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坐月子?
產後調理、恢復氣血及體力,預防女性身體損傷,以強化體質
坐月子是中國傳統的習俗,其由來最早可追溯至西漢時期,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時候的人,環境不好,營養不佳,很少有機會能均衡攝取營養。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使得婦女在家也不具地位。那時坐月子的意義是犒賞婦女達成任務,透過儀式示意產婦母以子貴,地位從此不同,另一方面也有為產婦補充營養的意涵。
隨著時間演變及社會型態的變遷,現在坐月子最大的意義,就是做好產後調理、恢復及預防婦女身體的損傷,並進而達到強化體質的目的。
妊娠期體質燥熱,生產時氣虛血瘀
從中醫學的角度來看,女性從十月懷胎到生產,體質特性經歷重大變化。妊娠期間,孕婦的新陳代謝呈現亢奮狀態,是一種「氣有餘」的表現。中醫有「氣有餘便是火」的說法,故妊娠期的婦女多呈現燥熱體質。
分娩時,產婦大量出血、出汗,過程中的劇痛與體力的耗費,往往造成陰血虧虛、元氣耗損、百脈虛空等現象,從中醫觀點來看,產後婦女體質屬於「多虛多瘀」的特性。
生產過程中用盡氣力,可能傷及脈絡,導致瘀血停留,加上身體內部呈現「血足,氣亦虛」的狀態,使得產婦大半有氣虛、氣滯的情形發生。當血液推動運行無力,停留在脈管中,更會加重產婦瘀血症狀,引發一連串的不適,此時產婦常有貧血、產後子宮縮痛、便祕、乳汁分泌少等現象。坐月子最主要的目的除了要強健身體、促進復原,同時也是為了要預防或消除以上諸多的產後不適。
產後坐月子,幫助恢復氣血與體力
懷孕使得孕婦生理各系統產生巨大變化,產後需要6~8週的時間才能恢復,故從中醫觀點來看,產後是調養產婦筋脈氣血最佳的時機,必須利用產後一個月時間,好好調理,攝取充足的營養,才能恢復氣血與體力,因經歷生產所耗損的體內器官也才得以康復。若坐月子期間沒有好好調理,往後容易有腰痠背痛、頭暈、皮膚鬆弛、風濕、怕冷、乳房下垂、內臟下垂、子宮下垂、月經不順等後遺症。
我國坐月子歷史悠久,有許許多多的規矩與習俗,對照古今生活條件的改變,有些坐月子「禁忌」可以適當調整,因時制宜。坐月子的確是婦女健康再加分的重要時段,建議產婦及家人們多用心,好好瞭解傳統的內涵,瞭解哪些規範是必須遵守的,哪些是傳統不足必須補強的,哪些可以用更現代的方式取代,進而讓產婦能夠舒適自在地坐月子。
坐月子應視自身的體質進補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每位產婦的體質皆不同,坐月子的飲食、藥材必須隨著產婦體質而有所調整,以免適得其反。建議坐月子期間的進補藥材,應由中醫師診斷後,再開立藥材進補。
◎坐月子期間,哪些食物應忌口?
