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生常談的一些問題
一、導演的基本概念
導演,這該怎麼理解?
經驗告訴我們,在劇院尤其是排練場裏,經常會被演員和場記、副導演等人所簇擁,且時而沉默不語,時而激情萬分,時而神情沮喪,時而神采飛揚的那一位,估計就是導演。同樣,知識告訴我們,就像一個樂隊的指揮,導演也是一種職業,而且還是一個可被具體落實到人的職務。所以,在我們說起「導演」一詞時,這當然是可以就人而言,也可以就一種職業、職務而言。不過,兩相比較起來,就算是指人而言,可那種職業、職務的職能還是會被強調出來。這也就是說,在導演的含義中,其業務職能的一面才是首要的,而正因為如此,在我們的戲劇創作活動中,我們常常將導演這一職業的功能無限放大,他寫作或者改編劇本,他遴選演職員,他指導舞臺美術的創造,他組織排練場的排練,他協調各部門的工作,他負責整個創作集體的考勤,他對整個演出的結果負全責……總之他似乎大包大攬,他似乎無所不能。
但導演的能量是有限的,他的工作範圍也應該是有一定限度的。那麼,導演該如何被定義呢?
一說:導演是劇本的排演者、組織者。
這種說法並沒有錯,但只是在一般意義上解釋導演的作用。戲劇的排演無疑是導演最重要的工作,但把戲劇的組織工作也不恰當地放在了導演的身上。在現今中國的戲劇活動中,人們似乎更重視導演在一部戲劇中的組織作用,而這樣的組織工作原本應該由專門的人員來擔任,好在情況現在已有改善。
二說:導演是舞臺各演出部門的中心。
這是對導演工作的定位,是確定導演在創作集體中的位置,用以明確所有的創作部門都要圍繞導演的工作進行。這在表面上是對的,但它並沒有揭示出導演工作的實質。
三說:導演是演員表演的指導者,是演員的鏡子。
此說法非常強調導演在演員表演中的重要地位,它試圖說明導演在引導演員接近角色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過去,導演多是從演員而來,所謂「演而優則導」,他們具備了相當成熟的表演經驗,可以對演員的表演進行細緻具體的指導,比如俄國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梅耶荷德。但後來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導演逐漸成為專門的職業,他可以不是一個好演員,甚至可以從未上過舞臺,但這些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合格的導演。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著名導演焦菊隱並未專門學過戲劇導演和表演,德國的戲劇大師布萊希特也不是演員出身。所以,這種說法容易將導演的工作局限在演員表演上,從而忽視了導演工作的實質。
四說:導演是劇本的解釋者。
這是將導演的創作歸為對劇本的文學闡發。劇本是需要導演進行解釋的,並且這種「解釋」是引導創作集體進行目標一致的創作所不可缺少的環節;導演對劇本的「解釋」,最終應該用生動的舞臺形象來體現。
五說:導演是劇場裏不露面的魔法師兼思想家。
這是俄國導演波波夫在他的《論演出藝術的完整性》一書中對導演這一職業的解釋。他將導演藝術描繪成一種迷人而神秘的職業,雖然令人感到有些玄妙,但他沒有忘記導演一個重要的特點——思想家。
導演應該將劇作思想的揭示和舞臺藝術的創造統一在一起,形成相互有機聯繫的整體。綜合起來,比較準確的定義應該可以這樣表述:
導演是劇作思想的揭示者和舞臺演出藝術的創造者。
二、為何要有導演
導演的產生,有一個逐步發展的歷史過程。
世界各民族的表演藝術大都是由古代的巫術、祭祀儀式發展而來的,因此,許多民族的表演藝術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以一種載歌載舞的形式表現出來,很難從中分出以語言和動作為主要表演手段的演出形式——戲劇。
「人類文明史證明,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物質生產就不再成為人們主要的工作。在貿易和手工業得到發展,社會變得更加成熟、城市化程度更高時,區別於宗教儀式的藝術形式——戲劇便應運而生了。更確切地說,在語言取代舞蹈而成為社會更易於表達自我的媒介時,戲劇就產生了,儘管其表現的主題本身或許沒有什麼變化。」
