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了解後現代主義誕生的契機,就無法了解現代主義的問題;
倘若不明白後現代主義為何殞落,便無從得知今後的建築該朝哪個方向前進。
特別收錄:【隈研吾x磯達雄】對談──
「與社會搏鬥所產生的緊張感,沒有什麼比這個時代更有趣了。」
1950年代美國建築師們開始思考與反省,現代建築為城市與居住環境所帶來的問題與影響,並提出反省的聲浪,「後現代主義」思潮的種子開始發芽;到了1960年代,後現代主義文化興起,影響了包括哲學、音樂、建築等,建築師們開始探索建築除了「機能」之外的其他方向,後現代建築的論述於焉而生。這樣的風潮在1970年代襲捲亞洲,開啟了一波全新的建築變革。
本書由日本知名建築作家磯達雄所撰寫,以連載形式刊登在《日經建築學》的26棟建築報導,再加上24則作者順道造訪、並請插畫家宮澤洋以手繪方式介紹的建築隨筆,一共網羅32位日本設計名師、50棟最具代表性的後現代建築。
磯達雄開後現代之鋒,將日本此時期的建築拆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摸索期(1975-1982)、興盛期(1983-1989)、爛熟期(1990-1995),以建築完工年份依序介紹,除了能了解不同時期日本社會概況、以及全球建築潮流趨勢對於當代的影響,更讓讀者對於後現代主義時期的興衰轉變有通盤的了解。
然而,有別於一般艱澀深奧的建築論述,磯達雄秉持著「其實是私心希望能到處遊覽其他人不常欣賞的建築」的想法,以幽默詼諧的筆調、貼近大眾思考的角度和語氣,搭配宮澤洋活潑生動的插畫,使生硬的理論變得輕鬆、容易瞭解,也讓生活周遭的建築與一般人的生活產生連結。
不只是日本,也不只後現代主義,下次在某處見到有趣的建築時,大家不妨可以研究一下,每棟建築背後都有屬於它的一段故事喔!
本書特色:
§ 磯達雄詼諧雋永的建築囈語x宮澤洋逗趣可愛的插畫隨筆,輕鬆瞭解的文化脈絡。
§ 網羅全日本32位建築名師、50棟最具代表性的後現代建築,探討後現代建築的歷史意涵。
§ 特別收錄日本「負建築」大師──隈研吾,與磯達雄風趣又深具哲思的精彩對談!
作者簡介:
磯達雄
1963年 埼玉縣出生,88年名古屋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系畢業。
1988-99年 任職於《日經建築學》編輯部。
2000年獨立創業,02年開始擔任編輯事務所Flick Studio的共同負責人。
桑澤設計研究所兼任講師、武藏野美術大學兼任講師,共同著作有《高山建築學校傳說》、《從數位影像看日本建築的30年歷程》、《99位現代建築師》、《我們夢想的未來都市》等。
Flick Studio的官方網站是HYPERLINK:http://www.flickstudio.jp/
繪者簡介:
宮澤洋 1967年東京出生,在千葉縣長大。
1990年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政治學系畢業,進入日經BP社。
明明是文組,卻不知為何被分派到《日經建築學》編輯部,而且直到現在依然熱愛建築。
2005年1月~2008年3月連載《昭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
2008年9月~2011年7月連載《日本建築巡禮後現代主義篇》。 現正籌備自2008年8月開始的《建築巡禮/古建築篇》。
購閱日經建築學,請上HYPERLINK(http://kenplatz.nikkeibp.co.jp/NA/)
章節試閱
隈研吾[建築師、東京大學教授]× 磯達雄[建築作家]
「與社會搏鬥所迸生的緊張感——沒有什麼比這個時代更有趣了。」
隈研吾 × 磯達雄精選出的十大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依完工年份)
1 懷霄館[親和銀行總公司第3次增改建電腦大樓]
白井晟一|1975年— 隈
2 千葉縣立美術館
大高正人|1976年[第2期] — 磯
3 名護市廳舍|象設計集團|1981年— 隈
4 筑波中心大樓|磯崎新|1983年— 隈
5 直島町役場|石井和紘|1983年— 磯
6 釧路市立博物館|毛綱毅曠|1984年— 磯
7 盈進學園東野高等學校
克里斯多佛亞歷山大|1985年— 隈
8 YAMATO INTERNATIONAL|原廣司|1986年— 磯
9 湘南台文化中心
長谷川逸子|1989年[第1期] — 隈
10 川久飯店|永田、北野設計事務所|1991年— 磯
1954年出生的隈研吾先生,在本書提及的1975∼1995這20年間,從東京大學建築學系邁向建築師之路。另一方面,磯達雄先生(本書的作者)則是在後現代主義最興盛的時期進入名古屋大學建築學系接受洗禮。相差10歲的兩人,分別對這個時代有何看法?我們請兩人各選出5件「對日本後現代主義意義重大的建築」展開對談。
磯︱有許多人認為,後現代主義比現代主義更不容易理解呢。
隈︱可能是因為後現代主義擁有兩面性吧。
磯︱什麼是兩面性?