生冷、堅硬,過酸或較刺激、油膩的食物都要忌口
中醫認為,分娩過程耗氣失血,生產後大部分產婦屬於血虛體質,在此狀況下,容易生病。致病的原因,除了生活起居上的疏失外,不適當的飲食也可能引發疾病。
1 生冷食物
有句話說:「胎前如火,產後如冰。」女性在妊娠期間,生殖器、乳房產生一連串變化,心臟血容量、心跳速度、心臟血液排出量、耗氧量等均呈現增加狀態,這些改變讓孕婦常出現火熱的症狀。
產婦分娩時,流失血液、體液且耗費大量體力,對身體是一大負擔。分娩後,身體熱量驟然減少,心律反射性減慢,加上產後的排汗、惡露、哺乳等還會繼續消耗大量能量,氣血的不足令產婦常常出現寒冷的症狀,如身冷或寒顫。
中醫認為「產後多虛」,因此在飲食上「產後宜溫」。性寒冷的食物,易損傷脾胃,影響消化,導致瘀血滯留,引起產後腹痛、惡露不斷。建議遠離冰品、生菜等低溫食品,食物一定要煮熟後再食用。
產婦忌生吃的寒涼食物
食物類別 產婦忌生吃的寒涼食物
蔬菜類 番茄、大白菜、白蘿蔔、竹筍、蓮藕
水果類 梨子、柚子、葡萄柚、椰子、橘子、西瓜、哈密瓜
瓜類 絲瓜、苦瓜、黃瓜
豆類 綠豆
海菜類 海帶
2 堅硬、酸性食物
婦女懷孕的時候,荷爾蒙產生變化,使得唾液分泌量減少,口腔環境改變,牙菌斑更容易形成。因此更應該注意口腔的清潔。
產婦牙齒容易受損,建議如花生、蠶豆、瓜子、牛筋等較堅硬的食物,以及檸檬、醋、酸梅等較酸的食物,都應避免食用。
3 油炸、辛辣、燒烤等刺激性食物
醃漬品、辣椒、沙茶醬、酒,煎、炸、燒烤等食物,可助內熱,食用後易有上火、口乾、便祕、痔瘡等現象,坐月子期間最好避免。
4 油膩、黏滯食物
產婦的腸胃張力及蠕動較弱,油膩、黏滯的食物如肥肉、粽子、糯米會造成腸胃的負擔,使其脾胃功能受損,引起消化不良,增加不適感,宜避免。
剖腹產孕婦飲食宜忌
剖腹產的產婦,最好等排氣後,腸子恢復蠕動時,再開始進食。漸進式飲食方式較適合,先喝流質食物,若沒有腹脹嘔吐,再選擇軟質食物如稀飯、軟飯、麵條,維持1~3天,待排便正常,便可恢復一般飲食,建議多攝取纖維,以促進腸道蠕動。剖腹產的產婦,較容易出現脹氣問題,在第1週時禁食牛奶及水煮蛋,以免加重脹氣狀況。其他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地瓜、芋頭、青蔥、洋蔥等,則可以視個人體質適量攝取。
◎坐月子養身食譜
第一周
溫補食品促進子宮收縮,協助惡露排出
懷孕生產的過程,促使產婦心肺、腸胃、泌尿生殖、新陳代謝等系統,皆經歷極大變化。產後第一週是決定子宮收縮是否完全的關鍵時刻,進行食療調理,強化身體修復機制,能減少婦女病與後遺症發生。
產婦食補重點
● 活血去瘀
● 排除惡露
● 促進子宮收縮
● 利水消腫
● 補血養血
● 鎮定安神
● 舒緩情緒壓力
● 增加體力
● 促進傷口癒合
坐月子飲食原則
◆ 均衡攝取營養
◆ 吃柔軟易消化食物
◆ 飲食宜清淡
◆ 不吃冰冷食物
◆ 少量多餐
◆ 以麻油烹調
◆ 降低鹽攝取量
◆ 適度補充蔬果
◆ 多以燉、熬烹調
◆坐月子為什麼要這樣吃?
