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海洋餽贈的機遇,中國終於受到了懲罰
宋元時期,不論是造船業、航海業還是海上貿易,中國都處在世界的最前端。但為何自鄭和之後,中國就開始退出海洋世界?
明清兩朝的海禁政策,造成了哪些問題?本書以十八篇文章,檢視宋元明清時代中國與海洋的現實狀況,探究中國在整個大航海時期,沒有在世界貿易中一展身手的原因。
本系列特色
本系列共有五本,屬於為知識份子打造的歷史批判短文,不僅僅是記錄歷史,同時提供多元化觀點認識世界。
作者簡介
由多人撰寫,唐建光主編。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3 項符合
大航海時代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253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國歷史 |
$ 272 |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財經/企管/經濟 |
$ 282 |
iRead灰熊愛讀書 |
中國歷史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錯失海洋餽贈的機遇,中國終於受到了懲罰
宋元時期,不論是造船業、航海業還是海上貿易,中國都處在世界的最前端。但為何自鄭和之後,中國就開始退出海洋世界?
明清兩朝的海禁政策,造成了哪些問題?本書以十八篇文章,檢視宋元明清時代中國與海洋的現實狀況,探究中國在整個大航海時期,沒有在世界貿易中一展身手的原因。
本系列特色
本系列共有五本,屬於為知識份子打造的歷史批判短文,不僅僅是記錄歷史,同時提供多元化觀點認識世界。
作者簡介
由多人撰寫,唐建光主編。
引子:麻六甲的守望
繁榮:貿易翹楚的宋元
宋元時期,南海對中國來說是貿易之海、利益之海,不論是造船業、航海業還是海上貿易,中國都處在世界的最前端,甚至可以說這時候的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居於主導地位。
貿易泉州:站在世界的十字路口
海上大道:官匪合謀的貿易生命線
迂迴:開禁徘徊的明朝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農業經濟的過於依賴使得浮游於農耕文明之上的海洋氣息徹底被隔離。儘管後來的皇帝也曾有過動搖海禁政策的想法,但顯而易見的是,明朝在整個大航海時期並沒有在世界貿易中一展身手,似乎註定了接下來的王朝悲劇。
海禁政策:帝國恐慌埋下禍根
走向逆轉:南中國海的轉折點
攻陷麻六甲:扼住南海的咽喉
巡撫之死:令人惋惜的犧牲
海盜末路:開禁的徘徊與錯失
南海爭奪:東印度公司的異域戰爭
淪落:掙扎彷徨的清朝
清王朝在開海禁海方面的徘徊彷徨比之明朝有過之而無不及,處在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的末端,掙扎與淪落似乎不可避免。不過,誰又能想像,如果當時的清朝全面鼓勵海外貿易的發展,積極主動地開展海上航運事業,中國的封建王朝甚至邁向新文明的步伐會不會完全逆轉方向呢?
開禁南海:海外貿易下的地方衝動
孤帆遠影:中國帆船最後的遠航
茶與鴉片:主動被動的逆轉之戰
自治蘭芳:漂在南洋的華人之「國」
越戰亮劍:大清海盜的華麗登場
廣州紛爭:大門口的陌生人
官兵強盜:異國兵盜的南海碰撞
中英聯合艦隊:首支海軍艦隊的生死
海洋意識:從海防到海權的進步
宣誓主權:大清龍旗在南海飄揚
引子:麻六甲的守望
文∕莫家浩
二○○八年七月七日,麻六甲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裡。這意味著國際社會對麻六甲歷史含義與文化遺產的認同,同時也讓世人有機會更深入了解這個處在海上十字路口、數百年來不斷融合各種文化的歷史名城。
要說麻六甲,必須從海說起。
麻六甲地處馬來半島的中南端,西臨連接東西大洋的麻六甲海峽,從地圖上看,恰好位於這條狹長水道的「腰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令麻六甲最遲在十四世紀前期便成為海峽一帶眾多貿易站的一員。一三四九年成書的《島夷志略》記載了這個當時仍被稱為「無枝拔」、盛產「花斗錫、鉛、綠毛狗」的商埠。
作為一個新興起的貿易中心,麻六甲得到當時明朝永樂皇帝的高度重視,一四○三年永樂登基,派遣尹慶出使當時幾個著名的南海國家,其中便包括麻六甲在內。
麻六甲與中國的密切關係一直持續到一四三五年,在此之前,麻六甲是鄭和船隊下西洋的中轉基地。根據馬歡的《瀛涯勝覽》敘述,當時鄭和船隊在麻六甲建立了專屬的營地和囤積貨物錢糧的倉庫。其地點據說至今仍找得到,那便是位於麻六甲市西南的三保山(Bukit China)。
三保山其實是兩座連綿的矮丘,總面積約二十五公頃,是馬來西亞現存最早的華人墓地。山上遍布的一萬二千座古墓中,有不少還是明代古蹟。
這座歷史悠久的墳山在二十世紀八○年代差點因政府徵用而鏟平,最後在麻六甲華人社會的竭力抗爭下保存下來,如今是當地居民清早晨練與黃昏散步的地方。
三保山腳下有一所供奉三保太監鄭和的保山亭,當地人乾脆稱之為三保廟。廟內還有兩口相傳為鄭和船隊將士所挖掘的三保井。這口古井的來歷還有另一種說法:相傳在麻六甲王朝蘇丹芒速沙(Mansur)統治期間,明朝皇帝曾經將一名公主(漢麗寶)賜嫁予蘇丹,蘇丹將公主及隨行的五百名女婢安頓在三保山上,這口井正是由蘇丹與公主所掘。
定居者的身影
無論漢麗寶是否真的是明朝公主,歷史與傳說的背後都說明了早期馬來社會與華人移民的交融情況。其實,早在十三世紀初,麻六甲便已經有華人定居者的蹤影。同樣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費信,在他的《星槎勝覽》中就說到當時麻六甲居民「身膚黑漆,間有白者,唐人種也」。這些「唐人種」,無疑就是早期遷居南洋的華人了。之後在葡萄牙人繪製的一份一六一三年麻六甲地圖中便清楚標明了「中國村」、「中國溪」等地名。
自從一五一一年葡萄牙人占領麻六甲後不久,便為了方便管理當地各族裔社群,開始推行「甲必丹制度」(Kapitan System),委任社群中的有力人士出任該社群領袖(即甲必丹)。一六四一年,荷蘭人占領麻六甲並延續了甲必丹制度。
一八二四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正式取代荷蘭人成為麻六甲的殖民宗主,並且取消了在麻六甲沿用了兩百餘年的甲必丹制度。英國人治下的馬六甲,地位顯然不及當時剛剛興起的檳榔嶼與新加坡。
從十八世紀後期到十九世紀初,這兩個英國殖民地的蓬勃發展從馬六甲吸走了大量勞動力與資本,使這座古城在時代洪流中漸漸被拋在後頭。麻六甲海峽一帶形成的早期華人社群,在學術上被統稱為土生華人(Peranakan)或海峽華人(Strait Chinese)。
在英國海峽殖民地當中,麻六甲的海峽華人社群歷史無疑是最悠久的,其獨特的文化傳統得以保存,成為海外華人社會中特殊的文化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