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
●為什麼不能高興幹嘛就幹嘛?
→你不爽可以揮拳頭,但誰有義務被你揍
●為什麼不能騙人?
→一旦說謊,就偷走了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力
●我可以要別人信我的神、加入我的政黨嗎?
→每個人都有同等自由、權利,別人愛怎麼過就怎麼過
●節儉是美德,但買東西應該單撿便宜不顧別的?
→壓低價錢過了頭,只會買到黑心貨
●為什麼樓梯間需要共同維持整潔?
→公共資源人人有責,沒人在乎,最後誰都沒得用!
☆《正義》生活實踐版☆
《正義》思辨公共議題,本書進一步深入生活中大小場景。
思考切身的「道德」,進而選擇、行動,
就能為眼前的困境,找到更好的出路。
大部分的人都想當個好人,也想活得心安理得。目標固然好,但生活中的切身事件,比方「坐火車可以逃票嗎?」乃至「沒人在看時,要等紅燈嗎?」,經常困擾我們。但各說各話的場面、似是而非的價值,讓人時時困惑,也離「過得好」愈來愈遠。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就是在討論這些問題。南德日報的道德專欄作家萊納提醒我們,早有許多有智慧的哲學家,從亞里斯多德、康德,到現代的羅爾斯,都曾從各種角度探討過長存人心的道德價值,應該以什麼標準來管理社會生活。這些熠熠生輝的觀點和想像,現代人大可用來拆解所遇到的道德爭議,找尋更有說服力的答案。早一步思考,從自身做起,就能守護我們都渴求的美好生活。
作者簡介:
萊納・艾爾陵 Rainer Erlinger
1965年生,律師、醫師、作家,2002年開始為《南德日報》主持道德專欄,回答讀者提出的各種大小道德問題,2006年擔任德西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與來賓探討日常生活的道德問題。2008年與《時代周報》專欄作家Harald Martenstein聯袂登上柏林國家劇院,以戲劇呈現各種道德衝突,由觀眾表決。
耕耘倫理學領域卓有成就,已成具公信力的代言人物。
譯者簡介:
楊夢茹
東吳大學中文系、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德國文學系畢業。譯有《恐懼的原型》等,著有《從憂鬱到豐美:歌德的精彩人生》(商務,2007年。陜西,2012年)。教過《紅樓夢》,演過廣播劇,因而覺得幸運。最愛驚濤裂岸的碧海,以推敲韓非的理論度過職場困阨為樂;重然諾,欣賞紮實的人與優美的文字。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周偉航(「人渣文本」部落格版主)
亞馬遜星讀者級評等:4.5顆★
讀者Conturi:適合對倫理問題有興趣的人讀,筆調很俏皮,作者經常援引從亞里斯多德到康德等哲學家的思維,解釋前人言盡意未窮的句子,並搭起與現代連結的橋樑。
讀者Bücherfan 09:很好看,從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談起,巧妙地向哲學家借鏡,那些哲思卻又不顯得複雜難懂。
讀者œ:作者無意研發新的道德,亦不想寫一本倫理導讀,而是探勘我們再三質疑的日常領域中的諸多問題。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1.道德不是壓人的教條,是為了「讓大家都過得更好」
生活中充斥「你說你有理、他說他才對」的結,讓人迷惘而無所適從。透過思考辯證所推出的共識——道德,就是讓我們面臨問題時,做出選擇,進而行動的依據。在混亂的處境中,道德是守護美好生活的關鍵答案。
2.找到屬於自己的思考角度
作者邀請讀者一同省思生活諸多實例,邊看邊想,究竟怎樣才是道德?而我想要/相信的是什麼?該怎麼做才好?在一場場演練中,讀者理清思緒,找到提升自己、改變自己的方式。
3. 篇幅簡單輕巧+論述嚴謹有深度=道德好讀又好玩!
作者會說故事,也懂講道理--信手拈來日常生活事件,以輕薄的篇幅、平易近人的文字,將西方哲學的技巧和理論轉化為讀來興致盎然的內容,人人可讀,處處能用。
名人推薦:周偉航(「人渣文本」部落格版主)
亞馬遜星讀者級評等:4.5顆★
讀者Conturi:適合對倫理問題有興趣的人讀,筆調很俏皮,作者經常援引從亞里斯多德到康德等哲學家的思維,解釋前人言盡意未窮的句子,並搭起與現代連結的橋樑。
讀者Bücherfan 09:很好看,從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談起,巧妙地向哲學家借鏡,那些哲思卻又不顯得複雜難懂。
讀者œ:作者無意研發新的道德,亦不想寫一本倫理導讀,而是探勘我們再三質疑的日常領域中的諸多問題。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1.道德不是壓人的教條,是為了「讓大家都過得更好」
生活中充...
