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強盛與危機:一個令人扼腕的王朝
明代
明代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統一的王朝。西元1368 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江蘇南京)稱帝建國,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是為太祖高皇帝。至成祖永樂十九年(西元1421 年),遷都北京,成南北兩京體制。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 年),李自成領導的亂軍攻克北京城,思宗自縊死,明朝滅亡。自太祖始,傳曆十六帝,統治全國共二百七十六年。
從朱元璋開國到“仁宣之治”:明王朝的強盛時期
元代末年,群雄紛起。經過韓山童、劉福通等領導的亂軍的掃蕩,元王朝名存實亡。
出身貧寒、做過和尚的朱元璋雄才大略,崛起於亂世,依靠手下的謀士武將,運籌帷幄,攻取戰勝,逐漸掃滅群雄,終於開國做了皇帝,史稱明太祖。
洪武二年(西元 1369 年),明太祖親定功臣位次,下令在南京建功臣廟,已死的功臣設像祭祀,未死的空著座位。第二年,徐達、李文忠等北伐將士凱旋,太祖親自出迎,不久,重敘諸將的功績,再定次第,大封功臣,賜宴三日,並賜誥命鐵券。明太祖為了使他的公侯將相們對他忠心不貳,先後編制〈鐵榜文〉、〈臣誡錄〉、〈志誡錄〉,反復告誡文武勳臣保持晚節,切莫效仿西漢韓信、彭越。然而,朱元璋對他的功臣們總是不放心。隨著北方局勢的穩定和南方割據的逐一平定,明王朝的統治得到進一步鞏固,朱元璋對功臣們的猜疑也日漸加深。而這時,一些功臣開始恃功驕恣,越禮不法,甚至橫行霸道,魚肉百姓,危及朱明王朝的統治。以胡惟庸為首,一些功臣宿將結黨專行,與君權發生衝突,使朱元璋產生了大權旁落的不安全感。於是,他決心向功臣們開刀。
朱元璋借胡惟庸一案,廣為株連,把那些驕縱違法、僭越禮法的文武功臣,大加剷除。之後,又興藍黨大獄,這是朱元璋第二次大規模的誅殺功臣。至此,明朝開國文武功臣已被誅殺殆盡。
作為開國之君,明太祖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制度上進行了一系列革新創建。這些制度的利弊得失,影響到整個明王朝。
朱明王朝建立後,在經濟上採取了一系列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在國防上則摒棄了蒙元時期的大舉向外擴張,注重守勢,逐漸內斂。
在政治制度上,對明代政體產生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於廢除丞相了。洪武十三年(西元1380 年),胡惟庸案發生後,朱元璋罷中書省,廢除丞相,分相權於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六部尚書直接執行皇帝的命令,對皇帝負責。如此一來,皇帝一人獨攬大權,親裁政務。朱元璋又告誡往後的皇帝,不許再設置丞相,朝臣有敢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自秦漢以來實行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從此廢除。
然而,皇帝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中國如此遼闊,全國政務紛繁複雜,光是每天數百分奏疏,就已讓皇帝疲乏不堪,而那些文人出身的官員寫起奏疏來總是洋洋灑灑,不厭其煩。軍政大權集於一身的朱元璋,常常是「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但縱然日理萬機,也難一一裁定政務,他一度甚至十分羡慕江南富翁「日高丈五猶堆被」的悠閒生活。皇帝身邊畢竟少不了襄助批閱檔、處理日常事務的人。於是,洪武十五年(西元 1382 年),朱元璋下令設華蓋閣、文華殿、武英殿及文淵閣、東閣等大學士,以品級較低的編修、檢討、講讀等官充任。開始的時候,殿閣大學士只是幫助皇帝閱讀奏章,起草文書,備皇帝顧問而已,沒有多大權力。
永樂年間,閣臣受到皇帝的信任,參預機務,但品級仍然低微,且沒有屬官,不能壓制其他機構。到了仁、宣時期,「三楊」(楊士奇、楊溥、楊榮)以尚書入閣兼大學士,不僅官階大大提升,而且許多國政由他們擬定及施行,所謂「政在三楊」。此後,隨著票擬制度的形成,內閣首輔專權用事,壓制百官,其權勢之重,儼然宰輔丞相。然而,閣臣畢竟不是丞相,擔當的職責仍不盡相同。
丞相之職的廢除,使朝無重臣,引起了帝國最高權力層格局的深刻變動,乃至後世朝中大權常常入於閹宦之手。
