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城市 謝英俊 主講
我走的路跟一般建築系不一樣。以今年(二○一二)在中國美院帶的實習課為例,王澍(註:二○一二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邀請我帶實習課,我密集帶了六週,進行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從最簡單的關於鋼的材料性質,到材料試驗、結構計算、實際加工,最後帶著學生把房子蓋起來,並研究各種建築原型、文化建築,以及比對。
這門課是四年級的實習課,用半個學期讓學生體驗如何把建築的設計與建造整個連結起來。這跟一般水平向的分工不太一樣。這門課會這樣安排,和我過去的經驗有關──必須掌握各種施工、細節跟材料,研發各種實驗方法、技術跟設備。
去年(二○一一)一整年,我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杭州進行「人民的建築」巡迴展。主要是把這十幾年來,我的建築操作經驗、觀念和實驗,跟社會對話。展覽主題關係到七十%人類的居住問題。聽起來很龐大,卻很真實。城市是什麼?城市只占人類生活環境的三十%,很少,而大家對七十%人類居住問題的意識並不強烈,關心的人與專業者好像都只談這三十%,城市以外的部分被忽略掉了。後來,阮慶岳老師邀請我們在臺灣辦這個展覽,同時也把我們關於城市的觀念加入,所以他把這次的展覽命名為「人民的城市」。
今天,我把重點放在城市,但是,基礎是把所謂「人民的建築」、體驗與實踐的概念拿到城市裡頭,探討這會是怎樣的一個狀態。
人民的力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大陸對「人民」這個詞的理解跟臺灣不一樣,那邊認為這個詞泛政治化,隱含反抗政府的意味,所以很多人覺得不應該用這個詞。但看看實際的狀況:五一二地震後,農民在兩年之內蓋了將近兩百萬間的房子!先不論房子蓋的好不好,要知道,兩百萬間房子,超過紐約市的居住單元;我上次在波士頓演講時特別指出這點,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而且農民是用很簡單的方式把房蓋出來,這個量不是任何工業化的技術跟方法能生產、達到的。從這個狀況可以知道,人民的力量有多大!
再看一件事情。各位曾經去過大陸的,會對城市建設的速度或是建設的量感到吃驚,但是農村卻是靜悄悄地蓋到城市的四到五倍之多。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平均每戶蓋二到三次的房子。
很多災區重建方案或是所謂的廉價住宅方案,通常沒有把巨大的人民力量納入考慮,都是一堆奇思異想,都是一堆農民們、災民們無法接受的房子。哪怕他們很窮,但很窮並不表示他們沒有能力能把房子蓋得很好,然而很多設計者都用我剛剛講的那種觀念在思考。戰後,世界銀行支持那麼多廉價住宅,基本上沒有幾個成功,這是因為建築專業者沒有受過這樣的訓練,也沒有經驗來面對這樣的事情。簡單來說,七十%人類的居住環境跟我們的專業無關。「人民的建築」展,就是在探討要用什麼方法進到這個領域。
以我們最近在河南遇到的事情為例,可以看到人民的力量是怎麼樣被扭曲掉的。淅川是南水北調的取水口,蓋了丹江口水庫之後,湖水上上下下,淘洗出非常多楚國精美的青銅器。這個銅器叫做「禁」,兩千多年前就可以做出這麼精細的物件。另一個物件(仿製品)放在十字路口,你們可以看見周邊現代的房子非常糟糕。經過兩千多年,現代人類文明努力出來的結果,和地底下的高度文明竟然有這麼大的落差。
在我們基地旁邊,一般民居雖然蓋得很粗糙,但還真是不錯。河南因為戰亂的關係,想看到以前的老房子非常不容易,而這些看起來還可以的房子,大概是在八○年代蓋的,也就是距今不到二十年。這些民居不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還可以。而且二十幾年前,經濟條件多差!但隨便做的東西都還是有水準,隨便搭的倉庫,也很好看。就跟剛才講的文明一樣,究竟發生什麼事情?明明蓋這種房子的人──工匠、農民,都還在你眼前走來走去,但現在卻盡蓋令人無法接受的房子!
