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個小說家的誕生
日語有個詞叫做「器用貧乏」,詞典解釋說是「手巧命苦」。本書作者多利安助川的經歷,似乎能夠用這個詞來形容。
多利安助川於一九六二年生於東京,少年時期在神戶、名古屋成長;就讀早稻田大學東方哲學系時期組織了劇團,兼任編劇和演員,後來團員之間的感情破裂,劇團因而解散。之後他成為商業雜誌的記者以及電視台的編劇,因為文筆精巧,寫作範圍涵蓋新聞報導與綜藝節目的劇本,很快便闖出名號。一九九○年代初,他前往天鵝絨革命後不久的捷克,因緣際會之下走訪了二戰時期奪走無數猶太孩童性命的納粹集中營,受到很大的震撼,因而決定放棄賺大錢的工作。回日本後,他把頭髮染成金色,剪了個雞冠頭的髮型,組織純文學龐克樂團「吶喊詩人會」並擔任主唱,也用起「多利安助川」這個藝名(註:「多利安」為Durian的音譯,意思是「榴槤」)。之所以選擇「多利安」,據說是被別人罵「你寫的詩太臭」的緣故。這不無文豪魯迅曾故意把自己的書命名為《二心集》的意味,似乎同時表示自我意識的強烈和脆弱。
一九九○年代後半,多利安助川在日本廣播電台主持一個名為《正義的廣播》的現場節目。每週六深夜十一點半到凌晨一點,他會接聽聽眾的電話,跟十幾個聽眾直接溝通,節目獲得年輕粉絲的熱烈支持。當年三十多歲的他,特別善於傾聽青春期男女的煩惱和心事,例如:戀愛、暴力、虐待、霸凌、援交、疾病等,他也因此獲得了「年輕人的魅力領袖」、「少年的救世主」等稱號。該節目的成功為他帶來許多電視和報刊的工作,內容多與輔導和諮商有關。他擔心自己將因此被定型為「人生指南專家」,於是在邁入千禧年之際,再度放下日本媒體界的一切工作,移居紐約,從事樂團活動。
一九九五年起多利安助川開始投入文字創作,寫過很多的書,包括自傳、散文、紀行、食記等,旅美時期更開始撰寫小說、發表繪本。儘管如此,在人們腦海裡,頂著金色雞冠頭的「吶喊詩人會」主唱的印象最為深刻。此外,紐約時期的他也以「TETSUYA」、「明川哲也」等不同的藝名在日本媒體上活動。他甚至為自己的著作畫起插圖,為研究甜點而取得點心專門學校的文憑。總之,讓人搞不清楚這個多才多藝的人到底想做什麼。二○○八年起,他組織「阿萊基諾洋菓子店」樂團(註:「阿萊基諾」即Arlecchino,意思是「小丑」),和團員兩人以小丑扮相在日本各地的小舞台上表演、朗讀、唱歌。
二○一三年二月,多利安助川的小說《戀戀銅鑼燒》問世,馬上引起了各方關注。小說的主人翁是個年輕的銅鑼燒店店長和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因為年少時候罹患了當時無法治癒的痲瘋病,幾乎一輩子都被迫關在隔離設施裡。這類牽涉到歧視、人權的主題,不僅多數寫作者極力避免,連出版社都敬而遠之,因為怕惹上麻煩,但多利安助川卻以誠懇的文筆寫出了一個簡單而動人的故事,這無疑是很大的成就。雖然最初遭到大出版社的拒絕,最後仍順利由童書出版的老字號 Poplar 社出版。不僅如此,世界著名的河瀨直美導演更將小說翻拍成電影,由永瀨正敏和樹木希林擔任男女主角,並於今年的坎城影展上映。
曾經是個非得以金色雞冠頭和「榴槤」那樣的藝名嚇唬大家不可的年輕人,邁入中年後,也還是個需要藉由小丑的裝扮才能夠上台表達心情和思想的詩人,但這回多利安助川終於蛻變為人格和文筆雙雙成熟的小說家了。因為有多年來在各領域累積的經驗,他的文筆特別熟練,給人一種「初出文壇卻已經是個十足的中堅作家」的感覺。或許這也要歸功於他曾在廣播節目中展現過的傾聽能力;因為善於傾聽,現實生活中他聽到了弱勢族群的心聲,聽到他們需要他人代為發聲的渴望。此外,據說他因為工作壓力太大生重病時,醫生禁止他喝酒,他這才開始注意到甜點。由於天生好學,他馬上申請函授課程,也親身實作,最後終於掌握了西式和日式甜點的做法。透過這個過程所習得的製作甜點的細節也完整呈現在作品裡,讓原本主題嚴肅的小說增添了不少教人親近的味道和質感。