隈︱其中一面是「地方感」的復甦。現代主義是一種以抽象樣式覆蓋世界的全球主義;相反的,後現代主義則是試圖再次發掘各地方固有性質的運動。
磯︱另一面又是什麼呢?
隈︱那就是「Pan-Ame r i c ani sm(泛美主義)」。推動後現代主義的人是美國的部分建築師,他們汲取希臘、羅馬以來的非地方感作為基礎的古典主義建築,並將其當成美國的地方感,結果產生了像是要否定地方感的扭曲狀態。
之後,後現代主義從美國來到日本,於是日本也被迫接受源自美國的新全球主義。就因為兩種面相的強度不一,作品才會產生差異,並進一步導致後現代主義難以被眾人理解。
磯|那麼,隈先生為什麼會選擇白井晟一的懷霄館(親和銀行總公司第3次增改建電腦大樓)呢?
隈|因為白井先生的存在非常重要,他的思想遙遙領先後現代主義,只要看過「原爆堂計畫」(1955年),就能得知白井先生是從不同於水平性和透明性的其他觀點吸收現代主義,而他所吸收的現代主義又逐漸變質成類似後現代主義的箱性、垂直性等性質,尤其懷霄館更是強烈地表現出箱性和垂直性。我認為,這對之後以磯崎(新)先生為中心的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師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先例,也可以說帶給了其他人勇氣。
在我看來,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轉換,是一場發生在丹下(健三)先生這位老師,和磯崎先生、黑川(紀章)先生這些弟子之間的大規模「弒父」事件。而在背後支援「屠殺」的人,正是白井先生。
磯|實際見過這棟建築後會感到有趣,是因為白井先生彷彿化身為策展人,從世界蒐集各種事物,創造出這樣的空間。
隈|或許可以說,在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間,還存在著另一種作為策展之用的建築,而其發揮了pivot hinge(鉸鏈)的功能吧。
創新不會從「正確」中誕生
磯|我第一個選擇的,是大高正人的千葉縣立美術館。現代主義開始轉向後現代主義的現象出現在70年代,而千葉縣立美術館正是其中的代表例。自那之後,大高先生的建築就全部都有大屋頂了。
本書也收錄了大江宏的「角館町傳承館」(1978年,34頁)。該建築同樣也有著大屋頂,並加入拱形的造型。進入80年代後,就連前川國男也開始架起屋頂來了。從所謂現代主義5原則的這類造型,逐漸轉變成非該類型之物,到最後丹下先生轉而投向後現代主義,我認為70年代是這一連串巨大演變的序章。隈先生對於這個時代的現代主義巨匠們的動向有什麼看法?
