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的媽媽最美麗
如果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媽媽能夠心平氣和,孩子就不會那麼急躁了。
孩子急躁都是跟父母學的
家長會上,父母們都在交流教育孩子的經驗。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個性比較急躁,什麼事情稍不如意就喜歡大吵大鬧。大家都覺得這是因為現在的孩子養得太過嬌慣了,得嚴格管教才行。有一個孩子的爸爸發表了不太一樣的意見。
這位爸爸說,在他家以前是孩子的媽媽主管教育孩子,孩子的媽媽是個急性子,與孩子兩句話不合,嗓門就越扯越高。此外,對孩子做的事情,也一直習慣性地採取質疑的態度:孩子練琴,練完之後第一句話就是:「你到底練完了沒有,沒騙媽媽吧!」
作業寫完了,也質疑:「你到底做完沒有呀?沒偷懶漏題吧!」
漸漸地,面對媽媽的質疑,孩子的情緒也變得煩躁起來,心裡更是不服氣……後來他覺得那樣管孩子不行,就接過了主管孩子的重任,他提醒自己,不管孩子學習情況怎麼樣,做了什麼錯事,都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女兒特別適應他的教育方法,學習態度、成績都不錯,原來脾氣暴躁、粗心大意的毛病也大為改觀。後來他總結一句:「孩子的急躁很大一部分是受父母教育的影響。父母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心平氣和了,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溫和起來。總是對孩子吵吵嚷嚷,孩子也會變得暴躁。」
聽完他的發言,很多父母紛紛「自我檢討」。我也加入檢討的行列。
比如早上我讓果果在襯衫外面穿個毛背心,他不穿,我就惱了,劈頭訓一頓:「哎,你這孩子怎麼不聽話呢?你穿這麼少,想生病嗎?生病了打針吃藥你就高興啦!不行,趕緊去把背心穿上!」他這才不情願地去穿背心。
這時候我看上班快要遲到了,就催他:「果果,快點快點!快要遲到了!」看他磨磨蹭蹭,我趕快跑過去,不由分說地給他套上背心,拉著他就往外走。
他顯然不高興,撅著嘴抱怨:「媽媽,背心穿著好熱哦!」
我哪有時間跟他慢慢解釋,就說:「到外面就冷了,今天會降溫,媽媽還會騙你嗎?」匆匆地把他送到校門口就趕著上班去了。
一旦果果做錯了事,那我就更容易急躁了。一次我們在外面吃飯,果果把果汁打翻了,灑了我一身,那可是我新買的裙子,我當即就火了,對他大發脾氣:「媽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不要亂動,你怎麼就不聽話!看媽媽的衣服都成什麼樣了!」果果委屈地看著我不知所措。
可能正因為我的急躁,果果也有這樣的傾向。他在客廳堆積木,我打掃環境時,不小心把他堆好的城堡碰倒了,他立刻大發脾氣:「媽媽,妳怎麼不小心點!都給我弄壞了!」
說著還氣呼呼地把所有的堆好的積木推倒,坐在積木堆裡對我怒目而視。
我也生氣了,說:「媽媽又不是故意的,你再堆不就好了!」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檢討之後我發現,果果的表現和我的表現真有相似之處。
不要著急,慢慢來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案例:有一位媽媽經常為孩子的慌張、馬虎而煩惱。可是在和老師溝通的過程中,她發現,在老師眼裡自己的孩子很穩重。這位媽媽覺得難以置信,回家後問孩子,孩子告訴她,在學校老師從來不催她,總是告訴她不要急,慢慢來,所以她做什麼事情都不急了。
看來,如果媽媽心平氣和,孩子也會不緊不慢,穩穩當當。所以,要想孩子不急躁,我們先要收斂自己的急脾氣,做個心平氣和的媽媽。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能理解父母的「急性子」——他們無非是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獲得更好的成績,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不要太著急,因為父母焦躁孩子也會焦躁。
學會低頭,事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大可以放下家長的面子去向孩子道個歉,去跟孩子好好談一談,讓他知道自己的想法。
如果孩子不小心碰翻了飲料,弄髒了我們的衣服。心平氣和的媽媽肯定不會大發脾氣,而是會若無其事地對孩子說:「沒關係,正好媽媽的衣服該洗了。」孩子看著媽媽的這種反應,他就會知道將來遇到類似的情況應該如何去應對。
當媽媽不小心碰翻他的積木,他也許會對媽媽說:「不要緊,剛才那個堆得不好,我再堆個更好的!」如果是這樣,該是多麼和諧的母子關係啊!
