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生死學這麼溫暖、動人又有趣!
百無禁忌、穿梭生死、又哭又笑的新鮮體驗,
讓你學會以愛面對告別,並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百無禁忌、穿梭生死、又哭又笑的新鮮體驗,
讓你學會以愛面對告別,並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原來,生死學這麼溫暖、動人又有趣!
「這是我上過流最多眼淚的課了;透過淚眼,窺視死,看見生,反省過去,淨化現在,映照未來。」
「課堂中常聽到老師與同學的笑聲,讓我相信談死亡也可以很歡樂。」
「以前很避諱談死,現在卻覺得生與死是一體兩面,是結束與開始。以前不會表達情感,現在會用行動對癌末的母親表達心中的愛。」
「你可曾上過一種課程,有時彷彿搭上了心靈的雲霄飛車般激動又刺激,有時又彷彿浸潤在森林小溪的潺潺水流中,靜謐而悠遠;沒錯,這就是我體驗到的生死學課程。」
「這堂課是一扇門,它開啟了生與死的對話,是療癒,是淨化,也是生命的洗禮。」
「老師將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課程,帶領得如此柔軟又感性。死亡是人生的習題而不是難題,心裡本來的凝重和難以跨越,在上課後,濃霧漸散而變得更加輕盈。」
人們通常很忌諱生死,為何作者羅耀明的生死學課程卻大受歡迎?因為他以別開生面、百無禁忌、充滿創意的方式,幫助學員以坦然態度走進生死的世界。
「要如何陪伴臨終病人?」、「如何守護自己的善終權?」、「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天,你想要做什麼?」、「在你的告別式上,你想跟活著的家人說什麼?」、「你希望家人爲你超渡嗎?」、「在路上看到靈堂該怎麼辦?」、「如何跟已逝的家人真誠對話?」……透過書中的故事和範例,你將發現,死亡不是禁忌,而是最棒的禮物,讓我們更懂得珍惜生命,及時實踐愛、感謝與祝福的真諦。
作者簡介:
羅耀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博士生、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研究生、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投入成人生命教育教學超過十年。
現任台中市文山社大講師、課程委員;樹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顧問、生命教育講師。作者於台中文山社大「從電影看生死&臨終關懷的藝術」課程榮獲教育部2011年全國社區大學特優課程。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死亡不是人生的結束,而是生命的完成
黃孝鏘
羅耀明老師從事「生死學」教學多年,我有幸先拜讀其著作《如果今天就
要說再見:十堂教你瀟灑活著、充滿勇氣的生死學》全文,深為讚佩,承囑謹為
之序。
在我印象中,「生死學」(Thanatology)是近年才普遍興起的一門學科,它是生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課題,更是一門集科學、醫學、哲學、神學、文學、藝術、音樂、心理學、社會學等大成的綜合學問,是超越時空、全面整合人類身心靈的學問。然而,大多數人避而不談,或是認為只有宗教人士才要面對。
本書羅老師集多年的教學材料、輔導實務經驗,以及引述學員的分享心得,以豐富的情感、優美的文字,呈現在讀者之前,感人至深!即使對一位行醫已逾半世紀的「杏林園丁」(本人曾以口述方式發表自傳《杏林園丁》,追述親自籌辦兩所醫院,前省立雲林醫院(現為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及亞東紀念醫院,並先後任五家醫院院長之經歷,而自喻為園丁。)也是深為感動!尤其對病人的臨終關懷,以及有關安寧與DNR等問題的討論;絕症病患若能簽署放棄不必要的心肺復甦術(DNR),不僅可節省醫療資源的浪費,更可減少病人的折磨痛苦,維持人性的最後尊嚴。此外,我也認為死亡沒有專家。若大家能如同羅老師所主張的:以善念與正向的心態來面對臨終的課題,臨終也可以是有美感的;對往生者及親友而言,必有光明積極的意義。這也應驗了一句話:「死亡不是人生的結束,而是生命的完成」!
