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修心、淨心、轉心,從人性迷茫走入心靈覺醒的光明殿堂。
◎作者經二十餘年勤苦修行,參究各宗派核心思想之短長,最終確認佛陀教法乃是最圓滿究竟解脫道路。遂一門深入,潛心修習,融通大乘經典。
◎依據釋迦牟尼佛教法實修實證的道路,以心血燃燈,照亮眾生尋找真理回歸之路。祈願世人皆能了悟生命真諦、啟示修行,還原自性。
◎在人中找到自我,在自我中找到心,於心中找到認知,於認知潛入覺知。
★作者繼《生死河》後,又一實證之作。
你的生命,由你的心做主,
於寂靜禪定中,徹悟眾生本來面目,
法爾智慧解脫,覺悟自性光明。
作者少年入道修行,三十八歲於寂靜禪定中,逐步實證自性面目,今將證悟的自性真如,及釋迦牟尼佛所說大乘佛法究竟義,以樸素的語言,生動的比喻,還原世間。
眾生渴望出離生死,生死在何處?生死就在我們的心意相續之間,妄業相續,因緣輪轉稱為生死。若我們無法將自己的心靈覺受與意識思維斷開,心靈覺知就一定會被自我意識所牽引,心識分別染著六根塵垢,心靈陷入幻境妄想,覺心擾亂則現眾生世界,見性遷流即輪回生死。
真正的出家人,於妄想中見證本來,於煩惱中還原清淨,於諸緣中安住不動,於自我中出離貪愛,於分別心中出離生死,安住身心煩惱,隨順因緣而清淨,堪破我執是名出家;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故生死之所在於心,認識心靈就是修道,見證心靈原本面目即成就,明心見性,性自無生,無生即無滅,無來本無去,當下無掛名如來。因此《壇經》說:「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
明性未曾生靈,生靈脫落即空性。
空性無來無去,無染無掛即覺性。
覺明空一體,遠離顛倒夢想,自在圓滿,莊嚴極樂。
作者簡介:
謝安朔
十九歲入道,經二十餘年勤苦修行,於自然更迭中明辨陰陽奧妙,於眾生沉浮中深諳因果定業。因渴望徹悟宇宙生命之實相,二十年來深研東、西方宗教文化,廣泛涉獵佛、道、瑜珈、基督、吠檀多哲學、西方靈修、古文明及神祕學科,參究各宗派核心思想之短長,最終確認佛陀教法乃是最圓滿究竟解脫道路。遂一門深入,潛心修習,融通大乘經典。於三十八歲寂靜禪定中,逐步覺醒眾生本來,在以後的修行中,不斷地實證自性面目,法爾智慧,覺悟煩惱與菩提無二,覺悟諸法本空,輪回即涅槃,生死不動之解脫。作者依據實證境界而證悟自性真如,將釋迦牟尼佛所說大乘佛法究竟義,以樸素的語言,生動的比喻,還原世間。
著有《生死河》。《生死河》這本書,是作者修行佛法實證的道路,這本書,可以讓人從凡夫境界,修行到解脫生死,證入心靈法界,一直修行到圓滿自性如來,見性解脫的徹悟境界。作者依靠此書記錄的法義,一步步觀心、修心、淨心、轉心,從人性迷茫走入了心靈覺醒的光明殿堂。《生死河》很珍貴,作者依據《生死河》中記載的法理,以三年時間身心脫落,於煩惱中見證自性妙覺,不離三界而證法界莊嚴;因此,此書足可以讓一個真正渴望解脫的人一世成就。
章節試閱
禪定的奧祕 1月4日07:38
四禪八定,所經歷的種種境界,
是心靈覺知,由攀緣六根塵色,取捨外部世界的昏沉狀態。
轉向為,心靈觀照身心內在的覺照狀態。
心靈逐漸清淡中,覺知復甦的過程,呈現出四禪八定境界。
覺性,在覺知中寂靜明晰,覺知融化於覺性。
覺性無生,明性無掛,空性無礙。
覺海性澄圓,無生覺圓妙。
呈現出圓明十方、清淨遍滿的,法界無際光明剎土。
禪定中的體驗狀態,核心永遠是覺知。
覺知以細微覺受,呈現剎那分別;覺受以覺知分辨,呈現細膩波動。
第一層:四禪定
初禪稱為離生喜樂地。
內心願望對於世界,產生出厭離心。
不再執迷人世間的心靈,從人世間的欲望情感中,短暫地復甦了清淨休息。
如疲於奔命的人,停止了奔跑的腳步,休息疲憊的身心。
心靈不再被思考外界的意識所凝固,心靈感知中的單純柔軟,自意識情緒中復甦了安寧。
安寧柔軟的心淡泊清淨,對內心欲望感受有所覺察。
意識思維,不再隨著內心欲望的慣性去延展。