隈|坦白說……我一直覺得很遜(笑)。我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那種自己蓋章認證,或是為自己找藉口的行為很無聊。而且「正確」一詞只會把平凡的現代主義愈拖愈垮,讓20多歲的年輕人覺得缺乏知性又不真誠。
磯崎先生將後現代主義包在名為「知性詼諧」的糯米紙中介紹給日本,現代主義派卻無法理解潛藏其中的偽惡性和批評性,依舊一派無趣地坐在自己的「正確」上。但是無論哪個時代,創新的事物都不會從「正確」中誕生。
磯|隈先生下一個選擇的,是象設計集團的名護市廳舍(1981年)。
隈|這棟建築直到現在仍是我最喜愛的作品。名護市廳舍未採取現代主義派的「正確」形式及磯崎先生的「知性詼諧」,而是在這樣的規模下,直接將沖繩的風土民情化為至今未曾有過的建築,這一點實在讓我深受感動。雖然我一直覺得象設計集團大量運用風獅爺的裝飾性手法很多餘,不過風獅爺卻在名護市廳舍裡退居配角,使整體散發出古典的強韌感。
詼諧不是誰都能辦到的
磯|接下來也是隈先生所選的筑波中心大樓(1983年)。
隈|這是日本建築從富有水平性、透明性的丹下派現代主義,轉換成能夠表現垂直性的「箱型」建築的紀念碑。到頭來,屬於丹下派結構的現代主義「箱型」建築,一旦周圍環境複雜化或顧客提出的要求變嚴苛,就會立刻露出破綻。不過,多虧磯崎先生和黑川先生確立了不會致使「箱型」建築露出破綻的方法論,之後日本才能無所顧忌地以箱型建造公共建築。
磯|意思是磯崎先生和黑川先生創造了讓公共建築的企劃,能與建築表現和諧共存的手法嗎?
隈|是的。那是一種包含商業在內,無論進行何種企劃案,都能讓建築呈現應有面貌的技術。歐洲的古典主義建築就是因為擁有那種技術,才得以從希臘羅馬時代延續超過2000年。我認為磯崎先生和黑川先生是日本首度能夠掌握那種成熟技巧的建築師。
磯|我所選出的石井和紘的直島町役場(1983年),與筑波中心大樓有關。直島町役場也是純粹以「引用」手法設計的建築。該建築完工的那一年,我正好升大學,對以引用建造建築的手法特別有感覺。因為我覺得,就如同高橋源一郎的小說和黃色魔術交響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的音樂一樣,將來建築或許也只能藉由引用來創造了。
隈|直島町役場其實也擁有超越引用的有趣之處。譬如大量運用薄屋頂和斜向線條的設計,感覺就與四周的木造住家十分契合。我對新建築會與周邊環境的粒子感、物質感產生何種反應的都市設計很感興趣,所以一見到這棟建築,就不禁讚嘆石井先生的手法相當成功。
磯|原來不能單從引用方面評論直島町役場啊。那麼,隈先生對於這棟建築採納日本語彙,也就是日式風格這一點有什麼看法?
隈|馬克思有句名言是「第一次出現是悲劇,第二次則是喜劇」,但是我反而覺得第一次只能以喜劇登場。姑且不論村野藤吾、吉田五十八那些已經走入另一個世界的人,當時還在世上的建築師都視使用日式元素為忌諱,因此若想突破這種狀況,恐怕也只能故作詼諧了。
麥可葛瑞夫(美國建築師,1934 年出生)在見過筑波中心大樓之後,曾經對磯崎先生提出「你為何不使用日式元素呢?」的疑問。我想這個問題大概觸及磯崎先生的痛處了吧。因為這句話的意思,就等於在說他的「箱型」技術不足以操作日式元素。不過石井先生卻以他的才能,詼諧而完美地將日式元素融入作品。
所以說,詼諧不是誰都能辦到的。
日本後現代主義的緊張感
磯|隈先生,你對這個時代在建築中的詼諧性與藝術性有何看法?
隈|從前的時代就好比在詼諧性和正當性中間走鋼索一樣,只要拖住詼諧性,就會掉下這一邊的懸崖;要是拖住正當性,又會往另一邊的懸崖墜落。相較之下,這個時代的設計師則是盡情地嘗試各種建築方法論直到極限,而且無論成功或失敗,各式各樣的範本都有。我現在的立場,也是在與這個時代並行一段時間之後才摸索出來的。
美國的後現代主義是單純的歷史主義,而且社會整體也都朝著那樣的方向前進,所以不需要詼諧,也因而沒有緊張感。但是在日本,支撐社會的文化一直以來都很不安定,導致建築師們長期都在與文化狀況搏鬥的情況下創作建築。正因為那份緊張感表現在作品中,如今看起來才格外有趣。
磯|近來中國和中東出現了許多個性十足的建築。那些國家也會產生像日本後現代主義時代的建築嗎?
