瘂弦對於台灣文壇的貢獻,可分為幾個方面:詩作、編輯、評論。他寫詩,是揚己之才;編刊,是成人之美,不但鼓舞作家,發掘新秀,亦且培植繼任的後輩;評論以回顧新詩發展與為人作序為主。但瘂弦最重大的貢獻,仍應推現代詩之創作。
瘂弦於今年10月離世,引起華文文壇巨大震撼。文訊雜誌社有感於此,於2024年12月12日舉辦瘂弦追思紀念會,同時編輯出版了《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瘂弦追思紀念會暨文學展特刊》,以紀念這位對台灣文壇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前輩詩人。
作者簡介:
張默
本名張德中,《創世紀》詩刊總編輯與創辦人之一,著有詩集《張默.世紀詩選》、《獨釣空濛》、《張默小詩帖》、《水墨無為畫本》等18種;編有《新詩三百首》、《小詩.床頭書》、《臺灣現代詩手抄本》等多種。
陳義芝
詩人、作家。1953年生於花蓮,成長於彰化。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主編《聯合報》副刊十年,其後於臺灣師範大學任教,現任臺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逢甲大學特約講座。曾獲中山文藝獎、臺北文化獎等十餘項。著有詩集《青衫》、《不能遺忘的遠方》、《不安的居住》、《我年輕的戀人》、《邊界》、《掩映》、《遺民手記》等十冊,另有散文集《為了下一次的重逢》、《歌聲越過山丘》,及評論專書多種。詩集有英、日、韓譯本。
吳鳴
本名彭明輝,1959年生於花蓮,政大歷史學系退休教授。著有《秋光侘寂》、《長堤向晚》、《浮生逆旅》、《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等。
王盛弘
寫散文、編報紙,愛好觀察社會萬象,有興趣探索大自然奧祕,賦予並結合人文意義。曾獲金鼎獎、梁實秋散文大師獎、九歌年度散文獎等眾多獎項,為各類文學選集常客。著有《雪佛》、《大風吹:臺灣童年》、《十三座城市》等散文集。
章節試閱
文學的傳奇——詩人瘂弦
一、怎能說他詩不多
1970年晨鐘版《深淵》詩集,是我最初接觸的瘂弦(1932~2024)讀本,書頁空白處且留下不少零星的注記,或用鉛筆或用原子筆,間雜畫線、畫圈的標示,證明讀過多遍。一本書能引你多次閱讀,自然是極其偏愛的書。
到了一九八○年代,我又買了洪範版的《瘂弦詩集》。為《國語日報.古今文選》注釋賞析,及撰寫數篇研究論文,用的都是這個版本。2011年余光中在《聯合副刊》發表〈天鵝上岸,選手改行──淺析瘂弦的詩藝〉,說瘂弦詩可稱傑作的,至少應包括下列十首:〈紅玉米〉、〈土地祠〉、〈印度〉、〈船中之鼠〉、〈馬戲的小丑〉、〈深淵〉、〈坤伶〉、〈上校〉、〈給橋〉、〈如歌的行板〉,識者無疑贊同。但「至少」一詞,留有空間,說明實不止此數。如果增列,我想還可舉示:〈鹽〉、〈巴黎〉、〈下午〉、〈復活節〉、〈一般之歌〉、〈赫魯雪夫〉、〈水手.羅曼斯〉、〈戰時〉、〈乞丐〉、〈遠洋感覺〉等十首。有這麼多傑作,當然可以說是一種風格的創造者。
新世紀,我讀《瘂弦詩集》,仍沉浸於他那特殊音色、特殊聲腔、特殊語法──令人驚奇的心思趣味,詭譎又樸實,家常又戲劇──難以定義其告解或控訴的詩,感受豐繁,確信那不只是讀者單純的偏愛,是因唯讀好詩的欣喜。
