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葉輝在台推出的第一本文化╱文學評論集,他以評論家身分為人所悉。
2. 透過深入淺出而細緻的筆觸,介紹中西方各文學家的重要作品。
3. 融合新聞寫作的「新鮮度」,同時具備書評寫作的縱深。
葉輝在台推出的第一本文化╱文學評論集,他以評論家身分為人所悉。
透過深入淺出而細緻的筆觸,介紹中西方各文學家的重要作品。
融合新聞寫作的「新鮮度」,同時具備書評寫作的縱深。
葉輝筆下吞吐的知識量向來相當豐富。透過他巧手轉化,文字融合了思辯與情感,觀照視域遂進入事物的極細極微處,宛如《夢溪筆談》中那名憑藉貓眼寬窄變化認出牡丹乃「日中時花」的絕妙鑑賞家。
「每一本舊書都有一個故事。」在香港、波士頓四處搬遷的幾年,葉輝重新尋回╱發現那些有意思的作家:汪曾祺、張愛玲、殘雪、西西、黃碧雲、劉大任、陳映真;蘇珊‧桑塔格、昆德拉、品特、萊辛、紀德、馮內果……。
漫步於紙頁丘壑間,同時╱異代的文化心靈偶然相遇,擦撞出一段又段令人驚喜的思想火花。
作者簡介:
葉輝
本名葉德輝,尚有筆名葉彤、方川介、鯨鯨等,廣西合浦人,一九五二年生於香港。曾任職記者、翻譯、編輯、報社社長,業餘從事現代詩、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寫作,一九七○年代參與創辦《羅盤》詩刊,並參與《大姆指》、《秋螢詩刊》、《詩潮》、《文學世紀》及《小說風》的編輯工作。曾以《浮城後記》、《水在瓶》獲文學雙年獎散文推薦獎,《書寫浮城》獲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推薦獎。現為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顧問、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哲學系顧問及字花顧問。
著有散文集《甕中樹》、《浮城後記》、《水在瓶》、《吃遍人間煙火》、《煙迷你的眼》、《親密閃光》、《臥底主義》、《最薄的黑‧最厚的白:給石頭的情書》、《昧旦書》;評論集《書寫浮城》、《新詩地圖私繪本》、《詩話──詩緣與詩教》、《書到用時》、《書再用時》;中篇小說集《尋找國民黨父親的共產黨秘密》;詩集《在日與夜的夾縫裏》等。
章節試閱
兩本毫無關係的書
一
凌晨三時了,斷斷續續的尋找了半天,尋找一本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書,最後,決定放棄了,才想起不如寫一封信給你。
要尋找的,是東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寵兒》(Beloved)。如果沒記錯,是兩年前在哈佛廣場的華滋華斯書店買的。翻了翻,想寄給你;也許寄了,想了一會,又覺得沒有。
不大認識這位黑人女作家。只是想,她得獎了,你大概會有些想法的。
最簡單的邏輯是這樣的:一個黑人,活在白人宰制的世界;一個女人,活在父權宰制的社會;一個邊緣族裔,活在主流文化的中心……。但這樣的陳述究竟表達了多大程度的真實性呢?
馮內果曾經跟他的作家朋友開了這樣的玩笑:一個作家如果要出名,只有兩個選擇:得獎或者自殺。這個時候,各地的文學界都在討論著東妮.莫里森,因為她得獎了。
然後呢?她會像索因卡(Wole Soyinka)、馬福茲(Nagib Mahfuz)、西蒙(Claude Simon)或威廉高定(William Golding)……,出名了一陣子,便被人遺忘了。
我們至少要承認,這個表面喧嘩的世界,其實是十分冷酷的,明年今日,恐怕又要尋找另一本書,尋找另一本歸於另一個人名下的書……。
於是,漸覺煩厭了。有時覺得Cinderella和青蛙王子一樣可憐,旁觀者只是在有了結局之後,才想知道多一點關於他們的故事。
就好比剛才近乎徒勞的尋找,就好比一本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可能寄出了也可能從沒寄出過的書。
然後天亮了,該好好睡一覺了。
二
找不到《寵兒》,卻找到馮內果在《戲法》(Hocus Pocus),那是兩本毫無關係的書。
