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輕鬆學會地理學,有趣、易懂、實用三合一
這裏沒有枯燥乏味的資料,也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
只有最精彩的故事和最有用的地理學知識。
≡≡想瞭解地理學,請翻開這本書≡≡
瞭解天文、熟知地理——需要這本書;
開闊視野、增加知識——需要這本書;
培養興趣、提升成績——需要這本書。
總之,如果想扔掉深奧,留下實用好玩的地理學,就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
作者簡介:
余建明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畢業。
目前任職於民間機構從事環境改造工作,對於環境保護議題相當關注,專精於地球環境資源運用的研究。
章節試閱
第三篇:異象紛呈——地理學的學科分類及流派
法顯取經獲得的地理知識
為地理學發展階段增光添色
地理學按照發展階段,分為古代地理學、近代地理學和現代地理學三個時期。從遠古到十八世紀末,是古代地理學時期;從十九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五○年代,歷史上屬於近代地理學階段;從二十世紀六○年代至今是現代地理學時期。
出生在東晉時期的法顯,是中國佛教史上一位有名的僧人,他曾經一度到海外取經求法,革新中國佛教,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法顯不僅在佛學上有很高的造詣,而且還是一個性情純厚的人。有一年秋天,他和寺院裡其他的僧人正在收割水稻,突然有一群飢民前來搶奪稻穀。其他的僧人都嚇跑了,只有法顯獨自留下。
他對飢民說:「你們需要稻穀,可以隨意來取。你們過去從來不佈施別人,才會有今天的貧窮與飢餓。現在又來搶奪別人的稻穀,來世會更加不堪設想,貧僧實在為你們擔憂啊!」飢民們聽後放下稻穀就想走,法顯還是讓他們拿了一些。寺院裡的僧人都為此嘆服不已。
從此以後,法顯在寺院裡成為了受大家尊重的大師。東晉隆安三年(西元三九九年),已經年近古稀的法顯深切地體悟到,中國現有的佛經遠遠滿足不了佛教發展的需要,於是他下定決心要到海外去取經求法。這年的春天,法顯從長安出發,向西方天竺(現在的古印度行進),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苦的旅行。雖然沒有神話故事中唐僧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難,但是法顯一路上也是歷經千辛萬苦,最後在東晉義熙七年完成了這個光榮而又艱鉅的使命,他帶著從天竺取來的經法,坐上商人的船舶,踏上了回家的路。
地理學按照發展階段,分為古代地理學、近代地理學和現代地理學三個時期。
古代地理學時期,是從遠古到十八世紀末,這一段主要記錄的是一些簡單的地理知識,比如中國的《尚書.禹貢》、《管子.地員》、《山海經》、《水經注》等。
但是由於受當時的條件限制,在各個國家內部,地理學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劃分,以致於他們的記載多是片段性的,缺乏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
從十九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五○年代,歷史上屬於近代地理學階段,在這個歷史時期,曾出現過幾位著名的探險家,比如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
哥倫布在一四九二年到一五○二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達.伽馬於一四九七年從里斯本出發,經好望角、到莫桑比克,然後到達印度西南部重鎮卡利庫特,並滿載交換來的寶石、香料而歸;而麥哲倫在率領船員航海的過程中,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這幾位探險家的行為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地理學的發展。與此同時,其他國家也相繼有地理方面的書籍問世,比如德國洪堡的《宇宙》和李特爾的《地學通論》等,這些書籍都很詳細地記載了從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
除此以外,他們的著作還涉及到了氣候地理學以及土壤地理學等,較前一個階段相比,這個階段對地理學有了一個很系統的劃分,對地理學這門學科的理論分析也趨於完整。
從二十世紀六○年代至今是現代地理學時期,由於電腦製圖、地理資訊系統、衛星等高科技的出現以及應用,使得這一時期的地理學被區劃為高科技的產物。世界在進步,科學在發展,隨著高科技的應用,今後的地理學將以更加科學嚴謹的姿態服務於社會的各個方面。
第三篇:異象紛呈——地理學的學科分類及流派
法顯取經獲得的地理知識
為地理學發展階段增光添色
地理學按照發展階段,分為古代地理學、近代地理學和現代地理學三個時期。從遠古到十八世紀末,是古代地理學時期;從十九世紀初到二十世紀五○年代,歷史上屬於近代地理學階段;從二十世紀六○年代至今是現代地理學時期。
出生在東晉時期的法顯,是中國佛教史上一位有名的僧人,他曾經一度到海外取經求法,革新中國佛教,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法顯不僅在佛學上有很高的造詣,而且還是一個性情純厚的人。...
