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序
以法教供養世界
在噶舉傳承與一種名為「tsok cho」的教法傳授類型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連繫。在本書中,tsok cho 被翻譯成「對大眾的開示」。這一類對於團體的開示,或是大眾開示,已經成為由岡波巴大師在十二世紀最初期所創立的達波噶舉傳承的一部分。
自從空行母在某一次示現中告訴岡波巴,比起從事更進一步的閉關,傳法對他來說會是更好的選擇後,大師在他的主寺達拉崗布寺(Daklha Gampo) 已經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弟子前來求法。如同瑪爾巴譯師(Marpa)、密勒日巴尊者(Milarepa),以及這個傳承中的其他前人,岡波巴大師以最高形式的關懷,也就是傳法,來照護那些圍繞著他的群眾。追隨前人的腳步,大師也在許多弟子的禪修練習中,給予他們個人指導;對那些前來求法、特別是成群的弟子,同樣也會給予法教的傳授。這些公開的開示,就是我們所說的「對大眾的開示」。
在岡波巴大師的教法全集中,包含了五篇這樣的大眾開示。它們之中的大多數,是由參與這些課程中的弟子所寫下。認同那些從上師處所聽到無與倫比的教授,這些弟子以將這些文字保存下來留予後世來表達他們的感激。這個模式,也被持續到後世─岡波巴大師的弟子杜松虔巴(Dusum Khyenpa),也就是第一世大寶法王,也在當時留有「對大眾的開示」的紀錄;帕莫竹巴(Phagmo Drupa) 與其他日後噶舉傳承中的許多善知識,也都這麼做。
就像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之後都會清楚明白的,岡波巴大師是一位不同凡響的師長。他可以以一門單一的法教課程而觸動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弟子。不曾離開達拉崗布寺,大師卻能夠以這樣的單一技巧將法傳入這個世間,讓他所創立的這個達波噶舉傳承,在將近千年之後的今天,依舊如此興盛。
距離人們拋下他們的世俗關注,一股腦湧入西藏那些以堅石建造的僻靜處中接受大善知識的訓練到現在,這個塵世間已經大幅改變。我們這個噶舉傳承,很久以前就離開了自己在深山中的閉關房。居住在喧囂的山谷與城市中的今天,我們面臨保存傳承修行精神的挑戰,不過,我們也因此獲得一個隨處隨地可以從事法供養的機會。
秉持這股現代調適版的噶舉精神,林谷祖古仁波切不是只坐在某個山頂指引那些來看他的弟子們,相反的,他周遊列國,盡其所能尋求在每個地方從事法供養。經由出版這本以岡波巴大師大眾開示為題的翻譯與注釋,我欣然見到林谷祖古仁波切依循岡波巴大師傳授法教的精神。我有信心看見以下這兩種結合─法本與注釋,岡波巴與林谷祖古仁波切─將成為這個世間裡,一個善的源頭。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鄔金欽列多傑
6 月16 日2011 年
作者序
以大手印鎔鑄金剛乘
這本書收錄岡波巴大師所給予十八篇簡短但意義深遠的佛法教學,岡波巴大師是藏傳佛教噶舉傳承的其中一位祖師。法本原本的藏文名稱為rje dvags po rin po che'i tshogs chos chen mo,中文大概可以翻譯為傑達波仁波切的法會開示,或是岡波巴在大眾集會的重要教學。除了對藏文法本進行翻譯,這本書也收錄我在2004 到2009 年間,在歐洲與美國講授或撰寫的某些註疏。
岡波巴大師
岡波巴出生在西元1079到1153年之間的西藏,他是西藏最有名的瑜伽行者密勒日巴尊者(Milarepa)最重要的弟子。密勒日巴則是馬爾巴大譯師(Marpa the Translator)的弟子,馬爾巴正是將噶舉傳承的法教從印度帶入西藏的人物。從密勒日巴尊者處,岡波巴大師領受了噶舉傳承中主要的金剛乘修持法門─大手印(Mahamudra)以及那洛六法(Six Yogas of Naropa)。
