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社工理論的建構與傳遞 宋麗玉
社會工作是一個造成改變的專業,正如其他助人的專業一般,但是社會工作需要同時努力於造成環境與個人的改變,使這個世界與人都變得更好,因此說社會工作是一門了不起的專業應不為過,而這正是一本關於「如何改變」的書。
回國之後,教授「社會工作理論」十三年;這原本就是一門難教的課,畢竟理論在社會工作實務當中的地位充滿了爭議與抗拒之聲,在狐疑與抗拒的心態下,學生們還得與原文奮戰,著實不易!因此能夠編著完成這本書,對自己和對學生都算有了交代!
教授這門課的過程中,自己有許多的反省和學習,撰寫的過程亦然。理論在自己心裡的沉澱是日積月累的,它逐漸成為自己思考的一部分。許多的時刻,我思索哪些理論最適用或常用於社會工作專業?又為何學生在校修習相關知識,卻無法運用於實務?「理論無用論」的聲音在國外已不再高亢,但是國內這方面的聲音仍然很多。廣泛定義的「理論」運用可說無所不在,每個人都隨時在建構自己的理論,包括對世界的觀點、對他人的認識、對自己的理解。但是為何論及實務,就無理論可言呢!其實我相信這是來自於實務的挫折、對理論的不熟悉,與不知如何運用理論。我們的專業環境不良是不爭的事實,專業人員在當中仍然相當努力,令人敬佩。
不過,知識的運用是一個理性且刻意的作為,有賴思考案主狀況,由理論中尋找處遇方向的軌跡,進而發展實務計畫,以及反省評估理論運用的有效性,適時修正或尋找替代理論。而前提是專業人員需要先熟悉這些理論,進而知道如何運用。關於運用,我想大半還是個人之事,畢竟別人無法代替自己思考,而書中的範例也無法窮盡所有的實務狀況,不過本書仍然在這方面作了努力,特色之一即是含括處遇架構──原則與過程,並用完整的案例來分析如何運用各個理論。在處遇原則方面又包括「該理論對案主問題所抱持的觀點」、「與社會工作使命及原理原則之連結」和「處遇的目標與取向」。處遇過程則盡量含括「評量的重點」、「對專業關係的界定」、「專業人員的角色」、「處遇步驟」和「結案」。這本書的內涵與架構就是在這樣的思索背景下產生的。內容方面含括十五章,個別理論的介紹共有十一章,這些理論的發展程度不一,有的是較完整的理論,有的則是模型(model)和觀點(perspective);綜觀各西文社會工作理論的教科書,每本書對於同一學派所冠上的名稱(理論、模型或觀點)也有差異,因此本書通稱為「理論」是比較廣義的運用。這些理論大多是社會工作專業借用人群服務理論,發展於精神醫學、社會學或心理學。只有「心理暨社會學派」、「危機介入取向」和「任務中心取向」是發展自社會工作專業。Francis J. Turner 著名的《Social Work Treatment-Interlock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 》一書, 在1986 年版本中包括了二十二個理論,在2011 年版本則是有三十六個理論。考量社會工作的適用性之後,其他三位作者與我共同選了十一個理論作為開始,我們認為這些理論最適合社會工作「雙重焦點」(環境與個人)的特性。其中「精神分析觀點」在社會工作的運用很少,但是其為許多理論發展的根源,因此我們將它納入,以便對其他理論更了解。第十章〈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是比較特別的一章,在其他的教科書中都未專章介紹;我個人將它納入並且撰寫此章,源於我認為社會支持網絡對於案主的重要性,也是社會工作對於環境干預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另一方面,案主能否適切地回應環境的要求或解決問題,很多時候關乎其因應方法,而社會支持網絡中的人可以在這方面有所助益。但是處於弱勢的案主,其社會支持往往薄弱或是無法啟動,因此更需要社會工作者的協助,「社會網絡處遇」即在闡述如何進行這方面的實務。
