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老夫子的奇幻漂流笑點多啟發多
《老夫子年代大全集》15(1979-1980)珍藏版 陸續精裝出版
展讀《老夫子年代大全集》15(1979-1980),讓我聯想到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 (Romain Rolland)的一句名言:「生命像一股激流,沒有岩石和暗礁,就激不起美麗的浪花!」老夫子搭機與落難荒島冒險的漫畫,簡直可媲美國際大導演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般充滿啟發與笑料,不時觸發讀者心靈深處的感動,忍不住鼓掌叫好。
任何人坐上飛機都希望能「安全降落」(頁256),老夫子自是不例外。請看他上飛機後深怕「雲上雲下」(頁29) 遇「氣流之災」(頁78),更怕油「燒到盡」(頁27),還擔心「現代武俠」(頁80)把飛機炸下來,不但「自備乾糧」(頁338)泡麵,還附上降落傘,可謂「設備齊全」(頁66)。此情此景,不免也讓我們聯想,當年王澤是否經常當空中飛人雲遊世界,虛虛實實的情境,頗「耐人尋味」(頁356)呀!
「日積月累」(頁330)搭飛機的老夫子,不幸遇上飛機失事落難荒島,但命不該絕的老夫子,在「漲潮退潮」(頁41) 的「浮島」(頁31) 與「鯨魚島」(頁227)
「高舉雙手」(頁41)求救。皇天不負苦心人,荒島漂來牛肉罐頭,可沒有開瓶器「有等於無」(頁31)怎麼辦?在「飢不擇食」(頁272)之下,老夫子竟在荒島砍下椰子樹想做成竹筏,最後完成一架飛機,經過一番奮鬥也終於「逃出升天」(頁265),過程緊張刺激又惹笑。
讀者肯定聽過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的故事,沒錯,聰明的讀者知道就是「三顧茅廬」(頁168)的出處,後來諸葛亮成為劉備的軍師,即是讓人感激涕泣的「出師表」。可王澤畫中的諸葛亮,為何高聲大嘆:差人呀!政治綁架呀!
看老夫子漫畫包您笑口常開,青春常在。請一冊冊翻閱,青春秘笈全都藏在《老夫子年代大全集》喔。
(文/邱秀堂)
《老夫子年代大全集》珍藏版 出版始末
老夫子一跌倒 讀者便大笑……
老夫子漫畫始於1960年代,由筆名王澤的王家禧先生發表於香港各報章雜誌。1956年至1960中旬,王澤在香港天主教樂鋒報畫插畫與長篇故事近十年。1964年,香港吳興記書報社出版首期的《老夫子與秦先生》漫畫單行本,兩天內六千本銷售一空;第二期發行,一萬二千本一天售罄。四十八年來,香港從未間斷出版《老夫子》,從一冊港幣六毛錢到如今一本廿元,從革新號、精選系列、哈燒系列、到四格六格系列,深受華人社會讀者的喜愛!
王澤前二十年作品大多以香港當時社會生活現狀為題材,如香港人生活習慣,時代社會潮流…食、衣、住、行,工作事業與願景;對社會上各類型人物角色造型、表情、肢體表演等,有如逗趣喜劇,對白簡潔、幽默討喜。後三十年作品已邁入大眾化的幽默,並與世界接軌,因王澤除住在香港、也常遊走於台灣、東南亞、中國與美國間,其漫畫作品不限於香港或中國人特色,更能貼近民俗、刻畫人生百態、見證香港社會發展與華人生活底蘊,及中西文化的震盪與矛盾。
《老夫子 《老夫子》漫畫不單被視為香港集體記憶的一串美麗珍珠項鍊,歷久彌新;老夫子也成為華人共同記憶,而讀者透過四格或六格漫畫學習成語運用,並活用妙用成語,也成《老夫子》漫畫的知性閱讀體驗。