再看看設計院(就是我們這種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到農村做的設計,比農民蓋的還要慘,簡直是災難。到底出了什麼事情,人民的力量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消失掉?
其實力量還在,只是觀念消失了。受過訓練的青年人到農村做出這樣的設計,完全不奇怪。像現代建築,現代建築師能設計出來,傳統民居則設計不出來;因為我們的訓練裡面沒有這些觀念。關鍵在於,現代強調專業、個人的思維價值跟觀念,把另外的主體性完全忽略掉。一千多萬災民、九億農民的力量與勞動力被忽視了,而專業者也沒辦法用他們的力量從事工作。「互為主體」是黑格爾提出來的概念,他看到現代主義的問題,所以提出這種看法。當我們必須跟歐巴桑、歐吉桑、農民合作的時候,需要用什麼態度來做這些事情?這是「人民的建築」重要的概念:建築專業者不能全部都做,只能做一小部分,這樣,另一個對象──居民、農民的力量才有價值;他們在二十年前所擁有的創造力就不會被專業者給壓掉。
專業者能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必須要做到開放系統和簡化工法,非專業者的力量才進得來,才不會造成災難性的開發與建設。而我們做的,只是提供構架,居民可以因地制宜地用上當地材料。現在的建築,如果沒有經過簡化,基本上居民沒有能力、沒有知識去做,要簡化到他們能夠理解,他們才有能力參與,才能做到協力造屋,才能把農村原有的傳統結合進來。建築專業者做的是有限的事情,其他的事情要交由他們來做。我們在四川的工作,基本上全部都是農民參與建造。都是相同的架構,但每一棟房子都不一樣。另外,我們在八八風災後做的三合避難屋,一棟才二十五萬。主要的材料由我們協助提供,其他的他們自己想辦法,連撿來的材料都用上。不只是構造,產業也一樣。
另外一個我們探討的重要議題是永續(Sustainable),我們所做所為,所有的思考都在這個架構之下。這是一個巨大到無法迴避的挑戰。基本上,現有人類的食衣住行都不符合永續原則。面對永續,文明幾乎得要重構。與七十%人類有關的思維,都要在這個架構之下。建築要達到綠色環保、節能減碳,這不只是技術問題,還得跟社會文化結合。
現在進到城市,看是怎麼回事。新疆喀什老城區,是自然生成的城市。像這樣的城市有很多,如廣州的城中村,人民當家作主蓋出來的城市就是這個樣子。但有規劃、現代化的城市,如香港紅勘周邊,高密度、經過現代規劃的低收入住宅區,簡直像地獄!人民哪裡會抵抗?人民是因為受不了,有機會才會做如同違章這樣的表達。去年(二○一一)三、四月,阮慶岳策展的「朗讀違章」建築展,在忠泰基金會中華路的基地舉辦。我選擇後巷做「後巷桃花源」的基地。總統府有閱兵、辦活動的需求,但那棟建築物的功能都不對,所以必須搭違章。連總統府都搭違章了,何況是所有的民間建築?過去因為建築規範,民眾搭違章都彆彆扭扭。在這個展覽中,我們把巷子全部占領,徹底的搭一下,以裝置的概念呈現,例如把它當客廳……;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周邊的環境、違章的狀態。因為你的建築不行、都市計劃法不行,所以人民不得已,要搭違章。
現在都市高密度、土地細分,土地稀缺,在商業機制、土地私有的狀況下,都市自然會變成這個樣子。很多人有不一樣的想法,想要打破現狀。Yona Friedman是法國非常老的建築師,他在很久以前提出對曼哈頓的構想:曼哈頓的容積大概做五、六層就夠了,不需要蓋那麼高的大樓,不要被街道分割可以創造出一個非常宜人的環境;這也是MVRDV立體村落的概念。這些對於都市的想像,很久以前就存在。但問題在土地細分,沒有辦法整合,土地也非常昂貴。
那可不可以創造一個平臺,像是都更或是基地可以整合?