各章的順序安排乃是循著各個理論發展的年代,不過可以發現許多理論同時發展於1970 年代;再者,理論的順序編排由「個人心理取向」走向「個人與環境並重」,進而到「結構論」。第一章是對於理論的定義與要素,以及理論與實務之關係的介紹;第二章則是由年代先後概述社會工作運用理論的狀況;第十四章重在各種理論之間的比較,希望幫助讀者對於理論有更全面的認識與了解;第十五章則涉及如何透過評估與選擇理論以運用於實務中。
此次改版我們維持原來的章節架構,原因在於這些理論對於社會工作理論的適切性。至於「復元和優勢觀點」乃是我個人和團隊自2003 年來致力推動,具體落實於各實務領域之理論取向,旨在促進社會專業理論與實務之結合,提升服務品質,更達到案主與社會工作者之雙向復元;本書並未納入此理論,乃因另有專書進行詳細的介紹和論述,有興趣者可於該書獲得充分的認識。
在這本書即將改版付梓之際,要感謝三位參與撰寫的作者,曾華源老師、鄭麗珍老師與施教裕老師。由於大家共同的努力這本書才能出版且持續精進,也由於大家共同的討論與互相提醒,這本書才有今日的品質。因著團隊運作,在撰寫的過程增添歡樂與學識的激盪。我更要感謝三位的充分配合與容忍我的修改意見。
感謝過去十年來社會工作界對於此書的接納,我們盡所能地傳達社會工作知識,但是也需要大家不吝提供意見,不斷地對話與辯證,使我們的未來可以更好。
理論是專業實務工作的基礎 曾華源
過去在實務界工作時,常會聽到有人說「理論和實務是有差距的」。進大學教書後,學生到機構實習後,也常聽學生說他們在實習時,機構工作人員也會跟他們這麼說,甚至還說只要有愛心就可以把社會工作做好,就像他一樣,非相關科系畢業還不是做得好好的。這種說法是令人質疑的。
其實你願意找一位有愛心,但是技術不一定有把握的醫生開刀或看病開藥嗎?或是一位有熱心和愛心的服務人員,但是卻一問三不知或是錯誤連連。愛心是態度問題或專業倫理議題,而有無服務知能則是專業技術良好與否的問題。
對於一門專業工作的發展來說,學術與實務工作之間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其理由在於建構系統化的理論將有助於提高專業服務效能,以獲得專業權威和社會認可。如果只有豐富的實務經驗,並不容易建構系統性知識,難以對問題提出解說,以表現出解決問題的工作技巧,並有效地預測服務結果。曾經就有一位民俗姓名學和卜卦的從業者找我,希望能有機會到大學課堂上講演。因為他說用他的專業知識幫許多人解決了生活上的衝突與問題。當我了解他的用意之後,我向他解釋專業服務對於需求之研判是要能明確地說出一套道理之外,還要能對症下藥,甚至預測結果;就如同醫生能治病,建築師建設大樓不會倒,汽車修理廠師傅能馬上找到汽車的問題並修復。我問他,一對吵架夫妻在改完姓名後,多久時間可以恩愛相處?或考不上大學的學生改了姓名是否就能考上大學?他想了很久以後告訴我他沒有辦法。或許他的功力不夠,就像不是每個醫生都能把病治好。但是對專業知識浸淫之功夫,有無一套自成系統的知能,展現實務智慧(practice wisdom),恐怕是和專業能力表現息息相關。如果只有累積的實務經驗,對問題情境大都是以過去經驗嘗試做反應的話,則不容易舉一反三和推論,因此,理論是實務工作之基礎。
我個人是把撰寫此書當成是自我進修,也戰戰兢兢地研讀一些書籍,更多時間在構思表達的問題;尤其是案例部分,如何結合理論知識來表達,更是令我傷神。幸好今年我休假,可以有較完整的時間來完成。這本書能夠完稿,要感謝我們團隊每一個人的合作,坦誠地提出疑問和討論,並接受相互批評與包容之雅量,使我倍感溫馨。常聽聞的「文人相輕」之行為,並沒有在我們的團隊中出現,更是要感謝主編用心規劃撰寫大綱,同時聯繫、支持與鼓勵每個人的疲累情緒,才使得本書能順利地出版。
自我覺察理論創新和實務活力的入門 施教裕