古靈精怪的老夫子搭配善良幽默的大番薯,陽光、忠厚老實的秦先生,讓老夫子神魂顛倒的陳小姐,愛與老夫子較勁的老趙,還有紮著長辮子的粗獷表妹及漫畫中人氣很旺的動物狗兒汪多利、與為老夫子傳情書的鸚鵡,各個人物活靈活現,甚至怪物、外星人都有,漫畫中有如龐大的星球組織,交織出篇篇令人會心一笑的漫畫。
《老夫子》漫畫畫穿梭時空近五十年,他從1960年戴著瓜皮帽、穿著中國傳統禮服出現於王澤漫畫中,1962的《小樂園》雜誌,以及在1963年的《天天日報》、《星島晚報》等,老夫子不僅內容與時俱進,連造型、服裝也變化多端,1964年首期《老夫子與秦先生》漫畫中,老夫子以凸臀、馬蹄小帽,馬褂上的三顆小鈕扣接近喉頭位置,布鞋呈熨斗狀,走路時後腳塗黑增強立體感的滑稽造型出現。而讀者也可發現《老夫子漫畫》最早登場的秦先生原名是「蠢先生」;大番薯則原稱「老番薯」。
1970年後,老夫子下巴的一根鬍子不見了,胸前的鈕扣往下移,熨斗鞋子腳底板有弧形,臉與身體稍微拉長,線條更為靈活,造型更寫實。1980年代老夫子進入彩色世界,絨頭筆取代了毛筆,讓老夫子的線條更為簡潔,畫面效果更佳。1990年後的老夫子,頭部呈方型,身材更為挺拔。
飽經世事的老夫子,在王澤不拘細節的筆下,到了廿一世紀更為瀟灑寫意。不管是哪個年代開始閱讀《老夫子》的讀者,不管老夫子頭型怎麼變,自始至今貫穿其中,除了那套印象深刻的長衫馬掛及卜帽,更重要的是作者所顯現的不老童心。
王澤精湛而紮實術技巧,提供讀者最佳的視覺享受,其幽默、詼諧的筆下,亦一路帶給讀者歡樂!
漫畫家王澤曾說:「畫漫畫,就像有人寫日記一樣,都是日常發生的事或自己身上的經驗,藉漫畫來嘲笑自己;有時看雜誌報章、或電視節目有感而畫;甚至與朋友或漫畫家談笑時所得的靈感,轉換成漫畫的題材。我的漫畫原則,不是他人跌倒,我在旁取笑,而是自己跌倒,讓讀者取笑,有如小丑戲弄自己,讓觀眾高興。」
王澤1956年以來,著手著作漫畫近三萬頁(不含在樂鋒報的作品及1957年至1962年在報章雜誌以13個筆名發表的漫畫,目前已部分收錄於2010年出版的《老夫子王澤 珍藏亮相─花樣香港.那些年》一書)。早期的十多年原作手稿與封面稿,幾乎流失於出版社、印刷廠中,或損壞或不慎遺失,絕大部分作品無法追尋。
此次出版《老夫子年代大全集》珍藏版,是迎接老夫子50周年一系列慶祝的啟動,於2012年2月開始發行,以後陸續限量出版,共30集,係首次以年代方式將原作者王澤筆下歷年的四格與六格、八格與十格、十二格老夫子漫畫收錄(不含《水虎傳》、《猛鬼廟》、《古老村》、《狐狸仙》等中長篇及短篇)、另附部分封面畫稿;而中國大陸版本,為適應閱讀,畫作內對白手寫文字,都改以打字轉簡體字,不僅讓喜歡老夫子的讀者重溫舊夢,完整收藏這些陪伴他們成長的老夫子和他的朋友們的點點滴滴;也期許此次任務艱巨的《老夫子》漫畫年代收錄保存版,能為留存香港漫畫的輝煌歲月盡一份心力,更盼華人漫畫香火傳承,綿延不絕。
文/邱秀堂 (老夫子哈媒體董事長/ 漫畫總編輯)
小王澤的話
此次出版《老夫子年代大全集》珍藏版,是為迎接「老夫子」漫畫50周年。感念家父王澤一生獻身於漫畫,他孜孜不倦終日埋首書桌畫老夫子為職志,帶給廣大讀者無數歡樂。父親曾說:「只要讀者喜歡,他會一直畫下去。」至今他累積的稿件不下三萬頁。
老夫子子的幽默跨越世代,在華人界是獨樹一幟的長青樹,是華人的文化資產;王澤的作品在世界上亦佔有一席之地。此次不計成本以精裝厚書30集陸續限量出版,內容包括50年來四格、六格、八格、十格與十二格精選稿件原汁原味呈現,除提供鐵杆迷珍藏外,亦盼為公私立圖書館作為有價值的收藏。
今年適逢父王澤88米壽,特將此書獻給老王澤與陳小姐(家母陳玲玲);和一路陪著成長的「老夫子」與忠實讀者們。
王澤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