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命運偏偏喜歡與人作對,
你越是挖空心思去追逐一種東西,
它越是想方設法不讓你如願以償。
這時候,
癡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
思緒萬千,
越想越亂,
陷入了自己所挖的陷阱裡;
而明智的人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
他們會順其自然,
不去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一切從改變心態開始
人生不過是一張單程車票,所有走過的、經歷過的一切,都成為不可更改的事實和歷史。所有歡欣和悲傷,無論你願意還是不願意接受,都是生活的真相,並且是不可更改的歷史。
有兩個人在大海上漂泊,想找一塊可以生存的地方。他們首先來到一座無人的荒島,島上蟲蛇遍地,處處都潛伏著危機,條件十分惡劣。
其中一個人說:「我想就是這裡了。這地方雖然現在不怎麼樣,但將來會是個好地方。」
但另一個人不滿意,於是他繼續漂泊,後來他終於找到一座鮮花爛漫的小島。島上已有人居,他們是十八世紀海盜的後裔,在幾代人的努力之下,把小島建成了一座花園。他決定留在這裡做一個小園丁,生活不好不壞。
很多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經過那座曾經被他放棄的荒島,決定去拜訪老友。島上的一切幾乎令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地方。高大的屋舍、整齊的田疇、健壯的青年、活潑的孩子……老友雖因長期勞累困頓而顯得衰老,但精神仍然很好。尤其在說起將荒島變為樂園的經歷時,更是神采奕奕。
最後老友指著整個島說:「這一切都是我用雙手打造出來的,這是我的島嶼。」
那個錯過小島的人此時不但沒有愧疚,還抱怨地說:「為什麼上天這麼厚愛你,當時如果我也留在這個島上,也許會比現在更好。」
當一個人開始抱怨的時候,彷彿身邊所有的人都對不起他,所有的事都在捉弄他,只在意自己沒得到什麼好處,卻不想想自己是否付出過什麼。人總是要求事事公平,希望一切按照自己的邏輯發展。但事情的發展永遠是人所無法左右的,我們能掌控的,只有自己。
抱怨是一種心理不平衡的反應,是一種追求完美的心理和情緒化心態的外在表現。你表現得越強烈,日子就過得越辛苦,失去的也就越多。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稱號的獅子來到天神面前:「我感謝祢賜給我如此雄壯威武的體格,如此強大無比的力氣,讓我有足夠的能力統治這整片森林。」
天神聽了,微笑地問:「但這不是你今天來找我的目的吧!看來你似乎為了某事而困惑呢!」
獅子輕輕吼了一聲說:「天神真是瞭解我啊!我今天的確有事相求。即使我的能力再好,每天雞鳴的時候,也是會被雞鳴聲給嚇醒。神啊!祈求祢,再賜給我一種力量,讓我不再被雞鳴聲嚇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牠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的。」
獅子興沖沖地跑到湖邊找大象,還沒見到大象,就聽到大象跺腳所發出的「砰砰」聲響。
獅子加速跑向大象,卻看到大象正氣呼呼地在跺腳。
獅子問大象:「你幹嘛發這麼大的脾氣?」
大象拼命搖晃著大耳朵吼著:「有隻討厭的小蚊子老是想鑽進我的耳朵裡,害我都快癢死了。」
獅子離開了大象,心裡暗自思忖:「原來體形這麼巨大的象,還會怕那麼瘦小的蚊子。那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畢竟雞鳴也不過一天一次,而蚊子卻是無時無刻都在騷擾大象。這樣想來,我可比牠幸運多了。」
每個人都會遇到煩惱,明智的人會一笑置之,因為有些事是逃不過的,有些事是變不得的,有些事更是猜不到的。能補救的應該盡力補救,無法改變的就該坦然面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該做的事情。
寬心絮語
人生處處都有希望,只要你想做,並且盡力去做,就能做得更好。有句禪語說得好:「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和智慧來面對這一切。」
殘缺也是一種美
有一天,上帝來到人間,遇到一位智者正在鑽研人生的問題。上帝敲了敲門,走到智者跟前說:「我也對人生感到困惑,我們能一起探討嗎?」
智者畢竟是智者,他雖然沒有猜到面前這位老者就是上帝,但也猜到他絕不是一般的人物。正想問來者是誰時,上帝說:「我們只是探討一些問題,討論完了我就走,沒有必要通報姓名吧。」
於是智者說:「我越是研究,就越是覺得人類是一種奇怪的動物。他們有時候非常理智,有時候卻非常不理智,而且總是在大方向裡喪失了理智。」
上帝感慨地說:「這個我也有同感。他們厭倦童年的美好時光,急著長大成熟,但長大了,又渴望返老還童。健康的時候不知道珍惜,往往犧牲健康來換取財富,然後又犧牲財富來換取健康。他們對未來充滿焦慮,卻往往忽略當下,結果既沒有生活在當下,又沒有生活在未來之中。他們活著的時候好像永遠不會死去,但死去以後又好像從沒活過,還說人生如夢……」
智者感到上帝的論述非常精闢:「研究人生的問題,很是耗費時間的。您怎麼利用時間呢?」
「是嗎?我的時間是永恆的。對了,我覺得人一旦對時間有了真正透徹的理解,也就真正弄懂了人生。因為時間包含著機遇,包含著規律,包含著人間的一切,比如新生的生命,沒落的塵埃、經驗和智慧等等,都是人生至關重要的事物。」
智者靜靜地聽上帝說著,然後他要求上帝對人生提出忠告。
上帝從衣袖裡拿出一本厚厚的書,裡面卻只寫了一段話:
「人啊!有人會深深地愛著你,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
金錢唯一不能買到的,是最寶貴的幸福;
寬恕別人和得到別人的寬恕都不夠,你也應當寬恕自己;
你愛一朵玫瑰,並不是非要極力把刺除掉,你能做到最好的,就是不要被它刺傷,自己也不要傷害心愛的人;
尤其重要的是,很多事情錯過了就沒有了。」
智者看完了這些文字,激動地說:「只有上帝,才能……」抬頭一看,上帝已經走得無影無蹤了。
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東西都讓人滿意,也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十全十美的,它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瑕疵。
不要幻想生活總是圓圓滿滿,也不要幻想永遠享受春天。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坎坷,品嚐苦澀與無奈,經受挫折與失意。體會了沒有腳的痛楚,才明白為了沒有鞋子而哭泣是多麼淺薄;經歷了歸途的風雨坎坷,驀然回首,才發現來時路竟是多麼美麗的一種風景。
你會發現,殘缺也是一種美。維納斯塑像之美,在於斷臂所增添的神秘感,引起人們種種的猜想和遐思。人們在猜想中產生了愛,發現了美。
所以,當缺憾也成為一種美的時候,面對生活中僅有的小小不順利,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淡然接受,泰然處之。
落英在晚春凋零,來年又燦爛一片;黃葉在秋風中飄落,春天又煥發蓬勃生機。這何嘗不是一種達觀,一種灑脫?
寬心絮語
人生,永遠都是有缺憾的。佛學裡把這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意思便是能容下許多缺陷的世界。本來這個世界就是有缺憾的,如果沒有缺憾就不能稱其為「人世間」。在這個有缺憾的世間,當然便有了缺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