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暢銷書!
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
仰賴石油、天然氣、核能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是否到了該覺醒的時刻?
以綠色能源、網路技術(如3D列印)為基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
產業、能源、政治、教育、生活方式都將產生偉大變革,
非核的美麗家園,也能真正實現
低碳的環境,永續發展的台灣,孩子的未來,人人都可以盡一份心力!
19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區、拔地而起的工廠。
20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催生了市郊的大批房地產業以及工業區的繁榮。
21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把每一棟建築物變成微型發電站,可以生產出自有能源。
我們即將步入一個「後碳」時代。人類能否永續發展,能否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遷,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是未來的希望。
‧曾經支撐工業化生活方式的化石能源(石油、煤、天然氣)正日漸枯竭;採用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太陽能、風力、水力、地熱能、生質能源等),才能確保一個可永續發展的未來。
‧網路技術和再生能源結合起來,將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奠定強大的基礎,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會改變世界。
‧傳統的集中式的生產活動,將轉型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分散式經營方式,傳統的階層式經濟和政治權力,將轉變為節點組織式的扁平化權力(lateral power)。
本書作者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是享譽全球的未來學大師、「第三次工業革命」概念的創立者、知名的經濟學家及社會評論家,目前擔任歐盟執委會與歐洲議會的顧問。他在這本重要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闡述,人類已經歷經了兩次工業革命,馬上將邁向開創性的第三次工業革命。而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是新的能源與新的資訊通訊技術結合之下而產生的。
第一次工業革命始於18世紀末,人類使用煤與蒸汽機,帶動紡織業的機械化,以機器代替手工。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石油)和新交通工具(汽車)、新通訊方式(電話、廣播和電視),開啟了20世紀的大量生產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石油等化石燃料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但如今石油資源日漸枯竭,而天然氣和煤又會造成嚴重的地球暖化。
第三次工業革命將由再生能源和網路建設所構成,在21世紀,由於數位技術的演進(例如3D列印),人人都可成為製造者的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即將展開。
如此,再生能源和網際網路技術結合起來,一般人可以在自己的家中、辦公室裏地生産出綠色能源,並在「能源網路」上共用,就像現在在網際網路上發佈和分享訊息一樣。同時,3D列印(3D Printing)技術的發展,人們只要在電腦上設計,就可3D印製出物件;新的能源搭配上新的製造模式,分散式生產(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將盛行,大幅改變人們做生意的方式、教育的方式,社會將轉型為「分散式的資本主義」(distributed capitalism)。
在本書中,作者根據自己幾十年來的研究,認為我們正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石油世紀的最後階段,而根本的原因在於以石油為代表的化石能源危機,以及它所帶來的負債。
第三次工業革命需要五大支柱,缺一不可:
1. 轉為使用再生能源。
2. 將所有的建築都轉化為微型發電站,可以就地收集再生能源。
3. 在每一棟建物以及基礎設施中使用氫和其他儲存技術,以儲存間歇性的能源。
4. 利用網際網路,將各大洲的電力網絡轉化為能源網路(energy internet),其運作原理如同網際網路(架構智慧電網〔smart grid〕,每個建築就地生產出少量的能源,多餘的電可以賣回給能源網路)。
5. 將所有的運輸工具轉型為插電式電動車及燃料電池動力車。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進展:
※ 2007年,歐洲議會正式通過「第三次工業革命」提案,做為歐盟長遠的經濟規劃與發展的路線圖。
※ 德國總理梅克爾、義大利前總理普羅迪、西班牙總理薩帕特羅、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羅馬市市長阿雷馬諾大力支持。
※ 產業界全力投入:飛利浦(Philips)、IBM、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施耐德電器(Schneider Electric)、奇異電器(GE)、西門子(Siemens)、全球最大太陽能公司Q-Cells、全球第一大營建廠商CH2M Hill、再生能源公司安迅能(Acciona)……。