論者常說瘂弦詩作不多。多或不多,究竟如何判定?說他不多,因為只存一本《瘂弦詩集》(1981)。這本詩集連同序詩,共八十八首;它的前身是收錄七十首詩的晨鐘版《深淵》(1970);再往前是收六十一首詩的眾人版《深淵》(1968);最早則是在香港國際圖書公司出版,收三十二首詩的《苦苓林的一夜》(1959)。當代詩人發表詩作數量超過瘂弦的何止一二百人,但論詩質,瘂弦又遠超當代,能與比肩者二三人而已。瘂弦精於把關,不產平庸之作,1953年起步,不到五年就已塑造出「瘂弦風」。即使不說是天才型,也絕對要讚嘆他那嚴謹的自我審視、自我篩選的能力!1958年他榮獲藍星詩獎,同輩的余光中評論道:「瘂弦的抒情詩幾乎都是戲劇性的」,「瘂弦的另一特點便是善用重疊的句法」,「瘂弦的第三個特色是他的異域精神」。老師輩的覃子豪也讚賞他的詩是「古老中國和現代西洋混合的產品」,「他的歌謠風格,是攫著了歌謠的神韻」。
異國情調的塑造與對新奇陌生事物的渴望,是當年許多不甘於保守固舊的詩人的共同方向,造化不同,結果各異,瘂弦接收了西方技法的衝擊,成功轉化出屬於他的現代詩風。
二、稱他詩學領袖,也恰當
1966年以後,瘂弦最重要的筆耕,在理論研究與批評實作。他談新詩殿堂的建造、對現代詩的省思、臺灣詩的薪傳……,既宏觀詩史,又逐一掃描詩人,縱橫燭照,筆力壯闊,完成《中國新詩研究》、《聚繖花序》(Ⅰ、Ⅱ、Ⅲ)三冊及《記哈客詩想》,共計五十萬言。稱他為當代詩學領袖人物,也很恰當。
1981年出版的《中國新詩研究》最大的貢獻是:在兩岸對峙、新文學發展斷裂、史料極度缺乏的年代,瘂弦率先引介廢名(1901~1967)、朱湘(1904~1933)、王獨清(1898~1940)、孫大雨(1905~1997)、辛笛(1912~2004)、綠原(1922~2009)、李金髮(1900~1976)、劉半農(1891~1934)、戴望舒(1905~1950)、劉大白(1880~1932)、康白情(1895~1959)等十一位詩人,成為臺灣詩壇讀物,銜接了新詩的「小傳統」。談劉半農一文,引出「方言文學」創作的觀點,強調「我們母親說過的言語」能產生最動人的文學。此文發表於1973年,在這同時,臺灣的方言詩(臺語詩)接續日據時期賴和、楊華的火苗,由林宗源、向陽重新嘗試。以當時的時代氛圍,瘂弦這一認知算得上寬廣、前衛。
論劉大白,著意於傳統、傳承。論康白情,必須具備歷史感。論朱湘,推崇詩體試驗。論王獨清,稱道異國情調美。論廢名,肯定其幽玄現代,預言聲價將愈來愈高。論綠原,分析文學影響、創作師承。論戴望舒,評說中西語言的融合。論李金髮,關注詩素與表現開拓。論孫大雨,提出長篇巨製的期許。既彌縫了新文學的斷裂,也分別深入不同的課題發明。
上述篇章最早的三篇寫於1966年,在臺灣,那是雷震入獄、《文星》雜誌被迫停刊、思想箝制嚴厲的時代。這些史料的取得,固然得力於機緣,也必賴史識、眼光和接續文學史的使命感。
遲至2004年才陸續結集的《聚繖花序》,雖是各自成篇的書序,彙總來看,分明呈現瘂弦的當代文學史意識,讀者可自行查考。我在〈詩人批評家〉一文曾談過這本論著揭示的詩美學,有關實質與形式深具意義者,約可分四點:
一、「詩的抒情本質,從來就沒有改變過」。瘂弦說,有抒小我、大我、無我之情,無論哪一層界,必須通過一個情字。「情」是詩的本質,離此則不成其為詩。
二、新詩的語言,要由內在藝術需求激引,不要變成末流的文字遊戲,不要以拗句偽裝深刻、以模稜語意故示神祕。為了激發語言的生命力,增強中文的表達功能,他主張重鑄古典詩詞語彙,吸納外國語法,並從民間歌謠、俗文學中吸取養分。任何字詞都可入詩,但看詩人有沒有「文字的感覺」。
三、好的新詩,不覺其格律,實則其格律已融入詩人的情感。「新詩句子的長短是不確定的,句裡的節奏乃是根據內容意義與文法邏輯區分的,所謂『新的聲調既在骨子裡』,也就是一種內在的音樂性的講求。」
四、有關社會性的省思,瘂弦認為「不管你寫什麼,點的或面的,局部的或全體的,個人的或民族的,只要寫得好,都有社會意義」。這一見解,消融了倫理觀與美學觀的對立,將社會意識納入抒情本質中,是純粹而博大的批評。
三、是怎樣的眼光與胸懷
在國人尚未將眼光及於海外的年代,瘂弦選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詩》,獨能兼顧海外華僑、華裔詩人作品,收錄的範圍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香港及英國、美國,為「華人文壇」插旗,預示了「世界華文文學一盤棋」的新時代思維。
查相關資料,他的這一思維行動,溯自一九六○年代後期,於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研習那兩年,勤跑圖書館,勤作筆記;返國後出任當年頗負盛譽的文學期刊《幼獅文藝》主編,多方聯繫海外學人,邀稿、闢專欄,眼界更為開闊。一九八○年代後期他主持「聯合報文學獎」,附設「中國大陸短篇小說奬」,獎勵海峽對岸長期不相往來的作家,也源於這一跨界思維。關注全球華文創作態勢,遙想瘂弦當年,不能不佩服他的眼光與胸懷。
說到他在媒體傳播方面的貢獻──提攜年輕有潛力或因故停筆的創作者,關懷變遷中的社會現實,解構舊思維,塑造新情境,最具有獨特里程碑意義的要屬:邀請光復前臺灣作家再出發的《寶刀集》,及溝通融合不同階層價值觀的「第三類接觸」專題設計。我寫過一篇論文〈副刊轉型之思考〉,專論瘂弦與高信疆在副刊黃金年代的爭衡競逐,收在文建會出版的《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中,此處不多贅述。
余光中說,瘂弦對臺灣文藝的貢獻是多方面的,最大的貢獻「仍應推現代詩之創作」。是的,編輯志業雖可敬,作品更是詩人紙上風雲的憑藉,談瘂弦傳奇,終究要聚焦在他以其詩篇「對民族母語的貢獻永不磨滅」這一點上。余、瘂二人皆已故去,但他們寫下了一個時代。
文學的傳奇——詩人瘂弦
一、怎能說他詩不多
1970年晨鐘版《深淵》詩集,是我最初接觸的瘂弦(1932~2024)讀本,書頁空白處且留下不少零星的注記,或用鉛筆或用原子筆,間雜畫線、畫圈的標示,證明讀過多遍。一本書能引你多次閱讀,自然是極其偏愛的書。
到了一九八○年代,我又買了洪範版的《瘂弦詩集》。為《國語日報.古今文選》注釋賞析,及撰寫數篇研究論文,用的都是這個版本。2011年余光中在《聯合副刊》發表〈天鵝上岸,選手改行──淺析瘂弦的詩藝〉,說瘂弦詩可稱傑作的,至少應包括下列十首:〈紅玉米〉、〈土地祠〉、〈印度〉...
