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臭不忌談外遇
「外遇」這個名詞想必是外來語,雅而不俗,麗而不淫,把男女之間的婚外行為美化得叫當事人覺得理直氣壯,不相干者亦不以為怪。不像以前實話實說,名之為「偷漢子」「偷婆娘」那樣粗鄙無文。
兩性間的關係,究竟是一夫多妻制好?還是一妻多夫或是一夫一妻制好呢?可能因為文化、傳統、風俗習慣不同而各有理由。大體上說,為了個人和社會健康,並且維持人人享有天倫之樂的權利,免得多則撐死,少則餓死,分配不均的情事發生,當然還是一夫一妻制比較理想。
人人貪得無饜;不講財貨名利,單就異性佔有慾來說,就有「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心態。像歷代皇帝,三宮六院,妃嬪媵嬙,不可勝數;椒房多寵,溫香軟玉滿懷抱,春光綺麗,造成宮闈多變,水火難容。得寵的,天天雲雨,夜夜巫山;不得寵的,望斷魂夢,孤枕淒寒,大好青春葬送在美麗的宮闈囚房裏。不僅此也,皇帝只要高興,隨時可從眾多宮女中挑選一兩位侍寢,沾腥帶臭,偷雞摸狗,還美其名曰「臨幸」,何幸之有?一個綺年玉貌的女人,一旦被皇帝幸了,就得從一而終,能否與這個色魔結為夫妻,命運難卜,若不幸打入冷宮,更是苦處難說。
中國歷代皇帝如此,外國皇帝也是「天下鳥鴉一般黑」,人人花心,個個色狼。皇帝行之於上,官宦富商,地主財閥,只要經濟允許,三妻四妾,誰也不會有異議,反正是大家同好,當然沒有人評是論非,替女人叫屈,除非是那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窮措大。
回教國家採取一夫多妻制,一個男人娶三四個妻子那是平常事,像十九世紀土耳其的阿西芝蘇丹,居然擁有后妃一萬二千人,創下世界絕無僅有的多妻紀錄。這種現象,左擁右抱還不能形容,名之曰「溫柔鄉」「肉慾陣」「女人牆」應不為過。不知這位仁兄那有這麼大御妻本領?雲雨均霑,讓一萬二千個后妃,個個心平氣和,謹守閨訓,專心一志侍候他們的「共夫」。分多而潤不寡,望多而怨興,妻子而不外遇者,可能很難。
皇帝如此,后妃呢?歷史上呂后、武則天、韋后、慈禧是幾個頂出色的人物。禮記玉藻曰:「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漢書藝文誌曰:「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為尚書,事為春秋。」記言記事都是讀過孔孟書的文人,這些文人對文字運用具有極高妙的技巧,春秋一字之褒勝於華袞,一字之貶勝於斧鉞,褒貶含蓄,等於罵人不帶髒字,以防開罪別人,所以,文字表面看不出褒貶所在,深入裏蘊,就能瞭然忠奸嚚頑之別在那裏?在中國正史上,后妃外遇的事記載不多,而且這些史家為了保護自己那顆腦袋,誰也不敢冒滅族的危險,秉筆直書記下宮闈淫亂的勾當。除了武則天在正史上可以隱約找出一些蛛絲馬跡外;稗官野史,倒是極盡想像之能事,添油加醋,渲染得厲害。其他后妃自有史以來好像個個柏舟青操,貞固清亮,誰也沒有半個相好什麼的。
外遇是構成家庭破裂的主要原因,中國人不像歐美人氏開放,對兩性間的關係也是基於需要,等於吃飯飲水,餓了就吃,渴了就喝,逢場作戲,吃酸喝辣,各取所需。中國人不行,「志士不飲盜泉水,廉者不食嗟來食」,「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一個同床共枕的妻子或丈夫,那容得下他與別人亂譜鴛鴦曲,療飢止渴,因之,對外遇這個問題也就格外在意。本來情人眼裏揉不進一粒砂子,雙方都有彼此絕對的所有權,愛之深當然恨之切。誰說眼裏能揉砂子,他如有這分能耐,他就不妨試試。
孔子曰:「食色性也」,既然色與食同樣是人的本能,男女自然相同,男人貪得無饜,女人也想平等互惠,男人想作偷腥的貓,女入望作出牆的杏,只是大家基於面子,礙於禮法,把內心那股蠢蠢欲動的欲望壓抑下去罷了。
其實,外遇並非什麼新發現,自古已然,傳承有自,只是有人明目張膽,有人偷偷而為罷了。人人都有好奇心理,尤其對異性的追求,比爬山釣魚更多一分刺激。幾十年的夫妻久了,難免產生厭倦感,好奇加上新鮮,就像吃飯換館子,天天川湘、日日蘇揚,膩了,就想找家粵菜臺菜換換口味;上久了大館子,偶然去路邊攤吃碟海蚵煎或魷魚羹也覺新鮮有味。以食比色,不太離譜,外遇就是如此而己。
別以為男人西裝革履,道貌岸然,他就是個正人君子;女人目不斜視,行止雍容就是一個貞婦。因為他們為父為夫,為妻為母,不敢越出半步禮法,果真是個標準的道德重整會會員,如果直探他們內心,他們何嘗不希望有另外一位新鮮人陪他聊天、喝茶、散步,……只是他們能夠堅持自己立身處世的原則,遵守禮法,壓抑欲望,嚴密保護為父為母的偶像,不因一時貪快而毀了,才不曾成為「外遇」道上的同路客。若是換處陌生環境,心理壓力卸除,道德不再有約束力量,他們何嘗不想輕鬆一下自己呢?