內心感受不被記憶思維加強,感受情緒就會淡化。
淡化過程中,心靈會感受到輕鬆愉悅,猶如人卸下了萬斤重擔。
解脫欲望情緒的疲憊後,感受深處的心靈體驗,開始逐漸清淨。
清淨淡泊的體驗,猶如靜水倒映浮雲。
心靈體驗中的清淨,開始反觀思維意識的浮動。
猶如一輛停止的車輛,觀看賓士的車流。
感受與思維,都在清淨體驗中清晰浮現。
于清淨心中,浮現的意識思維與感受欲望,帶不動清淨的心靈體驗。
心靈體驗,脫落身心慣性的欲望串習,心靈覺受中,生起清純嶄新的快樂。
這就是初禪──離生喜樂地。
第二禪又叫定生喜樂地,是開始入定了。
構成感受的,細膩體驗清淨到一定程度時,
體驗就會由內而外,呈現出來心靈覺受,細膩的光明形態。
光明掛不住黑暗,感受與體驗,本能的在光明之中消散。
建立在感受欲望推動之上的意識與思維活動,開始從清淨體驗中脫落。
不再被意識牽引,不再被感受裹挾的細膩覺受。
在身心意識中,獨自純澈,凝定明晰,如日出滄海,光芒照破雲霧。
純澈無掛身心,名為定。清淨無染感受,名喜樂。
第三禪又叫離喜妙樂地。
清淨純澈心,脫落了意識思維的繁雜,與欲望感受的污穢。
不被意識思維,欲望感受牽引的心靈體驗。
體驗猶如結冰的冰塊,開始逐漸融化。
心靈覺知,自想陰、受陰、色陰構成的世界名相中清醒復甦。
復甦的心靈覺受中,綻放覺知清澈的光明。
覺知在身心體驗中,如眼光清澈,熄滅了體驗細膩的感知。
離開有喜悅感知的細微念頭,心靈進而生出清淨妙樂。
第四禪又叫舍念清淨地。
覺知如眼光純澈,在自我意識的身心相續中,如日出虛空。
光明驅散黑暗,眼光不染灰塵,覺照心如雲中之光,不掛意識分別。
意識念頭依舊生滅相續,心靈覺照念頭,而不掛礙念頭。
欲望感受依舊川流不息,心靈覺照體驗,而無掛染體驗。
覺照朗朗晴明,心如鏡面,映照十方宇宙。
這就是進入了四禪,舍念清淨地。
四禪定的基礎,是覺受清淨。
平等安詳,寧定晴明,是為初禪到四禪。
第二層:四空定
在清淨心的基礎上,反觀覺照本心,就復甦了覺知的純然。
覺知於身心中,熄滅六塵,脫落六根,照破貪欲境界。
在色受想蘊的習氣煩惱中,復甦覺知的過程,呈現出四空定。
復甦清澈的覺知,脫根塵感受體驗。
心靈無取煩惱,無得欲望,無受意識,不拒苦樂。
覺知,於不受不拒的心靈安寧純澈中。
清醒熄滅了生滅浮影,離浮影則清醒脫落。
是空無邊處定。
明澈熄滅了苦樂覺受,離苦樂則覺受消失。
是識無邊處定。
光明大樂中,明晰覺照大樂。
大樂如霧氣消散,光明如幻影褪色。
世界與眾生不可得,是無所有處定。
無有覺察者,亦無覺察境界。覺者即所覺,所覺即覺者。
不可說,不思議,離分別,不可取。
是非想非非想定。
四空定的核心,
是覺知在心靈細膩覺受境界中的復甦。
仔細體會,仔細體證,仔細經驗……
以上四禪八定,諸種妙受經驗,都建立於――對存在的感知。
言語文字背後的境界,皆有所指的妙樂體驗。
即便是不可思議,無所得,不可說。最終有一個,不可得,不可說,不可思議的存在。
即無明。
心識一念分別,剎那永恆的存在。
四禪八定以上,是覺知脫落所覺。覺者即所覺,所覺即覺者。
第三層:法界覺慧定
覺性,在身心相續的,剎那間生滅覺知中,明晰純澈,不可思議。
如人自所見的景象中,覺醒了見世界的純澈目光。
目光清澈無雜,普照萬物而無掛無染,明瞭世界而無取無證。
如虛空在流動的雲彩中,覺醒了性空無礙的自由。
空性在雲彩中,隨緣不動而清淨無生,無礙無得而無生無滅。
如樹中有香,香隨樹所現,拆樹而覓香,香終不可得。
如色中膠青,青隨色所現,滅色而尋青,青亦無所得。
隨緣性起,落落無生,周遍圓滿,如如不動。
隨順性寂,故生滅相中,無掛變易遷流,名寂靜。
生滅變易,本性不可得,故變易性清淨,名菩提。
故而,在我們被妄想活著的因緣中,因果業境消散之時,覺性明晰的純澈,不會被散亂妄念所蒙蔽。
相不可得,即心不可得,心相無生即性明。
所覺即覺知,覺知熄滅所覺,覺知無所依存,是覺所覺空。
覺知熄滅所覺,覺知亦不可得,不被所覺蒙蔽的,覺知「存在感」,就是空覺極圓。
覺知隨所覺熄滅,而消融了覺知分別,為空所空滅。