章節試閱
第1堂課 關於利己主義
把好吃的一半留給老伴
一對老夫老妻幾十年來吃早餐都嚴格遵守一項儀式——丈夫拿起一個小麵包,切開,把漂亮、香脆的上半部給太太,自己吃比較醜的底部。過了約三十年,他意外得知太太其實更愛吃麵包底部,但多年來她都沒有說,因為她以為丈夫比較喜歡底部,就讓給他吃。但他喜歡的其實是又香又脆的上半部,以為太太也是如此,基於對她的愛,忍痛割愛幾千次。
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找出許多關鍵,為這兩人人哈哈大笑,或為了兩人大半輩子來無謂的放棄自己喜愛的口味,才終於知道對方的喜好而哭或感到沮喪;最後關係到的似乎不僅是小麵包。我們可以說:反正他倆還有麵包可吃,只要吃得到半個麵包,就不必在乎吃到的是上面還是底部。我們應該體認到,別隨意將自己的喜好加諸別人身上,運用「希望別人如何待你,便那樣對待別人」的金科玉律時,千萬得謹慎。玩世不恭的蕭伯納說:「不要按照你喜歡別人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別人,你們的品味未必一致。」然而我們也能從共同生活中導引出一條規則:溝通是必要的!
在此我希望指出的是,不妨多想一下,為什麼兩人都以為自己的喜好不及另一個人重要?此外,這個問題真的找到解答了嗎?以浪漫的角度看來,雙方都為了心愛的伴侶而犧牲,其實挺美的。這也許是真愛的表現,或是維繫幸福婚姻的秘方。一味割愛忍讓,是否真能達到全然的幸福,倒是需要檢驗一下。話說回來,若將這種行為當作理想,要求對方達到此標準,一定會出問題。滿足伴侶的願望儘管看似有益,但不顧自己的需求,也未免太苛求。無論如何,兩人的地位是平等的,需求皆有同等分量。道德並不以「要求一個人永遠居次要地位」為目標。道德批判的是擠開別人、凸顯自己,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他人的人。
第2堂課 關於說謊
說謊=偷走了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力
朋友剪了新髮型來問好不好看,如果我們每次都昧著良心答道:「很漂亮」,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這個可憐的傢伙頂著難看的頭髮到處跑,只因為沒有人告訴他新髮型很嚇人。卡勒德•胡賽尼(阿富汗醫師暨作家,現居美國)的小說《追風箏的孩子》中,主角阿米爾的父親巴巴說:「你一旦說謊,就偷走了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說謊者偷走的不只是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更糟的是偷走了知道真相的機會。假如允許說謊,發問的人就永遠不會知道真相。說新髮型很漂亮,可能真的漂亮,但也可能是假的,所以這個答覆根本沒意義。說謊破壞了真正的針對這個問題的討論。
「我會不會太胖」,到底是想問什麼?
另外一個經典問題「說嘛,我會不會太胖了?」又該怎麼想?一方面,這可能是極為坦白、嚴肅的問題,也許是某人請你幫忙做決定,如規畫旅行時,應該去義大利大快朵頤,還是在波登湖的禁食醫院訂房呢?這個問題也有可能只是伴侶要求幫忙的「附帶條款」,所請求的是:「告訴我,你愛我,而且說到就要做到。」這種交談所包含的內容,隱含意義比說話者字面上還多。問「你好嗎?」也屬於同一類。我們並不討論真正字面上的意義,只當是作打招呼的形式來回答,就好似對別人說一聲「早安」,道一聲「謝謝」,就算根本不好,這般應答也不算說謊,我們只是說出問話的人想聽的,以習以為常的方式答覆他的問候。美國人的「你好嗎?」是一個更貼切的例子,根本不該當它是個問題。
有時該把實話往肚子裡吞
「少撒謊」很自然地獲得大家一致贊同,只不過有個問題:什麼時候才能說謊呢?何時又不行?什麼時候必須說謊?
除了打聽新髮型,還有一個生活實例。婚禮舉行過後,沉浸於幸福之中的新婚夫婦問親友,是否和他倆一樣對喜宴十分滿意?因為新人都是根據朋友的好惡來安排,喜宴並不是徹頭徹尾一塌糊塗,但每個人對菜色、氣氛、場地等喜好總有不同。難道賓客們要把實話往肚子裡吞嗎?
