
有一篇文章叫《成功是個相對值》,裡面對成功的相對概念分析很透徹,作者林夕認為:「成功不是一個完成式,而是進行式。它不是一個絕對值,而是相對值,即你實際擁有的與你期望擁有的,二者之間的比值,如果大於等於一,就算成功。」
身家幾百億的比爾‧蓋茨當然是成功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個普通上班族或一位普通教師就是失敗的。他們也許一年所賺的錢還比不上蓋茨一天所賺的錢,但對於他們個人而言,其成就感絕不會輸給比爾‧蓋茨。
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應該是一次次對自己的超越,而不應以財富的絕對值來衡量。
多一種體驗,貧窮也是一種財富
一般來說,貧窮是沒什麼值得讚美的。
猶太經典《聖哲箴言》中說,世界上沒什麼比貧窮更糟糕的了,它是所有痛苦中最可怕的。
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天平的一邊,天平的另一邊放的是貧窮,而貧窮在重量上將超過所有痛苦的總和。沒有嘗過貧窮之苦,特別是遭人白眼滋味的人,是不會真正懂得人生艱難和世態炎涼的。
但有的時候,貧窮也會成為一種財富。
日本兵庫縣有一個叫丹波的村子,由於土地貧瘠、物產貧乏、交通落後、資訊閉塞,當整個日本都普遍富裕起來的時候,這裡的人依然過著貧窮的生活。
村民們心裡非常著急,但又沒有辦法脫離貧困。於是,開始向全社會徵集致富良方。
一般人認為,村民們可透過出售物產和資源來換回生活所需。可問題是,這個村子除了貧窮和落後,一無所有。當人們一籌莫展之時,一位專家突發奇想,大膽提議:既然只剩下貧窮落後,無可出售,何不出售貧窮和落後?
他向村民們建議:今後村民們不要住在現在的房子裡,要住到樹上去;不要再穿布做的衣服,要穿樹皮、獸皮,像遠古時代的先民那樣生活,這樣城裡人會來觀光、旅遊,從而會給村民帶來豐厚的旅遊收入。
村民們雖心存疑慮,但由於沒有別的好辦法,只好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聽從了專家的建議。
他們的「另類生活」引起了城裡人們的極大好奇。一時間,遊人如織,不到一年時間,丹波村的村民們都富裕起來了。
這則故事說明,當貧窮本身成為一種稀罕物時,不妨運用逆向思維,透過展示「稀罕的貧窮」,把貧窮變成致富的手段。
然而,絕大多數時候,當我們面對貧窮時,並沒有那麼幸運,能夠運用類似丹波村的方法來使自己脫貧。
這時候,貧窮也有可能變成一種財富,但靠的不是專家的建議,而是靠我們自己,看我們是否甘心讓貧窮來左右人生和命運。
有一個韓國男孩,出生在日本。在他四歲時,他的父母帶著全家,心懷憧憬地坐上了回國的臨時客船。
誰知,船行至半途,在大麻島觸礁沉沒。一家人雖然都被救了上來,但父母在日本辛辛苦苦積攢的一點錢,全都被水沖走了……就這樣,全家人兩手空空回到祖國,等待他們的是無邊的貧苦。
回國後,這個家庭又經歷了戰爭帶來的苦痛:男孩的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不幸在戰爭中慘死,他的父親也因戰爭失業了。一家人不得不搬到山腳下的一座寺廟裡。
在這座寺廟裡,十五個家庭擠在一間屋子裡,連個生火的地方都沒有。住在那裡的當然都是窮困潦倒之人,從早到晚,打架的聲音、喊餓的聲音、臨死的呻吟聲不絕於耳,沒有一天能睡好覺。每天他們全家人都得出去找吃的,但即使這樣也很難填飽肚子。
那時候,他們家最主要的食物就是酒糟──糧食釀酒後剩下的渣滓。
作為家裡最小的兒子,這個男孩每天都要去酒廠買酒糟,而且一定要買最便宜的那種,一天兩頓都用酒糟充饑。
因為酒精的原因,他全身一直是紅紅的。日後到公司工作,他之所以能在酒桌上「勝人一籌」,就是小時候吃酒糟練出來的。
這也是貧窮留給他的一種財富。
他的父親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開始做布料生意。即使在困境中,他的父親也憑著良心做事,所有布料他都一寸不少地量給顧客,末了再免費贈送一點。父親的這一秉性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男孩,成為他一生做人的原則。
還在唸小學的男孩,最切膚的感受還是貧窮的苦澀。
午飯時間,其他同學都在吃飯,而他只能拼命往肚子裡灌水。水不能充饑的感覺,沒有經歷過的人又如何體會得到?
幸運的是,男孩並沒有在貧窮中沉淪下去,而是利用貧窮給予他的力量,一步步在窮困中崛起。
他二十九歲便出任一家大型企業的董事,三十六歲成為執行總裁,四十七歲登上董事長的大座,五十一歲時當選為議員,終於在六十六歲那一年,他達到了人生的頂峰:當選為大韓民國總統。他,就是李明博。
李明博曾經感慨地說:「我相信,所謂幸福的世界,就是社會安定、經濟安樂以及透過文化而獲得快樂。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性格與理想,或許都開端於早年如影隨形的貧窮。」
貧窮造就了他堅韌的性格,貧窮也使他確立了遠大的理想,這就是貧窮留給他一生的財富。
每個人無權選擇自己的出身,卻有權選擇自己心靈的存在方式。貧窮雖不值得讚美,但它讓我們體會了人世間的冷暖悲歡,也喚起了我們內心不屈的因數;是貧窮,激勵我們不斷地去改變與超越。所以,貧窮,不僅是痛苦,更是人生的一種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