※ 大規模的總體規劃:摩納哥公國、義大利羅馬市、荷蘭的烏特勒支省(Utrecht)、美國第七大城聖安東尼奧市。
最後,這整個趨勢,將我們帶回到許多人心中的原鄉——如同本書第8章提到的新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親近自然,讓城市與大自然融合、讓人與環境結為一體。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地球能夠永續發展下去,帶給人類更多福祉。這個能夠親近自然、永續發展的環境,值得我們熱情的追求。
作者簡介:
傑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
他是享譽全球的未來學大師、「第三次工業革命」概念的創立者、著名經濟學家、美國華府經濟趨勢基金會(Foundation on Economic Trends)總裁、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高階主管教育計畫(Executive Education Program)的資深講座教授。他也是具有國際聲譽的社會評論家和暢銷書作家,著有《工作的終結》(The End of Work)、《生物科技的世紀》(The Biotech Century)、《付費體驗的時代》(The Age of Access)、《氫經濟》(The Hydrogen Economy)、《歐洲夢》(The European Dream)、《同理心的文明》(The Empathic Civilization)等18本暢銷書,他的著作已被翻譯成超過35種語言。他目前為歐盟執委會與歐洲議會的顧問。
本書網站 http://www.thethirdindustrialrevolution.com/
譯者簡介:
張體偉
現為外交學院博士生。曾擔任大學教師,參與北京市課題、編寫教材、撰寫年度報告等。
孫豫寧
講師,法學博士,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關係專業,研究方向為國際關係理論及北極治理,現任職於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曾翻譯《中國的邏輯》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雲怡 英華威風力發電公司副總經理
南方朔 社會評論家
胡忠信 知名媒體工作者、政治評論家
徐瑞廷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臺北辦公室董事經理
楊千 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蔡惠卿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奕成英商巴克萊銀行董事總經理
鄭緯筌APP01網站總監
鄭崇華台達電子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
戴季全 Richi/里斯特資訊&TechOrange/流線傳媒創辦人
蕭代基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非核家園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貌?答案就在這本書中。
——孫正義,日本軟體銀行董事長暨執行長
本書揭櫫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五大支柱,除了傳遞「永續」的概念,更以「區域性」的合作概念,取代「集中化」的資源資本托拉斯概念。除了資訊流顯然已經具備網際網路的雛型之外,金流、物流、電流甚至於「人才流」以及「思考流」,都將在下一階段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發展中樹立里程碑。
——劉奕成,英商巴克萊銀行董事總經理
本書作者傑瑞米.里夫金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行動者,他的名聲就像管理界的彼得‧杜拉克一樣,在未來學派中受人尊敬。他關心的未來,尺度比較大;閱讀這本書會讓人的視野變得比較理性、宏觀。
——楊千,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本書的內容可提供我們諸多的啟發,如果您目前已在政治、經濟、商業、教育的體系上扮演領導人的角色,請務必來了解這個大趨勢。若您是計劃要新創事業的年輕人,也許你可以從書中嗅到商業機會,找到潛力市場的切入點!如果您關心自己未來的生活品質,或具有愛護地球與關心後代子孫的胸懷,那麼,我鄭重地邀請您來閱讀這本書:《第三次工業革命》。
——蔡惠卿,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台灣是世界上少數仍舊獨占壟斷電力市場的國家。台灣99%以上的能源(指傳統能源)都依賴進口,卻從來沒有真正的「能源政策」。台灣的能源政策基本上都是由台電公司及中油公司規劃決定的。本書提倡「能源民主化」,勾勒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後許多面向的改變及細節,可做為台灣讀者進行選擇的重要參考與依據。
——王雲怡,英華威風力發電公司副總經理
透過《第三次工業革命》,讓我可以把看世界的角度從矽谷和北京暫時移開,轉而關注歐盟、東協等國家在經濟與環保等議題的發展。當我們的視野擴大了,自然也更能夠從宏觀的角度來思索,如何善用分散式合作的精神,迎接這場第三次工業革命。
——鄭緯筌,APP01網站總監
第三次工業革命不僅是單純的企業社會責任(CSR),也能創造經濟價值與就業機會。傳統的就業領域如民間企業與政府部門,由於智慧技術進化所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就業機會將持續減少。然而,非營利機構,包括NGO與NPO,將引領未來的就業市場。
——徐瑞廷,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臺北辦公室董事經理
歐巴馬正在理解第三次工業革命,為什麼我們的總統連網路都不懂?