我以為這兩件不同的事情有值得比較之處,箇中的明顯差別,剛好劃出一道界線:頂著新髮型的人,頭髮慢慢長長,下次可以剪個別的花樣;相對地,那對新人卻很難再有機會改善婚禮的細節,況且此時兩人可都不希望再舉行一場婚禮。因此,他們不太可能期待聽到富建設性的批評,或者友人建議哪些地方下回需要改善:「注意喲,下一次結婚時,酪梨醬可要少放一點檸檬汁,還有奶油蛋糕上的糖汁要薄一些才好。」新人有此一問,多半是預期賓客會予以肯定,並且希望留下共同擁有的美好回憶。沒有哪對新人會對別人的回覆照單全收,所以不必說實話,此時把實話吞下去的朋友,主要是不希望新人聽出弦外之音。就讓他倆陶醉在「婚禮完美無暇」的想法之中吧,這或許是錯的,但洋溢著幸福。
第5堂課 關於法律和道德
雖然有法律明文規定,還是需要道德自律
在許多法律規章或房屋秩序保護法中都找得到這些規範:禁止晚上十點至早晨六點之間製造噪音,因為「人的睡眠會受到干擾」。因為某人「想睡個好覺」對上某人「想聽音樂或從事一些聲響很大的活動」。這兩種角色我們都扮演過,不是自己想睡覺時別人又吵又鬧,就是因為我們想聽音樂(尤其開party時聲音更大,時間也較久)。多數人都親身經歷過這兩種不同的立場。一早就要出門的話,會很高興四周安靜下來了;想開party放音樂的人,會希望放大音量的時間長一些。法律訂出晚上十點至早晨六點為「夜間安寧時間」。我個人其實很懷疑這是否真的切合現代社會的需求。這個規定好像不切實際,卻必須接受,不然就得藉政治手段加以變更。
這樣是否表示,隔壁正在開慶生會,十點一分就要打電話向警察投訴?可以「得理不饒人」?答案很清楚:兩種做法都不對。法律固然可以作為判斷標準,但法律未規範的事呢?行為合乎法律,不表示道德上就一定正確;並非所有不會進監牢的事就想當然是好的。奧地利的法理學家葉里內克在一八七二年為法律創出了「最低限度的道德」概念。法律涵蓋的是一個社會共同生活所能接受最低限度的事物,標出人不能踰越的範圍,但不表示我們不必思考在法律接受範圍內應該如何行動。
清晨六點把小孩放進娃娃車裡推著上樓梯,隔音不良卻在早晨六點到晚上十點大聲播放音樂,都是害群之馬。以噪音防制法為名,在鄰居慶生到十點一分就打電話給警察,也是自以為是。這些行為可能合法,但不符合道德,道德要人多些「體諒」。
第8堂課 消費與金錢
有道德的投資
撰寫《我如何買到一枚反坦克地雷(一種用於破壞或摧毀坦克和裝甲運兵車等車輛的地雷)?》的女作家兼記者布瑟,在這本書的序——〈採購革命----消費者的權力〉中,描寫她在衣索匹亞認識了地雷的犧牲者,有一天她赫然發現自己是生產地雷公司的合夥人。她從來沒買過地雷,或製造、販售過任何地雷。這是怎麼回事呢?她在家鄉的銀行買了再普通不過的股票基金,她仔細研究過後,才發現那些股票也投資一間這類的企業,雖然並沒有親自製造,但子公司卻生產地雷。換算一下,她大概花了十七歐元投資一家生產並販售反坦克地雷的公司,這種武器的效應讓她幾年前在非洲旅行時飽受驚嚇,並打從心裡憎恨地雷。「人盡皆知,十七歐元一開始改變不了什麼。」她寫道,但確定的是她不能拿這個當理由,因為會積少成多。
我們想藉此說什麼呢?每一枚被製造出來的地雷,都包含自己投資的少少資金,雖然微不足道,但這麼一來要怎樣看待自己呢?或者反過來,自己投資的錢的收益,一部分是從生產地雷賺來的,該如何是好?誇張地說,這是用地雷的犧牲者購買自己老年時的保障。我是刻意如此推論,我們迴避不了基本常識:作為消費者,我們的行為會產生一些作用,投資時也一樣。我們是購買金融產品的消費者,而且我們也不能迴避為自己的投資負起責任。
投資比普通的消費還要複雜,很多投資形式我們都搞不清楚,遑論投資在股票或股票基金上的錢的流向。假設我們因為這些理由而拒絕這類投資,只把錢存進戶頭以備不時之需,就像我們常在理財節目看到的,通常我們也無從得知銀行如何運用我們存摺上的錢。銀行不會把錢放著不動,或放進地下室的大型保險箱裡,而是借出去。也許借給建設公司或地雷製造商,也可能借給附近要借錢投資才能保住職位的上班族,或借給一個破壞環境的大型計畫,而我們才剛在反對這個計畫的連署書簽下自己的姓名。
消費者可以反過來改變企業
說來這比較簡單,大多數人買食物的次數要比投資金錢來得多,盡量了解架上的商品,我們才更能評估要買什麼東西。可以做的有類似倫理銀行(倫理銀行自我限縮業務範疇,主要放款對象為非營利組織與綠色企業等,拒絕參與色情、石油與武器等交易。)及道德投資。幾年前這比較像勃肯鞋的訴求,這段時間以來已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銀行為了招攬顧客而迎合這股趨勢,紛紛推出把倫理學、生態以及永續經營列入考量的基金或別種投資方式,而且愈來愈多。以合作銀行(Gemeinschaftsbank für Leihen und Schenken,1974年成立,以社會-生態思維為基本經營原則)為例,它是德國境內與環境銀行和倫理銀行並駕齊驅的三大龍頭銀行,銀行公開每筆投資出去的信用貸款,顧客們可以自行決定戶頭裡的錢應該投往哪個領域,所以錢絕不可能拿去生產地雷。顧客也可以購買設有一定目標的股票,以及認同其業務的企業的債券。姑且不論風險,認為借錢給國家總比借給企業要好的人,可買國債。盡量多了解自己投資的東西雖然麻煩費事,但比買銀行隨便推薦的東西好,反正投資的功課也需要找時間做,理財書應有盡有,網路上也有許多資料。