這是我參加深圳保障房競賽提案(圖一、二、三)──公共架構下的自主營建。中國大陸由於土地公有,具有創造人工平臺的條件,以解決土地分割的問題。這時候,都市有機會創造過去西方世界無法發展的城市樣貌。若再加上自主營建──即剛才講人民的建築概念,法國老先生的夢想就能實現。
提案構想是,在公共架構這個大架構底下,小架構為兩層樓高,自主營建的空間大;居民在小架構中自主營建,靈活運用空間關係,就跟在平地聚落上一樣,經營周邊環境,而這種品質在現有的都市中不可能出現。大小架構之間的關係,也延伸出開放建築與開放城市的概念。城市空間是不是像都市計畫一樣非常僵化?抑或是有灰色地帶?代謝派談很多「灰色」,他們有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的想法和他們既共通又相異,但我們著重於土地公有的問題──這是針對中國大陸的狀況,以及社區、部落。社區、部落才是城市生活的核心,尤其是部落,部落的概念早已被現代人遺忘,不過,它卻是我們文明的母體。
接下來,說明大小系統的關係。都市有辦法運作,是因為有共通的架構,和大家認同的規制。這個架構不一定是結構,還有可能是空間的、或其他的如綠地系統、管線系統或是建築系統。在這裡,我要談的是建築的結構系統。
在提案中,大架構(Mega Structure)採用PC系統。一般而言,PC系統很昂貴;中國最大開發商「萬科」在深圳研發PC系統,他們承認,以他們目前的建房銷售量,不足以支持採用PC體系,得要開發商同業聯合起來,才足以支持,可見其昂貴。但是,走向房屋工業化很難避免採用PC系統。PC系統之所以昂貴,是因為沒辦法簡化構件,以及沒有考慮開放性。沒辦法簡化,自然無法量化,也就是說,由於組件太多,無法量化,成本就會極高。Mega Structure的PC系統,組件簡單,可以量化,自然能降低成本。在此,我們採用雙T預立樑,搭配剪力牆。
在大構架之下,可營造蟻穴般的人為微環境。弗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構想的微環境,在環境汙染、氣候變遷的現在,越來越有需要,也越趨可能。Mega Structure的PC構架,可以做到這一點;而Fuller的原構想成本太高,只能是個夢想。當有一個大架構以後,整個都市的觀念會不一樣。居民於Mega Structure裡兩層樓高的框架結構中自主營建,如同貴州洞穴裡的房子,牆不像牆、屋頂不像屋頂;現今的大樓,大部分經費用於結構跟外牆,若在大架構裡蓋小房子,原本花在結構與外牆的費用可以省去,建房成本會很低。
不少前輩大師們,包含Le Corbusier都思考過要怎樣解決七十%人類居所的問題,卻只蓋幾間樣板房。Ray Eames想用輕鋼、大量生產降低造價,以解決大部分人居住問題,但是做不起來,最終變成博物館的蒐藏。這些大師們一輩子想做卻做不了的事,在這個架構體系就有可能。以Eames的輕鋼房來說,很容易漏水,細部很難處理,但是在大架構裡,就不怕這問題。當然我們的自主營建,更可以在大架構之下達到。立體化以後,很多問題可以解決,如使用分區、交通、防洪、市政管線、綠地立體化、提高綠地效能,同時結構也節省了。好處很多。
這是最近剛剛完工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案(圖四、五),探討的也是大架構跟小系統之間的關係。屏東地區過去由於人為開發,把熱帶雨林砍光,所以現在熱得要死,不僅人沒辦法活動,連植物也要搭黑網才有辦法種。客家文化園區主要功能為展示社區產業或文化,而且要能隨著市場趨勢,提供社區生活、社區產銷以調整展示內涵。我們構想做很大的傘狀遮陽棚,由政府提供這個大架構,底下則交給社區居民自己進行,社區的人可以自由、輕易地在其下蓋一些可以變動的精巧小房子。大棚架可以遮蔭、遮雨,但是陽光要進來,有不同功能,所以我們在屋頂上把這些問題解決掉,並安裝太陽能光電板。大的結構出來了,其他就可以靈活安排。