● 質地柔軟的食物,易吸收消化且不傷牙齒與腸胃
產婦歷經生產過程,筋骨、全身器官、五臟六腑都很脆弱,容易受到損傷。質地柔軟的食物,不但好消化,吸收效果倍增,且不會增加腸胃負擔,也不會損害牙齒,是產後第一週的最佳選擇。相對地,此時應避免攝取堅硬粗糙的食物與大塊肉類。
● 謹慎控制鹽分,多吃利尿食物,排出多餘水分
懷孕過程中,孕婦因代謝受到影響,而累積許多水分在體內,產後水分會漸漸排出。第一週為黃金時期,為避免水分滯留,因此應降低鹽分的攝取,但也無須嚴格到「粒鹽不沾」的地步。此外還可多吃紅豆、薏仁等利尿食品,加速水分代謝。
● 適時使用麻油、米酒、薑片,協助體內惡露排出
麻油、米酒、薑片具溫補作用,可刺激內臟器官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產婦將子宮內的污血迅速排出體外,產後第一週,烹調食物時可適度使用。但有傷口、惡露不止等狀況或體質燥熱的產婦,則應減少或暫停食用,並請教醫生。
◆營養師的叮嚀
● 懷孕使女性朋友在生理上產生極大變化,而分娩過程更會損耗極多的氣血與體力,因此坐月子成了調養身體健康的最佳轉機,尤其第一週更占有關鍵性地位,產後第一週正確食療調理,是坐好月子的必要條件。
● 使身體各器官、氣血和筋骨恢復正常健康的狀態,是坐月子的目的。雖然坐月子有基本規則可依循,但由於產婦體質不見得相同,因此還是應按照個人狀態,進行適度調整才是最佳方式。
● 產後第一週,熱量與蛋白質的補充不能少,滋補之餘也別忘纖維和維生素的攝取,不僅能營養均衡,同時也能預防便祕的發生。
藥膳聖品
生化湯
排除瘀血+去除惡露
熱量:20大卡
醣類:0.2g
蛋白質:0.4g
脂肪:2.0g
膳食纖維:0.3g
人份:1人份
材料:當歸30g,川芎10g,桃仁5g,炮薑5g,炙草5g,水4又1/2杯
作法:
1 材料洗淨入鍋,加2又1/2杯水,加蓋以小火熬煮至湯汁剩1杯,過濾藥渣,藥湯盛起備用。
2 藥渣放入鍋中,加2杯水煮至剩8分滿,瀝出湯汁。
3 混合並調勻1與2之藥湯。
滋補養身功效:當歸、川芎可刺激子宮收縮。桃仁活血去瘀。炮薑能溫經散寒。炙草有止痛功效。生化湯可幫助產婦排除惡露,加速子宮恢復。
貼心提醒:可於一日內分數次喝完。自然產者無血崩或傷口感染,產後可開始每日服用,至惡露排盡。剖腹產者視傷口癒合情形,產後三天可開始服用。
營養主食
麻油蛋炒飯
滋補養生+預防便祕
熱量:987大卡
醣類:120.3g
蛋白質:42g
脂肪:48g
膳食纖維:3.5g
人份:2人份
材料:白飯2碗,雞蛋2顆,老薑2片,肉絲75g
調味料:麻油1大匙,鹽1/4小匙,醬油1小匙
作法:
1 雞蛋打入碗中打勻,薑片洗淨切細絲備用。
2 麻油倒入鍋中燒熱,放入薑絲爆香,加入蛋汁快速翻炒,最後加入白飯、肉絲、醬油和鹽炒勻。
滋補養身功效:
雞蛋富含蛋白質及多種優質胺基酸。麻油性溫熱,可祛寒補虛。薑能溫熱身體,亦富含纖維,可防止便祕。此料理可幫助產婦補充體力,恢復元氣。
貼心提醒:
體質燥熱、有傷口、惡露不止的產婦,不宜加麻油與薑同煮。
元氣肉類
金針豬肝湯
明目保肝+安定情緒
人份:2人份
熱量:397大卡
醣類:22.9g
蛋白質:47.3g
脂肪:11.9g
膳食纖維:0.8g
人份:2人份
材料:乾金針30g,嫩薑3片,豬肝150g
調味料:麻油1/4小匙,鹽1小匙,高湯2杯,太白粉水2小匙
作法:
1 材料洗淨。乾金針泡水15分鐘,撈起,再用清水沖洗一次。嫩薑切絲。豬肝切片,汆燙後冷卻備用。
2 高湯倒入鍋中,加鹽、薑和金針,煮沸,轉小火續煮2分鐘。
3 放入豬肝片,煮滾後以太白粉水勾芡,最後淋上麻油。
滋補養身功效:金針有清肝、利尿的作用。豬肝具明目、補益血氣的功效。金針豬肝湯可幫助產婦迅速恢復體力,安定情緒。
高纖蔬菜
菠菜炒豬肝
補血潤色+幫助消化
熱量:299大卡
醣類:8.2g
蛋白質:25.9g
脂肪:18.9g
膳食纖維:4.9g
人份:2人份
材料:豬肝100g,菠菜200g,老薑3片
調味料:麻油1大匙,米酒1小匙,鹽1/3小匙
作法:
1 豬肝洗淨切片。菠菜切根部洗淨。
2 麻油倒入鍋中燒熱,爆香薑片,加豬肝片炒至八分熟,撈出。
3 菠菜入鍋,倒米酒炒熟後加鹽。
4 加入豬肝片拌炒至熟。
滋補養身功效:菠菜含多種營養,纖維含量高。豬肝富含維生素A、葉酸和鐵,可幫助造血。此料理易消化,可幫助產婦迅速恢復體力。
貼心提醒:
菠菜可用蘆筍來替代。蘆筍先用滾水燙1分鐘,瀝乾切段後再拌炒。
點心甜品
核桃甜酒
排除惡露+舒緩腹痛
熱量:351大卡
醣類:18.9g
蛋白質:5.0g
脂肪:13.6g
膳食纖維:1.0g
人份:1人份
材料:核桃仁20g
調味料:紹興酒1/2杯,黑糖1大匙
作法:
1 核桃仁放入鍋中乾炒,至表面呈現金黃色後起鍋。
2 紹興酒入鍋燒熱,加入黑糖拌勻,繼續加熱至沒有酒味。
3 黑糖完全溶化後加入核桃仁即可。
滋補養身功效:核桃仁有蛋白質和維生素A、C、E、鈣、磷等多種營養。黑
糖可活血化瘀,溫暖子宮。此飲品有助於產婦排除惡露,減緩產後腹痛現象。
貼心提醒:核桃仁可用黑木耳、黑棗來替代。核桃甜酒可用來代替生化湯,產後3天起每天服一碗。
產後調理&身體變化
懷孕和分娩皆對女性造成負擔,需要藉由坐月子,將身體調理回健康狀態
懷孕期間的生理變化
孕婦懷孕時,除了身材出現改變外,由於體內正孕育著另一個小生命,身體為了應付這種特殊的狀態,生理上更是會產生巨大的變化。比方說,子宮因胎兒的成長而撐大,進而擠壓到體內其他器官,向上壓迫到心臟、肺臟,加重心肺功能的負荷;泌尿系統的血液循環也受到影響,導致水分在體內滯留,引起水腫現象;雖然表面上看來,孕婦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腹部增大,但是實際上,全身骨骼、關節,乃至於內分泌系統、生殖器官、皮膚、腸胃,統統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分娩對身體造成的負擔
分娩對於孕婦來說,所消耗的體力不亞於動一場大手術。在分娩時,孕婦需要耗費相當大的體力,幫助胎兒順利通過陰道;過程中大量失血,也會使體內營養迅速流失;分娩後的惡露,會造成蛋白質的消耗;汗水與尿量增加,會使得產婦元氣大傷。
坐月子:身體充分休息,恢復健康
懷孕、分娩對婦女身體皆造成極大負擔。分娩後,產婦的身體處於虛弱的狀態,因此坐月子就是為了讓產婦能獲得充分休息,經過適當調養,讓各個器官的生理機能漸漸回復到最佳狀態,並預防或消除身體上種種的不適狀況。
一般說來,從分娩後算起的一個月內,為坐月子最基本的時間長度。這段期間約莫就是西醫上所指的「產褥期」,即胎兒及胎盤娩出後到孕婦身體及生殖器官復原的一段期間,大概是6~8週左右。若能將坐月子的時間延長為2個月,產婦生理機能的回復狀況會更理想。
