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以圖文故事編寫兼具百科功能的中國歷史
傳家套書、指定國禮、課外閱讀首選大作
中國歷史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書,是獨樹一幟的東方文明史。英國哲學家培根說:「歷史使人明智。」歷史經驗蘊含著發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瞭解現實,理智地面對未來,就必須追溯歷史。這種由歷史引發的智慧、魅力和美感,對豐富一個人的生命內涵,提升人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屹立於東方,前赴後繼,綿延百代。為了讓現代的老中青讀者,能夠輕快地進入中國歷史宏偉的殿堂,從中啟迪心智、開拓眼界,追溯歷史、面對未來,特別採用圖文並茂的故事形式,百科全書的彙整資訊方法,集結三十餘位歷史學者與教師聯合編纂,耗資二億多元,歷經八年,完成這套新體裁的中國通史──《話說中國》。
《話說中國》全套16冊,是一套「感性」的歷史書,豐富的圖文編排,故事文體的寫作,讓厚沉枯燥的歷史「生動」了起來。1500餘則經典故事、1500位歷史人物、3000幅以上珍貴圖片、7500條歷史文化百科知識,將政治史、文化史融為一體。讀者在閱讀《話說中國》這部濃縮五千年、現代觀點的歷史書時,既可吸取多元廣博的知識,也將增長智慧,借鏡學習,是一套家庭收藏、饋贈親友、學生閱讀的首選圖書。英國斯特林大學安德魯教授在看過本套書後,真情地說:「這是我見到最好的一部中國書!」
話說中國6:澷澷中興路(西元8年至西元220年的中國故事)
東漢──從光復行動的血雨腥風中走來
東漢王朝作為西漢王朝的後續,同樣為中華民族作出輝煌的貢獻。收拾舊河山、再建新朝綱、循吏安黎民、良將定邊陲、外戚擅朝政、閹宦亂宮闈、吏士遇禁錮、諸侯裂四方,交織成一幅東漢帝國盛衰圖。
作者簡介:
江建忠
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編審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李學勤:
《話說中國》讓歷史普及,適應了大眾的需求。
中國史學會會長、教育部歷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李文海:
全書的編輯意圖很明確,就是要把中國的歷史,比較準確地、但又是非常生動地表達出來,而且其形式上很講究、很精美,是一個精品。
著名史學家葛劍雄教授:
《話說中國》在普及歷史中體現了魅力,編排如此周詳,內容如此完善,印刷如此精美的普及型歷史書還從未見過。
尹章義(歷史學者)、王丰(名作家兼媒體人)、武之璋(民間歷史學者)、洪秀柱(立法委員)、董智森(名主持人)……專家媒體、學生家長、上班族、各行各業讀了都說讚!
媒體推薦:
30餘家報紙雜誌、10餘家廣播電視、100多家網站、新華社、中新社等媒體競相報導「話說中國」的出版盛況。重要報導200餘篇。
海內外掀起「話說中國」熱
《話說中國》這套書發行已突破200萬冊,而且每個月持續熱賣。它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普通家庭,瞭解中國歷史的一套必藏的好書。
斯特林大學是歐洲唯一授予出版學碩士學位的教育和科研機構,該校決定將《話說中國》作為出版學研究生課程的示範樣本。出版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魯教授真情地說:「這是我見到的最好的一本中國書。沒想到,中國也能有這樣精美的書。」
名人推薦: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李學勤:
《話說中國》讓歷史普及,適應了大眾的需求。
中國史學會會長、教育部歷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李文海:
全書的編輯意圖很明確,就是要把中國的歷史,比較準確地、但又是非常生動地表達出來,而且其形式上很講究、很精美,是一個精品。
著名史學家葛劍雄教授:
《話說中國》在普及歷史中體現了魅力,編排如此周詳,內容如此完善,印刷如此精美的普及型歷史書還從未見過。
尹章義(歷史學者)、王丰(名作家兼媒體人)、武之璋(民間歷史學者)、洪秀柱(立法委員)、董智森(名主持人)...
