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1 項符合
智慧的薪傳【十五位學界耆宿】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近年來,我們社會中常有一種慨嘆,認爲當前只重物質不重文化,以致經濟猛然起飛,文化却仍然落後。
其實橫剖縱觀,仍然可看出:我們在精神文明上已有長足的進步,不可一筆抹殺。只因文化無法立竿見影,影響力是漸近的,一般人較難感覺到文化的脈動。
今天建一座水庫,明天修一條公路,後天開一個港口,大後天蓋一間工廠,有形的「無中生有」,人人看得到,而且極可能立刻承受其利,感受十分明顯。文化則不然,誠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社會的風習,一個民族的氣質,要三五十年以上才能漸次成長,而這數十年間,需要多少靈慧的腋集,才智的凝聚,水準才得以提升,漸漸顯現其光華。
近半個多世紀來,我國文藝界有重大的改變。如今,俊彥爭麗,燦耀奪目,老、中、青各領風騷,充分看得出半個多世紀以來,瓜緜傳承。
學術界亦復如是,青年學者輩出,這何嘗不是數十年來,偉岸前輩之啟迪領引?
筆者束髮受業,迄今四十年,受教於多位學術界及文藝界大師,雖宮牆九仞,未能窺其一二,仍然孺慕景仰不已。自七十六年四月到任行政院新聞局服務,有更多機會親炙學界及文藝界耆老,更深爲敬服。並且領悟:這麼多文化人,一步步立下我國文化的里程碑。
念及何不趁他們筆健,彙成專集?而民國七十二年七月起,《文訊》雜誌曾系列介紹文藝界、學術界前輩生平與作品,迄今五年,尚未成專書,殊爲可惜。因此特別情商《文訊》編輯部,整理彙集,並請各位前輩自選一篇代表作。
《智慧的薪傳》共輯有錢穆、曾虛白、任卓宣、蘇雪林、臺靜農、鄭騫、楊雲萍、王集叢、潘重規、王夢鷗、黃得時、高明、胡秋原、史紫忱、周策縱十五位學術界大師之作品、傳記。
《筆墨長青》則錄有何容、謝冰瑩、韋瀚章、郭水潭、陳紀瀅、陳火泉、楊熾昌、何凡、龍瑛宗、巫永福、趙友培、王文漪、林芳年、楊乃藩、琦君、張秀亞等十六位文藝大家之生平與代表作。
三十一位雖然不能囊括全部文化界前輩,但他們各有風範與代表性。值此五四運動七十周年前夕,出版《筆墨長青》、《智慧的薪傳》專輯,希望確實紀錄印證半個世紀來文化界的耕耘成果。
對於三十一位學術界文藝界前輩,謹致謝忱,也特別感佩《文訊》雜誌編輯羣五年來之努力與苦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