記得1989 年在美國即將完成博士學位時,接到友人寄來一張卡片,上面有華嚴經句「亡失菩提心,修諸善業,名為魔業」和「法者,筏也,若渡彼岸,則可棄也;法尚可拋,何況非法?」經句大意是若沒有自我覺察的真知、慧解、實行和親證,則所謂助人行善的好事,也會落得走火入魔或自尋煩惱;又搞理論或做實務好比渡船,一旦到達彼岸,自須下船,無有死守渡船不放,或登岸之後仍繼續扛著渡船往前走之道理?連渡船都可以不要,何況渡船上若有不相干的釣竿釣具或水上娛樂器材,難道還要一起扛著走向未來人生前途?當時因為第一次接觸華嚴哲學,顯然十分驚訝和震撼,故在原來不以為然或不屑的自動化反應下信手將其隨意扔到字紙簍之後,隨即又撿了回來。自忖此言大有學問,不可輕視或小看,並決定以後返台俟有因緣再徹底探究。孰知一等又等了十年,直到九二一地震大難不死才甘願放下一切,專心摸索。
西方學者大多受科學哲學之父笛卡爾名言「一切都可懷疑,唯獨這個懷疑一切的『自我』不可懷疑」之影響,致其自我覺察的理論建構及工夫修養,均有所欠缺或不足。如心理分析諸大師自Sigmund Freud 以降至Afred Adler、Carl Young、Eric Bernes、Heinz Kohut 等,其本人無一不先受他人給予相當嚴謹的自我心理分析,以增進個人的自我覺察,結果卻是師徒或專業同儕之間,因各人見解不同,致師徒反目或同儕排擠成風。如此則違背柏拉圖的求知精神,即「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以及佛陀教誨弟子「依法不依人」的學習準則。
彼等助人大師們經過自我心理分析的鏡映或反省,卻仍無「自知之明」,或無法自我覺察與超越,事實上即亦違背科學強調客觀的超然原則和中立態度。蓋其之所以如此,則顯然未能理解或親證東方唯識哲學所謂人在情境中的人之存在主體乃「人無我」和外在客體情境亦「法無我」的基本假定及治學宗旨。對此,凡我助人工作者無論是學術立說或實務體驗,均不可不引以為明鑑。
值此後現代謬論戲言或邪思詭辯迷漫全球之際,如後現代解構大師Jacques Derrida,自以為解構了真理或一切知識學問及萬物的存在,沒想到卻解構不了自身晚年罹患癌症的病苦和瀕臨死亡的恐懼,難怪台灣知識分子往往被一般修行人瞧不起,諷為「只剩一張嘴巴」,縱使人之將死還喋喋不休,或一般社會大眾亦笑話知識無用。現代人基於所謂凡事都是相對的或多元並立的觀點,喜歡說天下沒有真理、或世上也沒有什麼永恆的價值或不變的事物。如此自欺欺人的盲目之言,好比眼睛能看萬物卻看不見眼睛自己,也看不清眼前朝夕相依和守護不遺餘力的睫毛。
殊不知父母子女親情就是無條件的接納與付出,且永不倦怠、耗竭或創傷,更不求回報;或男女愛情亦希望可以天老地久和至死不渝的永續再世良緣;或朋友情誼亦盼君子之交淡如水,淵源流長永無止息,和志同道合相容並行無礙。凡此無一不是真理的實踐和永恆的價值,又豈可睜眼說瞎話而執意否定呢?!故佛陀明示真理三依,即「依智(慧)不依識(見)、依(真實)義不依語、依(究竟)了義不依不了義」,此亦才是理性、理智或真理智慧的最終依歸。
質化研究泰斗如Denzin 和Lincoln(2005)在其主編《質化研究》教科書回顧質化研究歷史發展七階段的結論中,提及眾說紛紜的學術規範,最終仍宜以「道德闡述」和「神聖意識」為標竿,以及不違背普世共同價值,如愛、關懷、社區、結盟、增強權能、共治的神聖本性,和生命神聖、人性尊嚴、真理揭示、非暴力、公民提升的道德實踐,才能符合真理的判準,即真實、一致、超然和實踐,亦即法爾如此,理所當然。
所謂「理論」,依文解義,就是真「理」的「論」述,或揭示真理的入門鑰匙。所謂真理,如瞎子摸象的比喻,就是不要斷章取義或以偏概全,依系統理論觀點的整體觀而言,就是整體與部分的共時同在並存。因此,Francis Turner 主編《社工處遇:環環相扣和綜融貫通的理論取向》教科書已歷時半世紀和更新五版的書名副標題,永遠是社工專業學術同仁和實務夥伴的至誠祈求,就是可以學會「環環相扣和綜融貫通的理論取向」(interlocking theoretical approach)之折衷本領與變化工夫。