(本文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前院長。現任中華民國失智者照顧協會理事長、台中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顧問)
名人推薦語
一、 張經宏老師(台中一中國文老師,九歌兩百萬文學獎得主。著有《摩鐵路之城》、《出不來的遊戲》、《好色男女》)
他為我上過的每一堂課是我生命中無比珍貴的寶藏,他的教誨讓我每每在跌跤 之後仍然心懷感謝,重新站起;在最孤獨的時光一次一次尋回生命深處泛湧而出的甘美。認識他使我此生無比幸福。
二、 胡夢鯨教授(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
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而在它的美麗與貢獻。有生就有死,不死就不生。生命的盡頭就是死亡,死亡的結果帶來新生。生死之間,循環相伴。要認識生命,不能不識死亡。
耀明這一本大著,取名「如果今天就要說再見」,極具意義。說出生命的真相是美麗的,人可以活得灑脫自在;生命的總結是可以善終的,人可走得心安理得。這一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告訴人們:活著的時候,要活出生命的美麗;臨終的時候,要智慧的面對死亡。我們無法選擇出生,卻可以預備怎麼臨終。
「如果今天就要說再見」,你將如何作智慧的選擇呢?讀完本書,讀者將可以體悟生命的可貴,掌握善終的權利,實踐臨終的關懷,並且知道如何勇敢地面對生命的終點,學會做個跨越時空、超越自我、逾越生死的人。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三、黃曉峰醫師(台中榮總緩和醫療中心主任、婦產部醫師)
善終不是理所當然的康莊大道,路上有不少的阻礙橫陳-很多是自己擺上去的。這本書幫我們看清楚自己的障礙,不過移開障礙還是要靠自己的。
四、吳陳貴琴(樹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和我一同參與生死學的朋友在課後說,她不再害怕黑暗和夜總會了。我也在課後積極學習,使生命更豐富,學習改善關係,讓彼此留下美好的記憶。很開心老師的書即將問世,願隨著書籍出版,讓愛傳出去,讓人們的生命與關係更美好。
五、蔡秀美主任(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系主任)
看了耀明的書,心中充滿的感動非筆墨能形容!能夠在社區大學開設討論生死與臨終關懷的課程,導引社會大眾認識生死學,是多麼有意義的事呀!死亡是人生中的一大課題,但是過去的教育對此一片空白,民眾也停留在害怕、恐懼。耀明從靈性教育的角度,規劃出一系列主題,幫助我們跳脫生死,探索並重新認識生命的本質,是值得推薦的好書!
六、張菀珍(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高齡者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當我們在為新生命誕生而慶賀時,就應懷抱其終有凋落的準備。一如四季的循環,生命的每一時刻都應深入體會,細細品味,面對死亡亦何嘗不然?
