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平淡而耐人尋味的時代
宋代
這是一個平淡的時代。宋朝是又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封建王朝,從十世紀 60 年代延續到十三世紀 70 年代,時間不可謂不長。北宋時,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領土不可謂不廣。然而,它總少那麼一股氣,那個時代的故事缺少一種英雄氣概,任一歷史事件,若在別的時代,也許是高潮迭起,而在宋代,總以一種啼笑皆非的方式終結,或以一種淡淡化出的鏡頭搖出,使你感到若有所失。它既沒有秦、漢那種睥睨一切的霸氣,也沒有隋、唐那種大戶人家的豪氣,甚至沒有明代那種暴發戶的痞氣。它就像山村裡的一個冬烘先生,既溫和又酸腐,處世以和為貴,只求平平淡淡過一生,因此它的生平事蹟不如俠客那麼好看,那麼刺激。
因此,吾輩阿 Q 想拿祖上壓人時,總是羞提宋代,而寧肯遠宗漢、唐。要從感性上認識宋代,最好到博物館去看看瓷器。排在前邊的唐瓷透出一股洋風,華麗而不失器度;排在後面的明、清瓷器大紅大綠,精工細描掩不住一股俗氣;而宋瓷色彩十分淡雅,或影青,或黑褐,或純白,形制十分纖巧,刻畫簡潔又傳神。是呀!日用瓷器尚且如此,可見整個時代的趣味都以士大夫的眼光為準了呢。這個時代雖然平淡,可的確耐人尋味。
祖宗之法
西元 960 年,身為後周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在京城郊外陳橋驛發動兵變,穿上黃袍回到皇宮,趕走周世宗的孤兒寡母,建立了宋朝,定都開封(又稱汴京),趙匡胤後來被稱為宋太祖。「陳橋兵變」就像一次小痞子鬧事,沒有周密的策劃,也沒有激憤刺激的場面,隨隨便便就改朝換代,宋太祖也不想駭人耳目,所以宋朝的序幕一開始就是平平淡淡的。
宋太祖雖是個粗人,但很有腦子,他可不願意讓自己的龍椅隨隨便便就在下一場小痞子鬧事中被推翻,當上皇帝的人,第一件事就是堵塞自己的來路。自唐朝中期以來,節度使的權力很大,在地方上軍政財權一手抓,還可以世襲。趙匡胤自己就是從節度使起家的,所以首先得改變這種狀況。過去地方節度使管轄幾個支郡,宋太祖將它們全部直屬京師,派去文官為知州,各州又設一通判,他可以不聽知州命令,兩官互相牽制。州之上有路,路設轉運使,轉運使負責將所屬州縣的財賦運往京師。
藩鎮的兵權也逐漸剝奪,宋太祖鎮壓兩個不聽話的藩鎮,然後採取一種和風細雨的改革方案,和漢、明大殺功臣不同,對擁戴自己稱帝的老兄弟們,他在酒宴上勸他們交出兵權,「杯酒釋兵權」因其戲劇性而為學者懷疑,然而那種淡淡的人情味使人寧信其有。然後從藩鎮中選擇精兵充實禁軍,又大拆地方的城池,到後來地方的廂軍都淪為服苦役的勞動力。當節度使的「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都收了」,到後來,它成了一種榮譽稱號。宋太祖對禁軍也不放心,將禁軍的統帥部一分為三,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又稱三衙。由名位較低的將軍掌管,稱為三帥,分管部隊訓練布防;另設樞密院管調動軍隊,與三帥相互牽制。軍隊經常換防,將軍經常調動,使兵將不能形成親密的關係,這樣一般兵變就不會危及皇權了。
對待官僚機構,宋太祖也是一個「分」字。宋代宰相的名稱幾經變更,一般正式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前代宰相權太大,事無不統,宋太祖便將軍權分給樞密院,財權分給三司使,另設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和三司副使,作為宰相、樞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又能相互牽制。御史臺是管監察百官,諫院是管勸諫皇上和大官,現在都成了皇帝的耳目。下有一批官員叫臺諫官,監督官員的一言一行,道聽途說也允許在朝上公之於眾,而沒有誹謗罪一說,於是宰相也怕他們幾分。按慣例,一旦宰相被彈劾,就要出京待罪,若皇帝不挽留,這個宰相就算罷定了。
宋代官制有官、職、差遣之分:官名只用來表示官位和俸祿的高低,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局級處級之類;職指帶
某某館的職稱,館是指皇家圖書館與史館,此人並不一定到館裡寫書,而只是擁有文官最羡慕的頭銜,大約相當於現在的教授、研究員之類(或者當今教授太多了,相當於科學院院士?);差遣才是實際管事的職務。官職分來分去,老官名不廢除,讓它留作榮譽稱號,新官職則不斷設立,於是官愈來愈多,機關愈來愈複雜,宋代官制號稱最為難懂,就是這樣造成的。誰要是有耐心解那種連環套的幾何證明題,就去研究宋代官制吧。