還剩下一個問題:這些事對每天過的日子有什麼意義?我們該把省下的小錢存進銀行,或者必須有些作為?我實在不愛用「必須」這個詞,但又無法避免,結論是:從道德的觀點來說,我們投資時也有義務留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不要不明就裡地把頭埋進沙中或錢罐裡,要怎麼做當然由個人決定,但必須正確無誤。
第1堂課 關於利己主義
把好吃的一半留給老伴
一對老夫老妻幾十年來吃早餐都嚴格遵守一項儀式——丈夫拿起一個小麵包,切開,把漂亮、香脆的上半部給太太,自己吃比較醜的底部。過了約三十年,他意外得知太太其實更愛吃麵包底部,但多年來她都沒有說,因為她以為丈夫比較喜歡底部,就讓給他吃。但他喜歡的其實是又香又脆的上半部,以為太太也是如此,基於對她的愛,忍痛割愛幾千次。
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找出許多關鍵,為這兩人人哈哈大笑,或為了兩人大半輩子來無謂的放棄自己喜愛的口味,才終於知道對方的喜好而哭或感到沮喪;最後關...
推薦序
[推薦序] 簡單倫理學的不簡單/周偉航
近年我把大部份的時間投入在推廣倫理學之上。不過,要把生冷的倫理學講得簡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中文世界對於倫理學其實非常陌生。在大學之中的哲學系,的確有開「倫理學」這門課,許多其他的學門學系也有自身的專業倫理學課程。但這些課程離一般的社會大眾仍非常遙遠,而且許多只具倫理學之名,而無倫理學之實。
那倫理學是什麼呢?倫理學不是教忠教孝,也很難對現實狀況提出快速且簡略的建議。一如其他的哲學學門,倫理學家往往把很簡單的事搞得很困難,講得很複雜,扯了半天卻告訴你,他們自己也不太清楚答案。倫理學只能證明所有現成的答案都有問題。
這似乎與社會對倫理學家的期待有著落差。社會希望倫理學家能當「光明的建設者」,但倫理學家常常是「暗黑的破壞者」。許多人因此認為倫理學都是空談,沒有結論,充滿一堆看不懂的專有名詞。學院派倫理學於是和百姓們越走越遠,難以溝通。
但還是有許多倫理學者致力於推廣倫理學的基礎知識,其中大多數(我算是其中一員)會利用新聞事件,以輕薄短小的篇幅介紹倫理概念。一兩千字只談一個概念,以免對「外行人」來說負擔太大。你可以把這種文章當作是單球冰淇淋,一球就是一個味道,十分鐘內可以解決。
少數如本書作者艾爾陵的專家,在上述的短篇寫作之外,亦針對單一議題進行申論,以較完整的篇幅來描述各種意見。其所引用的理論更加全面,也就更能「玩翻」一個道德爭議。你可以把這當成冰淇淋甜點吃到飽,什麼味道都能體驗,爽度也更高,值得花兩個小時慢慢啃。
有趣的是,雖然資訊量增加,艾爾陵的書卻不難閱讀,不會讓你有難以入口、冰入腦門的排斥感。這是因為他以新聞事件為導向,而這些新聞議題又是較常引發輿論大戰的社會爭議,因此讀者已有了一些基本知識,當他透過這些議題帶入哲學理論時,大家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某些哲學家總強烈主張要把相關理論全說遍,才是盡了教育社會大眾的責任,但艾爾陵只提必要的部份,把空間留給思考辯證。對於一般人來說,或許這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雖然本書的德國背景脈絡與我們生活的場域有別,但德國做為文化制度上的先進國,他們曾遇見或正處理中的社會議題,通常也會是我們正在或將要接觸的困境。早一步思考,總是好的。
最後順帶一提,倫理學沒有標準答案。我們總是在找尋答案,透過思考辯證彼此激勵,把倫理共識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道德因人類而存在,別被道德壓垮,你要試著挑戰一切道德直覺。
[推薦序] 簡單倫理學的不簡單/周偉航
近年我把大部份的時間投入在推廣倫理學之上。不過,要把生冷的倫理學講得簡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中文世界對於倫理學其實非常陌生。在大學之中的哲學系,的確有開「倫理學」這門課,許多其他的學門學系也有自身的專業倫理學課程。但這些課程離一般的社會大眾仍非常遙遠,而且許多只具倫理學之名,而無倫理學之實。
那倫理學是什麼呢?倫理學不是教忠教孝,也很難對現實狀況提出快速且簡略的建議。一如其他的哲學學門,倫理學家往往把很簡單的事搞得很困難,講得很複雜,扯了半天卻告訴你,他們...