隈|我想現在應該是不會,因為他們太缺乏與社會、文化之間的搏鬥和緊張感了。建築這種東西,會表現出自身與社會是以何種關係彼此交鋒;而小說的有趣之處也在於此,所以在日本後現代主義盛行的20年間,才能欣賞到擁有那種風格的文學作品。至於歐洲,柯比意和密斯凡德羅所處的戰爭前後時代亦是如此。梵樂希將其稱為「精神危機」的時代。
我希望各位能夠將後現代主義的時代,視為一部記錄建築師如何與社會搏鬥的紀錄片。創造建築的行為中,必定有著與社會搏鬥的一面,因此這個時代的作品對年輕人而言,是相當值得參考的範本。
隈研吾[建築師、東京大學教授]× 磯達雄[建築作家]
「與社會搏鬥所迸生的緊張感——沒有什麼比這個時代更有趣了。」
隈研吾 × 磯達雄精選出的十大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依完工年份)
1 懷霄館[親和銀行總公司第3次增改建電腦大樓]
白井晟一|1975年— 隈
2 千葉縣立美術館
大高正人|1976年[第2期] — 磯
3 名護市廳舍|象設計集團|1981年— 隈
4 筑波中心大樓|磯崎新|1983年— 隈
5 直島町役場|石井和紘|1983年— 磯
6 釧路市立博物館|毛綱毅曠|1984年— 磯
7 盈進學園東野高等學校
克里斯多佛亞歷山大|1985年— 隈...
作者序
解開長達20年的封印
近幾年,我經常聽說現代主義建築十分受一般民眾喜愛;也常看到市民在得知建於經濟高度成長期的官方建築和文化設施需要改建後,提出請願書要求保存、運用,或開設座談會的報導。對於一直以來,透過《昭和現代建築巡禮 西日本篇》(日本2006年出版)、《同東日本篇》(日本2008 年出版)闡述現代主義建築迷人之處的我們而言,這樣的消息相當令人振奮。
可是,我卻從未在新聞上聽說市民提出請願書,要求保存後現代主義建築;也沒在一般雜誌上看過後現代主義建築的特輯;甚至連建築業界也鮮少有人認真評論後現代主義建築。這樣既不批判也不肯定,就只是視而不見的現象,與其說漠不關心,我倒覺得眾人像是將後現代主義建築封印了一般。
後現代主義建築之所以會被忽視的最大原因,恐怕是因為它的建設高峰期與泡沫經濟崩壞的時期重疊吧。無論是一般人還是建築業界的人士,大家都對那個時代懷抱著罪惡感。「稱讚在泡沫時期投入大筆金錢建設的建築物,不知會遭受何種非議?」——人們或許都會受到這樣的想法束縛吧。
能夠從過去20年來建設的50棟建築中看見什麼?
筆者畢業於政經學系,曾於1990年在跟現在工作領域完全不同的建築專門雜誌工作。當時正值後現代主義的全盛期。坦白說,我剛進公司時,絲毫不明白那些在雜誌上掀起熱潮的建築到底好在哪裡。相反的,比起後現代主義建築,舊雜誌裡充滿簡約之美的現代主義建築更吸引我,《昭和現代建築巡禮》的企劃也由此而生。
但20年過去了,隨著建築知識的增加,我開始對當時未能理解的後現代主義感到好奇。
如果不了解後現代主義誕生的契機,就無法了解現代主義的問題;倘若不明白後現代主義為何殞落,便無從得知今後的建築該朝哪個方向前進。唯有解開長達20年的封印,歷史才能連貫。
以上雖然寫了這樣一本正經的文字,但撇開出版人的使命感不談,其實我是私心希望能到處遊覽其他人不常欣賞的建築。
我好想仔細瞧瞧轉作殯儀館的「M2」,以及堪稱泡沫經濟象徵的「川久飯店」內部。不僅如此,我也對現在的自己在見到完工當時令我費解的「青山製圖專門學校1 號館」後,會心生什麼樣的感覺充滿興致。建築巡禮的原動力,通常都來自這種微不足道的小念頭。
本書包含了在《日經建築學》以連載形式刊登的26 棟建築報導,還有以「順道造訪」為宗旨,全新創作的24棟建築插圖。介紹對象為1975∼1995 年完工的建築,並依照那些建築的完工年份編排。只要造訪過這50棟後現代建築,或許就能體會其中的奧妙;即便無法從中領會,光是能一覽代表這個時代的建築也足夠有趣了,不是嗎?