——戴季全,Richi/里斯特資訊&TechOrange/流線傳媒創辦人
傑瑞米‧里夫金總是超前他的時代。但是《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本書證實了時代已經趕上了他。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不能再忽略他的願景。
——卡雷斯托斯‧朱馬(Calestous Juma),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貝爾佛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
傑瑞米‧里夫金說,綠能和網際網路將為社會和環境帶來革命……歐盟已經有了一些進展,這是一個很有力量的偉大構想。
——《自然》(Nature)雜誌
里夫金把21世紀兩種不同的技術——網際網路和再生能源——連結在一起,為我們的未來描繪了一個新的、充滿活力的經濟前景。期望現在的經濟重獲新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和為子孫後代創造永續發展的未來,第三次工業革命提供了一個絕對必要的路線圖。
——艾麗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赫芬頓郵報》傳媒集團總裁兼總編輯
里夫金先生不僅明確地勾勒出全球面臨的挑戰,也為商界領袖、政府和公眾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思科董事長兼總裁
傑瑞米‧里夫金的創造性思維一直影響著決策者和一般大眾。這本書展示了再生能源與現代科技在向低碳經濟轉型時將發揮重要作用。
——巴洛索(Jose Manuel Barroso),歐盟執委會主席
這是一本傑出的好書,作者里夫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一位思想家……他提出了一個富有遠見的新經濟發展模式,這一模式能確保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的永續性。
——拉金德拉‧帕喬里(Rajendra Pachauri),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主席
傑瑞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模式將在21世紀引領人類。第三次工業革命是羅馬長期經濟發展計畫的核心,它將為世界上每個想要永續發展和繁榮的城市,描繪出藍圖。
——詹尼‧阿雷曼諾(Gianni Alemanno),義大利羅馬市市長
絕對發人深省的新經濟模式……希望決策者和商業領袖行動起來,抓住這次機會,透過永續發展的創新和再生及分散式的能源,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魯迪‧普羅沃斯特(Rudy Provoost),飛利浦照明事業部執行長
非常令人振奮的改變全球能源系統的戰略。這本書可以為全球得不到清潔、可靠和高效率能源服務的15億窮人,找到解決其社會經濟問題的方案。
——坎德赫‧尤姆凱拉(Kandeh K. Yumkella),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總幹事、聯合國能源小組主席
傑瑞米‧里夫金將嚴謹的思維與活潑的語言結合起來,孕育出這一部適時又重要的著作。它關注如何使能源來源多樣化,以創造出人們可以安居樂業、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也能承受的世界。
——比約恩‧史蒂格森(Bjorn Stigson),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總裁
里夫金提供了一個如何轉變經濟典範的路線圖。身為全球性房地產服務公司的總裁,我深信,里夫金把建築物轉化為「微型發電站」的構想是有前途的。為了實現這一構想,我們需要快速行動,並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奠定基礎。讓我們開始吧!