作者序
[前言] 道德,好用又好玩
在《花花公子》雜誌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請原諒我忍不住用這可能令人驚訝的句子當作本書的開頭。說它令人驚訝,大概是因為長久以來情色或性愛一直被視為不道德(幸好已經有些改變);也可能是因為,雖然現在情色雜誌不再因內容涉及性愛而遭批判,但若涉及兩性話題,便似乎傳達了某種特定的女性形象。考慮到這點,我們其實已經進入本書的主題:今日的道德。沒錯,這本書談論的正是道德,道德並不限於康德和亞里斯多德,也不只是聖經與法律、犯罪及賠償,或責任與義務。道德不只是星期天布道壇上的講道,也不是週間報章上陳詞懇切的社論,以及談話性節目上,一般民眾心有戚戚,政客與大人物卻不認同的各種評論。道德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東西,我們若不是遵循,就是置之不理。道德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基礎,沒有道德,誰也沒辦法過日子。
我大膽地以一條著名的準則——殺人很糟糕,來證明道德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法律規定要是沒有理由(如正當防衛)就殺死另一個人,會被關進監獄;另一方面這的確也是一種道德的戒律:你不應該殺人。為什麼要說這些陳腔濫調?我們只要想像一下缺了這項準則的人生——你會很早死,還會很累!我們不能背對別人,除非成群結隊並自備武器,否則不敢踏出家門——但也只有在能信任團隊中的其他人,或者在自認很安全的情況下,才敢出門。法律禁止殺人,就像法律的手臂能伸得多遠,提供我們的保護程度就能多高一樣;但法律管不到的地方,又該怎麼辦呢?
恐怕有人要說這個例子不合理。那我再舉一個比較生活化的例子。每個騎腳踏車的人都想過的問題:我們想快快去店裡買東西,如一份報紙、一包香菸,只在店裡待二十秒,腳踏車應該上鎖嗎?答案完全看你人在何處來決定,在大城市裡把單車上鎖是聰明的,只是既麻煩又讓人不耐。再舉個例:搭火車時去上廁所,不可能把所有的行李,包括帽子和大衣統統帶著,我們必須說服自己,火車車廂是開放式的,乘客會受到「某種牽制」,不會隨意拿走看上眼的東西。即使我們拜託鄰座幫忙看一下行李,也只能希望這個人不至於以為他免費抽中一只新皮箱,還額外奉送筆記型電腦。這兩種情況反映出人生有許多難題,取決於周遭的人是否遵守「不偷竊」這條道德戒律。如果我們碰到其他爭議,諸如特定的性愛形式是否不道德、使用毒品之類的問題時,倒是可以討論一番。但是,社會上每一個人都仰賴道德的基礎。
那麼,為何現在要寫一本關於道德的書呢?難道你我在道德上有不足?看看眾多探討這類主題的書,如此懷疑不無道理。有討論「價值淪喪」的,有「要錢不要道德」的,還有訴求「改革時代之價值」等,所在多有。也有宗教人士在呼籲信仰之餘,也強調傳統,並且宣揚以紀律解決問題。
這是個道德墮落的時代?