遇見密勒日巴尊者之前,岡波巴是一位在噶當傳承下受訓的僧人,這個傳承強調的是大乘佛教中的菩提心、空性以及悲心等特質。岡波巴日後將他在噶當傳承中學習的大乘法教與大手印、那的研習與修持特色。
岡波巴大師的法教全集, 後來由一位名喚雪波夏努(Sherap Shonu)的僧人集結成冊,雖然我們不能肯定,不過,雪波夏努本人也許就是岡波巴大師的一位弟子;關於他,我們所知少之又少。也有可能有其中的部分法教,是後來由其他弟子補上的。
全書簡介
儘管這本書中涵蓋少許大乘佛教的綜合教授,大部分的指導仍是大手印禪修與金剛乘的見地與修持方法。第一章是以依循傳統方式揭示這些法教的傳承歷史與岡波巴大師的部分生平展開這本書的內容。第二章,是一篇有關虔敬心的重要性的詳盡討論。以七種分類說明虔敬心,是岡波巴大師在其最具影響力的論述《解脫莊嚴寶論》(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中眾所皆知的特色教授。第三章講述的是一個短故事,關於一位能夠直接與觀音菩薩─那位代表悲心的菩薩─交談的僧人,以及他代表噶當派創始者阿底峽尊者(Atisha Dipankara)向觀音菩薩提出問題。第四章,是岡波巴大師對於其被稱之為岡波巴四法(the Four Dharmas of Gampopa)的內容給予的個人指導。大師在此所給予指導的方式略顯不尋常,同時,在本章的最後片段,大師引入俱生智(coemergent wisdom)這個大手印的主要名相,為接下來講述的金剛乘法教搭建了一座橋。
接下來三個章節,是以更加詳盡的方式,從不同角度來探討大手印法門。第五章探討將俱生智運用在我們的體驗中,其中包括某些非常務實、將負面事物帶入修行道的建議;第六章是有關心之那洛六法等金剛乘法教結合;這個結合方式,塑造了日後噶舉傳承自性的一個直指教導(pointing-out instruction);而在第七章,我們就體驗與體悟對於大手印的涵義進行了探討。在本書稍後,第九章與第十二章同樣著重在討論大手印法門;第九章是關於堅定對於心之自性的認知,第十二章則討論了明瞭平常心(tamel gyi shepa)深遠的重要性。
第八章對於生起次第,也就是本尊瑜伽,提出了詳盡的解釋,同時對於它如何轉化我們對於自身以及這個世界的看法有所強調。第十章探討的是如何辨別一位心靈上的師長是真是假;第十一章與十三章則以兩種極為不同的觀點驗證金剛乘的見地、禪修、行動與結果。
第十四章是關於聽聞法教時,所抱持的正確與錯誤動機,言簡意賅的解說。第十五章〈體驗過患與見地偏差〉點出了人們在修持禪修與理解空性時發生的某些典型錯誤。第十六章突顯的是菩提心那虛幻如夢一般的本質以為悲心與智慧的不可分割性。
第十七章是岡波巴大師對於從事長期閉關的弟子的衷心建議。你可以想像大師正對著一小群全心專注於修持的修行者說話,給予他們非常個別,有關必須如何行持而能獲致解脫的尖銳建議。第十八章是最後一章,列舉了弟子能夠侍奉他們上師的十種理想方式。緊接著是一篇附錄,是法本原文的英譯。(編註:中文版按慣例,將法本原文放在最前面。)
感謝
這本法本的翻譯,我是與美國的安漢姆(Ann Helm)女士共同完成的,安同時也為我編輯了這篇評註。我要感謝她所做的一切。同時要感謝津巴喇嘛(Lama Jinpa),他是我在巴塞隆納講學時的西班牙語翻譯;還有我在漢堡講學時為我進行德語翻譯的蘿西福克斯。也要感謝瑪麗亞溫多芙凱撒為我統籌課程音檔的謄稿與存檔工作,她自己其實也承擔了這其中的許多謄稿。然而這還只是瑪麗亞過去這些年來為菩提行國際協會(Bodhicharya International) 所付出諸多心力的片段,非常感謝她。我也要對瑪格麗特福特道謝,感謝她為我們完成,以及持續進行的那些出版與組織事務。有許多弟子們也投入了謄寫講課內容以及為這本書製作音檔等過程,我也要表達對這些人的感謝,包括加布里埃爾、伯納凱瑟、依納梅耶、瑞秋默非特、傑特摩特、保羅歐康諾、拉依瑪沙耶、大衛杜菲爾德,以及艾瑞克維諾。
最後而同樣重要的是,我要感謝十六世大寶法王促成了這本書的最初寫作因緣,以及極為仁慈的十七世大寶法王為本書寫序。祈願這本譯註能為噶瑪巴與噶舉傳承的法教興盛帶來些許的貢獻。
林谷祖古
甘托克,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