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是最美的人」
——從〈敬姜論勞逸〉說起
趙本山演過一個叫《紅高粱模特隊》的小品,其中有一句話很給力:「勞動者是最美的人!」之所以想起了這句話,是因為看到了一條新聞: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聯合發佈了二○一一年《社會藍皮書》。社會藍皮書對全國二百八十六個城市的小學四年級和初中二年級在校生及其家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二十五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醫生、律師、記者等專業人員;15%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科學家、工程師;另有百分之十五的家長希望孩子成為教師;選擇讓孩子當政府官員的占百分之十一‧六。而選擇讓孩子成為工人、農民的家長僅為百分之一‧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勞動者是最美的人」之語毫釐不爽,但這份調查資料也實實在在地說明了現實的殘酷——很多人對工人、農民(他們是體力勞動者的代表)缺乏足夠的認同。全社會沒有形成對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普遍尊重,這其實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它至少說明,很多人只尊重「比較體面」的腦力勞動,而對體力勞動則不屑一顧。看不起體力勞動,就意味著「勞動者是最美的人」的觀念並沒有真正地深入人心。一些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思想偏差,除了工人、農民收入偏低等現實因素外,還與人們對勞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關。
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僅僅是人類的一種謀生手段,它還是人類的第一需要——在本質上,勞動是人們自我提升、自我實現乃至自我拯救的唯一途徑。離開了勞動,人類不但會在物質上陷入窘境,而且精神世界也會隨之崩潰。作為群體的人類如此,作為個體的每個人亦是如此。對此,不僅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有過經典論述,中國古人也有相當清醒的認識。
春秋時期,魯國有位貴族婦女敬姜,她是魯大夫公父文伯的母親。一天,文伯下朝回來看到母親在織布,就說:「母親,您怎麼還在織布呢?我在朝廷擔任高官,我的俸祿難道還不能養活您嗎?我的母親還織布,讓人看見了會笑話我的,以為我不能侍奉您呢。」
文伯的話在今天看來似乎也沒有大錯,兒子做了高官,有足夠的收入來供養老母,母親是可以安享晚年的。但是,敬姜卻不這麼看。她對兒子說:「魯國要亡了吧?他們讓你當了高官卻沒讓你明白道理,這太可怕了!你坐下,我講給你聽。」然後就引經據典,把兒子教訓了一頓。
敬姜教訓兒子的主題就是「人是必須要勞動的」,「勞動者是最美的人」。這個結論並不高深,難能可貴的是,她講出了勞動對人們精神的重要影響:「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意思是說,民眾經常勞作會促進思考,思考會生發出善良的念頭;而安逸過度就會荒淫,荒淫就會忘記善良,忘了善良,邪惡的念頭便會產生。
敬姜還告訴兒子,從前自天子到庶人都是要勤勤懇懇地勞作的。天子早晨要跟三公、九卿一起祭祀太陽和大地,中午考察政務,向百官交代該做的事,晚上要督促嬪妃們清冼祭祀器物,然後才可以休息;諸侯們清早聽取天子佈置的事務和訓導,白天完成他們的工作,傍晚要溫習有關典章和法規,深夜還要告誡手下官員,不讓他們享樂過度,然後才可休息;卿大夫清早考慮他的職責,白天辦理政務,夜晚處理自己的家事,然後才可休息;貴族青年清早要接受教育,白天學習相關技藝,傍晚復習,夜晚反省自己有無過錯,然後才可休息;平民以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沒有一天敢於懈怠……自上而下,誰敢只享樂而不勞作呢?
