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百年來的醫學教育從早期的師徒制轉成學院制之後,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專科領域也都相當的快速發展。在這知識爆發的時代,傳統課堂授課的學習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習者的需求。醫學生於課堂所學的,於面對病人時卻覺得束手無策,雖然「學富五車」卻無從用來解決病人的問題。相較之下,企業管理或法學課程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則對學生較有實用性。自然而然的,以呈現病人狀況讓學生自我尋找解答的問題導向學習(PBL)模式應運而生。
此一新的學習模式,打破了基礎與臨床的分界線,培養學生找出問題所在,
並尋求解答的能力,這樣的能力學生可終生受用並且符合現今醫學教育的潮流。因此 PBL推出之後逐漸的被許多醫學院採納,台灣的醫學院自也不例外地紛紛將PBL納入課程中。然而,這一套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習法是否可適用於熟悉填鴨式教學的台灣學生呢?訪查台灣各醫學院所呈現的所謂PBL的樣子及作法,其品質並不一致,有時候PBL甚至變成學生的小型的讀書報告!
本書兩位編著者,一位是來自PBL發源地,加拿大McMaster大學的關超然教授,另一位是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PBL推動小組召集人李孟智教授,這兩位都是多年在醫學教育界PBL的專家推手。本書21個章節依序介紹PBL起源、精神、理念、教案撰寫,師資培育以及評量等各項理論邀請各校專家學者作經驗的分享,是一本難得的PBL巨著,相信它可以提供讀者PBL的正確觀念以及適當的作法。
林其和 院長
成功大學醫學院
作者序1
無限感恩、深深期待
關教授與我自2009年聯合編撰本書、歷經一版、修訂版多刷應世,承蒙海內、外同道之愛護與指教,殷切盼望本書能大幅增訂以饗讀者,故在Elsevier出版部協助下,吾人將章節做了系統性調整,尤其增添了PBL之衍生學習,如團隊為導向學習(Team-based learning;TBL)、跨專業學習(Interprofessional learning;IPL),以及PBL在醫學以外專業之應用等新的內容,期盼各界續予指教。
21新世紀起,PBL從醫學系延伸至包括護理、口腔醫學及傳統中醫藥學之教育中,其發展形式與規模或許在各專業、各地、各校略有不同,但就「學生為中心」、「問題為藍本」、「小組為平台」、「討論為模式」及「合作為精神」的基本原則上,應是共通不變的規律。吾人深信PBL之精神與態度不會也不能因不同時空或專業別而有所謂適用性或可行性的疑義,反倒是始終如一地引導學習者更具自主性、思辨性及實用性是盼。
李孟智
中山醫學大學PBL召集人
作者序2
這一本全以華文撰寫且非翻譯的原著PBL書,自從2009年首版底問世之後在華人的醫護健康教育界廣受讀者的愛載,並已經過了三次印刷;遠及新疆,四川都有學者來函詢購。過去三年來,PBL的教育理念在寶島及大陸因為時空的轉運伴隨著政治、社會、經濟的需要與轉型,對高等教育不斷地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然,這本PBL書應該稱得上最具經典的原汁原味PBL;它是根據我在PBL發源地 (McMaster大學)三十年的經驗,遵循著McMaster Philosophy凝聚而成的結晶。
在第一版中,為了拋磚引玉,我邀請了一些國外(加拿大,日本及澳大利亞)的典範PBL教育學者提供章節敘述他們當初引入PBL教育理念過程中的奮鬥與辛酸。
這些學者也曾都很熱心地將PBL的種子傳播來亞太地區。我親自將他們的英文稿翻譯成中文;對僑居國外四十年的我,翻譯成中文及以中文撰寫專業書籍的確是個雙重的挑戰。 如今,寶島內的各醫學院校PBL亦已經過寒窗十年,塵埃落定;有的鞭策邁前持續不懈,有的維持原狀按兵不動,有的正逐漸轉型消聲匿跡。
也有新成立的醫學院校,如馬偕醫學院,倍加努力迎頭勇追。在這第二增訂版中,我移除了所有來自國外我翻譯的章節,而讓寶島內的作者能有較多的空間去追述這三年來PBL課程上的新拓展;同時也追加了PBL評量層面的章節,彌補了我先前對第一版深感不足的遺憾。
在第二增訂版中,一些篇節也做了適當的增減調整並反映出PBL己漸受醫學領域以外的專業,如通識、牙醫、護理、藥學等。事實上,這幾年我在寶島受邀做PBL工作坊的院校已有一半以上是沒有醫學院的大學或技職學院,如商學院、社會學院、管理學院、通識中心∕學院、藝術學院或體育學院。這也應驗了我過去的預言:「PBL是目前最先進高等教育的理念,造就未來,不分專業,以一貫之。」
在第一版我強調PBL主要是個學習的理念,並不是個教學的方法。可是常常會看到中文書籍或教育文獻論文中寫著:「PBL教學法是……」或「PBL採用小班教學…」;甚至在寶島或大陸的教育研討會也常聽到這種說法。可見傳統「教學」的思維已形成一個沉重的歷史包袱,棄之不捨,甩之不去。因此,在這第二增訂版中,我還是要不厭其煩地地叮嚀強調,PBL的理念不是教學(teach; 以老師為中心)而是使學(let learn; 以學生為中心)。這個觀念若沒有溝通好的話,猶如換湯不換藥,則達不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PBL也失去實施它真正的意義。
我要感謝我的益友,李孟智教授,與我由零開始共同開闢這片新天地,編著這本經典的PBL及其沿續的第二增訂版。 Elsevier(台灣)在出版本書的設計,排版及營銷充分顯示出其專業的優越特質,令本書錦上添花,不愧為具有國際水平的出版業者,銘謝於心。我也感激中國醫藥大學對我過去七年來的照顧,並成為我在亞太宣導推廣PBL的平台基地。 當然,有眾多海內外學者、朋友、長官表達對我的協助與肯定,恕我不能一一道名傳達謝意。至重要的,我更感謝我在加拿大的家人,年邁九十歲的母親廉靈華女士,內子蕭茜莉女士及我們的三位兒女,Tony, William及Emily,對我離鄉背井隻身赴台致力學術奉獻所表示的支持與寬容。
關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