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專書的過程中,遭遇到的主要困難往往發生於,當完成體系的概念定義與論述、進入臺灣的相關社會立法介紹與分析之時。臺灣的社會立法其實包羅萬象,該有的相關立法規範都有,但是都規定在與學術概念不吻合的地方。也就是我們所引進的學術概念雖然明確,但是與臺灣相關的社會立法卻無法將之置入概念體系內,這或許與立法制訂者的思考邏輯有關,或許也與臺灣本土的社會文化有關。無論如何,概念與實際立法的無法配合,造成政策分析時相當大的困擾。我在不斷的思考之後,依然決定讀者應當先學習「正確的學理概念」,再學習臺灣「變形的立法規範」,他們應當知道政策制訂的本意與原先應該有的樣子。唯一感到不安之處,是在本書第六章關於勞動政策的部分,因作者學術專長實非勞動法;但為求整本書內容的一貫性,只好參考國內許多學者的相關著作,將勞動政策加以論述說明。如此部分內容不盡周詳嚴謹,期望各方學者專家都能不吝賜教。我雖然一直想引進德國「社會國」脈絡下的社會政策概念與體系,來闡釋臺灣的社會政策發展與模式,並期待在論述方式上有所創新,但卻也深深瞭解,這還是必須站在社福界前人的肩膀上才能完成。
這本新論說新不新,但也的確有些調整,希望能夠在政策分類的呈現上更清晰、使讀者更加容易理解,使社福與社工領域的學生更快進入這個領域;另外,也提供所有因為各種目的閱讀該書的讀者,詳細的立法內容以及政策分析。在該書即將再版的前夕,我仍要特別感謝鍾秉正老師,雖然他不再是同著作者,但他作為法律人,對臺灣社會政策與立法體系的建構不遺餘力,我們算是並肩同行的老友。另外,也要感謝一路走來、不斷鼓勵與扶持我的師長與朋友們,沒有他們的鼓勵與支持,個性剛烈的我相當難以承受挫折與不公。最後,要感謝外子與小犬以及所有家人,學術之路是孤單且不斷面臨自我質疑與解答的過程,沒有家人的愛、支持與瞭解,堅持真的很困難,而家人正是我在專業上持續堅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