——布魯斯‧莫斯勒(Bruce Mosler),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 Global Brokerage)董事長
非常引人注目……許多專家關心如何改變能源系統,卻很少有人能像傑瑞米‧里夫金這樣提出一個全面的經濟視角和社會發展藍圖。「能源網際網路」將把全世界的經濟成長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既能應對氣候變遷,又能增加能源的安全性……這實在是一本必讀之書。
——圭多‧巴特爾斯(Guido Bartels),全球智慧電網聯盟(Global Smart Grid Federation)主席
真的是後碳時代令人振奮的構想!傑瑞米‧里夫金把綠色運輸置於新的高科技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框架內,重新界定了人類移動的概念。這很可能就是人們未來運輸的樣貌。
——艾倫‧洛伊德(Alan Lloyd),國際綠能運輸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Clean Transportation)主席
舊有的創造財富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全世界的政治家都苦惱於經濟緊縮、鉅額國債、越來越貴的原物料和能源價格、氣候變遷加速、糧食與水的短缺。第三次工業革命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機會,它將為我們創造現在急需的就業機會、提高企業利潤、突破技術瓶頸。
——喬納森‧波立德(Jonathon Porritt),未來論壇(Forum for the Future)創辦人暨總監
為了全球經濟能轉型到更永續的未來,傑瑞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提出了一個全方位、確實可行、技術可靠、具備市場誘因的模式。他富有遠見的「分散式資本主義」(Distributed Capitalism)模式在設計和建築業的領袖們中間激起了廣泛迴響。這些領袖們將承擔起將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理論與承諾化為現實的責任。
——馬克‧卡索(Mark Casso),建築業圓桌會議(Construction Industry Round Table)總裁
融合了多個知識領域又妙趣橫生……拋棄了傳統政治意識型態,並對於資本主義的重新定義,傑瑞米‧里夫金看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模式顛覆傳統經濟理論的可能性。每一位嚴肅思考者都不應該錯過的好書。
——史蒂芬‧蘭寶—梅森(Stephane Rambaud-Measson),龐巴德運輸公司(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客運部總裁
名人推薦:王雲怡 英華威風力發電公司副總經理
南方朔 社會評論家
胡忠信 知名媒體工作者、政治評論家
徐瑞廷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臺北辦公室董事經理
楊千 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
蔡惠卿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奕成英商巴克萊銀行董事總經理
鄭緯筌APP01網站總監
鄭崇華台達電子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
戴季全 Richi/里斯特資訊&TechOrange/流線傳媒創辦人
蕭代基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非核家園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貌?答案就在這本書中。
——孫正義,日本軟體銀行董事長暨執行長
本書揭櫫了第三次...
章節試閱
前言
我們的工業文明正處在十字路口。曾經支撐起工業化生活方式的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正日漸枯竭,那些靠化石燃料(fossil fuels)驅動的技術已陳舊落後,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整個產業結構也運轉乏力。隨之而來的是,全球性的失業問題已到了危險的地步。政府、企業、消費者都陷入了債務泥沼,各地生活水準驟然下降。多達10億人口——相當於世界總人口的近七分之一——面臨饑餓,這是史無前例的。
更糟糕的是,以化石燃料為能源開展的工業活動導致的氣候變遷日漸明顯。科學家們提醒說,地球溫度和化學性質可能發生災難性的變化,這會破壞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他們擔心在本世紀末可能會有大量的動植物滅絕,這將危及人類的生存。人們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必須採用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才能確保一個更公正、更可永續的未來。
1980年代時,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化石燃料驅動的工業革命已達到了頂峰,人為因素造成的氣候變遷正醞釀著一場巨大的全球危機。過去30年裏,我一直在尋求一種使人類進入「後碳」時代的新模式。經過反覆探索,我發現,歷史上幾次重大的經濟革命,都是在新的通訊技術和新的能源系統結合之際發生的。新的能源系統會加深各種經濟活動之間的互相依賴性,促進經濟交流,有利於發展更豐富、更包容的社會關係。伴隨而來的資訊通訊革命也成為組織和管理新能源系統的途徑。