敬姜最後說:「如今,我守寡了,你是大夫,從早到晚兢兢業業地參與朝政事務還怕做不好呢,如果懈怠懶惰,那怎麼躲避得了懲罰呢?我還指望你早晚提醒我說『一定不要廢棄先人的傳統。』可你今天卻說:『為什麼不自己圖安逸啊?』你以這樣的態度當官,我恐怕你爹要絕後啊。」
敬姜的這番話說得語重心長,合情合理,難怪孔子都對她給予了高度評價:「仲尼聞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婦不淫矣。』(你們要記住,季家這位婦人不貪圖安逸)」
敬姜所講古代各階層的勞動狀態對今人而言相去甚遠,已失去了模仿之必要。但是,她所說的每個人都要保持勞動習慣、盡心盡力地對待工作的態度仍然值得今人學習。
需要說明的是,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是超越單純的物質屬性的。勞動不僅可以創造物質財富,還可以提升精神境界;勞動不僅可以強健體魄,還可以開發智慧;勞動不僅可以利益他人,還可以使自己獲得充實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若完全脫離了勞動,一個人必然會陷入無聊與空虛之中,於身心均有極大危害。對於這一點,佛教界有很深的認識。佛教傳入中國之後,許多寺院都採用了「禪農並重、自食其力」的建院原則,著名的百丈禪師更是提出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寺院清規,這意味「勞動」已成了佛教徒修行的一部分(與讀經、念佛一樣不可或缺)。佛家的祖師大德之所以這麼重視勞動,絕不僅僅是為了勞作之後的「收成」,而是要讓大家通過參與勞動而熱愛勞動,通過熱愛勞動而珍惜勞動成果,提升精神境界,進而平等地尊重一切勞動者。從這個層面上,我們甚至可以說,勞動其實也是佛家培養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的一種修行法門。
「勞動者是最美的人」,作為普通人,勞動會伴隨我們一生,我們理應對勞動有深切的領悟,然後將其落實到實踐中——從事任何勞動都要盡心盡力。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也不論勞動創造的物質財物是多是少,只要是盡心盡力的勞動,其本身就會發出同等的金子般的光輝,勞動者也因參與了這樣的勞動而無可置疑地成為「最美的人」。對此,我們一定要確信。一定。
附錄:〈敬姜論勞逸〉——《國語》
公父文伯退朝⑴,朝其母⑵,其母方績。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猶績,懼幹季孫之怒也,其以歜為不能事主乎!⑶」其母歎曰:「魯其亡乎!使僮子備官而未之聞邪⑷?居⑸,吾語女⑹。
昔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義,勞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日中考政,與百官之政事,師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與太史、司載糾虔天刑;日入監九禦,使潔奉禘、郊之粢盛,而後即安。
諸侯朝修天子之業命,晝考其國職,夕省其典刑,夜儆⑺百工,使無慆淫⑻,而後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職,晝講其庶政,夕序其業,夜庀⑼其家事,而後即安。士朝受業,晝而講貫,夕而習複,夜而計過無憾,而後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怠。
王后親織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紘、綖,卿之內子為大帶⑽,命婦祭服⑾,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賦事⑿,烝而獻功⒀,男女效績,愆則有辟⒁,古之制也。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訓也。自上以下,誰敢淫心舍力?
「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⒂,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無廢先人。』爾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懼穆伯之絕祀也。」
仲尼聞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婦不淫矣。⒃」
注釋
⑴公父文伯:魯國大夫,季悼子的孫子,公父穆伯的兒子。
⑵朝:古代人去見君王叫朝,謁見尊敬的人也可以叫朝。
⑶歜:文伯自稱其名。主:主母。季孫:季康子,當時擔任魯國的正卿,是季悼子的曾孫。季氏是魯國的大族,敬姜是季康子的從叔祖母,所以文伯這樣說。
⑷備官:充任官職。
⑸居:坐下。
⑹女:同「汝」。
⑺儆:告誡。
⑻慆淫:怠慢放蕩。
⑼庀:治理。
⑽紞:懸掛在帽子上的絲繩。紘:從頷下繞過的小絲帶。綖:冕上面方形的版。
⑾命婦:大夫之妻。祭服:祭祀時穿的黑色禮服。
⑿社而賦事:社:春祭之名,賦事:向神明祈禱農事豐收。
⒀烝而獻功:烝:冬祭之名,獻功:報告農業豐收。
⒁愆:過失。辟:罪。
⒂下位:下大夫之位。
⒃志: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