明太祖透過對前朝多項制度的革舊鼎新,大幅度加強了君主專制統治。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的特務政治。錦衣衛是明代最為臭名昭著的特務機構之一,它最初也是由朱元璋設立的。朱元璋在開國後,對功臣勳貴很不放心,頗多猜疑。他豢養了一批人,稱為「檢校」,這些人不僅偵探有關軍事、政治的情報,而且還對官員的家庭生活瑣事進行監視。朱元璋在此基礎上加強特務機構,建立了錦衣衛。錦衣衛作為一個固定的特務機構此後便被保存、沿襲下來,一直到明朝滅亡為止。錦衣衛與後來設立的東、西、內行廠等機構相勾結,廠勢強時,錦衣衛便依附於廠,廠勢弱時,錦衣衛則淩駕其上。廠、衛成為明代政治的一大禍害。
此外,朱元璋還開創了廷杖大臣的先例。起初,主要是一些不遵守法紀的將領大臣被廷杖鞭死,後來,遇有朝臣上書激烈,觸怒帝意,也動輒施以廷杖之刑。終明一代,廷杖作為威懾公卿、維護皇權的手段,經常被濫用。
為了保持朱氏王朝的長久統治,朱元璋總結了歷史上的經驗教訓,他對宋、元兩代皇室孤立、宗室衰弱、朝廷一旦危急宗室無力援助的教訓印象深刻。所以,洪武初年,朱元璋就決定採用古時的封建制,實行封王建藩,以此達到「外衛邊陲,內資夾輔」的目的。但是藩王勢力的發展與膨脹,漸漸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直接威脅到中央政權的統治。也就是朱元璋的封王建藩,直接埋下了靖難之役的禍根。在明代歷史上,藩王謀反叛亂的事件屢屢發生。
朱元璋死後不久,皇室內部的衝突對立迅速激化。建文帝即位後,採用大臣黃子澄、齊泰的建議削藩。這時,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乘勢以「清君側,誅討齊、黃」為名,起兵靖難,並最終取得勝利,以武力從侄子手中奪得了帝位。朱棣即明成祖。
明成祖即位後,以強有力的手腕穩定了政局。在他的統治有許多非凡之舉。
首先是修建雄偉壯麗的北京城,把京城遷到北京。永樂四年(西元 1406 年),明成祖下令參照歷代建都成規,仿照南京宮殿的樣式,對北京進行大規模改建。在營建北京的過程中,為了確保都城的物資供應,從永樂九年(西元 1411 年)起,著手對大運河進行了修浚。到永樂十八年(西元 1420 年),北京城的營建工作大致完成。明成祖見大功告成,便宣布自翌年起,以北京為京師,原來的京師改稱南京,為留都。舊都南京除了沒有皇帝外,其他各種機構設置完全與北京一樣。次年正月,明朝正式遷都北京。
明成祖的另一大手筆是派遣鄭和出使西洋。明成祖以武力奪取天下,極想耀兵於域外,顯示中國的富強。他決定派遣一支人馬出使海外,此舉還有一個不便聲張的原因,就是尋訪侄子建文帝的去向。靖難之役後,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已逃亡海外。建文帝的生死,一直是隱藏在成祖內心的一塊心病。這項任務很特別,他考慮再三,選中了自己的心腹宦官鄭和。
鄭和率領他的船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這支船隊擁有六十多艘大海船,每艘海船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船上共有各類人員二萬七千餘人。這樣的規模在當時是很少見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沒有任何一個西方國家的船(艦)隊能與之相比。哥倫布西元1492年首次進行遠洋航行時只有九十名水手和三艘船,其中最大的船長僅 85 英呎。鄭和前後七次下西洋。到過東南亞、中亞、西亞及東非、中非海岸當時三十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的木骨都束國(今索馬里摩加迪沙)。鄭和下西洋,是中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壯舉,它顯示了「天朝」國威,也擴大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往來。
明成祖在位二十二年,為了肅清北方蒙古貴族的殘餘勢力,消除邊患,曾五次千里出師,親征漠北。
成祖的文治,最重要的體現是修纂《永樂大典》。從永樂元年(西元 1403 年)七月起,成祖就詔令臣下主持編寫,要求他們把「散載諸書」中的古今事物,分類搜輯,「統之以韻」,編成一書,以便皇帝隨時披覽。經過四年的通力合作,至永樂五年(西元 1407 年),書稿完成,成祖為之題名為「永樂大典」,並親自撰寫序言。全書輯錄先秦至明初書籍七、八千種,天文地理,人事名物,無所不包,其內容篇目之繁複、卷帙之浩大,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綜合性的大型類書。
在明代帝王中,明成祖的地位僅次於其父明太祖,也是中國古代為數不多、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之一。
成祖之後,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父子相繼即位,前後共十一年。他們承繼洪武、永樂開國創業的成就,採取了一系列休養生息、鞏固社會安定的措施,史稱「仁宣之治」。仁、宣兩朝君主承繼明太祖、成祖奠定的基礎,勤於守成,政治清明,史家常以此與漢代的「文景之治」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