覺知熄滅了最終剎那,分別覺知一同熄滅,是生滅既滅。
心靈感知熄滅,宇宙時空脫落。
無生則清淨,清淨名周遍。
不動名莊嚴十方,是覺性朗寂。
無滅而隨順圓滿,是清淨周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楞嚴經》
人無我,法無我,煩惱即菩提,心法性湛然。
隨心現緣,性自清淨,隨緣不變,無取無證,是入法界登佛果。
在煩惱中性清淨,在生滅中性不動,在緣起中性無掛,在名色中性圓滿。
普照十方,圓覺過去未來,隨順清淨,圓滿十方剎土,為大菩薩法性慧定。
禪定的奧祕 1月4日07:38
四禪八定,所經歷的種種境界,
是心靈覺知,由攀緣六根塵色,取捨外部世界的昏沉狀態。
轉向為,心靈觀照身心內在的覺照狀態。
心靈逐漸清淡中,覺知復甦的過程,呈現出四禪八定境界。
覺性,在覺知中寂靜明晰,覺知融化於覺性。
覺性無生,明性無掛,空性無礙。
覺海性澄圓,無生覺圓妙。
呈現出圓明十方、清淨遍滿的,法界無際光明剎土。
禪定中的體驗狀態,核心永遠是覺知。
覺知以細微覺受,呈現剎那分別;覺受以覺知分辨,呈現細膩波動。
第一層:四禪定
初禪稱為離生喜樂地。
內...
作者序
死亡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猶如海浪倒影天空,倒影天空的浪,是無法停止倒影的。
生命不會終結,也無法終結,無休止的輪回中,是生命深深的絕望。
如何從倒影中清醒?如何在輪回中解脫?
是抽乾海水嗎?還是粉碎虛空?
這二者皆不可能。
於是生死輪回,似乎成為了人類默許的宿命。
人人恐懼它,卻閉口不談它;人人回避它,卻無法不面對它。
在生死面前,人性的希望與貪戀,努力與掙扎毫無意義。
你卻毫無辦法。
在心靈深深的絕望中,靈魂期冀著神靈。
似乎唯有神靈之光,可以摧滅生死的黑暗。
在心靈之外尋找神靈的人,生命陷入了倒影中,又一次昏沉生死。
在身心之中反觀心靈的人,反觀自具備的清醒,將照破倒影虛幻。
生命只是心靈的宿夢,世界只是夢境在延續,生死是夢境在遷移。
夢境中做夢的人,就是能醒夢之人。
在人中找到自我,在自我中找到心,於心中找到認知,於認知潛入覺知。
在純澈覺知中,體證那――不被覺知移動的,純明無限。
那就是終結生死輪回的神,那就是熄滅過去未來的光,
那就是無生無滅的尊者,那就是遍滿十方的神聖。
你的生命,由你的心做主
2018年3月
死亡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猶如海浪倒影天空,倒影天空的浪,是無法停止倒影的。
生命不會終結,也無法終結,無休止的輪回中,是生命深深的絕望。
如何從倒影中清醒?如何在輪回中解脫?
是抽乾海水嗎?還是粉碎虛空?
這二者皆不可能。
於是生死輪回,似乎成為了人類默許的宿命。
人人恐懼它,卻閉口不談它;人人回避它,卻無法不面對它。
在生死面前,人性的希望與貪戀,努力與掙扎毫無意義。
你卻毫無辦法。
在心靈深深的絕望中,靈魂期冀著神靈。
似乎唯有神靈之光,可以摧滅生死的黑暗。
在心靈之外尋找神靈的人,生...
目錄
序言
禪定的奧祕
修行基礎是戒律,真理是核心
你只是清晰的覺知
奢摩他,三摩地,禪那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覺察身心
法義需要去體證
培養心靈深處的溫度
如何鑒定修行者
修行,只在內心願望的朝向
從心地培育善因
時刻觀察自我的「清醒」,才是自己
元
不可說
熄滅
夢
序言
禪定的奧祕
修行基礎是戒律,真理是核心
你只是清晰的覺知
奢摩他,三摩地,禪那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覺察身心
法義需要去體證
培養心靈深處的溫度
如何鑒定修行者
修行,只在內心願望的朝向
從心地培育善因
時刻觀察自我的「清醒」,才是自己
元
不可說
熄滅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