作者從對死亡的準備立言,以積極正向的角度分析面對生命凋零時應有的態度、知識,與面對失落的悲傷平撫歷程,實為提升心靈之佳作。
學員感動推薦
這是我上過流過最多眼淚的課了;透過淚眼,窺視死,看見生,反省過
去,淨化現在,映照未來。——陳懋媛
﹡﹡﹡
老師上課帶領的方式和說唱俱佳的臉部表情、聲音,附有魔法,吸引著
我們。因上完課會帶著超大笑臉和被安撫的心回家。總之,很有感覺的課。 ——王宥蓉
﹡﹡﹡
課堂上老師發自內心的真誠及親切感,讓我們在溫馨、輕鬆的氛圍下掀開死亡的面紗。果不其然,有老師的陪伴去看待死亡,它並不那麼可怕或悲傷,甚至讓心情轉了一個大彎,可以祥和、充滿愛意地去面對死亡。——顧美智
﹡﹡﹡
老師將原本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課程,帶領得如此柔軟卻又感性。心裡本來的凝重和難以跨越,在上課後,濃霧漸散而轉變得更加輕盈。死亡是人生的習題而不是難題,我可以更加確認,生命中的空缺透過一次次的領悟,一層層的填補,自己找到的滿足才是心底真正的需求。再次感恩。——連惠宜
﹡﹡﹡
母親的一場病讓我驚覺,接近死亡卻無能為力。我選擇來上課,因我不想將問題留在心底。認識死亡的正向意義,與同學的真情分享,使心靈自我療癒。感謝老師在我對生命感到困惑時,開啟了另一扇明亮的窗。——盧麗琴
﹡﹡﹡
阿嬤往生十多年,我還常夢到她。上課後,才了解是自己的愧疚與不捨形成這夢境。現在我知道該站在阿嬤的立場,放下自責,祝福才是正道。——小芬
﹡﹡﹡
你可曾上過一種課程,有時彷彿搭上了心靈的雲霄飛車般激動又刺激,有時又彷彿浸潤在森林小溪的潺潺流水中,靜謐而悠遠;沒錯,這就是我體驗到的生死學課程。每個人都會面對生死的課題,而這些傷痛往往是令人難以承受。或許你會選擇忽略它,任由它靜靜的塵封在心靈的暗隅,希望自己永遠不要打開它。偶爾你會在生命的吉光片羽中不經意的瞥見它,清楚的知道,有一個真實的自己也被禁錮在那個角落,卻無能為力安慰與釋放。
何其有幸,有一位老師,能以充滿愛與柔軟心的能量來為我們做導引,開啟一頁又一頁的生命之歌,每一首樂章都含藏了一副開啟心靈的鑰匙,令人悲傷,使人感動,而一切的音聲無非是為了共譜一首樂曲,那就是:愛與淨化,愛自己,淨化自己,與自己對話。
這堂課,是一扇門,它開啟了生與死的對話,是療癒,是淨化,也是生命的洗禮。——蒙潔汝
﹡﹡﹡
對老師的第一個印象是娃娃稚嫩的臉,但卻有個老靈魂住在身體裡面。他的引導讓我們這些庸庸碌碌的學員,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活,自己跟家人的關係。
﹡﹡﹡
以前我有很多挫折,但卻哭不出來!但來到這裡,我哭得出來,這真是種享受!
﹡﹡﹡
課堂中常聽到老師與同學的笑聲,讓我相信談死亡也可以很歡樂。
﹡﹡﹡
雖然有時候覺得課程議題好沉重,逼著我去面對生命的結束。也因為這樣,我學會事先準備。當我死過一遍後,反而覺得面對死亡可以很灑脫。
﹡﹡﹡
以前很避諱談死,現在卻覺得生與死是一體兩面,是結束與開始。以前不會表達情感,現在會用行動對癌末的母親表達心中的愛。
﹡﹡﹡
在老師身上我看到了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來活的示範,這啟發了我的靈魂。生命不在長短。
﹡﹡﹡
我的朋友都很訝異為什麼我會上這樣的課程,這種課不是很沉悶嗎?我說:我們班上的同學每次都很期待上課,而且很快樂,沒有人希望缺課,缺課是自己的損失。然後他們都說:看得出來,你真的上得很快樂。
吳陳貴琴 樹德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綺雲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
胡夢鯨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
張菀珍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高齡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張經宏 台中一中國文老師,九歌兩百萬文學獎得主
陳榮基 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退休教授
黃曉峰 台中榮民總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婦產部醫師
黃孝鏘 前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院長,現任台中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顧問
蔡秀美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
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教育部醫教會常委兼召集人
名人推薦:推薦序
死亡不是人生的結束,而是生命的完成
黃孝鏘
羅耀明老師從事「生死學」教學多年,我有幸先拜讀其著作《如果今天就
要說再見:十堂教你瀟灑活著、充滿勇氣的生死學》全文,深為讚佩,承囑謹為
之序。
在我印象中,「生死學」(Thanatology)是近年才普遍興起的一門學科,它是生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課題,更是一門集科學、醫學、哲學、神學、文學、藝術、音樂、心理學、社會學等大成的綜合學問,是超越時空、全面整合人類身心靈的學問。然而,大多數人避而不談,或是認為只有宗教人士才要面對。
本書羅老師集多年的教...
