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點45分,準備上學了,跟著線條走,從家裡出發到學校,學校有好多活動可以玩,從音樂教室的樂器到遊戲場的盪秋千,從科學角數大象到美勞角玩顏色,從數學角的數數到閱讀故事書,一條線貫穿整本書,帶領小讀者去玩,提前認識上課時要學習的事。
學校分成好多個學習角,有自然科學角、數學角和圖書角,還有遊戲場、美勞和音樂教室。在五顏六色、虛虛實實的畫面裡,利用書中的問題,一邊看一邊找,練習認識色彩和動物、數數和分類,還有能餵班上的寵物,吃著各種點心和午餐,和好玩的下課時間。
《跟著線條走》是美國1960年代發展的一筆畫構成的。書裡的線條將物件的輪廓、整個畫面用一筆成形畫出來,當我們翻開書,看見跨頁畫面的時候,我們用直覺的、照相式的把整個畫面看進去,這是第一種看法,我們看到的是全部,是畫面的整體。
可是當你用手指著線條,跟著線條走的時候,呈現的是一點一滴隨著時空的轉變,慢慢經歷的思考過程,這是第二種觀看的方式。
書裡提出一些問題,你看到幾種義大利麵?有哪些動物生活在農場?有幾塊三角形積木?這些答案在畫面的不同位置。要回答這些問題,要搜尋畫面集中焦點,這又產生了第三種觀看方式。
所以這些畫面就等於給你三種觀點,三種思考方法,而串連這一切的是一條線,這條線構成的圖形是幾何圖形,用顏色的重點、深淺來呈現,所以這本書放在桌上看跟放在幾公尺之外看,感覺是不同的。(詳見親子專刊)
本書特色
跟著一條線,到學校各個角落學習色彩和字母、數數和分類,更在線條和色塊之間,感受畫面的美感。是小朋友上學前,最適當的工具圖畫書。
作、繪者簡介
羅拉.朗菲斯特
跟著人生的路線走,羅拉一路從瑞典來到紐約,1993年後就定居在這兒。除了《跟著線條走》系列4本圖畫書,她還創作了其他童書,並設計產品包裝和廣告,合作的對象包含時尚流行及金融產業等不同領域。她的藝術創作刊登在許多知名報章雜誌,像是〈紐約客〉、〈哈潑〉、〈城市與鄉村〉及〈壁紙〉等。羅拉和先生、女兒、狗狗一起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
譯者簡介
馬筱鳳
輔仁大學大傳系,擔任報社編輯記者8年,出版社編輯10多年,著有10本童書及圖畫書,曾在翻譯社工作,翻譯過卡通影集及影片、discovery頻道生態節目,旅遊文章及電影雜誌文章,譯有《會唱詩的河:勇於追夢的詩人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