因此,在本書第八章中的基本假定,即試圖建構符合真理、原理、定理和公理的操作原則,以作為人在情境中一切萬事萬物的存在及運作原則之「萬有理論」基礎,以及在第四章中的實務操作案例,又特別突顯人在情境中調適的綜融互動及關係全貌,以及在主流「ABCDEF 綜合認知行為模型」的架構上,進一步加以全方位和全人的融會貫通和權變使用。亦因此,無論理論建構或實務操作,均可不斷綜合融會和提升進步,如系統理論觀點乃與西方現代量子力學及東方古代唯識華嚴哲學結合,以及西方行為科學之理論發展與實務更新的趨勢,在過去不僅與認知結合,迄至現在更與東方佛學思想或禪修工夫融合,如Thomilson 及 Thomlison(2011)在同版教科書〈認知行為理論〉章中所提。即使如過去Helen Perlman 的問題解決理論或MRI 策略性處遇的神經語言程式理論,亦並非所謂分門別派或自立門戶,而是讓使用者在實際操作上既便利又有效。當然,社工專業夥伴既身為理論使用者,就像廚師一樣,更需要懂得如何將各種理論素材彈性搭配,以及將各種方法佐料變化調和,才能滿足多元顧客的多樣式選擇,和提供複合式餐點的不同料理組合或特殊口味需求。
難得Chatterjee 及Brown(2011)更在Turner 主編《社工處遇:環環相扣和綜融貫通的理論取向》的〈認知理論〉另一章中,唯獨肯定優勢觀點不僅是學理正確,而且是專業正確,更是政治正確的一種綜融整合的社工處遇模式之共同基礎、架構、過程及方向目標。蓋優勢觀點之處遇態度或取向做法,自建立社工專業基礎的社會個案工作鼻祖Marry Richmond在其所謂「社會診斷學派」的問題評量中,即早已強調案主及案家的問題和優勢並重,故幾乎所有社工處遇理論或實務做法,亦無一不重視案主及案家優勢的發掘及運用。
固然當前各種社工處遇理論皆由西方引進,惟若追溯其創立根源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則又莫不與東方唯識及華嚴哲學的教育思想有關,故事實上移植至台灣本土所做理論闡述或實務發揮,並無實質上的障礙或操作上的困難。因此,展望未來助人理論與實務在本土化和國際化之間的接軌或溝通,事實上亦無所謂先天體質差異或後天水土不合的顧慮。當然,在文化內涵相關的理論要素和操作媒介上,則可加入鄉土英雄偶像或助人傳奇風雲人物,地方民間信仰、傳統習俗和風土人情,以及地方語言和俚語俗語的運用。如此入境隨俗,言行舉止的架勢和口氣,與在地鄉親和合融同,甚至打成一片,才是社工助人天職和專業本色的落實及表現。真理不是拿來空談有沒有、好不好、有沒有用的胡扯或瞎言,此猶如紙上談兵或隔靴搔癢,一無是處。真理就像各種助人理論的種子,本身具有潛在無限的正向成長功能和積極實現的德性,如果不透過實務運用和體驗實踐,則如種子不肯落土,焉能生根發芽、吐葉長枝和開花結果。故知而不行,才是理論無用之主要病理或最大根源。
當然,自二十世紀七○ 年代以來, 績效和責信(accountability)一直是社會福利和社工專業的重要議題,加上所謂「證據導向的實務」(evidence-based practice)之倡導與主張,不免讓許多社工夥伴想要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草,以展現身為助人角色的個人長才和專業成效。持平而言,每一根壓在駱駝身上的草都稱得上最後一根,也都是最關鍵的一根,故其相對重要性事實上並無先後差別或大小不同。就像球賽踢進球門得分的臨門一腳,接力賽跑勝利的最後一棒,並不是即代表一切功勞或績效。好比人吃飯,只要吃下飽腹之前的最後一口就好,前面的飯都不要吃或都不算,實在是毫無道理或意義可言。俗話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故前人不種果樹後人哪有果實可吃,或沒有堅牢地基又如何建立高樓。因此,在社工實務上,若每一社工夥伴就手上諸多個案盡力給予開導或提攜,即儘量往彼等駱駝身上扔下幾根草,則是不斷累積和蘊量「所謂」最後足以壓垮許多駱駝的一根草。
