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做人、做事與境界
從文化累積的角度而言,書無非有或兼有三種功能,即或明物,或知理,或識人。「明物」即為掌握物之本質,計算如何挖掘物所蘊涵的自然能量,使之為人類服務。所謂「知理」,就是對道理的知曉。世上所存在的不僅是可見之對象,還有關於對象的道理,道雖無形卻又能體認與認知,因此讀書也可明理。從境界的層面上看,無論「明物」或是「知理」,都是為了「識人」。「識人」就是懂得做人,明白如何學著成人。「識人」是分辨,指清楚什麼是為人之道,做人之本,也就是從根基上識認人之為人的依據。對人生的態度與力量、求索與跋涉、文化與領悟的探討從正面的意義上看理所當然地包括上述相關的內容。我認為,臧峰宇教授所著的這本書大致達到了這個目的。
本書題旨為「人生」,以求從人生的體悟之中發掘出對人生的多重思考,這是全書的綱領所在。在文化的意義上,書的真正意蘊是讓人領悟到人生的靈性智慧,體會到對人生的靈活思考,知曉到對人生的意義把握。態度與力量、求索與跋涉、文化與領悟,是構成本書人生思考邏輯中不可分割、同時又是依次遞進的幾個環節。
這樣幾個環節最終關涉的實則做人、做事與境界的問題。做人或許是立於人生思考中最具衝突力的問題,做人意味著人出生之後未必成為「人」,他只是有了以後將可能成為人的某種潛能。而制約他成人的一個根本性條件就是他如何選擇做人的方向,確認做人的價值,理解做人的意義。人無論在哪個發展階段上,都存在著如何做人?怎樣做人?為什麼這樣或那樣做人的問題?而且正是這些問題構成了人生哲學乃至人生智慧的思考內容。做事實質上是做人的延伸,因為做人如果不是空泛的,就必須透過做事展現出來。做人是在做事之中不斷實現的。做人首先要做事,沒有所做的事,也就無法談及怎樣做人。做人與做事都貴在自知,即不僅要知道自己的優越所在,也能了解自己的限度範圍,並在此過程中認識、把握和創造自己,在自知的前提下才能使做人做到一定程度,使做事做到一定步驟,從而確認做人與做事所追求的某種理念。倘若暫時拋開世俗意義上的觀念束縛,做人與做事或許從個性化角度說來乃是為了達到某種境界。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抑或探求某種情懷或境界,談的都是人生的智慧。做人涉及道理,做事涉及技巧。前者可以稱為大智慧,後者則為小智慧。一個人不僅要懂得一番道理,而且還能知曉如何做好一件具體的事情。同時,能夠具有超然的視野和詩意的存在情態,繼而感受到人生的真諦。本書的意圖以及所作的全部努力都為了達成此目的。在我看來,作者的初衷在本書中已經達到了盡情充分的發揮。
也正是為了這一點,特撰短序以推薦之。
(本文作者陸傑榮為北京大學倫理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遼寧大學副校長)
前言
遐思後的隨談
「人生之談」源於「人生之思」,正如人生之思出自人生之體驗,「思」及其後的「談」往往出自體驗時產生的疑問。思有很多方式,誠如海德格爾所說,「我們應該放棄任何直接理解的要求」而確定一種「思」,這種「思」不提供「實用智慧」或「幸福生活指南」,而關注人生「閒暇」中的「驚奇」。這是「林中路」上的遐思,可能基於某種具體的生活體驗,可能關乎長遠的生活展望,它與生活水乳交融,乃是「作為哲學的思」。人們不僅要表達智慧,還應該傾聽他者的智慧,這種智慧生長在「言說」的過程中,自由的精神在話語中開放,沉默的世界被人們遺忘或忽視,未經陳述的思辨進入未知世界,蘇格拉底在「言說」的過程中確認智慧的力量。
但應該有一種「言說」而且事實上已經存在,就是對生活的「隨談」。「談」有其產生的歷史,「談」延伸自古及今的「陳述」,「陳述」為「知識」所生產,為「權利」所運作,沒有「知識—權利」的聲音、符號或痕跡,「陳述」乃是不可想像的。「隨談」反映了這種看似簡單實則豐富的人生內涵,似乎是隨意的,卻也符合天然的文化意境。
本書對隨談所作的努力已踰越研究範疇,很多文字可能與哲學有關,但更多的來自生活世界所見所聞所感,以事實或哲理的方式呈現出來。本書的很多「言說」與久經人生滄桑的智者比較起來,還缺乏必要的厚重,更不能提供生活的資本之類的智慧見解,但這種隨談還算自然,因而可能呈現某種「思」。由於有這種「思」,筆者不憚露怯,將之呈現給讀者,希望提供微小的啟發,而我將進一步體驗生活的真實,使今後的隨談與遐思逐漸厚重起來。
本書收錄的文章有些在我的布落格上呈現過,其內容以課堂資訊與相關論文為主,間或也有一些體會和心得,這些心得此前曾有部分或完整或片段地發表於報刊,也有一些是新近的思考。過去的思考可能已不再是新近的思考,或如很多人所言,曾經關注的很多問題如今已經走出其研究視野了,但過去的思考畢竟是新近思考的廣義鋪墊,即如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歷史及其標誌性的存在,應該在新近的思考中顧及以往的思考,以達成思考的貫穿。本書結尾附有「主要參考書目」,內容和形式與《人生三思》相似,它們曾在多個激動的閱讀瞬間啟發我對人生的思考。
在此感謝引領我走上「思」之路的陸傑榮教授,他的為人處世、求知授課及生活藝術令我受益頗多,本書序言是他多年前對我文思的鼓勵。對當時不成熟的文字以及不知深淺倉促而成的小冊子,先生亦曾鼓勵,對做人、做事與境界提供的啟示已超越文字的意義。這種深遠的鼓勵使我獲得前行的力量,也印證了教育延伸的久遠的文化價值,求知之路「漫漫而修遠兮」,「思」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笨想」而「慢慢來」,及至我開始從事教學與研究之後,意識到鼓勵較之批評有更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