緊接著《戀戀銅鑼燒》問世的這本《山羊島的藍色奇蹟》率先翻譯成中文在台灣出版,也許跟故事背景是日本最南方、曾養殖山羊的海島有關係。這回故事的主人翁是個在人生旅程上迷路的年輕人,他曾在餐廳廚房做事,可是小時候跟父親離別在心裡留下的創傷老是隱隱作痛,於是他來到南方的島嶼,尋訪父親生前的摯友。這部小說的主角除了人類之外,還有山羊,甚至島嶼、海洋、原生林、洞窟等環境和颱風等自然現象也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書中關於「起司」製作過程的描述,更讓人見識到作者的興趣之廣泛、研究之深入。
多利安助川在部落格上寫道:開始考慮寫小說,是在紐約經歷了九一一事件,並且得知日本的自殺率高居全球之冠的時候。換句話說,他從最初就是想要透過寫小說替他人療傷的。這個人大概具有比普通人強好幾倍的感受性和愛的能力吧。畢竟,疲憊而脆弱的人,最需要的是愛,而傾聽別人訴苦和給予食物,又是實踐愛的兩個方式。其實,榴槤除了散發臭氣之外,還是營養豐富、滋味迷人的水果大王,他會拿來當藝名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我極力推薦多利安助川的小說,也希望以《山羊島的藍色奇蹟》為出發點,他其他的作品都能夠透過翻譯到達各位台灣讀者的手中。
日本作家、明治大學教授∕新井一二三
推薦序
即刻展開心靈的冒險之旅
(本文涉及故事情節,請斟酌閱讀。)
讀這部小說,或許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一場「探索自我的旅程」。
一開始我和主角一樣,漫無目的晃蕩,只是試著在這個島上落腳,也沒有長遠的打算,似乎還找不到一個明確的主線,還不確定自己會讀到什麼樣的故事。隨著劇情逐步推展,登場人物的輪廓也變得愈來愈清楚。在島上落腳的三個青年,各自都有放不下的包袱;面對停滯不前的人生和無法突破的困境,三人不得不前進,卻又缺乏說服自己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三人來到島上打工,除了負責協助船運卸貨等瑣碎而繁重的勞力工作之外,主要是幫忙島民完成水道的修築工程。在工頭的眼裡,他們是勉強堪用的廉價勞工;在島民的心中,他們是不折不扣的外來者;在橋叔的心裡,他們像是無家可歸的孩子,而這座島提供了暫避風頭的港灣。原本是再單純不過的工作,但隨著他們與島民的距離拉近,出現的問題也愈來愈多。
主角涼介的心態原本很消極,好幾次萌生了結生命的念頭。刀子劃過胸口的那一刻,他內心出現一個矛盾的聲音:「明明一直渴望著死亡,卻又瘋狂地想活下去的心情究竟是怎麼回事?」我也曾經歷過相似的心境。當一個人覺得自己走投無路時,眼前所見景物皆黯淡無光,充滿了絕望和挫敗感,即便如此卻還是抱持著些微的希望,期待有誰可以傾聽自己脆弱的心聲、可以為自己指引一條明路,或是一個值得去探索前行的方向。
就在涼介試圖跳向大海時,一隻山羊靠近他,像是上帝派來的使者般提醒他:人生的路還很長,活下去就有希望。這般令人安心的感覺包圍著他,守護著他。若不是山羊的出現,恐怕下一刻他早已葬身海底了。緊接著,他遇見了更多的山羊,也在原生林和羊群正面接觸,這才知道這座島上遍布著野生山羊,而島民們和山羊之間的共生關係,也才逐漸被揭開。動物主動與人類親近,彼此產生情感,也同時建立起互信與依賴。
每個人追求幸福的方式都不盡相同,涼介內在不安定的靈魂被大自然的力量徹底馴服,在那裡他發現了另一個世界的入口,也漸漸意識到自己或許有能力追求想要的幸福。是山羊打開他封閉的心扉,也是山羊讓他重新找到生命中值得追求的事物。他想要追隨父親的腳步,利用島上的羊奶製作頂級的山羊起司,而這個決定卻讓他陷入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境。
這座山羊島,就某種意義上來說,不也像是日本這個國家的縮影嗎?人們安於現狀,近乎執拗地固守著不合時宜的傳統,有些禁忌則是外人絕不能碰觸的領域。面對異質的聲音,人們往往採取防衛姿態,而非接納對方。像是會長、睦和島上的男眾,他們有一套自己看待事物以及處理事情的方法,任何人只要破壞了島上的規矩就必須被驅逐出去,為的是維持島上生活的正常運作。凡事因循苟且,待在封閉的環境裡,拒絕一切改變的可能性,這種狹隘的世界觀遲早會把人給逼死;當你感到無助的時候,那些腦子裡裝著舊思維的人們,不僅不會拉你一把,還會盡可能地落井下石,到頭來你只能憑藉自己的意志,為求生存奮力一搏!