最早的戲劇活動起源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古希臘。古希臘的戲劇除了為我們留下了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和阿里斯托芬的劇作外,更奠定了今後兩千多年的戲劇發展。以我們現今的標準去衡量,古希臘戲劇中沒有什麼導演可言,那時只有一個「合唱教師」,他的任務是在固定的劇場裏排戲,和合唱隊一起練習朗誦和唱歌跳舞。他一個人同時擔任舞臺裝置、合唱指揮、舞蹈指揮三種職務。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他是融舞臺美術設計、舞臺技術、音樂設計、形體動作設計於一身,幹的還都不是現今導演所要幹的主要事情。但有一點必須肯定,他的中心任務是使舞臺行動服從劇本的總體思想,揭示劇作家所要表現的劇本內容和思想。
在我國則是春秋時期(前七七○—前四七六年),從古巫中分化出了「優」。優,統稱樂人,他們能歌能舞,又能調笑滑稽。擅詞令調笑的稱俳優;善演奏器樂的稱伶優。優以歌舞、詼諧、作樂、耍雜技等,服侍於帝王左右,娛人而不娛神。優以服侍國君的特殊位置和條件,常常在調笑戲謔中發揮諷諫作用,對國君的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史記‧滑稽列傳第六十六》就記載了有名的「優孟衣冠」的故事,「孟曰:『婦言慎無為,楚相不足為也。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薪以自飲食。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這段歷史是說,春秋時孫叔敖為楚相,在楚國爭奪霸權地位的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年老逝世後,其妻與子過著困苦的生活。孫叔敖臨死前曾留下遺言,若日後生活窮困,可告于優孟。優孟是春秋時楚國著名的演雜戲的人,擅長滑稽諷諫。優孟知其情後,便穿戴孫叔敖生前的衣帽,模仿孫叔敖的音容笑貌,趁楚莊王生日時前往敬酒祝壽。優孟扮演的孫叔敖維妙維肖,莊王一見,以為孫叔敖復活,擬再拜之為相。優孟乘機說道,孫叔敖生前為官清廉,盡心竭力為大王效命,死後其子靠打柴贍養母親,可見楚相不能當啊。楚莊王聽後非常羞愧,反省自己對故舊照顧不周的錯誤,當即封寢丘地于孫叔敖之子。優孟扮演一個已死的人去打動勸說君王,「優孟衣冠」後來就成為演劇的代稱。雖然它算不上是真正的戲劇,只是一段扮演人物且有情節的表演,但內中孕含著戲劇的因素是極其明顯的。
歐洲中世紀的戲劇大多是以宗教為題材的宗教劇,表現的是宗教故事中的人物,它表現了人們對宗教人物的感情和宗教人物之間的感情和矛盾。這種宗教劇常常在宗教節日裏上演,場地就在城市的建築物和街道上,信徒們就是演員,他們分別扮演宗教故事裏的各種人物,一種宗教狂熱將他們投入到演出中去,在這種狂熱中,彷彿自己就成了聖經故事中的人物。這種演出很複雜,有時在宮廷裏演,有時在廣場和舞臺上演,有時在城市的各個地方演,而且可以隨著劇情的展開從這裏移動到那裏,場面非常宏大,演員們非常投入,這種戲以整個城市為舞臺的,可以走到哪兒演到哪兒。由於演出人員多,事情繁雜,一個人不可能組織這種演出,於是就有一個組織者再配備若干個助手。這個組織者的任務是組織演出,使演出順利進行,不出亂子。他的任務非常複雜,既要保證演出按劇本的劇情發展,又要保證整個演出現場成千上萬的人井井有條,還要保證道具、煙火效果不出差錯。這種情況下,當時的整個演出的指揮者就是「導演」了。
從古代戲劇到宗教劇再到表現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的近代戲劇,劇作和舞臺形式都發生了變化,戲劇從廣場進入了比較固定的劇場。到文藝復興時期,戲劇逐漸分為兩種,一種是宮廷戲劇,一種是職業戲劇。
宮廷戲劇是一種僅供王室和上流社會消遣娛樂的戲劇,一般來說,它具有華麗的服裝和富麗堂皇的舞臺佈景,內容以宗教和歷史故事為主,有一段時期的舞臺甚至掌握在美術家手中,有時為了炫耀繪畫透視效果,畫家們可以在佈景上肆意縱情的潑墨,甚至完全淹沒了舞臺上的演員,取悅觀眾是宮廷戲劇唯一的目的。
宮廷戲劇的演員們可以享受較高的的經濟待遇,確保自己衣食無虞。中國清代的「內廷供奉」也屬此類。金梁(一八七八—一九六二年)在《光宣小記》中記載:「內廷演劇向有升平署承直,咸豐後始常傳外伶,太后幸園駐苑時傳召尤頻,榮其稱曰『內廷供奉』……。」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三月,慈禧批准升平署從北京的民間戲班中,選擇優秀的藝人進宮承差,希望重建皇家劇團和演劇制度。後來的「同光十三絕」中,許多藝人都或長或短地為宮廷演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