1990年代中期,我忽然明白,資訊通訊和能源的新的結合方式即將出現。網際網路技術和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將結合起來,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創造強大的基礎,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會改變世界。在新時代,幾十億的人們將在自己家裏、辦公室裏、工廠裏生產出自己的綠色能源,並在「能源網路」上與大家分享,就像現在我們在網上發佈、分享訊息一樣。能源民主化將從根本上重塑人際關係,它將影響我們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會、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
過去16年來,我在賓州大學的華頓商學院擔任資深講座教授,授課內容包含科學、技術、經濟以及社會的新趨勢。在高階管理課程中我介紹過第三次工業革命。為期5週的高階管理課程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執行長和企業主管意識到了他們在21世紀即將面臨的新問題和挑戰。「第三次工業革命」這個概念很快傳播到了各個管理層,也成了歐盟各國領袖口中的重要政治議題。
從2000年起,歐盟開始積極推行大幅減少碳足跡的政策,以加速向永續發展經濟時代的轉型。歐洲各國制定了目標和基準,重新部署了研發的重點,並且為了適應新型的經濟發展制定了法規條例,公佈了新標準。
我並不是不知道歐洲本身有很多問題、瑕疵和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穩居世界經濟第一寶座的不是美國或中國,而是歐盟。歐盟27個成員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美國五十個州的總和還要多。從全球範圍來看,雖然歐盟的軍事力量並不強,但是在國際舞臺上它絕對不容小覷。而且在全球眾多政府中,只有歐盟孜孜不倦地探尋人類未來生存能力的問題。
因此,我一路往東去了歐洲。過去十年裏,我有40%以上的時間都在歐盟國家度過,有時也穿梭於大西洋兩岸,和各國政府、企業以及民間社會團體一起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
2006年,我開始與歐洲議會的高級官員共同起草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經濟發展計畫。2007年5月,歐洲議會發佈了一份正式書面聲明,宣佈把第三次工業革命當作長遠的經濟規劃以及歐盟發展的路線圖。目前,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的諸多機構及其成員國正在執行第三次工業革命路線圖。
2008年10月,也就是在全球經濟崩潰的幾週之後,我的事務所在華府召開會議,討論如何化危機為轉機。80位來自世界一流企業的執行長和高階主管參加了此次會議,涵蓋了再生能源、建築、房地產、資訊技術、電力和公用事業、交通運輸以及物流業。
出席會議的商業領袖和產業協會都認為今後不能再獨善其身,並且承諾建立一個第三次工業革命網絡,與政府、本地企業、民間社會組織合作,爭取將世界經濟轉型為分散佈局的「後碳」時代。由飛利浦(Philips)、施耐德電器(Schneider Electric)、IBM、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安迅能(Acciona)、CH2M Hill、奧雅納(Arup)、艾德里安‧史密斯—戈登‧吉爾建築公司(Adrian Smith + Gordon Gill Architecture)、Q-Cells等公司組成的這個團體是全世界最大型的經濟發展團體。目前,它正與各城市、地區及國家政府合作,制定將其經濟結構轉化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基礎的總體規劃。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構想,很快傳播到亞洲、非洲和美洲的國家。2011年5月24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簡稱經合組織)第50屆部長級年會在巴黎召開,34個會員國的領袖和政府部長參加了這次會議。在開幕式上,我提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五大支柱經濟計畫。這是經合組織綠色經濟發展規劃的首次展示,將為未來的「後碳」產業提供範本。
本書將展望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美好前景,揭開這種經濟模式的神秘面紗,深入了解實施這項工程的開拓者們——政府領袖、企業執行長、社會企業家,以及非政府組織。我有幸與歐洲主要國家的領導者一起設計歐盟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藍圖。這些領導者包括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義大利前總理普羅迪(Romano Prodi)、西班牙總理薩帕特羅(Jose Luis Rodriguez Zapatero)、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Manuel Barroso),以及歐盟首腦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的五位主席。
歐洲正在進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經驗,值得美國學習嗎?我認為是的,我們需要認真研究。無論步履多麼蹣跚,歐洲人至少在想辦法應對化石燃料即將枯竭的現實;不幸的是,大部分美國人仍不接受化石燃料時代就要終結的事實。美國應該向歐洲學習,坦率承認並努力應對這一現實。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偉大的工業革命的最後一頁,它將為即將到來的合作世紀(collaborative age)奠定穩固的基礎。第三次工業革命40年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創造無數的新商機和就業機會。這項工程的結束,意味著以勤勞、創業和大量使用勞動力為特徵的200年的商業傳奇故事的結束;同時,它標誌著以合作、社群網站、時尚小店、技術勞工為特徵的新時代的開始。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傳統的、集中式的經營活動,將逐漸被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分散經營方式所取代;傳統的、階級式的經濟和政治權力將讓位給由社會節點所組成的扁平化權力(lateral power)。