宋初這一系列分來分去的措施,宋代人奉為不可變易的「祖宗之法」,現在史學界就稱為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下面權力分散,互相牽制,互相攻擊,皇帝老兒就可坐在上面哈哈笑了。趙宋三百一十六年間,武將始終未對中央政權造成威脅,權相時有也不能顛覆趙家的天下,外戚宦官未形成心腹之患,這格局都是宋太祖奠定的,宋太祖實在聰明。政權穩定,也就少了許多刀光劍影的故事,失去上演英雄史詩的舞臺,於是宮廷故事就很平淡。
安定了內部,自然要向外擴展。宋太祖採取先易後難或者說「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將江南、四川幾個紈褲子弟統治的小國收拾之後,才面對強悍的遼及其屬國北漢。正值壯年的宋太祖在其事業達巔峰之時突然死去,這個雪夜發生的事便成千古之謎。太祖的親弟弟趙光義當上皇帝,史稱宋太宗。宋太宗完成統一南方的大業,親率大軍滅了北漢,還想一舉收復被後晉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但在強悍的契丹軍面前碰了釘子。宋初削弱軍權,守內虛外的政策顯出它的弊端,宋遼對陣宋軍屢敗,宋太宗被迫放棄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計畫,採取守勢,同時將每年的財政節餘收入「封樁庫」中,打算將來以錢財買回這塊寶地。
重文輕武
太宗病死之後,他的兒子趙□繼位,史稱宋真宗。真宗剛坐上龍椅,就被可惡的遼人攪得不得安寧。景德元年(西元 1004 年),遼承天皇太后和遼聖宗帶兵大舉進犯,沿途繞過堅城,直指開封。生長於深宮的真宗,早已盡失太祖、太宗的英勇氣概,嚇得只想逃跑,在年輕氣盛的宰相寇準逼迫下,才勉強前往澶州督戰。宋軍士氣大振,遼軍急於退兵,而真宗根本不想一決勝負,只想快點離開前線,便同意議和,以昂貴的代價結束了這場宋人未必會輸的戰爭。宋遼約定:遼王稱宋帝為兄,宋每年給遼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這就是所謂「澶淵之盟」。太宗辛苦積攢下的錢財,不但換不回燕雲十六州,反白白養肥了敵人。
宋真宗統治期間,宋朝更為傾向重文輕武。科舉制度日趨完備,後來為明、清沿襲防止作弊的一整套程式都是在北宋形成的。開考前數日,考官被關在貢院中不得外出,稱為「鎖院」。封彌院的官員把試卷上的舉人姓名、籍貫糊住,另編字號,稱為「糊名」。還怕考官認出考生的筆跡,又由謄錄院的書手抄一遍,這叫「謄錄」。對讀所的人校勘之後,將副本送考官定等級,再送知舉官複審決定名次,所以等到從狀元直至末甲最後一名都定好之後,考官才知道考生的名字。當然以後隨著制度的鬆懈,作弊還是歷代都有,但總的來說比唐代嚴密多了。宋代科舉的獨木橋也加寬了,兩宋三百多年,登科者共有十一萬多人,平均每次錄取的人數為唐代的十倍左右,一旦及第就可當官,士人更熱衷於讀書考試了。為了加強文章批改的客觀性,就要設立若干標準,反過來又損害了文章的豐富性。為後世深惡痛絕的八股文,其實在宋已見端倪,當時所謂「時文」,已具有八股文的許多特徵。
隨著科舉錄取名額的增加和印刷術的普及,讀書人更多了,州縣普遍設置學校,一些學者也設立書院,招收弟子講學論道,有名的書院大多得到政府的資助和獎勵。私人講學傳道的風氣使新學說得以產生傳播。北宋時,周敦頤的弟子程顥、程頤創立以儒家經學為基礎,兼收佛道思想的新儒學,到南宋經過朱熹的整理闡發,得到廣泛傳播。到明、清時,程朱理學占據思想界的統治地位。理學有不少流派,陸九淵的「心學」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文學上的成就主要是散文和詞。古文運動取得全面勝利,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在北宋,即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和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北宋前期,詞尚婉麗,柳永的詞尤其受到市民的歡迎,號稱「凡有水井處,即能歌柳詞」,據說,金主完顏亮讀了柳永描寫杭州美景的詞,頓起南來之心。豪放派的詞經蘇軾開創,到南宋辛棄疾手裡,達到精湛絕倫的地步,田園風光,放聲悲歌,皆成佳作。宋真宗信仰道教,在全國大建宮觀,親迎偽造的「天書」,大隊人馬還到泰山封禪,耗費大量錢財,搞得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