我們真的生活在道德墮落的時代嗎?不僅書市讓人如此揣測,每天曝光的新醜聞也揭露新的道德危機:無論逃漏稅、賄賂、金融肥貓、普遍的財務危機等等,不一而足。果然,好像再也沒有人重視道德這種東西,無論是大人物,或者認為既然別人都插隊,自己就不需乖乖排隊的小人物。根據尼爾森(Emnid)問卷調查,有二六%的人曾經無票乘車,這顯然是種「不會損害名譽」的過失。刑法稱此行為為「運輸詐欺」,最高得處一年監禁,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德國人承認曾經做過足以關進監獄一年的事。這表示,很少人被判處如此重的刑罰,而且顯然不是初犯就受罰。然而,「人的行為」以及「量刑範圍」之間有矛盾,連刑法法典中有顯而易見的「非道德犯罪」。我們不得不問矛盾從何而來?是刑法過時了,小題大做嗎?還是我們真的沒有道德?或者,無票乘車事實上並非道德問題,而是有另一條戒律:你可以跑票,但不該被逮到。
二○一○年二月,德國舉國上下都在討論一張光碟,尤其是隨之而來的道德問題,光碟裡不是頌揚暴力、歌詞極右派的饒舌歌,或是盜版,而是有一千五百位德國人瞞著德國財政局把錢匿名存在瑞士的資料。這些資料被人非法從銀行拷貝出來,以兩百五十萬歐元賣給德國稅務局。聯邦政府不希望對方再抬高價碼,就立刻成交,尤其是反對黨掌握民意要求買下這批資料。「個資保護」或「非法措施」的問題只被短暫地考慮,最後都擱置,而且沒有人訝異涉案者如此之多。有人估計,過去幾年德國人匿名送往國外的錢超過四千億歐元,國庫每年因逃漏稅所損失的金錢大約在三百億至一千億歐元之間。如同兩年前,根據列支敦士登流出的資料,逃漏稅或把財產送匿名往瑞士的人少向國家繳了交幾百萬歐元的稅,這消息曝光時同樣也引起公憤。
另一方面,一項二○○○年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有四○%的受訪者認為謊報或少報稅一點也不嚴重。根據二○○八年的問卷調查,則有九%受訪者坦承曾經向財政局隱瞞自己的收入,一九%受訪者承認自己曾經打過黑工。
這是連鎖反應嗎?或兩者只是跡象與效果的一體兩面——也就是說,道德墮落?
我們不一定要執著於數據多少,即使有些發展純屬單一事件,仍然使人震驚,因為許多事讓人看不透。二○○九年九月十二日在慕尼黑的城際車站,有名五十歲男性眼見兩個青少年霸凌四個學生而前來關心,被兩人打死,這居然發生在慕尼黑一個高級郊區。之後一再有類似的事件上演,令人更感驚愕,公共場所肆無忌憚的暴力事件變得愈來愈頻繁。此外,學校殺人狂也令人震驚,如二○○二年在弗賴津(Freising)和埃爾富特(Erfurt),二○○六年在艾姆斯德騰(Emsdetten),二○○九年在安斯巴赫(Ansbach)和溫內登(Winnenden)出現的殺人魔,都是學生闖進學校盲目地開槍射擊,殺死其他學生及教師。兇手毫無顧忌濫殺,特別使人驚恐。
讓我們將這些報導逐一分類,思索犯案動機,問這些事件是否反常。我想到另一則報導,儘管這則報導還是「只」呈現了一些數字:二○○六年尼爾森研究院為《花花公子》做了一項聖經十誡含義的問卷調查(再回到一開始提及讀者在《花花公子》中可以讀到什麼),結果顯示,十一%的德國人認為「不可殺人」已不符合時代精神;超過一○%的人認為,基本誡律之一(即使不是排第一條)不適合我們所處的時代。這些論調真是不可思議,數據則令人難以置信。恐懼由此悄悄滋生,就在新近人盡皆知的城際快車站上殘忍的謀殺,或者學校裡的殺人狂身上。科拜倫高中、埃爾富特以及溫內登,難道是我們飽受威脅的開始?
或者……正好相反,我們愈來愈有道德了?
不妨提出反詰:為什麼媒體要報導逃漏稅、浮報的差旅費用、政客們度假等讓人生氣的事件,然後大做文章?答案是:這些報導讓人覺得到處都是醜聞,其實我們並非那麼不道德。
道德難道沒有改善和提升?不見得。像西門子這樣的大企業會因為行賄而受到撻伐。給佣金在幾年前都還獲准正式列為扣除額,這顯然已大幅改觀。公平貿易、碳足跡以及環保消費是時下熱烈討論的話題。幾年前,我們還能聽到幾杯酒下肚的人吹噓如何瞞過財政局;現在列支敦士登逃漏稅事件忽然成了罵人的話,與努力抓逃稅天的財政部長幾乎成了英雄。這些共識經歷了改變,然而,依然有一一%的人認為殺人誡律不再合乎時代潮流。
這種想法從哪兒來的呢?我們需要做些什麼來防範嗎?如果要,要做些什麼呢?
道德,在二十一世紀還用得上嗎?
