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常識很危險!
給幼兒吃冰冷的食物
妳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夏天的夜晚,妳家寶貝因為熱得受不了而哭鬧,於是妳帶他去洗澡。洗澡時不僅得逗寶寶開心,洗完澡後還餵他吃冰淇淋,花費一番功夫才哄他上床睡著,真的非常辛苦。而妳把妝卸完才剛入睡沒多久時,卻又被寶寶的哭聲驚醒。原來寶寶是因為異位性皮膚炎所引起的搔癢哭鬧不休。如果是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那妳知不知道問題究竟是出在哪裡呢?其實,冰淇淋就是引發異位性皮膚炎的元凶。質地精純的冰淇淋雖然是一種優質的營養食品,但吃法不對才是問題所在。為什麼這種吃法不對?那什麼樣的吃法才是正確的呢?
太早吃副食品
嬰兒並不是一出生就擁有一副發育完全的身體。人類是哺乳類動物的一種,和其他的哺乳類動物一樣,出生後在一定期間內必須靠著母乳的餵養而得以成長,無法食用其他有的沒的食物。智人(現代人的學名,在本書當中當把人類從科學角度視為一種哺乳類進行觀察時一律採用「智人」 ( Homo Sapiens)而非「人」一詞,)的孩子無法像蔬菜那樣採用促成栽培(用管理或增加設施等方式達成提早收成的栽培方式)來養育,所以沒有所謂的促成育兒法。而是要靠母親的愛心、智慧、心血以及時間,才能夠把孩子撫養成人。
據說在所有哺乳類當中,會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以「智人」和家犬居多。為什麼「智人」與家犬會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呢?狗的哺乳期較短是其中一項原因,不過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幼犬在小時候就離開母犬,而改吃狗飼料。這一點,與「智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經過完全一樣。很顯然地,這是太早吃副食品所造成的弊害。至於造成哪些弊害呢,接下來會有詳細說明。
以前,美國曾發生一起嬰兒肉毒桿菌症事件,有關單位因此組成一支研究小組,來探究事件的肇因。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原來是家長太早讓嬰兒吃蜂蜜才釀成這起事件。同時這項研究也發現,太早讓嬰兒吃副食品也會引發嬰兒的食物過敏。
在這之後,美國的醫生一致認為副食品對未滿一歲的嬰兒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一歲之前最好不要餵食孩子吃副食品。對照顧寶寶健康的「媽媽名醫」來說,只要能具備這一項常識,就能讓孩子遠離過敏體質。
太早戒掉奶嘴
妳家寶寶吃奶嘴吃到幾歲呢?妳是否認為一直讓寶寶吃奶嘴只會慣壞他,而且很丟人,因此早早就讓寶寶戒掉奶嘴呢?咦,妳根本不讓寶寶吃奶嘴啊?那可就傷腦筋了。
奶嘴並不是用來幫助嬰兒斷奶的器具,而是用來培養出未來的帥哥美女的重要育兒器具。只要讓寶寶充分吸吮奶嘴,就能養育出健康且相貌端正的寶寶,可以說是為將來想成為演員或歌手等明星夢的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礎。歐美國家的媽媽們認為,讓寶寶吃奶嘴「不僅能讓牙齒長得整齊,同時有益身體健康以及具有美容功效」。因此,即使是已就讀幼稚園的孩子,只要孩子想要,父母就該樂於讓孩子吃奶嘴。
事實上,歐美國家在一九四○年代也曾發起驅逐奶嘴運動。因為當時的人與現代日本人一樣,認為「吃奶嘴就是寵孩子的象徵」。因此當孩子滿週歲後,為了讓孩子離開襁褓後能獨立,於是讓孩子戒掉奶嘴。
在那之後過了十幾年,驅逐奶嘴運動的勢力突然急轉直下。這是因為一歲後就戒奶嘴的孩子們陸陸續續出現了各種問題,也就是用口呼吸以及牙齒的問題。這些孩子的共同特徵有暴牙、牙齒內凹、下巴突出以及齒縫過大等問題。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就在於「太早戒掉奶嘴」。
