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公關集團執行長 嚴曉翠 推薦
看新聞、逛網頁、廣告時間,請盡情這樣「有方向」的胡思亂想!
怎麼問,能讓我一眼看出問題背後的問題?
長篇大論,我如何一聽完立刻抓出要點?
狀況發生了,我的對策能「不遺漏、不重複」嗎?
老闆臨時抽考,我能當場有點子嗎?………
邏輯思考是什麼?這就是想法有邏輯的好處。
邏輯能力不全靠天生、而是可以學會的,管理大師大前研一這麼告訴我們。台灣至少有兩百萬人看過大前研一的書,但大師只在書中指點原則,一直沒有發表一套邏輯思考的技術。於是我們研讀大師提到的「金字塔原理」,我們共同的心得是:這套技術真犀利,但是這麼複雜艱澀的思考技術,是要怎麼隨時活用啊?
日本首席圖解思考大師西村克己出馬了,他指出,邏輯思考的原則根本不難、還很好玩。他用最淺顯、容易上手的解說,幫我們先從日常生活中養成「一秒的習慣」,只要養成七種思考習慣當中的任何一種,對自己的生活與工作都大有幫助。
當然,如果你七種思考習慣都養成了,自然而然就掌握了跟大前研一相同的思考技術。西村克己說,複雜的技術,就算大師也得翻書,能靈活運用的,一定是簡單原則。
西村克己希望我們養成的「一秒的習慣」,是什麼?這是一種立於不敗的思考技術,西村克己說,致勝的思惟固然重要,但有些對手是你勝不了的,因為狀況操之在人;這時「不敗的思惟」就很重要了,因為不敗的條件操之在我。
1. 對於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習慣在遇到的第一秒就自問「為什麼?」
例如,報上刊載「○○公司倒閉」。如果你的反應只是「不景氣啊!」就結束了,那麼思考也就隨著一併劃下休止符。但是,如果聯想到的是「為什麼會倒閉?」疑問便會湧上心頭,並產生想獲得新資訊的欲望,於是你會上網找、看其他新聞,習慣性的在心裡列出幾點可能原因。
可見,問「為什麼?」可以提升思考能力和蒐集資訊的能力。甚至,連探究問題原因的能力、分析資訊的能力,也會隨著提高。這會讓你養成不擱置問題的好習慣。
2.第一秒就自問「所以呢?」的習慣
這是一種簡潔表達結論的好習慣。聽人談話時你可以自問或發問:「所以呢?這一番話的重點是……」一邊歸納、一邊摘要:「他這麼主張,是依據……」
3.第一秒就自問「這符合不重複、不遺漏原則嗎?」的習慣
我們在做事或分析事情的時候,經常必須做分類、畫出流程、做時間分配、做條件分析,西村克己給我們一些練習,讓我們想事情很周延、又不猶豫。
4.第一秒就自問「表裡都想到了嗎?正反都問過了嗎?」的習慣
養成突破現狀,找出新發現的習慣,擴展全方位的視野。
5.第一秒就問「這是事實、還是判斷?」的習慣
養成合理推論,發現矛盾的習慣。對於別人的話要適度懷疑。
6.第一秒就自問「(這一堆資料中、一堆辦法中)最重要的是哪三個?」的習慣
養成確定思考重點,排除次要資訊的習慣。將資訊縮小至三個選項,重點立見分曉。
7.第一秒就問「(這種事務、狀況)跟哪一個是同類?」的習慣
養成確認事物關係,養成在心中歸納整理的習慣。
了解這些思考方法,利用零碎空閒、通勤時間,你可以反覆「玩」這些思考遊戲,你會發現自己迷上思考,對於邏輯思考樂此不疲!養成這種「第一秒就想到要問○○的習慣」,你會發現,很多達人、高手、主管,隨時都能做對決定,解決關鍵問題,原來是平常就很習慣這樣玩思考。
作者簡介:
西村克己
芝浦工業大學研究所客座教授、管理諮詢顧問。
東京工業大學經營工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職富士軟片公司,1990年進入日本總合研究所擔任主任研究員,同時還擔任民間企業的管理諮詢顧問,籌辦各種員工進修課程,並四處演講。2003年進入芝浦工業大學,擔任「工程管理研究所」教授,2008年為同研究所的客座教授。專業領域為科技管理、專案管理、經營策略、策略性思考及圖解思考。
著作有《培養策略性思考的基本教材》、《邏輯性文章的寫作方法》、《成功者皆知的快速工作術》、《經管戰略使用說明書》、《一分鐘,強化問題解決力》等。
譯者簡介:
劉錦秀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曾任職出版社國際版權部經理。譯有《論語的智慧圖解》《中國經典一本通》《日本史圖解》《觀點》《中華聯邦》《思考的技術》《M型社會》《超神速全腦學習法》《上班一定有壓力?》《原來這樣做才有效》《弘兼憲史教你聰明看懂財報》《明白的記憶》等。
章節試閱
第2個習慣 第一秒就問「所以呢?」
在商務場合裡,不管談論什麼,必定會談到主張或結論。在沒有主張或結
論的狀況下,冗長乏味的談話只是浪費時間。而「所以呢?」這個問題,是一秒就可以說出主張或結論的關鍵。
有的人講話長篇大論,可是對方卻不知道「他到底想說什麼」,因為他談話中的主張或結論含糊不清。因此,在提供各種資訊之後,務必明確地告訴大家「所以呢?」的答案。
不過,有些人雖然提出明確的主張或結論,但因為沒充分說明「為什麼」,所以說服的理由顯得含糊不清。因此,在提出主張或結論之後,必須適切地說明「為什麼會如此」,才能夠獲得對方的認同。對於街坊鄰居的閒談、休息時間的閒聊,不回答「為什麼」、「所以呢」也不會造成大問題。這是因為參與者要的並不是互相確認某個主張或結論,而是默認彼此可以共享快樂時光的經驗。
但實際上,在商務場合裡,交談其實是為了傳遞「到底想說什麼」的主張或結論。
※※※
所謂「概念」,是指用簡單的詞彙來表現個人基本想法的思考結果。在思考具體手段之前,先用簡單的詞彙,把「所以呢?」的答案(你的主張)當做概念來呈現。「概念在先,手段在後」是解決問題的訣竅。
複雜的概念,如何輕易傳達?
一件複雜的事情即便花費很長的時間仔細說明,也很難一次同時說服許多人。例如,在一家有一萬名員工的公司裡,即使社長滔滔不絕地傳達公司的經營方針,員工還是什麼都記不住。這時候,最管用的方法是用一秒的習慣來創造概念。把訊息當做概念,用一句話來表現,是最有傳達效果的。
以公司為例,假設社長說:「我們公司的經營方針是『瘦身經營』,所以我們徹底削減固定費用,以改善成本結構。」如果「瘦身經營」這個概念是明確的,那麼社長就能輕而易舉地向一萬名員工傳達這個訊息。
所以,與其提面面俱到,不如集中一點火力全開。一般來說,人們並不想了解複雜的事物。所以,愈簡單(單純明快)的事物,愈容易了解,也愈能夠正確地傳遞給更多的人。
當顧客問員工「你們公司賣什麼?」時,如果員工回答「什麼都賣」,等於在說公司毫無特色。相較於在平均分數上獲得高分的平凡資優生,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材會獲得比較高的評價。
公司也是如此。在顧客的心目中,「在節省能源上業界第一」的公司,比什麼都能做的公司更具有價值。邊聽別人談話,邊幫他歸納主旨
另外,不只是在自己說話時,當聆聽別人談話時,也要養成問「所以呢?」的習慣。一邊聆聽談話,一邊以條列方式來歸納說話者的主張,將有助於提升理解程度。
※※※
在這個世界上,並非每個人的談話都淺顯易懂。所以,我們要有保護自己的對策,那就是一邊聆聽別人的談話、一邊歸納他的主張。藉由問「所以呢?」就能夠一邊區分話語中哪些是枝節、哪些是正題,一邊以正題的話為中心來聆聽談話。
聆聽談話的人如果活用了提問「所以呢?」的一秒的習慣,以條列方式記下說話者的主張,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程度。
用條列方式歸納對方的想法
談話中一定帶有主張(結論)。我們可以一邊聆聽對方的談話,一邊在腦中把「他到底想說什麼?」一條條歸納出來。如果很難逐條列出,只挑選幾個關鍵字(重要單字)寫下來即可。
即使說話者口沬橫飛、長篇大論,但是經過歸納整理之後,他真正想說的內容應該並不多。此外,問「他到底想說什麼?」的習慣,也有助於提升聽眾的聽解的能力。
第5個習慣 第一秒就問「是事實還是判斷?」
區別事實與判斷,是證明邏輯正確與否不可或缺的步驟。如果是事實,就可以成為說服眾人的材料。如果是判斷,就只不過是個人的見解。平時就要了解事實與判斷的相異之處,並學會區別的方法。
當下就問「這是事實還是判斷?」這個一秒的習慣,就可以培養區別「從哪裡至哪裡是事實,從哪裡開始是判斷」的習慣。
為什麼區別事實與判斷這麼重要呢?