一九六○年代,社會學家魯曼(Niklas Luhmann)就已提出,世界變得更加錯綜複雜,人類應針對這種改變有所因應。變化日益劇烈,與幾百年前大大不同。如今沒有人過著與父母差不多的生活,如何規畫人生,不再有典範可循。我們的生活樣貌是全新的,不是拼拼湊湊,而是大幅改變且不斷發展變動,混合了多種生活風格。我們幾乎不再接收父母親所過的人生,那道德呢?道德依然能發揮功效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道德原理不受時代限制,而且必須如此;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在基本原理上還得增加許多實用規範,每一代有各自的小小發展與改變,才能發揮功能,一旦生活方式徹頭徹尾改變,就會用不上了。
傳承自父母那一代的人生基本樣貌,會依現代生活的需求更新。例如我們開始反思經濟、生物環境以及科學上的關聯,因為我們面臨了這方面的新問題。我們也自然會思考既有的道德規範,學著成熟一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個概念人皆有之。所以,流傳下來的道德觀念有必要重新檢驗:哪些應該淘汰,哪些應運而生,哪些變得更加重要。有新的問題產生,便需要重新思考道德觀點。
道德不應該因為適應生活狀態而瓦解,反而更該想清楚、說明白。我們可以發展新的道德,或者改良歷經四千年道德哲學史的倫理學。這聽起來很大膽,但這是為了要彰顯出一直影響我們的生活,並且也將繼續影響的古代偉大思想,讓現代人明白。我們要正確的評價,使現代人知道道德對公共生活的種種好處,且在二十一世紀的環境仍能適用。同時要為道德發展出行為標準,我們才能知道當身處複雜多變、發展一日千里的時代,何種行為舉止才符合道德規範。
整體而言,觀點似乎與日俱變。宗教失去影響力,大城市裡的社會制約愈來愈少,連鄉間的社會制約也減少了,人愈來愈不需要考慮「鄰居會怎麼想」。教會在性道德方面的過度要求(譬如天主教教會),或許得負部分責任。例如在每一場墮胎辯論、生物科技的道德討論等,跳針般地重複「不可殺人」戒律,「不可殺人」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力道。種種過分的道德訴求,反而讓我們難以證實道德的重要。
改變速度愈來愈快之下,過往的寶貴經驗、書寫和流傳下來的價值變得不再重要,毫無意義,有些甚至荒謬又危險。例如千百年來「節儉」被視為美德,可以累積資產又能使老年生活無憂,但「吝嗇就是王道」在現代可能會變調為壞習慣。道德的基礎被現代的生活方式摧毀。比方說,消費者摳門又錙銖必較,食品價格愈來愈便宜,價格戰開打到最後,受損的是環境、生態以及社會關係;隨著激烈競爭而來的是農產工業化、工作條件惡劣以及工資壓低;結果則是充斥過量飼養的禽畜和低價低品質的食物。在今天,堅持「樣樣都要摳」,可能就不太合乎道德了。
應該反其道而行嗎?
既然道德在今日可能不適用,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嗎?或者是毫不抗拒、不假思索地接受一些道德原則?當然不,思考、省察道德絕對是件好事。不然,道德就會變得很危險。因為如同上述,少了道德,我們就不能生活,我們更該重視。雖然有法律在規範我們生活,而且法律規範愈來愈多、愈來愈瑣碎,但法制只能影響外在,規定的是社會絕對無法接受的事物,作用仍然有限。但若人類社會將共同生活不可缺少的事物,用法律予以一一規範、監督、執行,會有成為專制國家的危險。
還有一種可能:不加思索地使用前人規定的道德原則。但這樣的做法我們恐怕都不會認同;不能只因為某些事長久以來就是這樣,就認為它完美無缺,把它當成金科玉律。一九五○年代的人還可以因循舊習,現代人卻不再如此。教會、父母或鄰居說的話不再具有約束力,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若是想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要能言之成理;否則無法服人。
評斷自己的行為變得愈來愈難。社會日益複雜,辨認道不道德的方法也愈來愈多,很難全盤了解所有的後果與結論。除了宗教界常有醜聞,許多聲譽卓著的信仰虔誠者,或者有才學的清高之士,也常言行不一。因此,如何辨別道德的本質與核心,如何賦予它對等的分量,也變得更加重要。
我們能做什麼?