最後,小乘無念無為的完型禱告是「即使你我人生偶然在此相會,不過你不必為我過活,我也不必為你存在;你走你的路,我過我的橋,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世界,各揮衣袖不留雲彩,自在無礙消遙遨遊。」大乘圓滿有為的復元實踐則是「夜空繁星,星星相映,彼此增益光彩,無限迴光返照,禮讚壯觀美景,無盡願無窮行。宿世奇緣,你我相會,緣圓會盛,永綻光輝。」
社會變遷與理論的演化 鄭麗珍
在籌寫本書之初,我負責撰寫三個比較鉅視觀點的社工理論,分別為「生態觀點」、「基變觀點」及「增強權能與倡導」三個主題。然而,這本書出版已逾10 年,這些觀點中有些新的發展的確有必要做一些增添。但受限於我個人時間限制,這次的修改僅能針對其中兩個章節進行修改,分別為「生態系統觀點」及「增加權能與倡導」兩個主題。傳統上,生態觀點重視以人與環境間交流的協調程度,強調案主適應環境,鼓勵案主臣服於主流社會的社會壓力或機會結構,忽略了案主作為人類與生俱來的主動性及主控力,更忽略了人類社會中社會階級及種族歧視的固著性。因此,在生態觀點的章節中,我增添了新生態學(new ecology)觀點,強調改善影響個人發展的生態環境,特別是社會組織或社會網絡的動力,增進案主與這些系統網絡之間的連結,增加網絡的彈性和多元性,以促進其朝向創意的演化方向發展。例如一位帶著兩個孩子的男性單親家長來到機構申請經濟的補助,社會工作者發現這位男性家長長年失業以致家庭經濟窘困,除了提供經濟救助外,社會工作者總是敦促這位家長應該要積極找工作才能脫離窘困生活,卻忽略近年來的緊縮勞動力市場,就業不易,加上案主多年失業失去信心,輔導無效。如果社會工作者繼續以促成單親家長就業為輔導目標,不僅增加自己的挫折感外,還會繼續誤會案主沒有就業的動機。如果社會工作者能夠先增進這位單親家長和其所在的生態系統網絡連結,增加其因應壓力的網絡彈性和多元性,促成案主個人適應環境的勝任能力,接著再來探討案主想要發展的行動計畫,兩人的專業關係才能逐漸有所進展。
過去,增強權能的社會工作觀點相信個人之所以與環境間的交流有障礙,以致於無法實現自己,主要是源於環境加諸本身的壓迫與限制導致缺少權能。所以,社會工作者介入應著眼於增進與充實案主的「權能」,以掙脫環境要求的束縛。所謂的「權能」是指個人覺醒到自我的意識和體認到受壓迫,才能透過此覺察的增強權能歷程中看到更多的選擇機會,也才能促進個人或周遭環境的轉型,個人終於得以脫離壓迫,朝向改變社會的願景。例如近年來成為社會工作者服務對象之一的外籍配偶或新台灣人,他們遠渡重洋遷徙台灣,來到一個全然陌生而無親無故的生態環境中。而台灣社會長久以來的單一民族性和排外性,對於這些外來的配偶並不友善,有些家庭甚至限制他們自由進出,以致他們無法自我實現。如果社會工作者要的介入放仍然鼓勵這些外來的新移民儘快適應台灣的生活和文化,安排他們去上國語班、適應家庭生活,對他們的生活適應固然有幫助,但卻也同時複製了主流社會對這些外來配偶的壓迫。如果社會工作者能夠尊重外籍配偶選擇遷徙台灣部分是為追求更好的生活,探索其本身的想望和優勢,並向社會倡導以達成其自我實現,甚至進一步將外籍配偶組織起來,進行集體的倡導,創造對他們更友善的社會氛圍。
簡言之,社工理論的應用是具有時效性的,隨著時代的演進,有些社工理論會應因應社會思潮的演進而有所演化,讓理論更能反映社工介入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