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兩岸關係起卦
郭偉峰
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
亞中兄結集出版新作《剝復之間─兩岸核心問題探索》,他又來命令我寫一個叫「序」的東西。因為他的新作中很多文章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我比其他人要先讀到他的文字,先一步獲得精神的愉悅,所以要付出代價,他的命令是不容推辭的。我只能竭力為文,力所不逮,貽笑大家。
很驚訝的是亞中兄以《易經》的剝卦與復卦來作書名,並為序之開篇。剝卦是《易經》中的第二十三卦,本卦是異卦相疊(坤下艮上)。本卦上卦為艮,艮為山,下卦為坤,坤為地。高山屹立於大地,風雨侵蝕,山石剝落。警戒君王提防小人與政,侵淩君子,剝蝕國家,所以卦名曰剝。復卦是《易經》中的第二十四卦,本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坤上)。復卦外卦為坤,坤為陰為順,內卦為震,震為陽為動。內陽外陰,循序運動,往返無窮,所以卦名曰復。復卦一陽在下,五陰在上,由剝卦發展而來,體現了剝極必復的自然規律。
認真想一想,剝卦與復卦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個辯證法規律的關係。我們知道,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這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這是黑格爾在《邏輯學》中首先闡述出來的,恩格斯則將它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出來。
再深入思考,剝卦與復卦、辯證法三大規律,又與兩岸關係的內部規律息息相關。剝者,兩岸關係風雨侵蝕、基礎剝落。復者,兩岸關係循序運動、衰極必盛。至於對立統一規律,恰恰表明兩岸關係的內部矛盾是兩岸關係發展變化的源泉、動力。而量變質變規律,則表現在兩岸關係發展必須首先從量變開始,最後引起質變。否定之否定規律,則揭示了兩岸關係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再透過「1+1」的哲學論證,可得出辯證運算式,把握否定之否定規律具有兩個層次的否定關係這一特點。
根據這樣的思路,重讀亞中兄的《剝復之間─兩岸核心問題探索》的各篇文章,當可以發現,書中滲透了作者心血結晶,書中的論述縝密嚴實,書中的結論鏗鏘有力,書中的思想火花飛揚。
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理論框架的構建中,以社會實踐為主,同時熟練運用政治學、國際關係學以及東西方哲學的理論大家是罕見的,亞中兄是當然的佼佼者。我個人認為,沒有這樣的學術功力,是很難尋找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真相的,更難提出跨越歷史障礙、具有領先時代高度的解決問題的理論體系。在此,用起卦的原理來比喻也很貼切。須知,宇宙世界萬物之間均存在著偶然和必然的聯繫,古人的哲學觀認為世界萬物均可以起卦。然而,要有起卦的功力談何容易!為兩岸關係起卦,需要的是勇氣,更加需要智慧。亞中兄在這兩個方面,當仁不讓。
通讀書中的文章,對第十一篇文章〈從中華文化解開兩岸核心問題的糾葛〉,我是情有獨鍾的,對文章的論述與觀點,很是認同。必須知道,解開兩岸關係重大矛盾的鑰匙很多把,但是,最後一把一定是中華文化。亞中兄說:「此文從中華文化出發,提醒兩岸中華文化為何會有『大一統』的傳統與認識,而沒有對『獨立』或『分離』的鼓勵。那是因為在中華文化傳統上,『一統』並非僅有政治上的意義,更多的是文化的內涵。中國歷史一向對能夠守住中華文化給予高度肯定,而反對文化傳承的分裂。」我認為,這個結論,是禁得起推敲與考驗的。這個結論,是本書的畫龍點睛之處。
其實,我們都知道,《周易》分為《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傳說是周文王所作,《易傳》傳說是孔子寫成的。兩個都代表了上古賢哲的社會政治思想,《周易》十分強調國家的統一,反對分散割據。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中國幾千年來保持一統山河,各民族團結和睦。所以,不管《周易》卦象有多少,如何變通,其一統思想是永恆不變的中華民族生存法則。讀懂了這一點,易經大師非此人莫屬!
所以,亞中兄從《易經》的剝卦與復卦為起點,透視兩岸關係無法剝離、必然復興的辯證規律,以及提出順應潮流、積極有爲的兩岸統合之策。如此起卦,實乃大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