作者序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隨著人們對地球表面狀況的深入瞭解和探究,逐漸產生了各種地理概念,並且隨著地理知識的不斷累積,便產生了一門研究自然界以及自然界與人類關係的科學,這就是地理學。概括地說,地理學就是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關係的學科,其目的是為了探究開發並保護地球的自然資源,更好地協調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可見,地理和地理學在人類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地理可以讓人們瞭解地球,進而瞭解社會;地理學則可以幫助我們打開自然的神祕面紗,瞭解那些看似神奇的事物。
二戰期間,德軍潛艇為了襲擊盟軍,常常從地中海進入直布羅陀海峽,出其不意地打擊盟軍。接連幾次遭受襲擊之後,盟軍長了「心眼」,派出艦隊守住海峽,並採用聲納監聽系統,來探測德軍潛艇出沒時間,準備用深水炸彈將其炸毀。然而,令人大失所望的是,監聽多日,德軍潛艇依然可以在盟軍眼皮底下溜出海峽,大搖大擺地出現在大西洋上。
盟軍為此著實惱火,甚至有人懷疑德軍有什麼祕密裝備或者神靈相助。那麼,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原來,德軍熟知直布羅陀海峽的海水運動情況,於是善用了這個特點。在海峽表面,海水從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可是在海峽底層,海水流動方向正好相反,從地中海流入大西洋。於是,德軍潛艇進入海峽之後,可以完全關閉潛艇上的所有機器,只憑藉海流的動力,就能輕鬆自如地進入大西洋執行任務。就這樣,盟軍在狡猾的德軍面前,只能望洋興嘆。
古往今來,地理環境對於戰爭的影響一直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瞭解地理、運用地理學方法研究爭的重要性。實際上,地理學的作用不只如此,它更重要的任務和意義,是讓我們瞭解大自然和人類的生活,進而創建更美好的地球家園。
我們常常為看到的奇特景觀感嘆,為古人遺留下的文明碎片暢想:是誰?為什麼?什麼時間在地球表面留下這些東西?它們將走向何方?這些問題的解答,只有走進地理學,經由科學的方法去探究、鑽研和發現,才能揭開答案。
我們還熱衷於探索和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生活,比如生活在雲南省怒江大峽谷最北端的獨龍族。由於常年大雪封山,地理環境閉塞,這個只有五千餘人的民族多年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過著原始的刀耕火種生活。他們的存在說明了什麼?我們又能從中瞭解到多少祕密?這些問題同樣離不開地理學知識。
也許你曾對艱深拗口的地理辭彙望而卻步,但翻開本書一定會讓你的這些憂慮一掃而空。書中沒有枯燥乏味的資料,也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只有最精彩的故事和最智慧的領悟。
本書選取關於地理學的一百個故事,包括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地理知識、人類冒險之旅的發現,以及尚待探索的未解之謎。讀者可以在輕鬆的閱讀之中,較為全面地瞭解地理學,以此來體驗生命的深度與質感,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隨著人們對地球表面狀況的深入瞭解和探究,逐漸產生了各種地理概念,並且隨著地理知識的不斷累積,便產生了一門研究自然界以及自然界與人類關係的科學,這就是地理學。概括地說,地理學就是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關係的學科,其目的是為了探究開發並保護地球的自然資源,更好地協調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可見,地理和地理學在人類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地理可以讓人們瞭解地球,進而瞭解社會;地理學則可以幫助我們打開自然的神祕面紗,瞭解那些看似神奇的事物。
二戰期間,德軍潛艇為了襲擊盟軍,常常從地中海進...
目錄
原書名:關於地理學的100個故事
第一篇:無所不包——「科學之母」地理學
第二篇:普及面廣——地理學研究及理論
第三篇:異象紛呈——地理學的學科分類及流派
第四篇:膽略之旅——世界地理大發現
第五篇:學以致用——地理學應用前景廣闊
原書名:關於地理學的100個故事
第一篇:無所不包——「科學之母」地理學
第二篇:普及面廣——地理學研究及理論
第三篇:異象紛呈——地理學的學科分類及流派
第四篇:膽略之旅——世界地理大發現
第五篇:學以致用——地理學應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