《戲法》說:在世界總有一天會去到終結時,遲或早,都要來,但並不是他寫故事的那一年,以及他寫故事的前一年……
馮內果設想,故事發生在二○○一年,美國國旗已經插在火星上了。但他回憶起一件往事,一個人死了,那是一九五二年,那時他是負十四歲(他―故事的主角,生於一九四○年,在一九二六年,還差十四年才出生)。
但不要以為那是一個科幻故事,一點也不科幻呢。
馮內果只是設法把故事寫得有趣,在趣味中輕輕地觸及生命的傷口,然後漫不經心地說句黑色笑話,又掉頭去開始生命的另一個片段,尋找另一段趣味以及趣味底裏的悲哀……
與其說那是一段略為瘋狂的未來,或者那是一段充滿無奈的過去,倒不如說,那是一段無所適從的現在。
現在是最最最重要的。到了最後,馮內果叫我們做一些不算深奧的算式,開方、不斷地減(減一百次、夠了沒有?),然後是一些形而上的加數……。
他只不過是要說這樣的一番話:只是因為我們能夠閱讀和書寫和做一點點算術,那並不等於我們因此便可以征服整個宇宙。
就是那麼簡單的一番話而已。那可不是甚麼偉大的思想。
可是,很多年來一直有人不再活在這本來並不深奧的世界了,到臨終的一刻,還不知道自己原來是那麼無知的。
近些日子,每天都在讀小說學英文,一個生字一個生字的做筆記,那是由於―不想說了,真有點難為情。
只是想,有生之年,原來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的。
兩本毫無關係的書
一
凌晨三時了,斷斷續續的尋找了半天,尋找一本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書,最後,決定放棄了,才想起不如寫一封信給你。
要尋找的,是東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寵兒》(Beloved)。如果沒記錯,是兩年前在哈佛廣場的華滋華斯書店買的。翻了翻,想寄給你;也許寄了,想了一會,又覺得沒有。
不大認識這位黑人女作家。只是想,她得獎了,你大概會有些想法的。
最簡單的邏輯是這樣的:一個黑人,活在白人宰制的世界;一個女人,活在父權宰制的社會;一個邊緣族裔,活在主流文化的中心……。但這樣的陳述究竟...
目錄
卷一
貓眼和牛眼
肉食者不鄙
搓麵粉:語言和胸襟
《異鄉記》的民俗與荒涼
張愛玲的食事比興
新舊世界的連環對照――被刪節的〈小艾〉
《餘韻》的餘韻
《色‧戒》的戲中戲
她在衣服上穿戴著身體
皮蛋與鹽
一隻跳蚤三條命
封鎖裏的傳奇
齊齊綁架張愛玲
《文字的再生》劄記
《末日酒店》:六個影子的夢與嘆息
井底的剪刀――管窺殘雪
秋陽似酒及其他
蔣子丹 一二三
「纍纍」――話說陳映真與香港
洪水故事
鬍子為甚麼有臉
小說與電視劇
吃糖和小說
說話
「離開/歸來」的遊戲
廢名的「宇宙」
愛若永不平等,讓我愛得更深――寫給陳耀成的《情色地圖》
卷二
我所認識的哈洛‧品特
萊辛‧共產黨‧《此時‧此刻》
萊辛與貓:貓的一生就是人的一生
萊辛與蘇菲主義
略薩:絛蟲和怪獸的異議
作品與蜘蛛――思考一個故事
小說的智慧
Litost:羞辱與報復
《相遇》與《一個人到世界盡頭》
桑塔格論小說、攝影與道德
紀德‧奈帶奈藹‧帕呂德
死亡.少女.剝光豬
可以吃的女人
搬家.時震.馮內果
永生的童話
兩本毫無關係的書
追趕自己的帽子
歲月的泡沫
一首香頌的因緣
忘情水與第三岸
孩子哭喊,震駭了每一座變黑的教堂
我‧我們‧我們感
身體怨曲
菲臘羅夫:遍佈污點的人生
行話:菲臘羅夫的「小說地圖」
非洲的「涅麻」
疾病與文學
薩義德‧音樂‧東西方
上帝,你還在嗎?
時間:花與果的生命樹
卷一
貓眼和牛眼
肉食者不鄙
搓麵粉:語言和胸襟
《異鄉記》的民俗與荒涼
張愛玲的食事比興
新舊世界的連環對照――被刪節的〈小艾〉
《餘韻》的餘韻
《色‧戒》的戲中戲
她在衣服上穿戴著身體
皮蛋與鹽
一隻跳蚤三條命
封鎖裏的傳奇
齊齊綁架張愛玲
《文字的再生》劄記
《末日酒店》:六個影子的夢與嘆息
井底的剪刀――管窺殘雪
秋陽似酒及其他
蔣子丹 一二三
「纍纍」――話說陳映真與香港
洪水故事
鬍子為甚麼有臉
小說與電視劇
吃糖和小說
說話
「離開/歸來」的遊戲
廢名的「宇宙」
愛若永不平等,讓我愛得更深――寫給陳耀成的《情色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