作者序
瘂弦小傳 (1932~2024)
瘂弦,男,本名王慶麟,幼年時期名明庭。1932年8月29日生於河南(農曆),1949年8月來臺。
復興崗學院戲劇戲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1954年至1960年代中期,以海軍少校銜任左營廣播電臺編輯兼外勤記者兩年;1961年回母校復興崗學院擔任晨光廣播電臺臺長及戲劇系教職,主講「中國戲劇史」、「藝術概論」等課程;1954年結識張默與洛夫,加入創世紀詩社,為《創世紀》詩刊創辦人之一;1966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以訪問作家身分赴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研習兩年;1969年返國主編《幼獅文藝》,不久升任期刊部總編輯,綜理《幼獅月刊》、《幼獅少年》、《幼獅學誌》。編輯工作之外,曾兼任教職於國立藝專、中國文化大學、東吳大學、中興大學、國立藝術學院等院校;1977年10月應《聯合報》之邀,擔任副刊組主任,主編《聯合報》副刊20年,期間曾主持《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纂、創辦《聯合文學》月刊,1998年8月29日退休,退休後僑居加拿大溫哥華,專事寫作。2013年擔任加拿大華人文學學會主任委員兼《世界日報》《華章》文學專版主編。1965年曾參加《國父傳》話劇,飾演孫中山先生,獲年度最佳男演員金鼎獎。寫作以來,曾獲中國文藝協會「優秀詩人獎」、藍星詩獎、香港「好望角」文學創作獎、青年文藝獎、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副刊主編金鼎獎、文學編輯五四獎、東元文學創作獎、中坤詩歌發展基金會創設之「中坤國際詩歌獎」。2012年榮獲第二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2021年再獲北京文藝詩歌獎,2022年獲梁實秋文學獎,2023年獲台北文化獎。
瘂弦創作文類以詩為主,兼及論述。1954年首次發表詩作〈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朵〉於紀弦主編之《現代詩》,1959年由香港國際圖書公司出版第一本詩集《苦苓林的一夜》,本書經創世紀詩雜誌社及眾人、晨鐘、洪範等出版社增訂改版,而有多樣面貌。瘂弦與詩結緣甚早,1954年參加《創世紀》編務,至1961年在左營七年之間,創作量最為豐厚。寫作風格方面,大致可分兩階段:其文學啟蒙於1930年代的新文學,受五四遺韻影響甚深,早期作品以抒情詩居多,主題多為懷鄉憶往,具鄉土氣息,擅長經營甜美的語言意象,詩風清恬柔舒,如〈紅玉米〉、〈秋歌〉、〈土地祠〉、〈鹽〉、〈乞丐〉、〈京城〉、〈戰時〉等;後期受西方作家影響較深,神往於民謠式詩風、超現實主義的語言及當代西洋小說的形象,並揉合民族文化內涵與自身主修戲劇的經驗,創作出具異國情調的〈印度〉、〈巴黎〉、〈芝加哥〉等系列詩作,而對於現代生活之感應、衍展和批判的作品,則以〈從感覺出發〉、〈深淵〉、〈如歌的行板〉、〈一般之歌〉為代表。瘂弦將中國古典文學及西方現代主義詩歌技巧加以融合,創造出兼具音樂性和意境美的獨特詩風,張默曾歸納其創作特色:「瘂弦的詩有其戲劇性,也有其思想性,有其鄉土性,也有其世界性,有其生之為生的詮釋,也有其死之為死的哲學,甜是他的語言,苦是他的精神,他是既矛盾又和諧的統一體。」楊牧也認為:「瘂弦所吸收的是他北方家鄉的點滴,三十年代中國文學的純樸,當代西洋小說的形象;這些光譜和他生活的特殊趣味結合在一起。他的詩是從血液裡流蕩出來的樂章。」
瘂弦詩創作的時間不長,六十年代中期以後,轉而從事中國新詩史料鉤沉整理、詩歌理論研究與現當代作家作品評析,以史家與文學批評家的角度,進行對中國新詩的思考,曾於《創世紀》開闢「中國新詩史料掇拾」專欄,長期整理評述中國早期詩人的作品,著有《中國新詩研究》。評論方面,還有「以序代評」形式的《聚繖花序》三大卷,共五十餘萬字,及《記哈克詩想》(詩話集)、《於無聲處》(詩文集)、《青年筆陣》(臺灣青年文學活動小史)等,這些論著至今仍是研究臺灣文學發展不可不讀的重要著作。瘂弦從事報刊編輯工作達三十餘年,綜理幼獅刊物群,主編《聯合報》副刊,創辦《聯合文學》及主持華欣文化公司所屬之《中華文藝》等報刊。他反對編輯工作是為人作嫁的傳統看法,認為編輯工作不是職業,而是事業、偉業,把編輯工作的意義提到最高的層次,除發掘新作品、培育新作家之外,更兼及文學藝術的教育與推展。可以應證的是,當前文壇有很多重要的作家,在青年時期都不同程度地受過他的提攜。其主編《聯合報》副刊時期,曾提出「三真」的理念,即探討真理、反映真相、交流真情,認為寫作不是作家的專利,他通過各種短小專欄(如「極短篇」等)誘發全民寫作的風氣,把文藝活動提昇為文藝運動,使靜態平面媒體編輯動態化,並提出「副刊學」的概念,將副刊上昇至學術的層次,種種的創意作為,使他在文藝界素有「文運推手」及「儒編」之美稱。
2024年10月11日,瘂弦逝世於加拿大溫哥華。
瘂弦小傳 (1932~2024)
瘂弦,男,本名王慶麟,幼年時期名明庭。1932年8月29日生於河南(農曆),1949年8月來臺。
復興崗學院戲劇戲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1954年至1960年代中期,以海軍少校銜任左營廣播電臺編輯兼外勤記者兩年;1961年回母校復興崗學院擔任晨光廣播電臺臺長及戲劇系教職,主講「中國戲劇史」、「藝術概論」等課程;1954年結識張默與洛夫,加入創世紀詩社,為《創世紀》詩刊創辦人之一;1966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以訪問作家身分赴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研習兩年;1969年返國主編《幼獅文藝》,不久...