工業時代的熵帳單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熵帳單(entropy bill)即將到期。近200年來,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推動了人類的工業化進程,向地球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阻止了太陽的熱量從地球上空散去,導致地球溫度災難性的轉變,繼而將會造成對未來生命的毀滅性打擊。
2009年12月,192個國家的政府領袖聚集在哥本哈根,共同商討應對人類面臨的歷史上最嚴峻的危機——由工業化引發的氣候變遷。2007年3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曾在巴黎發表了一份有關氣候變遷的報告,闡述問題的嚴重性,共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2,500多名科學家參與了此項報告。
當我讀到這份報告時,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這27年來我一直誤解的事情。我首次談論氣候變遷是在我1980年出版的《熵》(Entropy)一書中,這本書第一次引起了人們對此問題的關注。在整個80年代裏,我繼續致力於促進公眾對於全球暖化所引發的長期威脅的關注。
雖然我早就意識到全球暖化的急迫性,但像我的許多同事一樣,我仍然低估了地球溫度上升的速度。我沒有正確地理解協同效應(synergistic effect),這種協同效應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正回饋(positive feedback)。例如,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地表溫度升高,導致北極地區的冰層融化時,又會進一步阻礙熱量的排放。雪面覆蓋的減少,意味著反射能力的喪失——因為白色會反射熱量,黑色會吸收熱量——而使得地球散發的熱量減少。因此,這又提升了地球表面的溫度,以正回饋的方式加速了雪的融化。就如同地球生物圈中其他突變會引發它們自己的反饋迴路(feedback loop),這種反饋迴路及其乘數效應幾乎是無止境的。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何其巨大。
第四次聯合國氣候報告提醒我們:地球的化學性質正在發生變化。這可不是好消息。科學家告訴我們,到本世紀末,地球表面的溫度有可能上升至少攝氏3度,氣溫會顯著升高。雖然3度聽起來不高,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這個幅度的上升會使溫度達到300萬年前的上新世(Pliocene epoch)的溫度。那是一個非常不同的世界。
根據科學家的觀點,僅僅攝氏1.5~3.5度的變化,就能導致動植物在不到100年內大量滅絕。這意味著,將有最少20%、最多超過70%的物種滅絕。我們需要理解科學家們所說的事情的嚴重性。在最近的4.5億年裏,地球上已發生了五次物種滅絕事件。每次都是一個大毀滅,需要1,000萬年才能恢復生物物種的多樣性。那麼,地表溫度的上升究竟會如何影響生命的存活率和死亡率呢?
讓我們看一個簡單的例子。科學家們一直擔心生態系統中樹木的消失。人們可以想像,到21世紀下半葉的時候,美國東北部氣候的變化也會影響到邁阿密的氣候。人類能透過遷徙來適應氣候變遷,但樹木不能。幾千年來,不同種類的樹木已經適應了某個地區相對穩定的氣候。更重要的是,樹木生長緩慢。因此,當溫度在幾十年裏發生急劇變化的時候,樹木不可能快速遷移以適應氣候的變化。這對地球生物的生存具有重大的影響。森林覆蓋了地球表面的25%,森林是許多生物物種的棲息地,樹木的突然消失會嚴重影響動物的生存。
全球氣溫上升最重要的影響是水循環。溫度每升高攝氏1度,大氣的保水量將增加7%。這將導致水分佈的根本變化,雖然降水強度會增加,但是降水時間會減少或頻率會降低,結果就是更多的水災和長期的乾旱。生態系統已經適應了長期穩定的氣候環境,由於不能迅速適應這突如其來的變化,生態系統的不穩定和崩潰將難以避免。
科學家們也預測了海平面的上升及海岸線的消失狀況。一些小島群,像印度洋的馬爾地夫群島、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將會徹底消失在海平面下。世界上某些高山上的積雪正在融化,到2050年,積雪可能會融化60%。全球有超過1/6的人生活在山谷,靠著雪水灌溉農田、沖洗衛生設備,以雪水做為飲用水。而要在40年裏遷移近10億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我們正生活在醉生夢死之中。儘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時代正在逝去,地球正面臨氣候惡化的現實,但總體而言,人類仍然拒絕承認此一現實。相反地,我們繼續寄望於尋找越來越少的石油和天然氣,以此來維持如同吸毒成癮一般的生活。如果我們真的處於最危險的階段,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努力避免這一困境。
化石燃料驅動的工業時代即將結束,很多人並不理解此一事實。這並不意味著明天石油就會枯竭。石油還是會供應,但供應量會減少,價格會上升。由於石油的生產與定價都取決於單一的世界市場,所以,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在能源自主的旗幟下獨善其身。至於天然氣,其全球狀況與石油大體類似。