章節試閱
第三章.好好學習死亡,才能活得灑脫自在
愈常接觸死亡,對死亡的恐懼愈低
我長年直接或間接觀察工作上頻繁接觸死亡的人,例如醫護人員、葬儀社業者、殯儀館與火葬場的職員、驗屍的法醫及檢察官等,似乎可以得出一個推論:愈常有機會接近死亡的人,就愈不怕死!若從年齡上來看,活得愈老則經歷親友死亡就愈多,所以愈年長的人應當愈不怕死,西方有許多學者也同意這點,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且發現對死亡的恐懼確實會隨年齡而降低,同時對於死亡的接受度也會提高。高齡者比中年人和年輕人較常想到死亡,但死亡焦慮卻較低,高齡者若對過去的經歷較少遺憾、對未來的期望較少失落,並且對死亡的議題有深入的思考與接觸,則死亡焦慮較低。八十五歲以上的老老人可不帶恐懼地接受死亡,因為對他們來說,死亡不再是遙遠的或抽象的東西。
我的家人在因緣際會下,自一九九九年開始經營禮儀社。禮儀社的從業人員經常往來醫院、火葬場、殯儀館、太平間與靈堂等處所,甚至必須直接面對遺體、碰觸遺體。我問他們會不會恐懼?他們都說不會,除了習以為常之外,他們覺得只要心念正直,恭敬地面對往生者,甚至將往生者當作自己親友來服務,就沒有什麼好懼怕的了。這些常接觸死亡並且看盡各種死相的人,似乎比常人更有機會練就無懼死亡的心。
死亡教育的緣起與必要
很多人怕看到有關死亡的象徵,例如怕到醫院、怕進殯儀館、怕參加告別式、怕經過墓園,或是忌諱談到死亡的話題。一個人愈恐懼死亡、抗拒死亡、愈遠離死亡、愈不去碰觸死亡的議題,對死亡的恐懼與負面的想像將愈難消除。只要不願意去面對死、認識死、透視死、接受死,死亡就會變成緊箍咒,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如果能循序漸進地學習面對死亡、談論死亡,或許對死亡的恐懼會慢慢從心中淡去。
國內許多研究也證實,接觸死亡的經驗與死亡教育大多能減少對死亡的恐懼,讓人產生正面的態度,或提高對死亡的接受度。例如,在家中談論死亡情形愈公開自然者,較不害怕死亡,也較能坦然面對;曾接觸重病者的大學生,其死亡恐懼比沒有接觸的學生低;有接觸意外死亡和接觸重病者的國小教師,其死亡焦慮比沒有此經驗的老師低;當然,曾接受死亡教育課程的人,對死亡較不會恐懼,對死亡的接受度會提高,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死隨念:常常把死亡放在心上
在初期佛教的修行法門中,有所謂的十隨念,其中一個叫作「死隨念」,意思是隨時隨地都把死亡放在心上,甚至感覺到死亡就在呼吸間。很多人嚮往自在的人生,但若無法將死亡看開,也很難自在得起來。所以,本章的標題是將「死」跟「活得灑脫自在」連結在一起,如果能常把死亡放在心上,成為習慣之後,就能活得灑脫自在了。
不過一開始練習死隨念時,的確很難平心靜氣,想到自己死或家人死,還是會依依不捨、難過、沮喪,甚至驚恐。但請試著以正向思考的角度來練習、練習、再練習,就會感受到死隨念的許多好處。
會變的是正常,不變的是無常
世間中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亦即「無常」。撇開自殺式的死亡不談,死亡確實是很難預料,也很難左右的。我們無法說:「他是我心愛的兒子,我不准他死!」因為地震來了、山崩來了、車禍發生了,他就是走了,就連吃顆魚丸,也可能會噎死!當家人往生,我們常會忍不住說:「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他不能死、也不應該死!」但這種抗拒無常的反應,只會苦上加苦,無助於我們接受死亡的事實。死亡已經發生了,不得不接受,不接受的話,只有加倍受苦。聽起來很殘忍,但確實如此。
怎麼辦呢?學會接受吧!