支撐邏輯正確性的三角邏輯, 是由主張、立論依據、資料所構成。在三角邏輯中,「資料」這個部份就會用到事實。如果提示的資料是事實,就可以做為說服不特定多數人的題材。
在刑事搜查或法院判決上,區別事實與判斷尤其重要。在刑事搜查中,如果不提示事實做為呈堂證據,就無法確定某人就是罪犯。法院判決也是一樣,如果提不出事實,判決就沒有說服力。
※※※
事實與判斷的關係,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說明,那就是「判斷=事實+經驗或先入為主的觀念」。
例如,肚子餓的人看到蘋果時,或許會判斷:「好像很好吃。」但是,肚子好撐的人、討厭蘋果的人,同樣看到蘋果卻或許會判斷:「好像一點都不好吃。」我們必須知道:「即使看到同樣的東西,也有可能做出不一樣的判斷。」因此,一旦覺得意見(判斷)不合理,就馬上確認是否為事實,也是一個好方法。
平時就要懂得區別到哪裡為止是事實,從哪裡開始是判斷。所以,我們必須培養觀察力,也就是指看清事實的能力。
如果,只重視過去的經驗,在還沒完全確認事實的情況下,就做出判斷,即是「刻板(呆板)」。刻板是抱持成見的一種態度和行為。
例如,「因為是夏天,所以炎熱」、「因為是聖誕節,所以吃蛋糕」、「位階高的人就是優秀」、「大企業不會倒閉」、「因為不景氣,所以不賺錢」等,都是刻板的例子。即便「因為是夏天,所以炎熱」,然而還是有涼夏的時候,或是像北極那種夏天也很涼爽地方。另外,即便「因為不景氣,所以不賺錢」,然而還是有反而獲得高收益的企業。
要擺脫既有成見,問「是事實還是判斷?」最有效。例如,在判斷「因為是夏天,所以炎熱」之前,不妨先測量氣溫和濕度。在判「因為不景氣,所以不賺錢」之前,先試著調查個別企業的業績。
訓練擺脫刻板的方法
觀察事實,做一個深呼吸之後再做判斷,是擺脫刻板的訓練方法。
一旦長期持續做同樣的工作,想法就會出現逐漸變得刻板的傾向。就像「如果是A,一定選B」、「如果是B,一定選C」一樣,全都是以經驗為基礎,做出同一模式的判斷,真的是既輕鬆又愉快。但是,過於相信長年累積的經驗,很容易無視事實的存在,陷入刻板的思考模式。「單一類型化」便是進化停止的狀態。
外在的環境會隨著時代而變化。儘管以前的判斷或常識在過去的時間點是正確的,但是到了現在卻不管用,這種情況越來越多。
如果是實際由自己的雙眼確認的資訊,就可以區別到哪裡為止是事實,從何處開始是判斷。當被問到「真的是這樣嗎?」的時候,就可以充滿自信地回答:「這是真的!」
我們無法知道別人的話是否總是正確的。其實,有很多話是未經判斷或是沒有惡意的誤會。於自己有興趣的話題,不妨事後再自行做更進一步的調查或研究,或者是當場向說話的人確認也可以。
※※※
媒體之所以會上法院,多半是因為報導不實。由於故意用造假的證據來製作節目,或是並未確認事實就公開報導,因此受到輿論譴責,這樣的事例可說是不勝枚舉。
例如,老牌節目《發掘!真有其事大事典》,就是因為不實報導而被勒令停播。此外,相撲比賽放水的問題,也是因為告發者的證詞是假的,而引起軒然大波。
就媒體而言,如果自己所掌握的資訊是事實,就可以信心十足地大肆報導。此外,打官司也是如此。如果能夠證明自己掌握的是事實,就可以理直氣壯上法院。對於我們身為訊息接收者來說,非常重要的是,平時就要養成區別「到哪裡為止是事實,從哪裡開始是判斷」的習慣。
「現場主義」對於區別事實與判斷十分有幫助。如果能夠親眼確認,就會對自己的意見充滿自信。
