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身專訪大師的方式,介紹大師的生平、佛學的修為、曇摩學校基金會的發展歷史與運作情形、訪談基金會成員與大師身邊相關人員。
作者簡介:
聖耶德納西亞多
1965年8月20日出生於曼德勒省明禪市的甘多村,14歲出家受沙彌戒,20歲受比丘戒,23歲完成佛學教師班課程,1997年於斯里蘭卡可倫坡市佛教與巴利語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現任仰光市德貢區苗瑪角路聖耶德納佛學院住持。
2013年發起成立曇摩學校基金會(DhammaSchooIFoundation)並擔任該組織主席僧。曇摩學校基金會是目前緬甸佛教基礎教育推廣最為流行和廣泛的教育機構,現學院已遍佈全緬甸3900個寺院。至今已有師資三萬餘人。
章節試閱
從仰光向北640多公里,抵達曼德勒省明禪市一座普通的小村莊——甘多村,伊洛瓦底江分支出一條無名的小河,如玉帶般從村頭蜿蜒而過。
緬曆1327年(西元1965年)8月20日,正逢高原上的雨季,小河漲起了大水。村裡一戶人家誕生了一個出生時臍帶在胸前交叉呈十字形的男嬰,父親略帶不安前去詢問村莊附近寺院的長老比丘,長老聞之讚歎道:這孩子,將來不是國王就是大比丘啊。父母於是轉憂為喜,給他取了俗名MgTheinHtike(登泰),意思是「尊師」。
漸漸長大的登泰,不管是和村裡的小夥伴在村間玩藤球、踢足球,還是與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一起遊戲,全家六個孩子中排行第三的他總是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孩子王」。進了學校,認字之後,小登泰尤其喜歡背詩、寫詩。他有個表哥品學兼優,以初中全國第一名、高中全國第二名的成績畢業,登泰一路以表哥為榜樣,不輸其後,也備受師長們器重。
從仰光向北640多公里,抵達曼德勒省明禪市一座普通的小村莊——甘多村,伊洛瓦底江分支出一條無名的小河,如玉帶般從村頭蜿蜒而過。
緬曆1327年(西元1965年)8月20日,正逢高原上的雨季,小河漲起了大水。村裡一戶人家誕生了一個出生時臍帶在胸前交叉呈十字形的男嬰,父親略帶不安前去詢問村莊附近寺院的長老比丘,長老聞之讚歎道:這孩子,將來不是國王就是大比丘啊。父母於是轉憂為喜,給他取了俗名MgTheinHtike(登泰),意思是「尊師」。
漸漸長大的登泰,不管是和村裡的小夥伴在村間玩藤球、踢足球,還是與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一起遊戲...
作者序
心道法師
我出生在緬甸,在緬甸經歷過戰亂,也在這個佛的文化古國開始認識佛法。一九九三年我回到緬甸參訪許多聖地與成就者,對修行者來說,緬甸的環境真像是個世外桃源,只要是佛教徒,都會想盡辦法保護這塊佛國淨土,讓這裡的修行傳統一直永續流傳。
緬甸人文的珍貴在於全國上下奉行佛法,緬甸千年來固守住佛陀的資產。我從沒忘記自己身為緬甸佛弟子的責任,如何讓這個不間斷的佛陀法教代代傳承下去,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成立了靈鷲山緬甸國際禪修中心之後,我們一直致力於保護緬甸佛陀文化,讓它深耕推廣,散播在世界人心。
緬甸有很多實修的尊者與成就的羅漢,我們有責任和有必要把這些尊者與佛法記錄下來,推廣佛陀的智慧。希望《走近緬甸佛學大師》系列,可以帶給世人最需要的精神資糧,讓更多的佛弟子瞭解緬甸這個佛國世界和固守千年的佛陀文化。
做這些事情,到底為甚麼?就是愛地球、愛和平!戴恩這裡善緣俱足!期許這套書籍能夠帶給大家更多生命的緣、佛法的緣。
心道法師
我出生在緬甸,在緬甸經歷過戰亂,也在這個佛的文化古國開始認識佛法。一九九三年我回到緬甸參訪許多聖地與成就者,對修行者來說,緬甸的環境真像是個世外桃源,只要是佛教徒,都會想盡辦法保護這塊佛國淨土,讓這裡的修行傳統一直永續流傳。
緬甸人文的珍貴在於全國上下奉行佛法,緬甸千年來固守住佛陀的資產。我從沒忘記自己身為緬甸佛弟子的責任,如何讓這個不間斷的佛陀法教代代傳承下去,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成立了靈鷲山緬甸國際禪修中心之後,我們一直致力於保護緬甸佛陀文化,讓它深耕推廣,散播在世界人心。
緬甸有很...
目錄
序
伊洛瓦底江畔的童年
負笈斯里蘭卡
聖耶德納僧學院
聖耶德納西亞多對應時代潮流
曇摩學校基金會
實訪曇摩學校
附錄
序
伊洛瓦底江畔的童年
負笈斯里蘭卡
聖耶德納僧學院
聖耶德納西亞多對應時代潮流
曇摩學校基金會
實訪曇摩學校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