目錄
瘂弦小傳
【瘂弦文摘輯】
紅玉米
鹽
芝加哥
上校
如歌的行板
一般之歌
我們真正的語言現實
傻大個兒
燕爾小記
【評論與懷念輯】
|追憶大時代|
張 默 如歌的行板——悼老友瘂弦
陳義芝 文學的傳奇——詩人瘂弦
白 靈 最後的背影——送瘂弦師
須文蔚 點一把火炬,帶回了火種
簡秀枝 喝采瘂弦老師:追憶那個人,那個大時代
鄧小樺 瘂弦:技術細節與解答之書
秦賢次 追憶大時代——瘂弦與我
吳 鳴 送別瘂弦
顏純鈎 春天來了以後將怎樣,我的棘杖會不會開花——追念台灣詩人瘂弦
楊宗翰 敬悼詩人瘂弦
王盛弘 他曾聽到過歷史和笑——送別瘂公(1932.8.29~2024.10.11)
|詩之必要|
朱和之 詩在他每一句話裡
蕭宇翔 勢有剛柔,不必壯言慷慨
蕭玉品 追悼詩人瘂弦——他是華文現代詩啟發者,也是推動文化的編輯者
張錦忠 瘂弦詩集、黃崖、《蕉風》、《中國學生周報》及其他
秀 實 記住我的詩,忘記我:有感於瘂弦的過去
鍾國強 讀詩悼瘂弦
王 岫 悼念瘂弦,兼談報紙副刊的重要性
楊樹清 創世紀詩刊70周年:瘂弦的存在就是一個巨大的鄉愁
|一切引力中保持真我|
東 行 讓作家逐漸成長的人——紀念瘂弦老師
林文義 十月十一日
葉步榮 詩人多情的一面——懷念瘂弦
白 靈 布衣有詩輕王侯——送瘂公
張 力 陌地生書簡——懷念瘂弦老師
喬書明 瘂弦大師與山城小作者的交往
徐望雲 告別瘂弦,在深秋
【資料輯】
瘂弦文學年表
瘂弦著作目錄及提要
瘂弦評論資料目錄
瘂弦小傳
【瘂弦文摘輯】
紅玉米
鹽
芝加哥
上校
如歌的行板
一般之歌
我們真正的語言現實
傻大個兒
燕爾小記
【評論與懷念輯】
|追憶大時代|
張 默 如歌的行板——悼老友瘂弦
陳義芝 文學的傳奇——詩人瘂弦
白 靈 最後的背影——送瘂弦師
須文蔚 點一把火炬,帶回了火種
簡秀枝 喝采瘂弦老師:追憶那個人,那個大時代
鄧小樺 瘂弦:技術細節與解答之書
秦賢次 追憶大時代——瘂弦與我
吳 鳴 送別瘂弦
顏純鈎 春天來了以後將怎樣,我的棘杖會不會開花——追念台灣詩人瘂弦
楊宗翰 敬悼詩人瘂弦
王盛弘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