那麼,就讓我們解開這長達20年的封印吧!
2011年6月
宮澤洋[日經建築學,負責本書的插畫]
解開長達20年的封印
近幾年,我經常聽說現代主義建築十分受一般民眾喜愛;也常看到市民在得知建於經濟高度成長期的官方建築和文化設施需要改建後,提出請願書要求保存、運用,或開設座談會的報導。對於一直以來,透過《昭和現代建築巡禮 西日本篇》(日本2006年出版)、《同東日本篇》(日本2008 年出版)闡述現代主義建築迷人之處的我們而言,這樣的消息相當令人振奮。
可是,我卻從未在新聞上聽說市民提出請願書,要求保存後現代主義建築;也沒在一般雜誌上看過後現代主義建築的特輯;甚至連建築業界也鮮少有人認真評論後現...
目錄
002 前言
008 巡禮MAP
012 摸索期 1975 −1982
014 懷霄館[ 親和銀行總公司第3次增改建電腦大樓] ︱1975︱ 白井晟一研究所 ─ 01
在末日浪潮下蔚然佇立的高塔
020 別子銅山紀念館 ︱1975︱ 日建設計 ─ 02︱順道造訪
不只是背景
022 今歸仁村中央公民館 ︱1975︱ 象設計集團 ─ 03︱順道造訪
單純而豐潤
024 千葉縣立美術館 ︱1976︱ 大高建築設計事務所 ─ 04
回家吧!
030 筑波新都市紀念館 ︱1976︱ 洞峰公園體育館 ︱1980︱ 大高建築設計事務所─ 05,06︱順道造訪
脫離平屋頂吧!
034 小牧市立圖書館 ︱1977︱ 象設計集團 ─ 07︱順道造訪
不規則碎形感
040 角館町傳承館 ︱1978︱ 大江宏建築事務所 ─ 08
時代錯亂的魔法
046 金澤市立圖書館 ︱1978︱ 谷口、五井設計共同體 ─ 09
光滑與粗糙
048 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 ︱1980︱ 白井晟一研究所 ─ 10︱順道造訪
澀谷的黑色建築
056 名護市廳舍 ︱1981︱ Team ZOO [ 象設計集團+ Atelier Mobile] ─ 11
可以盡情品嚐章魚飯
弟子屈町屈斜路愛奴聚落民俗資料館 ︱1982︱─ 12︱順道造訪
釧路漁人碼頭MOOK ︱1989︱ 毛綱毅曠建築事務所─ 13︱順道造訪
從神祕到科幻
058 新宿NS大樓 ︱1982︱ 日建設計─ 14︱順道造訪
意想不到的A 級娛樂建築
060 赤坂王子飯店新館 ︱1982︱ 丹下健三、都市、建築設計研究所─ 15︱順道造訪
迷人的「蝴蝶」大樓
062 摩天樓 兵庫縣立歷史博物館 ︱1982︱ 丹下健三、都市、建築設計研究所─ 16︱順道造訪
引用真的姬路城
064 興盛期 1983 −1989
066 筑波中心大樓 ︱1983︱ 磯崎新工作室 ─ 17
順勢吐槽的真義
072 直島町役場 ︱1983︱ 石井和紘建築研究所 ─ 18
馬賽克、日本
078伊豆長八美術館 ︱1984︱ 石山修武+Dam Dan 空間工作所 ─ 19
偉大的業餘人士
084 釧路市立博物館 ︱1984︱ 釧路市濕原展望資料館 ︱1984 ︱毛綱毅曠建築事務所 ─ 20,21
形同小宇宙的建築
090 球泉洞森林館 ︱1984︱ 木島安史+YAS都市研究所 ─ 22︱ 順道造訪
從森林湧出的巨大泡泡
092 東京都葛西臨海水族園 ︱1989︱ 谷口建築設計研究所 ─ 23︱順道造訪
連工作區都井然有序
094 世田谷美術館 ︱1985︱ 內井昭藏建築設計事務所 ─ 24
關於「健康」的隱喻
100 盈進學園東野高等學校 ︱1985︱ 環境構造中心[C. Alexander] ─ 25
可愛的建築不好嗎?