不過,這對一般職業婦女來說,有實行上的困難。建議產婦們,就算無法請2個月的產假,分娩後第2個月的生活模式、作息及原則,最好還是能依照坐月子時的標準。
不坐月子的後遺症
坐月子的目的是為了讓產婦休息,恢復體力,並藉由飲食、運動等,幫助產婦攝取充足的營養,讓體內因經歷生產過程而耗損的器官,能漸漸恢復健康。傳統觀念認為如果沒有坐好月子,或者不坐月子,日後容易有腰痠背痛、皮膚鬆弛老化,乳房、內臟、子宮、膀胱下垂等後遺症產生。
產後的母體變化
產後調理期間,除了生活起居、飲食要相當注意外,產婦各器官的變化也不容忽視。瞭解產後母體狀況的變化,不僅讓產婦更能掌控自身復原狀態,找出最佳應對方式,心理上也能更安穩自在。
1 子宮收縮
剛生產完,子宮的大小大概像胎兒頭部一樣,產婦可以在肚臍下摸到這般大小的硬塊。之後隨著身體的復原,子宮會慢慢收縮,大約在產後6週,子宮會恢復成原來的大小。復原的過程中,腹部可能因子宮收縮而產生疼痛感,通常2~3天後,腹痛狀況便能獲得改善。
2 陰道和陰部疼痛
分娩時,胎兒經過陰道娩出;在分娩過程中,陰道會擴張,為了讓分娩過程順利,通常醫生會將會陰部切開,並於生產結束後縫合。傷口日漸癒合,疼痛會日趨減輕。懷孕中外陰及子宮頸會充血、水腫,充血現象大概在十幾天後,便能自然解除。
剖腹產:注意腹部傷口癒合
剖腹產的產婦,腹部傷口的外部癒合大概需要2週的時間,內部傷口約莫需要1個月左右,疼痛感會隨著時間而日趨減緩。
3 惡露
分娩後,子宮內膜脫落,使得陰道產生的分泌物,稱為「惡露」。一般說來,產後2~3天的惡露會帶有血腥味,顏色由鮮紅色轉為淡粉紅色,被稱為「血性惡露」;產後5~8天,惡露顏色由粉紅色轉為褐色,稱為「漿性惡露」;10~20
天,惡露顏色由褐色逐漸轉變為乳黃色,稱為「白色惡露」。惡露的量會隨著時間而減少,4~6週左右消失。
4 乳房脹痛
產後的2~3天,產婦乳房會開始逐漸脹大,分泌乳汁。當乳汁無法順利排出,積在乳房內造成脹奶時會有疼痛感,這是自然現象,產婦無需緊張。此時,可以用熱敷或按摩來幫助乳汁排出。
產後第一次月經何時會來?
產後有餵母奶的媽媽,通常在半年至一年多左右,月經就會來臨;如果沒有餵母奶,通常約在6~8週左右,月經就會來臨。假如產後有哺乳的話,乳汁的分泌,會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在授乳期間可能半年內都不會有月經,但也有人在授乳期仍有不定時的月經。這時荷爾蒙分泌極不穩定,第一次來經後,下次月經也不一定按時來,有段時間會不規則,慢慢才會步上常軌。
產後母體變化
部位 症狀現象 變化時間 注意事項
子宮 子宮收縮,可能會伴隨腹痛現象 需6週復原 若腹痛且帶有大量異味的惡露,甚至發燒,可能是子宮發炎,應盡速求助醫生
會陰 傷口自然癒合,疼痛感日趨減緩 1 傷口需4~5天癒合
2 7天後疼痛感消失
3 4~6週後恢復原狀 若持續疼痛、紅腫甚至化膿, 可能是傷口發炎,應盡速求助醫生
惡露 血性惡露 產後2~3天 若惡露增加,或有惡臭味,可能是子宮收縮不好、胎盤殘留,或子宮發炎,應盡速求助醫生
漿性惡露 產後5~8天
白色惡露 產後10~20天
乳房脹痛 乳汁無法順利排出,使得乳房脹痛 剛開始餵奶,乳腺還未暢通時,比較可能發生 若出現紅腫、發燒、疼痛等現象,可能是乳腺發炎,應盡速求助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