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人體解剖圖學習
表示面和方向的用語 006
骨骼的形狀和區分 008
骨骼的種類(各部位) 010
關節的主要種類和運動方向 013
肌肉的種類/身體的運動方向014
內臟 023
腦 027
脊髓神經的構造 028
全身的主要神經 029
眼球‧耳‧鼻 030
第二章 研究人體各部位
表情 034
頸部 036
頸部和肩膀的肌肉與骨骼 036
頸部的動作 037
肩膀 039
肩膀的動作 039
手臂 042
手臂的肌肉和骨骼 042
手臂的粗細與比例 044
前臂的特徵 045
手肘 046
手肘的關節及動作 046
手肘周邊的凹凸 047
軀幹 048
軀幹的肌肉及骨骼 048
脊柱和軀幹的動作 051
腳 052
腳的粗細及比例 055
膝蓋 056
手 058
手部肌肉 058
足部 060
足部肌肉 060
男性與女性的差異 062
第三章 探討日常生活
坐姿 64
跪坐 65
盤坐 65
行走 66
跑 68
跳躍 70
仰臥 72
描繪從斜上方往下看的臥姿時 72
舉物 73
伸展 74
蜷縮 75
進食 76
飲用 77
跌倒‧摔倒 78
上階梯 80
下階梯 81
蹲 82
倚‧靠 84
抓吊環/懸垂 85
拉、扯 86
騎自行車 88
立體的姿勢 90
用強烈的遠近感描繪 90
人體的立體感 92
各部位的立體感 94
頭部的比例及立體感 94
手臂的立體感 96
腳的立體感 97
視點不同所產生的遠近感的變化 98
仰視及俯瞰 100
仰視跑步中‧行走中的人物 102
俯瞰跑步中‧行走中的人物 103
仰角(low angle) 104
俯視(high angle) 105
黃金分割法 106
對應法 107
S形曲線 108
扭轉身體 109
誇張的輪廓 110
第四章 人體姿勢圖
立體的姿勢 90
用強烈的遠近感描繪 90
人體的立體感 92
各部位的立體感 94
頭部的比例及立體感 94
手臂的立體感 96
腳的立體感 97
視點不同所產生的遠近感的變化 98
仰視及俯瞰 100
仰視跑步中‧行走中的人物 102
俯瞰跑步中‧行走中的人物 103
仰角(low angle) 104
俯視(high angle) 105
黃金分割法 106
對應法 107
S形曲線 108
扭轉身體 109
誇張的輪廓 110
第五章 雙人姿勢
格鬥 112
回旋踢 112
前踢 114
膝踢 115
直拳 116
切擊 118
上勾拳(upper cut) 120
摑掌 121
跨坐 122
比腕力 123
正切 124
舉劍過頂 125
互相衝撞 126
返擊腹 128
突刺 129
過肩摔 130
鎖喉扣 131
倒剪雙臂 132
援助 133
扛 133
撐扶 134
勾手、搭肩 135
友愛 136
擁抱 136
親吻 137
抱起 138
背 139
跳舞 140
握手、牽手 141
抱小孩 142
騎脖子 143
與小孩互動 144
成長期的身高比較 144
第六章 人體的種種秘密
胎兒是如何存在於母體內 146
切割人體 148
血管(動脈‧靜脈)/淋巴 153
口腔/舌頭/牙齒 155
乳房的構造 157
泌尿生殖器官 158
創作的應用 161
人體切斷 161
恐怖、流血畫面 163
妖怪、虛擬生物的造型 164
美女撩人姿態 166
美式漫畫、幻想藝術風的姿勢 168
遠近法 170
遠近法的基本 170
視野中的遠近法 171
畫面整體的遠近 172
參考資料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