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四川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一千多年前,偉大的詩人李白寫了一首《蜀道難》,他只是為了抒發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對蜀路做了浪漫主義的誇張。這艱難的蜀道,似乎隔絕了交流,平添了想像。因而在中原人的眼中,蜀人面目詭異。歷史書中記載古蜀人蠶叢氏和他的人民是「縱目」。幾位國君的名字也頗為奇怪:「蠶叢」「魚鳧」「杜宇」「鱉靈」。
古蜀國,故鄉還是他鄉? 文/蕭易
南遷:古蜀人的背影 文/蕭易
蜀道何曾難 文/蕭易
秦代蜀地百年移民潮 文/蕭易
詩酒四川
隨著古蜀人的遷徙與合流,古四川漸行漸遠。而由秦漢南來的中原文化與古蜀文明的碰撞,逐漸孕育出一個千年繁盛的四川——一個屬於李杜與蘇軾、壯麗奇瑰的詩酒四川。
萬古李杜詩 文/莊秋水
千年酒四川 文/莊秋水.
蘇軾出川:一個四川人和他改寫的中國性格 文/劉永峰.
新四川
經歷了由漢至宋的千年繁盛,元末和明末的兩次戰亂,讓天府之國兩度變成荒野,而明初與清初的兩次大移民,又讓這個富饒盆地絕地重生。對於今日四川來說,清初的「湖廣填四川」則是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件,現代四川的面貌,由此得以奠基、固化。
明末清初:死亡與新生 文/宋石男
上四川去 文/杜興
生根:直把他鄉作故鄉 文/黃艾禾
尋訪明代移民後裔 文/黃艾禾
會館:移民的精神家園 文/黃艾禾
四川菜,中國味 文/塔羅
誰是四川人? 文/陳世松尋根:鄉關何處? 文/杜興
一個人,一條船,一座城 文/何曉鵬
出川:一出夔門天地寬 文/白郎
移民之子與中國命運:近代四川傑出移民後裔群相 文/宋石男
四川與中國
四川常被看做是中國的後花園,平日與世無爭,但每當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四川總能一次次站出來,充當著保衛家國、接續火種、絕地反擊的根據地。從宋蒙對峙釣魚城,到保路充當反清先鋒,再到抗日鑄就中華民族之魂,每一次,川人總能擺脫地方意識的狹隘,進而將整個的家國意識融入到四川精神的再造之中。
絕地圖存:從成都到釣魚城 文/唐眉江
保路:四川人的家與國 文/劉永峰
四川何以救中國 文/何曉鵬
血鑄川軍 文/吳志維
賴以「民生」救蒼生 文/曹立新
天下鹽,天下糧:危亡時刻的蜀與天下 文/李遠江
發現李莊 文/岱峻
四川魂
同樣為中國人,蜀人當然不能在共性之外。然而,地勢與中原相隔,自稱是別有天地的山國,沐浴著豐富的自然給予恩惠的人民,其氣質一般是平靜的。而在今日之四川,對於國家民族的前途,必定要有這樣一種認識——必定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態度,必須抱著「有了四川,有了四川人,中國終究要強盛起來」的決心。
四川精神的三層疊合 文/孫展 蘇琦
四川精神的兩面 文/莫之許
震不死的四川精神 文/宋石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