那麼,中國的煤、加拿大的瀝青砂岩(tar sands)、委內瑞拉的重油(heavy oil)、美國的頁岩氣(shale gas)又如何?雖然儲量相對豐富,但是這些能源的開採費用高昂,而且這些能源比原油和傳統天然氣都要排放更多導致全球暖化的氣體。
核能呢?自從1979年賓州三哩島事故和1986年蘇聯車諾比事故之後,1980年代大多數的國家停止了修建核電廠。不幸的是,人們的記憶通常是短暫的。近年來,核電工業開始重新啟動。由於氣候變遷的爭論,人們以為,相對於化石能源來說,核能是一個替代的選擇,因為它不產生二氧化碳,某種程度上可做為解決全球氣候暖化的措施。
核能從來就不是清潔的能源。放射性物質和核廢料對人類的健康、對生物和環境都是嚴重的威脅。2011年,日本的地震和海嘯引發的福島核外洩事件引發了全球的政治地震,大多數國家暫緩興建新核電廠的計畫,降低了對這項20世紀技術的期待。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五大支柱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19世紀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二次工業革命為20世紀的人們開創新世界,第三次工業革命同樣也將對21世紀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它將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給社會經濟和政治體制塑造了由上而下的結構,如今第三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綠色科技正逐漸打破這個傳統,使社會向合作和分散的關係發展。如今我們所處的社會正經歷深刻的轉型,原有的縱向權力階級結構正向扁平化方向發展。
正如歷史上任何其他的通訊、能源基礎設施一樣,支撐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各個支柱必須同時存在,否則基礎便不會穩固,因為這些支柱是靠著相互間的聯繫而發揮作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支柱包括以下五項:
(1)轉為使用再生能源;
(2)將各大洲的建築物轉化為微型發電廠,以便就地收集再生能源;
(3)在每一棟建物以及整體基礎設施中,使用氫和其他的儲存技術,以儲存間歇式再生能源;
(4)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將各大洲的電力網(power grid)轉化為能源共用網路(energy-sharing grid),這種共用網路的運作原理就如同網際網路(幾百萬棟建築物可以就地生產出少量的能源,這些能源多餘的部分可以賣回給電網,或是供鄰近國家使用);
(5)將運輸工具轉型為插電式(plug-in)以及燃料電池(fuel cell)動力車,其所需要的電可以透過各大洲共用的智慧電網平臺進行買賣。
2010年秋天,歐盟的發展使其對於整合以上這五大支柱的需要變得愈加迫切。一份歐盟執委會的解密檔案顯示,在2010~2020年間,歐盟需要花費1兆歐元用於更新其電網系統,使之能涵蓋再生能源的傳輸。這份內部檔案也顯示,「歐洲依然缺乏使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在同等水準上競爭的基礎設施」。
歐盟希望到2020年,綠色能源可以生產出1/3的電力。這意味著電網必須經過數位化以及智慧化處理,以滿足許許多多的地方能源生產商的傳輸需求。
誠然,當間歇式再生能源的總量超過電力總量的15%時,在歐盟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加快使用氫和其他儲存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大部分的電能將會因此而丟失。同樣的道理,利用激勵措施來鼓勵歐盟的建築和房地產業將數百萬建築大樓改變成微型發電廠,也十分重要,這樣能夠就地利用再生能源,並且將多餘的電力送回智慧電網。只有以上這些條件都具備,歐盟才能提供足夠的綠色電力,用以驅動已經準備投入市場的插電式電動車和氫燃料電池車。如果支撐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這五大支柱中的任何一項的發展出現落後,那麼其他的支柱也會因此而發展受阻,在這種情況下,基礎設施就不完備。
歐盟在21世紀之初就為自身的發展設定了兩個目標:一是向永續發展的低碳社會轉型,二是將歐洲建設成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體。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建立,意味著從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向以再生能源為基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轉型。時代的轉型並非易事,人們應該記得,歐洲和美國經濟模式由木質燃料到煤炭蒸汽技術的成功轉型用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將煤炭和蒸汽火車技術轉向石油、電能和汽車經濟也同樣如此。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假以時日,向再生能源時代轉型是可能的。
前言
我們的工業文明正處在十字路口。曾經支撐起工業化生活方式的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正日漸枯竭,那些靠化石燃料(fossil fuels)驅動的技術已陳舊落後,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整個產業結構也運轉乏力。隨之而來的是,全球性的失業問題已到了危險的地步。政府、企業、消費者都陷入了債務泥沼,各地生活水準驟然下降。多達10億人口——相當於世界總人口的近七分之一——面臨饑餓,這是史無前例的。
更糟糕的是,以化石燃料為能源開展的工業活動導致的氣候變遷日漸明顯。科學家們提醒說,地球溫度和化學性質可能發生災難性的變化,這會破壞整...
