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清新樸實的詩篇--序台客詩集《續行的腳印》∕古繼堂
每讀台客的詩,總有一種新鮮獨到的感覺。像台灣民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牧童的歌聲在盪漾」,是那樣清新、純樸,優雅別致;如品剛剛成熟的蓮霧,汁甜肉脆,消暑解渴;像「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是那樣親切優美,發人遐思,頓時將人引入故鄉熱土;也像石頭公園的天然奇石,千姿百態,幻境迭出,但卻不是人工雕琢,讀者的收穫恰恰是客體激發自己藝術想像的結果。台客的詩,正是那優雅的鄉間小路,正是那親切的澎湖灣,正是那樸拙的天然奇石。
一、移花接木,化渺小為神奇
詩人文曉村,是我們的好友,是台客的恩師,是詩壇永不熄滅的小燈。他坎坷而傳奇的一生,記載了中國一段非凡的歷史。抗美援朝,海峽分割,斷骨再接,實現三通。就像文字雖小,卻是波瀾壯闊歷史洪流的載體。文曉村雖然不算偉大,但他卻是偉大時代的締造者之一。台客靈感一動,突發遐想,將文曉村早年的一首小詩〈一盞小燈〉移花接木,將之變成照耀中國歷史之明燈,這盞小燈跟隨文曉村:
曾經在荒原的曠野上 亮著
曾經在深夜的大海上 亮著
請注意「荒原的曠野」和「深夜的大海」這種語詞深沉的象徵內涵,這是中國苦難歷史之概括。從這裡我們不難想像到,那苦難和戰爭的歲月。能照亮中國苦難和戰爭歲月的,不是一般的小油燈,那是千千萬萬個與祖國共生死的文曉村們的生命之燈。那盞小燈的內涵和意義已被詩人擴大了千百倍。它已經變成了一種藝術之燈。這盞小燈幾度轉折之後,最終又回到了悼念文曉村的主題上。如今這盞小燈卻無情地被歲月之風所吹滅。詩中小燈的角色,幾度暗轉而不留痕,這是一種藝術修煉。
二、觸目驚心,令人歎息
台客這部詩集中有一首〈人生六十感懷〉:
竟然已走到了這裡
人生第六十個驛站
放眼四野蒼茫
遠山白雪皚皚覆蓋
這首小詩既不華麗,也不深刻,既不誇張,也不雕琢。但讀它時心中卻蹦蹦亂跳,幾乎催人淚下。「竟然已走到了這裡」,猛一聽,彷彿走到了懸崖絕壁,走到了人生盡頭。再一看,是詩人到了「人生第六十個驛站」。人生到了六十大關,是由中年步入老年,是個重大關口。人人都會不禁驚呼。我剛進入六十歲時,猛聽人叫「老大爺」我感到是受到了「傷害」,反問發話人「你是叫誰呀?」發話人理直氣壯回說「是在叫你呀」。有一個女同事,第一次被人稱為「老太太」,與人大吵一場。人們很不情願進入「六十」這一關,這是一種「生命之戀」的感應。這首詩以真切、深沉、驚詫的手法,打動人心,觸動人們的敏感神經。令每個過「六十」大關的人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