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夏宇的詩〉
我想用八個字來概括夏宇(一九五六--)的詩:
青菜豆腐,神出鬼沒。
一、平易抒寫
夏宇常常用漫不經心的口吻,說一些平易近人的話語∣∣她的詩,有夠口語化的:
灰睡在灰上
水關在水裡 (〈竊竊私語〉)
可是動詞「睡」、「關」多麼活潑!
這首詩末了,只是重複題目,也就夠看了:
我們的竊竊私語
我們的竊竊私語
〈to be elsewhere〉雖然用英文為題目,可也平易得國中生也能懂;開頭倒像一則現代小說:
相遇某一濱海小鎮
共度美好一夜沒有留下地址
各自他去。三年後
又不期而遇。
沒有一個艱難生澀的字詞。可是後面的發展就大大不平易了。
白天我們遇到的另外三個流浪漢其中一個會背一些句子「音樂是一切」等等。……(〈無感覺樂隊(附加馬戲)及其暈眩〉)
也平易得不得了,不過其中「音樂是一切」已透顯一些不尋常的訊息。
二、詭譎訊息
夏宇是調皮的,也是詭譎的:
只有咒語可以解釋咒語
只有祕密可以交換秘密(〈你正百無聊賴我正美麗〉)
乍看詭譎,其實仔細體味,卻也正是人間實情。這樣的詭譎,才是詩的,上品的。
同一首〈to be elsewhere〉愈走下去愈不尋常:
整整
三年之中被小說敘述
所丟棄
他們不知道是誰
在另外一個故事裏似曾相識
地遇見
我常說台灣詩壇的後現代代表,前有羅青,後有夏宇。這一段就是非常典型的後現代。連排列的模式都是。接下去--
一問:你是誰看起來冷和疲倦
一說:我只知道我穿著的毛衣脫了線
只要你拉著那線愈拉愈長
我整個人就會消失不見
乍看起來真是詭異。但是,人間萬緣,不是常常牽牽絆絆,主從難分,變化莫測,脆弱無比的嗎?
簡簡單單的生活,也可以寫成奇譎:
而這樣的早上我就稱之為柔軟
和正確
薄荷在牙膏裏那種正確(〈給時間以時間〉)
薄荷在牙膏裏,牙膏在晨醒的窗縫裏,都是柔軟而正確的∣∣正確,因為理所當然。
三、隨機應變
隨機應變其實也是一種詭譎,不過我們可以由此中看到戲劇化的場景:
那張假鈔就在此將在人世流傳帶著不能想像的善意收到的人以更大的慷慨和寬容付出讓它流動見證一切可能的愛和溫暖和誠懇和節制我們(無感覺樂隊(〈附加馬戲〉)及其暈眩)
這一段綿綿密密,不用任何標點也是為「那張假鈔」特別安排的∣∣這樣那張假鈔才不容易被人識破,才能繼續流動,才能見證愛、溫暖、誠懇呀。人間萬物,真真假假,有時假鈔硬是把真鈔比了下去!
你要怎麼形容厭煩的味道呢?
只有最老成持重的侍者會說:
「你要怎麼形容橘子的味道呢
我們只能說有些味道像橘子。」(〈繼續討論厭煩〉)
「道可道,非常道。」有時夏宇真是一個小小的李耳。不料她還不肯罷休,接下去更加把勁:
讓人著迷的不是它的建築
而是它的癱瘓。有一種瀧涎香。
琥珀色。也不妨甚至
像是一架水管的樣子。
一些牛皮紙的樣子。……
這些表象,都是東西南北不相干的,被夏宇一枝筆聚集在一起,也就成了一個大家族。不是它的建築!是它的癱瘓!建築、癱瘓!讀者宜三復斯句。
四、晦澀效果
很多人說夏宇是晦澀的。八年前我教現代詩,一些大學生上台把夏宇詩解說得七零八落,令我驚惶失色,試問:不晦澀怎麼會有這樣的「效果」?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如果我們這麼寬容地對待讀者,一切也就可以付諸一笑了。
試舉一些案例:
風格像雪
雪是多麼多麼容易弄髒啊
雖然雪並不存在
吊床更存在(〈最熟最爛的夏天〉)
我想試試看作一些也許多餘的詮釋:
一、所謂「風格」,其實捉摸不定,容易消失,像雪,見日光便溶化,遇腳或鞋或車輪便會被污染,很容易弄髒。風格之為物,有時被作者自己毀了,譬如美國作家馬拉穆的《畫家的奇遇》(我中譯的,華欣公司版)中,那位流浪的畫家因為一幅畫被畫商相中了,興奮過度,連夜加工修改,精疲力竭,一大早畫商再來,付之鄙蔑一笑--全毀了!有時是被讀者或批評家污染了,謗毀了。
二、「吊床更存在」:因為吊床是不穩定而又舒服的,像通俗小說、流行音樂。
也不知對不對,因為這就是晦澀。
我們忽然到了斯德哥爾摩
我們強烈地感覺被解決(〈舞和音樂〉)
實在是「無厘頭」。為什麼去了北歐?怎麼「被解決」?但是愛讀者往往還是心甘情願。
五、翻案文章
夏宇詩常是翻案詩,可謂一目了然。最有名的案例當然是那首〈甜蜜的復仇〉: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
醃起來
風乾
老的時候
下酒
其實它也是弔詭(paradox)的佳作。人間的愛和恨常夾纏在一起。夏宇詩中的愛情時常如此:有時是愛與冷漠雜揉在一起。
詩人節
唯一不想做的事
就是寫詩
頭髮該剪了
舊衣服該收箱了(〈詩人節〉)
這幾行不止翻案(顛覆主題),而且在「剪」、「收箱」與「寫詩」之間,還展現一種緊繃的張力。
大家都說小孩可愛,說他們有光明的未來,無量的前途,他們是未來的國家主人翁、世界主人翁云云云云。夏宇在〈小孩(一)〉中卻說:
他們都不說話
在旋轉救火車上
充滿遠方的心事
我突然願意此刻
他們都死去
不要長大
長成一模一樣的郵票
太忍心了!「願意」「他們都死去」--「此刻」!因為不希望他們將來變成一模一樣的郵票(她及時用了一個巧喻)。而前面的「旋轉救火車」也反諷意味十足。這就是夏宇的翻案文章--其實她的翻案,也許是忒有道理,至少是由詩人心中萌發出的一種感想,一種說法。不是為翻案而翻案(連主張詩貴翻案的袁枚偶爾也會為翻案而翻案呢)。好就好在:雖然翻案,依然情韻盎然。
附註:
本文中所引用的夏宇詩,除最後三例出自馬悅然等所編的《二十世紀台灣詩選》(麥田版,二○○一年八月)外,其餘均引自夏宇自印的《夏宇詩集》(一九九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