這種狀況如果在日本出現,大家就會以「我是聽人家說最好戒掉奶嘴」為由,然後開始去歸咎始作俑者。可是歐美國家不同。當歐美人明白奶嘴對牙齒的功用後,「那麼我們就來製造最好的奶嘴」以這樣來思考,並在社會中受到極大的重視。德國的奶嘴製造商努克公司率先著手研發最好的奶嘴,最後終於研發出優質奶嘴,現在日本也有販售努克公司生產的奶嘴。
另外,奶嘴也能有效地改善大人以及小孩的氣喘。關於這一點,在後文當中會有詳細的說明。
讓孩子用口呼吸
乍聽用口呼吸一詞,相信有不少人會一臉狐疑地問:「用口呼吸是什麼?」或許有人會認為,鼻子與嘴巴都是用來呼吸的器官。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不曉得「用口呼吸為萬病根源」的道理。這是可以說是基本的常識。但就連我自己在成為醫生之前也是用口呼吸,根本不曉得用口呼吸的壞處。雖然用口呼吸並不會導致致命的結果,卻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影響。為什麼用口呼吸不好?我們又該如何改善呢?接下來,就為各位解答這些疑惑。
讓孩子趴睡或側躺
有些媽媽會認為「為什麼不能讓孩子趴睡或側躺?小孩子一旦睡著了,可是會翻來覆去地亂動啊」。不過事情可沒有這麼簡單。因為如果睡姿不正只持續一、兩個月還不會有什麼大礙,但是長此以往之下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就像我們走在路上所看到一些臉歪歪或身體偏一邊的人。雖然不全部都是如此,不過絕大部分都是常年以來睡姿不正所導致的結果。如果不趁孩子還小的時候改正這些不好的習慣,很可能會讓孩子過著痛苦的一生。
太早讓孩子離開嬰兒車學走路
嬰兒車並不是寵壞孩子的代步工具,而是保護孩子尚未發育完全的骨骼與關節的必需品。關節並非只是單純用來銜接骨骼的轉軸。表面上,關節是負責支撐身體骨骼的樞紐,但實際上,關節與扁桃腺是同為製造白血球的工廠。倘若關節的負擔加重,即使是大人,其製造白血球的能力也會衰減。更何況是尚在發育的幼兒關節,一旦過度運動就會嚴重地傷害關節。同時,將來也可能會罹患各種自體免疫疾病。親愛的媽媽,訓練幼兒學走路可是錯誤的育兒方式喔!
讀到這裡,各位有何感想?妳是否也和前面所舉例的狀況一樣呢?我們長期以來所深信不疑的常識,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妳可能以為這樣沒什麼,其實事情可嚴重了。這本書所談的幾乎可說是全國國人所擁有的「常識」,因此責任不在各位媽媽身上。不過,從現在開始還不算晚。只要能察覺到錯誤常識,就能發現治療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改變孩子的教養與照顧方式吧。
因為一旦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及氣喘,就得花費相當大的努力、毅力與時間進行治療。只要耐心地進行治療,病情就能痊癒。親愛的媽媽,請好好地照顧孩子,讓他能健康成長吧。
醫生治不好病的原因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近來,醫療有飛躍性的成長」這句話。的確,在大型手術以及精密檢查技術層面的醫療上,確實有長足的進步。同時,也有愈來愈多的大型醫院備有最新醫療設備。新聞雜誌的相關報導當中也介紹過,透過人類基因體的解析來進行基因治療的研究正在持續進行。而在臟器移植技術方面,也有顯著的進步。除此之外,複製技術及自體皮膚等有關人工增殖的研究亦有極大的進展。這樣看來,二十一世紀的醫學界可說是前景一片美好。
不過在另一方面,我們周遭也有許多人患有難治之症。以下面要介紹的疾病為例。
異位性皮膚炎
在周遭的親人與朋友當中,是否也有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
其中,又以幼兒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幼兒一旦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後,半夜就會嚎啕大哭。這樣不僅母子都會有睡眠不足的現象,同時也會引起頭暈目眩。這對孩子的成長以及媽媽的肌膚美容與健康來說,可說是一大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