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女兒的超商之旅
女兒小時候,我家附近的便利商店,是她眼中的百貨商場玩具部。
每回去買報紙,她都要求一起去。
牽著她小小的手,很溫暖。
她陪我邊走邊唱歌,跳過一窪窪小水池,進了便利商店:「拔比,我要買玩具。」
「去吧!」我大方的掏出五塊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小妮子揚著五塊錢,興高采烈的挑玩具。
我安心的看著雜誌,她每隔幾分鐘就會抓一個玩具過來。
「拔比,我要買這個。」
我瞄一眼,一百八。
「妳的錢不夠。」
「哦。」她高高興興的再回去挑,沒幾分鐘又來了。
「那要二百二,也不夠。」
「哦!」她沒有不滿,滿心歡喜。
滿架玩具堆裡,翻翻揀揀只為找一樣五塊錢的玩具,是她當年最快樂的事。
五塊錢,買不起便利商店的任何一樣商品,孩子臨走,還是很高興,對她來說,這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遊戲。
再長大一點點,她懂五塊錢的價值了。
「拔比,沒有五塊錢的玩具。」
「沒關係,妳把五塊錢留著,下回就有兩個五塊錢了!不久以後,妳就可以買玩具了啊!」
儲蓄的觀念,就這樣進入她的腦海。
還記得又很久之後,她真的買到一顆健達出奇蛋,價值二十二元,五次便利商店之旅。
「好好玩!」她說。
「下回再來。」
「好!」完全不在意得等五次才能買一次玩具的快樂。
寫這本書時,就是想起女兒的超商之旅,對她來說,一間燈火通明的便利商店,就是一間「剛好有雜貨店」。
至於故事說什麼呢?
嗯,請打開後頭開始讀吧!
王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