小系統可以多小?都市很是極端,任何一個動作、各式各樣的問題,必須透過龐大的體系去解決。但是西藏牧區的牧民,只搭個小帳棚,配備一個小小的太陽光電板,就足以解決現在文明所有的生活需要:照明、上網、看電視。那只是一個小小的太陽光能電板!大小便就更簡單了,就在露天自然解決。這是人類最文明、最精簡的未來生活模式,用很小的系統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那麼,這些能否利用到都市、社區裡?尿糞分集廁所是讓排泄跟生活、農業生產結合在一起的重要環節。在尿跟糞離開身體的時候,就將它們分開,不要混在一起,如此既可以節省用水,也能很快腐化回到田裡。作法很簡單,就是前後兩個坑:尿坑在前,用管子導至尿池,糞坑在後,直接下去之後灑上土或灰掩蓋,沒有水份的糞便容易乾燥,乾燥後體積很小。中國大陸目前進行農村整併,農村建設資金多來自於都市。他們控制十八億畝的基本農田不變,所以當城市多一畝地,必須在農村裡整併出一畝地來,以確保基本農田不動。土地整併以後,指標由城市建設來支付,所以現在大陸農村的整建資金多來自城市。我規劃構思整併後的的農村,房屋之間安插菜地,採用尿糞分集廁所,排泄物可做肥料使用,沒有排汙問題,不需要汙水處理。立體村落,就是把這個概念立體化,也就是把它架高,創造人工地盤,裡面安排菜地,整個汙水就地解決;這個費用可由城市建設支付,划得來,有可能執行。這個觀念拿到城市裡,也沒有問題。
全世界最大的棚戶區──Dharavi的改造,原本由一位很有名的建築師提出,但大家無法接受。由於Dharavi的貧民區內,生活、生產全部結合在一起,孟買大學遂提出混合使用的計畫方案,人可以不離開那個地方,在裡面生活一輩子,解決生活跟生產之間的關係。我們的概念很接近,但孟買大學沒有把不同系統區分出來,也沒加入自主營建的因素。我們模擬的狀況,可以容納現有的人口兩倍的量,生產可以就地解決。
開放建築跟開放城市。支撐體跟填充體分離,可讓建築物隨時代而改變,增加建築物的使用年限,裡面的隔牆都可以變動,這是開放建築的觀念。但事實上,因為商業運作讓開放建築運作不來,發展越來越糟,這些不在話下。六○年代,日本代謝派跟歐洲Archigram都提到同樣的概念,即所謂變動的城市、移動的城市。那個年代,新的科技蓬勃發展,都市快速膨脹,對都市的想像跟過去傳統的想像(所謂傳統,就是現代主義剛開始的時候)已有相當大的距離。日本代謝派要解決的不只是這個,還包括如同我們現在還經常遇到的:要民族風格,還是現代的?要東方還是西方的……等糾結。代謝派一視同仁,各種顏色混在一起,攪和後就是灰色,再也沒有顧忌,沒有什麼傳統、符號、風格、原住民的Style……等情結了,代謝派把這些問題一次解決,當然解決變動的城市是一個出發點。
回來看看現在的城市,包括臺北市現在遇到的問題,完全一樣,而且變動得更快。我第一個設計案在豐原,基本上對外幾乎整個封掉。為什麼這麼設計?因為旁邊都是地下工廠,每天鏗鏗鏘鏘吵死了,而且很髒。因此對外開口做到最少,屋內中間設天井。但是現在去豐原看,全部靜悄悄,所有工廠都走掉了。二十幾年,那麼大的轉變,而這個轉變我們好像沒有意識。當初Archigram講的,跟代謝派講的那些事情,包括臺北市的吵吵鬧鬧,就在我們眼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