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大小,與成功的程度成正比
中國黃河上游的龍門山谷裡,有個水流非常急的瀑布;瀑布底下的水裡,聚集著很多魚。因為水流太過湍急,大部分的魚都不能順著水流游過瀑布;只有鯉魚能克服一切困難逆流而上,穿越瀑布,像龍一般飛騰上天。這個例子,和古代成語中的「鯉魚躍龍門」的含意不謀而合,正反映出我們「要想實現夢想,必須先克服一切困難」的觀念。
日本有種觀賞用的鯉魚,這種魚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能隨著活動空間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身長。這種魚在自然環境下成長時,身長高達90~120釐米;但是,在水族館或池塘裡生活時,最多只能長到15~20釐米;如果被養在更小的魚缸裡,那麼最多只能長到5~8釐米左右就停止生長了。
這樣的生態本能,讓我聯想到一個道理:成功的程度,取決於夢想的大小。就達到成功的條件來看,夢想的大小比智商的高低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在成功的路上,關鍵因素並不是智慧,而是夢想與熱情。
美國的暢銷書作家——菲爾.麥格勞,在分析各個領域中的一千名成功人士後,得到了一個結論:他們的最大共同點是對待夢想的態度。也就是說,他們有明確的夢想和目標,且為了實現夢想,在行動之前都擬定了詳細的策略和計畫,並堅決執行了這些策略和計畫。同時,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他們有著敢於面對任何危險的勇氣、意志和熱情。
也就是說,如果人的夢想過於渺小,他所得到的成果,就會如同他的夢想般微乎其微。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那麼他的人生將沒有任何收穫。我們一旦擁有夢想,就自然會為了實現夢想而預做準備,並且付出行動。比方說,如果一個人想奔跑,他的身體就會自然地向前傾;如果一個人決定要與人搏鬥,他的臉部表情立刻就會變得僵硬。
當兩個人的目標相同,而夢想的高度有所不同時,他們的所作所為也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極端狀況。例如:想賺1億元的人和想賺100億元的人,他們賺錢、花錢的方式肯定會有所不同;想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的人,和一心盼著畢業踏入社會工作的人,在學習的量和質上也會出現很大的差距。同理可證,成功人士的人生要比普通人精彩、富有挑戰性。
人的夢想渺小,是因為害怕失敗
之前提過,想要獲得大成功,首先要樹立遠大的夢想。這很容易理解,聽起來也理所當然,但是為什麼仍然有部分的人沒有自己的夢想呢?在我看來,是因為這些人覺得自己夢想過於遠大、遙遠,所以認定它無法被實現。
理想能激發一個人的鬥志,進而使人約束自己的行為。例如:跑42.195公里的馬拉松選手,要比只需跑自己一半路程的選手,以及只跑10公里的選手,付出更多的汗水、接受更多的訓練。又好比在高爾夫運動中,業餘高爾夫球選手與職業高爾夫球選手間的差距一般在10~20碼,而要想縮短這個距離並非易事。
正如韓國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健熙所言,一桿能打250碼的選手,如果想再增加10碼的距離,那麼他不僅要把手腕、腰部、脖子的力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還要校正姿勢。然而,校正身體的姿勢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它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與堅強的意志力。因此不難理解,專業高爾夫球選手與業餘高爾夫球選手間的差距就在於此。
當然,人的夢想愈遠大,要付出的努力相對地就愈多。所以有的人會覺得「我為什麼活得這麼累,活得這麼痛苦?」但是,如果這些人中有誰能想到「這是因為我的夢想遠大,我的目標高遠」,他的未來將會非常幸福。相反地,如果有人因為「我的生活很安逸」或「我一直沒受過苦」而感到滿足,那他就有必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能力還沒完全發揮,或者把人生目標設定得太小了?
克服困難的意志與勇氣,改變了夢想的大小。有些人的夢想很渺小,但並不是因為從小時候夢想就一直很渺小,而是因為自己親手把夢想縮得愈來愈小。這些人選擇縮小原先的夢想,來減少原本需要付出的努力,以及避免將來遇到的痛苦。
也許有人會懷疑地問:「就算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也一定能實現嗎?」也許有人會反駁:「誰不想樹立遠大的夢想?只是現實條件不允許罷了。」這些人的話不無道理,畢竟夢想是基於現實條件而存在的。例如:對於擁有10億資產的人來說,要賺到100億並不是件困難的事;但是對於身無分文的人來說,可能就只是一個脫離現實的奢望。
但是,這並不表示夢想不可能實現,因為夢想並不等於現實本身,而是可以經由努力去爭取的。因此,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的確真的有很多人經由努力,把這種「奢望」變成了現實。
洛克菲勒不切實際的「奢望」
世界級大富豪洛克菲勒,在青少年時期過著非常窮困的生活。有一天,他向一位心儀的女孩求婚,竟然被對方的父母無情地拒絕,還當著他的面惡毒地說:「我們絕對不會把女兒嫁給你這種窮光蛋、鄉巴佬!」洛克菲勒的青春年少,就在這樣的悲慘中結束了。
為了協助家裡的生計,他不得不在16歲就結束高中學業;但是,來到都巿闖蕩的他還是沒能找到工作,結果又被父親趕回鄉下。
雖然洛克菲勒的青春年少過得如此悲慘而窮困,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人生的夢想,還發誓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個很有錢的人。生活愈是窮困,他對夢想的渴望也就愈強烈。他還對朋友們發誓:「總有一天,我會賺很多錢,夠我買很多的名牌衣服!」在他腦海裡,始終盤旋著一個念頭:「我一定要賺到10萬美元,不管將來怎麼樣,我一定要成為了不起的人物!」
洛克菲勒的夢想,把自己從懸崖邊拉了回來。被父親趕回鄉下的第二天,他回到之前求職被拒絕過許多次的一家公司,要求再給他一個機會。終於,那家公司被他的熱情和意志力所感動,決定僱用他。
進入這家公司後,胸懷夢想的洛克菲勒比誰都努力工作,每天都提早到公司,而且經常加班到晚上11點;沒過多久,他的表現就得到公司的肯定,決定栽培他。然而,一心想成為富翁的他,5年後還是選擇離開了這家公司,自行創業。
對於青少年時期的洛克菲勒來說,將來要成為富翁的目標是不切實際的夢想。當這個沒有工作,整天為了填飽肚子而發愁的窮光蛋喊著要賺到10萬美元的時候,有誰會理解和當真呢?但是,他的夢想真的實現了。
洛克菲勒在30歲時已經賺到100萬美元;43歲時,他的公司成為美國當時最大的石油公司;53歲時,他變成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曾經有一度,他的資產總額竟然比美國一整年的財政預算還要多!
很多人都想「樹立遠大的夢想」,而更多的人則認為:「樹立夢想時,要認清現實條件」。因此,有人常常為自己的渺小夢想辯解說:「因為我是一個很腳踏實地的人」,當然也有人主張:「夢想不在於大小,而在於是否可以實現。」
事實上,站在現實條件的角度來衡量個人夢想的大小時,我們心底最真的夢想將隨之消失。因為這樣而樹立的夢想,並不是我們真正渴望實現的夢想;與其說它是夢想,還不如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會發生的事。
夢想,是透過奮鬥爭取來的,它和自然會發生的事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而「認清現實」,則是失敗者的推託之詞。假如洛克菲勒當初能「認清現實」,那麼他就應該待在鄉下,待在原來的公司,服務到退休;但是,他丟棄了這個推託之詞,樹立了不符合現實條件的遠大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