所以,孩子做事的時候,盡量不要在一旁催促「快點,快點」;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也不要急著發脾氣。孩子伴隨著心平氣和的媽媽長大,能受到感染,向媽媽學習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感和行為的方法,遇到問題和挫折就能不急不躁了。
說到就要做到,做不到的不要說
父母對孩子要說話算數,所給的許諾應即時兌現,這是給孩子做出誠信的榜樣,
增加自己的威信,教育孩子誠信的最好方式。
孩子不是用來應付的
果果五歲的時候,看到社區很多孩子在溜冰,非常羨慕。纏著我幫他也買一雙溜冰鞋。我覺得他還小,擔心溜冰不安全,不想幫他買。果果一再給我保證,他會非常非常小心的。可是他保證有什麼用,到時候不小心摔傷了可怎麼辦。但是我又不想直接拒絕他,就說:「你現在太小了,等你上國小了我就幫你買。」我想著小孩子嘛,過一陣子就忘記了。
誰知道他一直都記著。國小剛開學,他就提醒我:「媽媽,妳說上國小就幫我買溜冰鞋的。」
我早就忘記這回事了,經他提醒才記起來,但那時候就是不想幫他買才隨口那麼說的,現在還是不想幫他買,我告訴他:「等你上二年級了再買吧!你現在還小,會把腿摔傷的。」
果果一聽不高興了,大聲說:「我再也不相信媽媽的話了,媽媽是個大騙子!」我一聽怒了,這孩子怎麼能這麼跟媽媽說話!他倒好,說完自顧自往家走,不理我了。
可能每一個父母都有答應了孩子的要求,後來卻食言的例子。有些父母認為這樣做是為了當時應付孩子;或者希望孩子能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或者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只是隨意對孩子開出空頭支票,根本沒有打算日後兌現。就像我一樣。
但總這樣做後果卻是很嚴重的。父母隨口說出應付孩子的話,轉眼忘記了,但孩子卻不會忘記。如果父母這樣隨口應承得很多,卻經常不做到,一方面會讓孩子傷心,另一方面也會給孩子留下說話不算話的印象,失去孩子對自己的信任,以後說什麼孩子就不會再相信。並且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說到卻不去做到,養成撒謊或者言而無信的惡習。
我想起有名的曾子殺豬的故事。曾子,也就是曾參,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集上去,兒子哭鬧著要跟去。曾參的妻子就哄兒子說:「好孩子,你別哭,你在家裡等著,媽媽回來殺豬炒肉給你吃。」兒子聽說有肉吃,就不吵著跟媽媽去了。
曾參的妻子從街上回來,只見曾參拿著繩子在捆豬,旁邊還放著一把雪亮的尖刀,正準備殺豬。他的妻子一見慌了,趕快制止曾參說:「我剛才是和孩子說著玩的,並不是真的要殺豬呀!你看你怎麼當真了!」
曾參語重心長地對妻子說:「妳要知道孩子是欺騙不得的。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只會學父母的樣子聽父母的教訓。今天妳要是這樣欺騙孩子,就等於教他說假話欺騙別人。再說,今天你要這樣欺騙孩子,孩子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以後妳再講什麼話,他就不會相信了,對孩子進行教育也就難了。妳說這豬該不該殺呢?」
曾妻聽了丈夫的一席話,後悔自己不該和孩子開那個玩笑,更不該欺騙孩子。既然答應殺豬給孩子吃肉,就說到做到,取信於孩子。於是曾參和妻子一起動手殺豬,為孩子燒了一鍋香噴噴的豬肉。
看來聖人就是聖人,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比的。如果是我,肯定不會為了一句哄孩子的話去殺一隻豬的。但是,既然知道自己做不到,一開始不說不就可以了嗎?
對「一諾千金」常懷敬仰
俄國作家班苔萊耶夫的《諾言》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群孩子在公園裡玩打仗的遊戲,一個大孩子是元帥,他命令一個新來的小「中士」:「這是我們的軍火庫,你留在這當哨兵,在我沒把你換下來之前,你就站在這裡。」
「中士」說:「好。」
「元帥」又吩咐說:「你要保證絕不離開。」
「中士」很聽話,一直堅守崗位,天黑了其他孩子都回家了,他們已經把這個小「中士」忘了。
「中士」又冷又餓,非常害怕,卻不肯離開「崗位」,公園要關門了,一個好心的路人勸他離開他也不肯,於是找來一個真正的少校幫忙。
少校說:「中士同志,我命令您撤離崗位。」
「是,少校同志,奉命撤崗。」小男孩這才肯回家去。
我不知道如果這個小男孩是我們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會如何評價他的行為。如果是我,我可能會說:「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傻呢?玩個遊戲你就這麼當真,弄得這麼晚才回家,讓媽媽擔心你!」是的,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所以我們今天的孩子看上去都很機靈,卻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有所欠缺。
說到底還是我們父母沒有做好表率作用。想想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也會這樣:讓他寫作業,他說:「等一會兒,我吃完這顆蘋果就去寫。」吃完蘋果了,他卻打開電視,再催他,他又說:「等一會兒,我看完這集動畫就去寫!」
其實這種做法,看似拖延,本質上就是不守信用,說到不去做到。這是不是和我們平時應付他時候說的話如出一轍?我們曾經答應他:「把數學作業寫完就讓你去玩。」數學作業做完了,我們還想讓他寫國文作業:「等一會兒,做完國文作業就讓你去玩。」
說話不算數的父母只能培養出說話不算數的孩子,對承諾滿不在乎的父母也不會培養出信守承諾的孩子。因為孩子就是看著大人尤其是父母的表現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