前幾天,有一位父親來找我談論他兒子談戀愛的事情。這位父親對於兒子是否應該結婚,感到相當煩惱。他兒子才剛大學畢業,不希望這麼快就結婚,可是兒子的女朋友卻是天天逼婚。
我向這位父親建議:「不妨請兒子的女朋友聚餐。」如果實際見過兒子的女朋友,這位父親應該能夠做出更正確的判斷。
第2個習慣 第一秒就問「所以呢?」
在商務場合裡,不管談論什麼,必定會談到主張或結論。在沒有主張或結
論的狀況下,冗長乏味的談話只是浪費時間。而「所以呢?」這個問題,是一秒就可以說出主張或結論的關鍵。
有的人講話長篇大論,可是對方卻不知道「他到底想說什麼」,因為他談話中的主張或結論含糊不清。因此,在提供各種資訊之後,務必明確地告訴大家「所以呢?」的答案。
不過,有些人雖然提出明確的主張或結論,但因為沒充分說明「為什麼」,所以說服的理由顯得含糊不清。因此,在提出主張或結論之後,必須適...
作者序
為何一秒就能做出正確決定
身處在分秒必爭的時代,我們往往必須一秒做出決定,而邏輯思考的能力是左右成敗的關鍵。
如果具備邏輯思考能力,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決定,順利解決問題,大幅提升工作績效。
要提升邏輯思考能力,平日的訓練非常重要。藉由訓練,自然而然就能做到邏輯思考。可是,有許多人認為,即便了解邏輯思考的重要性,卻還是不得其門而入。
有什麼辦法,可以訓練邏輯思考?
如果邏輯思考真的只需要一秒,會有怎樣的功效呢?
如果只要一秒就能做到邏輯思考,就不必用氣勢壓人,便能夠以理服人。而且,一天當中可以簡簡單單進行無數次的邏輯思考訓練。
本書是養成一秒進行邏輯思考的超實用手冊,提供一秒做對決定的獨門秘技。由於是傳授各種訣竅,所以你可以把本書放在身邊,隨時利用通勤或閒暇的時間來閱讀。
◎會這樣問的人,想法有邏輯
本書將介紹以下七個關鍵的提問方式,用七章的篇幅來詳細說明。
第1章:第一秒就問「為什麼?」→培養邏輯思考習慣的第一步
第2章:第一秒就問「所以呢?」→簡潔傳達結論的習慣
第3章:「不重複、不遺漏」,不忘自問 →掌握整體狀況的習慣
第4章:「表裡都想到,正反都問到」→運用逆向思考,產生新發現的習慣
第5章:第一秒就問「是事實還是判斷?」→發現邏輯矛盾的習慣
第6章:馬上想到「哪三個最重要?」→決定攸關成果的優先順序的習慣
第7章:立刻想到「哪一個是同類?」→應用群組分類,整理資訊的習慣
即使無法純熟運用這七章中所有的方法,也沒有關係。只要一項一項逐步學習,也可以逐漸養成邏輯思考的習慣。
「持之以恆就是力量」,透過反覆的運用,就能夠提升邏輯思考能力,一秒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在此要提供一種方法,可以讓你以超短的時間閱讀本書。
那就是只閱讀每一章的「基礎知識」部分。由於圖解非常豐富,因此閱讀速度快的人只需十分鐘,閱讀速度慢的人也只需二十分鐘,就可以讀完此書。
如果想要知道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繼續閱讀各章中「一秒的習慣」部分(其實我希望每位讀者可以從頭看到尾。)
最重要的是,不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工作當中,你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將本書的技巧派上用場。
如果能夠自然而然養成一秒的習慣,邏輯思考能力就會日益精進。請大家踏出培養邏輯思考習慣的第一步!