目錄
推薦序
預約未來:以地球綠色能源和以太陽能量為基礎的世界/楊 千
我們改變的世界,將是我們的未來/劉奕成
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未來/蔡惠卿
台灣邁向能源自主、產業轉型的路徑圖/王雲怡
我看《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與新文明的碰撞/鄭緯筌
積極迎接下一個工業革命/徐瑞廷
歐巴馬正在理解第三次工業革命,為什麼我們的總統連網路都不懂?/戴季全
前言
Part 1 即將引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1章 這才是真正的經濟危機
1973年的波士頓油黨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尾聲
華爾街崩潰
工業時代的熵帳單
茶黨運動
第2章 第三次工業革命新構想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五大支柱
尋找綠色能源
1.9億個發電站
陽光不會一直明媚,風力不會一直充裕
能源的網際網路
運輸系統也加進來
誰來做產業先鋒
筒倉效應
歐洲議會認可第三次工業革命
新經濟系統的五大支柱
第3章 從理論到實踐:規劃綠色城市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引領者
為世界制定總體規劃
羅馬的生物圈
聖安東尼奧市的綠色商業規劃
核電廠危機
違反直覺的商業模式
快速發展的摩納哥
「去碳化」的烏德勒支
Part 2 新能源:將改變我們做生意的方式
第4章 分散式的資本主義
昔日的能源巨頭
網路時代的合作經濟
改變了我們做生意的方式
社會企業家
經濟革命是怎樣發生的
展望未來
第5章 能源政策:超越左派右派
西班牙的宏偉藍圖
條條網路通羅馬
政治大轉向
為什麼歐巴馬總統不懂第三次工業革命
舊能源最後的防線
第6章 從全球化到洲際化
泛大陸的回歸
世界上第一個洲際聯盟
東協
非洲聯盟
南美聯盟
祕密的北美聯盟
從地緣政治到生物圈政治
Part 3 我們將進入一個合作時代
第7章 重寫經濟理論
牛頓定律和自我調節的市場
為什麼能量守恆定律主宰了所有的經濟活動
何謂國家的財富?
經濟理論需要修正
重新定義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的財富
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
生活品質之夢
對空間和時間的重新定位
第8章 教育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為21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培養勞動力
世界上最容易落伍的東西:觀念與意識
生物圈保護意識
重獲「親自然情結」
分散式合作的教育現場
扁平式學習
將生物圈變成學習環境
螢幕上的影像不等於大自然
第9章 工業時代的終結: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工作
供給能夠自創需求嗎
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會:活著是為了遊樂
致謝
《第三次工業革命》評論/蕭代基
註釋
推薦序
預約未來:以地球綠色能源和以太陽能量為基礎的世界/楊 千
我們改變的世界,將是我們的未來/劉奕成
迎接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未來/蔡惠卿
台灣邁向能源自主、產業轉型的路徑圖/王雲怡
我看《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與新文明的碰撞/鄭緯筌
積極迎接下一個工業革命/徐瑞廷
歐巴馬正在理解第三次工業革命,為什麼我們的總統連網路都不懂?/戴季全
前言
Part 1 即將引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第1章 這才是真正的經濟危機
1973年的波士頓油黨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尾聲
華爾街崩潰
工業時代的熵帳單
茶黨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