推薦序
東漢歷史最具心得的研究精華
從秦朝至清朝這二千餘年時間中,漢朝歷年最久,扣除王莽所建新朝,也有402 年。但同為漢朝,東漢與西漢之間,東漢的後期與前期之間,都有很大的變化。所謂「漢承秦制」,是指西漢的制度大多淵源於秦朝,但這並不意味著整個漢朝實行同樣的制度。實際上,即使是同樣的名稱和條文,很多制度的內容和實質都已不同。特別是在東漢與西漢之間,由於是同一朝代的延續,自「高皇帝」起定下的制度不便多加改易。但時過境遷,形勢不同,從朝廷到地方官都不得不作變通。這類變通往往不見於正式記載,只能從史料的字裡行間探究。所以要瞭解或研究東漢的歷史,一定要注意這些變化,才能明白真相。
這類變化未必是進步或完善,可能是惡化或崩潰,即便如此,也將導致舊制度、舊事物的徹底消亡,為新制度、新事物的產生提供了基礎。當然,這個過程或許要持續很長的年代,例如東漢期間的這種變化有的要持續到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才顯示結果。但無論是突變還是漸變,其意義同樣重要。
如果將東漢的疆域地圖與西漢的疆域地圖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在朝鮮半島和今越南境內的東漢疆域都比西漢縮小了,僅今雲南和緬甸一帶有所擴展。西域的轄境不僅缺少了諸國中最大的烏孫,而且「三通三絕」,實際控制的時間有限。
兩漢之際的戰亂造成的後果似乎一直未能消除,西漢故都所在的關中一蹶不振。從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起,皇權就受到地方豪強的挑戰。外戚、宦官、士人間的爭鬥成為萬劫不復的輪迴,匈奴內遷和「羌亂」導致大片版圖為「羌胡」所有。
儘管東漢名義上延續到西元220 年,但從184 年黃巾之亂開始陷於分裂割據,三國鼎立的局面早已形成。這並不意味著東漢的歷史只有退縮、衰落、動亂。至少在兩個方面,東漢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是少數民族的內遷。從東漢初的南匈奴入居塞內開始,匈奴、烏桓、鮮卑等族人口不斷內遷。在「羌亂」中,羌人也大規模內遷。這些少數民族人口散布在西北和北方很大的範圍內,其中一部分人逐漸棄牧務農,或者與漢人雜居,或者為漢人所融合。儘管與魏晉南北朝期間的民族大遷移相比,東漢期間少數民族的內遷無論在規模、數量和族類上都不能相提並論,卻開了這一歷史潮流的先河。
由東漢開始內遷中原的少數民族人口,除了少數重新遷出的以外,絕大部分最終都融合於漢族,特別是北方的漢族。雖然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免不了出現民族間的衝突、仇殺和戰爭,造成雙方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使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一度受到破壞或倒退,但結局卻超出了任何人的預料。一方面,軍事上的征服者最終成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中華文明不僅浴火重生,而且因為吸取了諸多新的成分而更加豐富多彩,更富有生命力。
另一方面,漢族因融合了眾多異族,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巨大進步,而其他民族在境內的定居也使中國始終保持著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從這一層意義上說,空前強大的盛唐發軔於東漢,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共處的格局也肇始於東漢。
另一點是南方的開發。雖然從秦朝開始,黃河流域的人口已有過幾次較大規模的南遷,民間自發的南遷也已在進行,但直到東漢期間,南遷才成為比較穩定的移民潮流。東漢中葉後,長江流域的經濟和文化已逐漸進步,說明北方移民的先進作用開始見效。這為東漢末年開始、永嘉之亂後不斷持續的大規模人口南遷奠定了物質和精神的基礎。而南方的開發隨著移民浪潮波浪式地進行,終於在宋代完成了經濟重心的轉移,以後又形成了文化優勢的逆轉。可以說,中國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與以長江流域為主的南方在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優勢轉換,也是從東漢開始的,並且一直影響到今天。
要是沒有這兩項因素,要是他們不是發生在東漢,中國的歷史會怎樣發展呢?
文 /葛劍雄 復旦大學教授、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
東漢歷史最具心得的研究精華
從秦朝至清朝這二千餘年時間中,漢朝歷年最久,扣除王莽所建新朝,也有402 年。但同為漢朝,東漢與西漢之間,東漢的後期與前期之間,都有很大的變化。所謂「漢承秦制」,是指西漢的制度大多淵源於秦朝,但這並不意味著整個漢朝實行同樣的制度。實際上,即使是同樣的名稱和條文,很多制度的內容和實質都已不同。特別是在東漢與西漢之間,由於是同一朝代的延續,自「高皇帝」起定下的制度不便多加改易。但時過境遷,形勢不同,從朝廷到地方官都不得不作變通。這類變通往往不見於正式記載,只能從史料的字裡行間...