面對自己及他人的不足與不滿,即便費盡心力也無法討好任何人,涼介和橋叔在島上的處境無疑是艱難的。不管是島上數量少得可憐的乳用山羊、製作頂級起司所需的熟成條件、必須承擔的風險以及與付出不成比例的收益等,要是一般人早就打退堂鼓了,但是涼介既不願放棄也不肯服輸,與其說是追求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不如說在精神層面上,他真正想要的是完成父親未竟的遺願,也為自己搖搖欲墜的人生找到一個值得投入的方向。縱使在會長的眼中是有勇無謀的妄想,在橋叔的眼中是重蹈覆轍的失敗之路,但沒有人願意一輩子庸庸碌碌,甘願永遠當個輸家。做魯蛇也該有個限度吧,是時候該為自己的人生好好掌舵了。
閱讀涼介在島上所經歷的勇敢冒險之旅,你會像是倒吃甘蔗一樣,愈讀愈欲罷不能。我彷彿從作者對山羊島鉅細靡遺的描寫中,感受到猶如被評定為世界遺產的屋久島那樣的世外桃源。涼介震懾於參天巨木的壯麗景色,這些巨木就像以植物的型態開始,卻進化成其他生物般,充滿著無比巨大的生命能量;只是佇立在樹木前,卻彷彿能夠聽見過去和未來的一切生物說出的言語……你總是能從作者的描述獲得心靈上的震撼與難以名狀的感動。這場山羊島的冒險之旅,在作者筆下簡直像是無堅不摧的暴風,要橫掃現實中所有存在過的事物,重新打造一個全新的視野,讓我們看清自己內在的軟弱和黑暗面,讓我們直視自己的命運,讓我們從艱難的生存環境中找到出口。
島上的山羊,與其說是島民賴以生存的食物、羊奶的供應者,更像是一種魔幻般的存在。山羊與對牠們友善的人類之間彷彿心有靈犀,涼介可以感受到牠們的情緒,可以感受到牠們被獵捕、即將被宰殺之前的無助和恐懼。若是把山羊當成是某種救贖的象徵也未嘗不可,當山羊和涼介在情感上已經產生密不可分的連結、成為生命共同體時,我也發覺故事的力量已經在我內心裡發酵了。我並不在乎頂級的山羊起司究竟能不能如願熟成,但我非常想知道,命運會把涼介和山羊帶到什麼地方?就像電影《侏羅紀公園》的經典名句:「生命自會找尋出路」。
徜徉在美麗的晴空下,天空藍到眼睛都刺痛的地步;沉醉在蔚藍海洋的美麗風景中,黑暗中發亮的夜光藻像是不可思議的螢火般忽隱忽滅;在特殊環境條件下意外熟成的藍紋起司……這一連串美好的意象構成了山羊島獨特的風景,也彷彿為讀者們找到了心靈的歸屬之地。讀完小說彷彿身心靈整個被徹底洗滌過一番,有著說不出的暢快;它喚醒了潛藏在我們體內孤獨與野性的本能,並達到了內在的和諧,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再讀一遍了。
文學評論家、荒野夢二書店主人∕銀色快手
作者序
寫給上岸前的你
或許是天性使然,我的內心總縈繞著一股類似挫敗感的感受。從孩提時起我就找不到自己的立足點,成天無所事事在街上遊蕩,而不論到哪裡,寂寞感總是揮之不去,因此,即使是合不來的朋友也來者不拒照樣結交。「乾脆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算了!」在許許多多的日子裡,我不禁萌生這樣的想法。
因此,我並非不了解自殺者的心情。一般人總會說自殺者懦弱、卑怯,用一種彷彿與我無關、置身事外的態度來指責自殺者,但我卻無法輕易地非議自殺的人們。
只不過,正因為許多時候我都置身於走投無路、始終在原地打轉的處境,所以有一件事我很確定,那就是:真正因挫敗而自我了斷的人,和已經到達臨界點卻沒有選擇走向毀滅一途的人,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換句話說,像我這樣的人,就某個意義而言,並沒有人們想像中懦弱。
那是因為我在和自身的脆弱對抗的同時,內心仍棲宿著一個無論如何都要設法活下去的靈魂。我之所以能夠長期在廣播或報上擔任人生諮商的解答者,並不是因為我是人生勝利組,而是因為我凝神關注自身的弱點,持續思考著「生存」這個難題的關係吧!
內心脆弱、衝動地想要結束生命的人,卻仍然想要肯定生存的意義、重新掌握自己的價值,我認為在關鍵時刻支撐他們的,並不是頭銜或名譽,而是因為他們意識到生命的深度。
即使微乎其微,也能相信生命最原始的力量,我認為和這個因素有關。
一般人所說的人生必要條件不外乎安定的生活、資產,或是一些輕易隨著時間變化的事物,但不論是所愛的人或內心的平靜,隨時都可能消失。然而,不管置身於什麼狀況,有一個東西總是留存在我們身上、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失去的,那就是棲宿在我們體內的野性力量、就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就好比呱呱落地的小羊,即使在惡劣的天候下也會竭盡全力求生存一樣,我們的身上也具備相同的力量。
你相信嗎?生命本身潛藏著一股巨大的力量,支撐著我們走到最後。
來吧,請你先從這座山羊島上岸。若是你的心裡也跟我一樣住著一個脆弱的靈魂,你應該能在這座島上的冒險旅程中有所發現。
多利安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