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打工旅行讓人終生受益
由於學位至上的觀念逐漸在轉化,加上出國留學所費不貲,晚近我國出國攻讀研究所的留學生人數銳減,然而另類的「打工旅行」、「國際志工」方興未艾,使年輕人跨出國門的門檻降低,藉由打工換取食宿旅費,一樣能體驗異國文化,拓展世界觀。
瓷小恩,出自清華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的高材生,卸下台灣頂尖研究所的光環,辭去台北的工作,毅然獨自踏上到歐洲從事志工的旅途,一位我從她上兒童主日學時就認識的小女孩,如今已擁有如此的膽識與勇氣,令人感佩。
或許有人質疑,像作者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去從事需要勞力的工作,是否太委屈了?陳之藩教授在〈哲學家皇帝〉一文中提到,美國青年正在實踐希臘哲人訓練帝王的辦法,這種辦法是讓他「從生硬的現實上挫斷足脛再站起來,從高傲的眉毛下,滴下汗珠來賺取自己的衣食。」陳之藩說:「美國大學生作苦力、作僕役,已經是太習慣了的事。這些工作已經變成了教育的一部分。這種教育,讓每一個學生自然的知道了什麼是生活,什麼是人生。」
這篇一甲子之前的建言,已悄悄廣泛的落實在二十一世紀。更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嚮往自食其力的去國外長期旅行,體驗深度而多元的異國風土文化。兩年的旅程,自然會使青年茁壯,獨立自主,甩開富裕社會下第二代的軟弱無能與草莓族的嘲諷。
瓷小恩在充滿驚奇的志工旅程中,足跡遍及英國、義大利、荷蘭、德國等國,所從事的工作有家庭助理、老人照護、貨物行銷、電視台工作、宴會服務、社區服務、旅館、農場、養蜂場、烹飪等等,累積了很多有趣的經驗,也結識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志工朋友。每次的工作與接待的Host,對作者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工作的本身因為作者的謙遜、肯學習、願配合,還比較容易適應,但要與不同國籍文化語言的Host相處,卻著實不易,但也正是這些經驗使人得以磨去稜角,性格趨向圓融。
我過去也曾聽聞打工旅行這類自食其力在海外工作旅遊的方式,但對於實際的經歷卻未詳悉;在本書中,作者不只以理性與感性的文筆,分享她在各國各地的生活經驗,還歸納出各類工作型態志工所需的人格特質、和Host相處之道,以及志工的守則和申請的方法,包羅萬象,非常詳盡,可作為同好的指引。
透過長程旅行認識世界,學習自己處理各項事務,克服語言文化的障礙,開拓視野,擴大胸襟,同時添加膽識,鍛鍊出獨立自主,當使人終生受益。有些學子受高等教育,卻離不開自我中心,不易與人相處,甚或憤世嫉俗,相較起來,兩年間飽受生命的歷練,想必呈現在未來的生涯中,會是打工旅行的最大收益。
許素菲 真理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自序
我在歐洲打工旅行,你呢?
第一次和稻田出版社的李赫社長談到關於打工旅行,他給了我很多思考的方向。
現在很多年輕人十分嚮往打工旅行,當初我對別人提起自己即將要暫時告別台灣的朋友與家人,遠赴國外旅行生活時,大家都紛紛投以羨慕的眼光。的確,有越來越多的人勇於出走,要在三十歲前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然而,政府每年開放這麼多名額給年輕人到國外打工旅行,但是當這些年輕人回國後,卻不清楚他們變得怎麼樣了,到底國外的經驗帶給他們什麼影響、工作上的態度有什麼改變、回國後是否好好願意委身在一個工作上努力,或是都到哪裡去找工作了。
李社長強調說:「政府應該做個整合的平台,對每年回國的年輕人做問卷調查,了解開放打工旅行的政策對於社會的影響。」
李社長非常肯定年輕人的勇敢與冒險精神,他認為年輕人不論在國外經歷什麼磨難,只要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都是很寶貴的收穫。
有些企業主不肯採用從國外打工旅行回國的年輕人,因為他們質疑我們是否對於工作的專注力不夠,工作一、兩年存夠錢又要再一次出走。若是有系統的整理這些回國年輕人的資料,或許更能幫助我們跟「未來的老闆」有更好的媒合與溝通。還好發給簽證的國家都對於年輕人的年齡有所限制,大部分都是三十歲就不能申請了,所以回國後還是要認真面對工作的問題,做好人生的規畫,而不是說走就走。
其實身在台灣的我們,都太晚「出走」了,幾乎是大學畢業後工作幾年了,才想到要出國看看世界。
雖然晚了,還是很感謝仍有嘗試的機會,一生能有這麼一次經驗,並不算太晚。我在旅行途中,遇到很多西方人,他們都是二十出頭就執行「壯遊」的計畫,而且最厲害的是德國人,幾乎都是在上大學前,才十八歲就告別父母去旅行。
例如我所認識的一位德國女孩,回國後申請上「華德福教育師資培訓專業大學課程」(註:華德福教育是一種人性化的教育方法,是本於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斯坦納的一種教育哲學理念),我很替她高興,因為她在旅行中更加確定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並且將獲得的能量好好用在以後專業的學習上。旅行會賦予人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也能使人格特質更加受到鍛鍊。
我相信未來會更多年輕人選擇到國外「體驗生活」,台灣社會型態發展越來越認同多元化,學校的課外活動也鼓勵學生多方面嘗試。國外的教育很強調獨立,我希望台灣的年輕人也都能具備這一樣特質。
我的旅程分兩段,前後共經歷了二十一個月,我到過六個歐洲國家擔任志工,為十八個家庭工作過。謝謝父母的支持,讓我能順利走完旅程。我知道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出國在外的安全,有些家庭是不允許孩子「出國打工旅行」的。我希望我自身的經驗,能夠成為年輕人與父母溝通的橋樑。出國前做好準備,讓家人知道你的決心,得到父母的認同與支持是相當重要的。
如果做好準備,就勇敢出發吧!相信每一段打工旅行都會帶來滿滿的收穫。我在歐洲打工旅行,你呢?
寫於二○一四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