目錄
出版說明 夢想與追求
總序 現代人與歷史
專家導言 東漢歷史最具心得的研究精華
本書導讀示意圖
東漢
前言 從光復行動的血雨腥風中走來
○○一 綠林好漢
○○二 赤眉軍
○○三 劉秀當為天子
○○四 一場未遂政變
○○五 更始天子
○○六 昆陽保衛戰
○○七 誅殺劉縯
○○八 王莽之死
○○九 劉秀北上
○一○ 更始定都長安
○一一 僭主王郎
○一二 下幽州耿弇搬兵
○一三 走出迷津
○一四 劉秀用計誅謝躬
○一五 劉秀稱帝
○一六 長安的刀光劍影
○一七 牧童皇帝
○一八 赤眉東歸
○一九 咸陽王
○二○ 朱浮陷害彭寵
○二一 得隴望蜀
○二二 竇融歸漢
○二三 白帝與赤帝之爭
○二四 湖陽公主
○二五 光武帝的愛情故事
○二六 杜詩的發明
○二七 匈奴分裂
○二八 馬援蒙冤
○二九 桓譚不讀圖讖
○三○ 漢倭奴國王印
○三一 中興功臣第一人
○三二 雲台二十八將
○三三 屠城悍將
○三四 疾風知勁草
○三五 功臣中的淳厚長者
○三六 馬屁功臣
○三七 白馬馱經
○三八 水利專家王景
○三九 二王謀逆案
○四○ 班超投筆從戎
○四一 母儀天下馬皇后
○四二 耿恭孤軍守邊城
○四三 多才多藝的張衡
○四四 孔僖的家學
○四五 無神論者王充
○四六 竇憲勒銘燕然山
○四七 殺手立軍功
○四八 蔡倫造紙的故事
○四九 許慎與《說文解字》
○五○ 女學者班昭
○五一 溫和的外戚─鄧騭
○五二 關西孔子楊震
○五三 連環政變
○五四 班勇再通西域
○五五 跋扈將軍
○五六 太尉李固
○五七 橋太尉捨子執法
○五八 名士郭泰
○五九 夜襲承明門
○六○ 不畏強禦的陳蕃
○六一 「萬事不管」的老官僚
○六二 李膺捨身執法
○六三 范滂臨刑
○六四 張儉望門投止
○六五 儒學東流
○六六 大惡人段熲
○六七 名將風範
○六八 前後十腰銀艾
○六九 潛夫王符
○七○ 趙壹不拜權貴
○七一 太平道與五斗米道
○七二 西園八校尉
○七三 屠夫國舅
○七四 十常侍
○七五 董卓正傳
○七六 醫聖太守張仲景
○七七 一生蒙冤的蔡伯喈
○七八 名士的榮譽
○七九 四世三公
○八○ 循吏和酷吏
○八一 桓靈之間的太學生
○八二 遁世者的檔案
○八三 一個入世的書生
○八四 宦官中的君子
○八五 士林外史
○八六 渤海名士孔融
聚焦:西元8年至西元220年的中國
西元8年至西元220年的社會生活、歷史文化百科
人物索引
典故索引
關鍵詞索引
出版說明 夢想與追求
總序 現代人與歷史
專家導言 東漢歷史最具心得的研究精華
本書導讀示意圖
東漢
前言 從光復行動的血雨腥風中走來
○○一 綠林好漢
○○二 赤眉軍
○○三 劉秀當為天子
○○四 一場未遂政變
○○五 更始天子
○○六 昆陽保衛戰
○○七 誅殺劉縯
○○八 王莽之死
○○九 劉秀北上
○一○ 更始定都長安
○一一 僭主王郎
○一二 下幽州耿弇搬兵
○一三 走出迷津
○一四 劉秀用計誅謝躬
○一五 劉秀稱帝
○一六 長安的刀光劍影
○一七 牧童皇帝
○一八 赤眉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