人是一種很難理解的動物,許多外遇案例,並不完全是基於某種本能需要,而是兩情相悅,說話投契,正如「烏龜看菉豆――對了眼」。既然男女互相有好感,彼此聊天、喝茶、散步,也應該是樁快意事;怪就怪在這裏,彼此靈犀相通,情投意洽之後,常常在情不自禁之下有了進一步接觸,一旦衝破了禮法,撤除了心防,便會把生命全部投入,情勢有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也不以為危了。
古人外遇多少有些顧忌,「待月西廂下,迎風半戶開」,偷偷摸摸,遮遮掩掩,嚐了甜頭,立刻知足撤退;地點多數在後花園或者假山後,還有丫環探路,侍女把風,共襄好事,這叫做「偷情」。歐風東漸,洋式生活全搬了來,男女平等,行動自由,男人要偷嘴,女人想嚐新,一通電話,約好時間或地點,立刻準時而「遇」。那些開賓館飯店的「慈善家」,推己及人,愛心廣被,大開方便之門,投宿休息,廣納眾收,一體歡迎,助長了外遇事件的氾濫。
現在的夫妻感情,好像不如父祖輩堅貞,過去,男人有外遇,女人頂多在家怨嘆紅顏薄命,遇人不淑,即使憤懣難宣,吵嘴打架是極限。現在可不同了,丈夫一旦有外遇,男女平等,甘苦共嚐,做妻子的也不甘示弱,為了報復,也不由如法炮製一番,丈夫在旅館陪女友,妻子便在賓館伴相好,一報還一報,誰也不吃虧,漪歟盛哉,妙不可言,結果,誰也不曾撿到便宜,倒是讓那些性病醫院和婦產科診所發了財。
今天,人心貪婪而現實,男女相愛,必須條件優越,吃喝玩樂要有充分的金錢供應不匱,像羅密歐與茱麗葉那種醇厚不雜的愛情很難得見。外遇的條件雖然可以因為是「逢場作戲」而減低一點,但男人英俊而多金,女性貌美而妖冶仍不可少,相互間具有一種強大的吸引力,一見鍾情,欲罷不能,幾句閒話一講,內心便不由偷偷地接納了對方,經過幾次約會,立刻會情不自禁墜入情網,最後,有的為金錢,有的為需要,各取所需,供需平衡,皆大歡喜。像那些貌陋而又窮乏的男人,姿惡而又粗鄙的女人,他們同樣有七情六慾,一旦相愛,全身投入,並不因為金錢地位而有差減,轟轟烈烈,不可遏止。
雖說人人都想外遇,而且,幾乎是今日年輕夫妻盛行的風氣,若為家庭、社會、兒女和個人名譽人品想,畢竟還是沒有外遇的好,雖說「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一有出入就會妻離子散,讓無辜的孩子承受父母的罪愆。所以,丈夫不要逢場作戲,妻子不要意圖報復,這種事就像吸毒,那就難以戒絕,最後不是「玩火者必自焚」,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弄成一場悲慘結局,實在犯不著,這條夜路走不得,還是小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