能做什麼?我們可以做個實驗,把道德指標端上桌,再把與道德無關,大概只是因襲傳統的事物拿開,為現代人的生活找出新的道德指標。重要的是,要深思舊有的道德基礎如何與所處的時代銜接,不只是繼續存在,而是發揮更強大的核心力量。
九年來我每星期都為《南德日報》的雜誌寫一篇專欄,已經累積五百篇,《南德日報》雜誌的讀者每星期寫信來,提出各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平均每月有五十到一百個提問。我還主持廣播電台的專題節目、為電視寫文稿、講座、參訪學校、公開討論會、談話性節目,以及在奧古斯堡哲學—社會學系擔任客座教授,我把這些經驗列出來,在本書中一一呈現。長年專注這個議題,我對道德對立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種種瞭若指掌。
我無意嘗試勾勒出新的道德,或者撰寫倫理學的導言;不打算寫嚴謹的學術論文來探討各種理論,也不是要為生活中所發生的大小事情提供解決方法(假使我真的這麼寫,讀者手上拿著的會是一部分成很多集的磚頭書中的第一本)。我比較想嘗試的,是闡述我們不斷遇到的道德議題,同時展現道德基礎的重要。
這本書討論的道德議題範圍有多大?家庭、伴侶、鄰居、職場、馬路上、火車中以及旅行時遇到的問題,老人、年輕人、小孩及父母,喜歡的人或不喜歡的人,信得過的人以及陌生人,都包括在內。我們會談到如何面對自己與別人的過錯,關於謊言、包容、協助以及體諒。經濟問題,包括節省、慷慨、貧窮。也涉及如何對待動物與大自然,如何面對不同程度的良心不安,我們虧欠別人、但也可以要求一份諒解、尊敬以及重視。為別人著想,也為自己著想。我要從這裡開始談起:為自己著想,肯定錯不了。
[前言] 道德,好用又好玩
在《花花公子》雜誌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請原諒我忍不住用這可能令人驚訝的句子當作本書的開頭。說它令人驚訝,大概是因為長久以來情色或性愛一直被視為不道德(幸好已經有些改變);也可能是因為,雖然現在情色雜誌不再因內容涉及性愛而遭批判,但若涉及兩性話題,便似乎傳達了某種特定的女性形象。考慮到這點,我們其實已經進入本書的主題:今日的道德。沒錯,這本書談論的正是道德,道德並不限於康德和亞里斯多德,也不只是聖經與法律、犯罪及賠償,或責任與義務。道德不只是星期天布道壇上的講...
目錄
目次
推薦序 簡單倫理學的不簡單 / 周偉航
前言 道德,好用又好玩
第一部:人人該懂的道德初級班
第1堂課 關於利己主義
應該犧牲自己、照亮別人嗎?我得想一下……
第2堂課 關於說謊
另一半說「我愛你」,真的還假的?
第3堂課 關於包容
該不該包容歧視女性的人?
第4堂課 關於倫理學
黑人和白人、富翁和窮鬼、聰明人和笨蛋,都該有一樣的機會?
第5堂課 關於法律和道德
為什麼要遵守交通規則?為什麼不能凌晨在家辦派對吵鄰居?
第二部: 每天都遇到、沒事就想到的道德問題
第6堂課 關於禮貌和教養
對陌生人微笑、握手,是不是很假? 接受幫忙為什麼要說「謝謝」?
第7堂課 關於性和關係
關起門來的事,該用道德檢視嗎?
第8堂課 關於消費與金錢
節儉是美德,但該買便宜卻污染環境的東西嗎?
第9堂課 關於社會
烏鴉、猴子、隻鸛、大象、金魚、海豹和狗一起參加爬樹比賽,公平嗎?
第10堂課 關於公共資源
為什麼健保不能濫用?為什麼公用樓梯間要維持清潔?
第11堂課 關於家庭與友誼
該在意政治人物的婚姻狀態嗎?家人犯罪可以包庇嗎?
第12堂課 關於動物、環境和大自然
該吃素還是吃肉?要買含農藥或有機作物?
第三部: 那些人怎麼這樣?這個時代的道德思考
第13堂課 關於尊重
別人也是人,和我們一樣,因而也須獲得同等的尊重。
第14堂課 關於瞭解
「推己及人」是好事,但如果別人不要呢?
第15堂課 關於體諒
坐火車,可以一個人占兩個位子嗎?
後記 過得恰到好處
目次
推薦序 簡單倫理學的不簡單 / 周偉航
前言 道德,好用又好玩
第一部:人人該懂的道德初級班
第1堂課 關於利己主義
應該犧牲自己、照亮別人嗎?我得想一下……
第2堂課 關於說謊
另一半說「我愛你」,真的還假的?
第3堂課 關於包容
該不該包容歧視女性的人?
第4堂課 關於倫理學
黑人和白人、富翁和窮鬼、聰明人和笨蛋,都該有一樣的機會?
第5堂課 關於法律和道德
為什麼要遵守交通規則?為什麼不能凌晨在家辦派對吵鄰居?
第二部: 每天都遇到、沒事就想到的道德問題
第6堂課 關於禮貌和教養
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