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騙你」
雖說力量不足,可是精神有餘。敝國的老百姓打算跟國家一塊兒存亡,不願意失去光榮。您要是肯退兵三十里,我們就跟您講和。
晉景公為了鄭襄公幫助楚國,害得晉國在城吃了個敗仗,心中非常生氣。過了兩年(西元前五九五年,周定王十二年),他親自去打鄭國。鄭襄公當然得找楚國去求救。在楚國看來,晉國攻打鄭國就是間接向楚國挑戰。楚國也採用間接應戰的辦法,去攻打宋國。因為這時候,許、蔡、陳、鄭都歸附了楚國,要是把宋國打下來,那麼,在地理上躲在宋國背後的齊、魯也就可以拉到這一邊來了。再說楚國派到齊國去的一個使臣路過宋國的時候,給宋國殺了。這個仇也不能不報。西元前五九四年,楚莊王拜公子側為大將,申叔時為副將,親自率領著大軍打到宋國去。
忠義之士不失信
楚國人挺快地到了宋國,把睢陽城包圍起來。又造了幾座跟城牆一般高的兵車,叫做「樓車」,四面攻打。宋文公叫大將華元率領著將士和老百姓把守城池,一面又派人到晉國去求救兵。晉景公召集了大臣們商量辦法。大夫伯宗說:「上回荀林父發了六百輛兵車,還給人家打得一敗塗地。這回要是再派六百輛去,也未必能打勝仗。」晉景公皺著眉頭子,說:「這可怎麼辦呐?現在中原諸侯跟咱們有交情的要數宋國。要是不去救,不是連宋國也丟了嗎?」伯宗說:「楚國離著宋國一千多里。他們從那麼遠的地方跑來,糧草一定帶得有限,他們不能老待在那兒。咱們不如派使臣到宋國去,就說救兵隨後就到。他們聽到這好消息,一定盡力守城。只要宋國能夠守住幾個月,楚國不得不退兵。」晉景公就打發解揚(解,音同「謝」)去送信,給他們一個口頭上的幫助。
解揚在路上給鄭國人拿住,鄭國把他獻給楚莊王。楚莊王問他:「你來幹什麼?」解揚早就知道「蠻子王」是喜歡說實話的,立刻回答說:「我不騙您,我奉了晉侯的命令,叫宋國人用心守城,等著救兵。」楚莊王說:「這又何苦呐?眼瞧著宋國就要給我們打下來了。你這麼一說,反倒叫他們多受幾天罪。依我之見,你還是對他們說:『晉國有事,一時不能發兵,特意叫我來告訴你們一聲,省得你們瞎等著。』這麼一來,宋國人沒有盼頭了,一定投降,省得兩國的人多受罪。你也不必回去。我帶你到楚國去,給你做大官,好不好?」解揚低著腦袋,一聲不言語。楚莊王跟著又來一句:「要是你不答應,沒有別的,我們只好把你當作敵人辦了。」解揚唉了一聲,說:「好罷!」
楚莊王叫解揚上了「樓車」,去跟宋將華元對話。解揚站在樓車頂上,叫宋國人來聽消息。他提高了嗓子,說:「我是晉國的使臣解揚,奉了晉侯的命令來傳話。」城裡頭的人一聽到晉國派使臣來傳話,一會兒工夫你擠我、我踩你地湊了一大堆。大傢伙兒仰著腦袋、伸著脖子、瞪著眼睛、豎著耳朵等著。就聽到他接著說下去:「我走到城外,給楚國人逮住了,不能到你們那兒去了。晉侯率領大軍親自來救,說話就到。你們千萬別投降!」楚莊王聽了,冒了火兒,立刻叫人把解揚弄下來。責問他,說:「你已經答應了我,怎麼又失了信?這可是你自個兒找死,別怨我了!」解揚說:「我並不騙您。我是奉了晉侯的命令來的,現在我已經把命令傳了,足見我守信用。反過話來說,要是貴國的使臣給敵人逮住,違背大王的命令,討敵人的好兒,大王您愛這麼個臣下嗎?」楚莊王見他的臣下嘁嘁喳喳地咬開耳朵。他要利用解揚去勸化楚國人。他稱讚解揚是個忠臣,把他放了。
夜襲軍營求講和
華元聽瞭解揚的話以後,決定好好地守城。公子側在外頭搭了一座高臺,自己住在上頭,城裡的一舉一動都瞧得清清楚楚。華元也在城裡搭了一座高臺,瞧瞧城外的一切動靜。雙方全都堅持著。從西元前五九四年下半年到第二年,足足有九個月工夫,晉國的人馬還沒來,楚國的軍隊還不打算退。城裡的糧食眼看著完了,天天有人餓死。可是宋國人還是不投降。楚莊王弄得一點主意也沒有。管糧草的人報告說:「兵營裡就剩下七天的糧食了!」楚莊王搖著腦袋,說:「想不到宋國這麼不好打。」他和公子側商量,打算回去了。申叔時的僕人說:「宋國人一定料到咱們待不長,才不肯投降。咱們不如叫士兵們蓋房子,種地,打算長住在這兒。宋國人一瞧這情形,一定會投降的。」申叔時把這個計策告訴了楚莊王,楚莊王一想,這倒不錯。他就下令,叫士兵們在沿城一帶蓋起房子來,再叫一部分人去耕田種地。
華元一瞧楚國人這種行動,對宋文公說:「看這樣子,楚國人打算永久住在這兒。晉國的救兵看看是不會來的。這可怎麼好呐?」宋文公急得只能歎氣。華元說:「只有一個辦法了,我親自去見公子側,也許還能講和。」宋文公說:「國家存亡在此一舉,你得小心留神。」
華元早已打聽了公子側營裡的情況和守衛高臺的主要人的姓名。當天晚上就從城牆上用繩子吊下去,一直向公子側的高臺走去。巡夜的敲著梆子過來。華元也不躲,反倒跑過去問他們:「將軍在臺上嗎?」他們說:「在臺上。」華元又問:「睡了嗎?」他們說:「大王剛請他喝了酒,大概是喝多了,已經睡了。」華元就向臺上走。一個衛兵下來正要盤問,華元可先說了話了:「剛才大王請將軍喝酒,他有點醉了,你可別去驚動他!大王有要緊的事吩咐將軍,叫我當面告訴他。你們好好地在這兒看著,別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