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外匯與匯率
1.1 外匯
1.2 匯率
1.3 貨幣的升值與貶值
1.4 有效匯率指數
1.5 匯率的種類
►專題:如何閱讀匯率表?
►附錄:如何以有效匯率指數衡量幣值變化?
第二章 外匯市場與外匯交易
2.1 外匯市場
2.2 即期外匯交易
2.3 遠期外匯交易
2.4 換匯交易
2.5 外匯保證金交易
►專題:無本金交割的遠期外匯契約
第三章 國際收支與國際經濟聯結
3.1 國際收支的意義
3.2 國際收支表的內容
3.3 各項收支餘額之間的關係
3.4 經常帳與國家儲蓄、對外投資
►專題:國際收支與匯率
第四章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I)
4.1 即期匯率的決定
4.2 購買力平價條件
4.3 利率平價條件
►專題:購買力平價理論可以解釋匯率變動嗎?
第五章 國際平價條件與匯率預測(II)
5.1 貨幣學派的匯率理論
5.2 國際費雪效應
5.3 各項國際平價條件之關係
5.4 匯率預測
►專題:匯率可以準確預測嗎?
第六章 匯率制度
6.1 匯率制度的理論性分類
6.2 國際貨幣基金的匯率制度分類
6.3 國際金融的「三難困局」
6.4 外匯市場干預
專題:通貨發行局制度
►附錄1:逆勢操作與順勢操作
►附錄2:沖銷式干預是否有效?
►附錄3:臺灣的匯率制度
第七章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
7.1 國際收支失衡的意義與調整
7.2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價格方法
7.3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所得方法
7.4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吸收方法
7.5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貨幣方法
7.6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直接管制
►專題:國際準備的作用與管理
►附錄:貨幣方法與傳統方法的比較
第八章 開放經濟體的政策分析模型
8.1 IS 曲線的推導與移動
8.2 LM曲線的推導與移動
8.3 BP曲線的推導與移動
8.4 匯率變動對IS、LM 與BP 曲線的影響
8.5 開放型經濟體的全面均衡
►專題:J 曲線與「馬婁條件」
第九章 開放經濟體的經濟政策分析
9.1 資本高度移動時的政策分析
9.2 資本低度移動時的政策分析
►專題:「美元化」制度
第十章 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
10.1 國際貨幣制度的意義
10.2 金本位制度
10.3 布列頓森林制度
10.4 現行國際貨幣制度
►專題:凱因斯計畫與懷特計畫
第十一章 國際金融機構
11.1 國際貨幣基金
11.2 世界銀行集團
11.3 國際清算銀行
11.4 亞洲開發銀行
11.5 歐洲中央銀行
►專題:特別提款權
第十二章 國際金融市場
12.1 企業的資金來源
12.2 歐洲通貨市場
12.3 國際債券市場
12.4 跨國權益籌資
►專題:歐洲通貨的創造
第十三章 外匯期貨市場
13.1 外匯期貨的意義
13.2 外匯期貨交易制度
13.3 外匯期貨價格與外匯現貨價格的關係
13.4 外匯期貨的交易策略
►專題:如何閱讀外匯期貨行情?
►附錄:外匯期貨專有名詞
第十四章 外匯選擇權市場
14.1 外匯選擇權的意義與功能
14.2 外匯選擇權交易制度
14.3 外匯選擇權的價格
14.4 外匯選擇權的交易策略
►專題:費城股票交易所的外匯選擇權
►附錄1:外匯選擇權專有名詞
►附錄2:影響外匯選擇權價格的因素
第十五章 金融交換
15.1 金融交換的意義
15.2 貨幣交換
15.3 換匯換利
15.4 貨幣交換與換匯換利的應用
15.5 金融交換的風險與標準化協議
►專題:世界第一宗貨幣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