為何一秒就能做出正確決定
身處在分秒必爭的時代,我們往往必須一秒做出決定,而邏輯思考的能力是左右成敗的關鍵。
如果具備邏輯思考能力,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決定,順利解決問題,大幅提升工作績效。
要提升邏輯思考能力,平日的訓練非常重要。藉由訓練,自然而然就能做到邏輯思考。可是,有許多人認為,即便了解邏輯思考的重要性,卻還是不得其門而入。
有什麼辦法,可以訓練邏輯思考?
如果邏輯思考真的只需要一秒,會有怎樣的功效呢?
如果只要一秒就能做到邏輯思考,就不必用氣勢壓人,便能夠以理服...
目錄
序言 為何一秒就能做出正確決定
第1個習慣:第一秒就問「為什麼?」
【基礎知識】
「為什麼?」是邏輯思考的第一步
【1秒的習慣】
➀就從很小的疑問,也問「為什麼?」開始
➁成功與失敗後都要想原因
➂在你當場解決麻煩之後……
➃好主管都會向部屬說明「為什麼?」
‧先做到「不敗」,再談獲勝
第2個習慣:第一秒就問「所以呢?」
【基礎知識】
運用「所以呢?」逼出結論
【1秒的習慣】
➀說服的關鍵:先說主張
➁邊聽別人談話,邊幫他歸納主旨
➂你得能用一句話,說出你的概念
➃只回答關鍵問題,你簡報讓人心動
‧說話沒有重點?有救了!
第3個習慣:「不重複、不遺漏」,不忘自問
【基礎知識】
問「符合MECE原則嗎?」避免遺漏或重複
【1秒的習慣】
➀先用水平思考,掌握整體狀況
➁用架構來整理資訊,思緒就明朗
➂用MECE是為了取捨,不是面面俱到
➃思考練習:人生如何過得平衡
‧會用MECE原則,會很有創意
第4個習慣:「表裡都想到,正反都問到」
【基礎知識】
有正反,有表裡,這就是逆向思考
【1秒的習慣】
➀裡頭愈舒服,愈得看外頭
➁為了採取行動而負面思考
➂軟實力與硬實力哪樣強
➃看大也看小
‧所做的事跟別人不一樣,才有價值
第5個習慣:第一秒就問「是事實、還是判斷?」
【基礎知識】
平時就得學會問「是事實還是判斷?」
【1秒的習慣】
➀只憑經驗下判斷,思想會刻板
➁大多數的話都是判斷,不是事實
➂調查真正的事實
➃實際用自己的眼睛確認
‧媒體報的是經過判斷的事實
第6個習慣:馬上想到「哪三個最重要?」
【基礎知識】
將範圍縮小到「重要的是哪三個?」
【1秒的習慣】
➀選出「最想做的三件事」
➁歸納成三點,容易讓人懂
➂金字塔的說明力
➃用乘法思考來處理大量資訊
‧靠數字「三」耍寶的「世界的鍋蓋」
第7個習慣:立刻想到「跟哪一個是同類?」
【基礎知識】跟哪一個是同類?
【1秒的習慣】
➀不相關的不讓它來亂
➁是「親子」?是「兄弟」?理順思緒
➂找出上一層的分類
➃這樣便能不重複、不遺漏
‧會這兩招就很夠看!
後記 思考「立刻進入狀況」,你永遠立於不敗
序言 為何一秒就能做出正確決定
第1個習慣:第一秒就問「為什麼?」
【基礎知識】
「為什麼?」是邏輯思考的第一步
【1秒的習慣】
➀就從很小的疑問,也問「為什麼?」開始
➁成功與失敗後都要想原因
➂在你當場解決麻煩之後……
➃好主管都會向部屬說明「為什麼?」
‧先做到「不敗」,再談獲勝
第2個習慣:第一秒就問「所以呢?」
【基礎知識】
運用「所以呢?」逼出結論
【1秒的習慣】
➀說服的關鍵:先說主張
➁邊聽別人談話,邊幫他歸納主旨
➂你得能用一句話,說出你的概念
➃只回答關鍵問題,你簡報讓人心動
‧說話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