106 織陣 ︱1986︱ 高松伸建築設計事務所 ─ 26
派不上用場的機械
112 YAMATO INTERNATIONAL ︱1986︱ 原廣司+AtelierΦ 建築研究所 ─ 27
台基上的雲
118 石垣市民會館 ︱1986︱ MIDO同人+前川國男建築設計事務所 ─ 28︱順道造訪
現代主義派的龍宮城
120 東京都多摩動物公園昆蟲生態館 ︱1987︱ 日本設計 ─ 29︱順道造訪
宛若蝶翼般的蝴蝶天堂
122 龍神村民體育館 ︱1987︱ 渡邊豐和建築工房 ─ 30︱順道造訪
「混合」的衝突感引人注目
124 東京工業大學百年紀念館 ︱1987︱ 篠原一男 ─ 31︱順道造訪
意外好畫的複雜系
126 Fish Dance ︱1987︱ Frank O. Gehry ─ 32︱順道造訪
明明是灣岸卻出現淡水魚
128 兵庫縣立兒童館 ︱1987︱ 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 33
讓建築自己說話
134 朝日啤酒吾妻橋大樓+吾妻橋會堂 ︱1989︱ 日建設計+菲利浦史塔克 ─ 34
火焰符號
140 湘南台文化中心 ︱1989︱ 長谷川逸子、建築計畫工房 ─ 35
鋁上無數的洞、洞、洞
146 爛熟期1990 −1995
148 青山製圖專門學校1號館 ︱1990︱ 渡邊誠/Architects Office ─ 36
矗立在澀谷的鋼彈
154 Joule A ︱1990︱ 鈴木愛德華建築設計事務所 ─ 37︱順道造訪
少看不起「一招半式」
156 東京都廳舍 ︱1991︱ 丹下健三、都市、建築設計研究所 ─ 38
增殖且巨大化的樣式
162 八代市立博物館 未來之森博物館 ︱1991︱ 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 ─ 39
然後⋯ 大家都變輕了
168 M2 ︱1991︱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 40
Meme n t o mo r i—記住, 你終將一死
174 川久飯店 ︱1991︱ 永田、北野建築研究所 ─ 41
浮在泡沫中的黃金城
180 高知縣立坂本龍馬紀念館 ︱1991︱ Workstation ─ 42
解構日本
186 姬路文學館 ︱1991︱ 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 43︱順道造訪
T h i s i s 安藤!
188 石川縣能登島玻璃美術館 ︱1991︱ 毛綱毅曠建築事務所 ─ 44︱順道造訪
感覺好比太空人
190 Amusement Complex H ︱1992︱ 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 ─ 45︱順道造訪
20年後的異卵雙胞胎
192 梅田天空大樓 ︱1993︱ 原廣司+ AtelierΦ 建築研究所 ─ 46︱順道造訪
進化的空中呈現
194 愛媛縣綜合科學博物館 ︱1994︱ 黑川紀章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 47
任誰都懂的現代建築
200 秋田市立體育館 ︱1994︱ 渡邊豐和建築工房 ─ 48
無所不在的世界中心
206 西海珍珠海洋中心 ︱1995︱ 古市徹雄、都市建築研究所 ─ 49︱順道造訪
最先進的拼布藝術
208 輝北天球館 ︱1995︱ 高崎正治都市建築設計事務所 ─ 50
後現代主義的孤獨
214 對談|Dialogue
隈研吾[建築師、東京大學教授]× 磯達雄[建築作家]
「與社會搏鬥所逬生的緊張感─沒有什麼比這個時代更有趣了」
226後記
230文章刊登/採訪時間
231作者檔案
002 前言
008 巡禮MAP
012 摸索期 1975 −1982
014 懷霄館[ 親和銀行總公司第3次增改建電腦大樓] ︱1975︱ 白井晟一研究所 ─ 01
在末日浪潮下蔚然佇立的高塔
020 別子銅山紀念館 ︱1975︱ 日建設計 ─ 02︱順道造訪
不只是背景
022 今歸仁村中央公民館 ︱1975︱ 象設計集團 ─ 03︱順道造訪
單純而豐潤
024 千葉縣立美術館 ︱1976︱ 大高建築設計事務所 ─ 04
回家吧!
030 筑波新都市紀念館 ︱1976︱ 洞峰公園體育館 ︱1980︱ 大高建築設計事務所─ 05,06︱順道造訪
脫離平屋頂吧!
034 小牧市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