「接受死亡」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心量,也是一種智慧,可以透過學習而獲得。隨時將死亡放在心上,是一個很好的下手處。即使我們不願想到死,但在這世界上,確實天天都有人死。有聚就有散,有來就有去,有生就有死,這是自然的生命現象。如果把全世界的人都當作自己的親戚朋友,又假設我們能接收到全世界老病死的訊息,那麼你每一秒都會接到全球的親友們正在老、正在病、正在死的通知。如此一想,就會驚覺老病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今天有沒有家人死?有啊!凍死的、氣死的、意外死的、病死的、淹死的、電死的、睡死的、燒
死的、被槍殺死的,還有笑死的、爽死的 ..。所以,你的親人還健在是「無常」,也就是說不確定明天他們是否還活著;親人離世了是「正常」,因為死亡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因此,以平常心看待死亡,把意外死亡、天災人禍放在心上,就不會覺得意外是不平常、不應該的!
世間有數——沒有不該發生的天災人禍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死亡的發生自有定數,生命的脆弱,無法逃避。二○一二年五月衛生署公佈二○一一年的死亡統計表,其中死亡人數共十五萬兩千多人,惡性腫瘤占百分之二十八,心臟疾病占百分之十點九,腦血管疾病占百分之七點一,亦即去年因癌症與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人數就占將近一半。國人男性的平均壽命為七十六歲,女性為八十二點七歲,平均壽命則為七十九點三五歲。更多的死亡時鐘如下:
國人平均每天都有四一七人死亡,
每天有一一七人死於癌症,
每天有四十五人死於心臟疾病,
每天有三十人死於腦血管疾病,
每天有十八人因意外事故死亡;
每三分二十七秒就有一人死亡,
每十二分二十一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
每三十一分五十秒就有一人死於心臟疾病,
每四十八分三十四秒就有一人死於腦血管疾病。
每一小時十八分就有一人因意外事故死亡。
死亡隨時都在發生,在台灣就如上列數字,而且這些數據在近幾年都不會有太大改變,台語叫「世間有數」。
「台灣每四個人就有一人得到癌症」,光看這樣的文字描述,沒什麼感覺,但若換個說法:你家有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得癌症,你要誰得?如果有八個人,就有兩個人得,你要誰得?平常我們面對統計數字時不會想得如此切身,而且還會希望別人家得癌症就好,我家的那份就讓給隔壁好了,不要輪到我家。就算心裡沒這麼想,也難免覺得不該是我得癌症吧,平常我勤做運動,定期健康檢查、飲食注意養生,而且我這麼年輕,怎麼可能得癌症?雖說愈老罹癌機率愈高,但其實年輕的癌症病患也在增加中。
在教學時,我常運用以下的方法讓學員深刻體會死亡的無所不在。如果以一個班級三十人來換算上列數字,也就是說,統計顯示每三分二十七秒就會有一個人死亡,上課至今已經六十分鐘了,這班應該有十七個人往生,誰要先走呢?就從右手邊開始先死吧!再從另一個死亡時鐘來看,每六分兩秒有一個人罹患癌症,我問同學們:「你要得什麼癌?」學員依個人的想像說道:「我得乳癌」、「我得子宮頸癌」、「我長年煮飯,我應該得肺癌」、「我喜歡吃肉,還有炸的,我應該得大腸癌」、「那我得肝癌然後擴散又得肺癌」哇,大家還真敢說耶!不管你接不接受,數字會說話,以上的死亡數據明白表示死亡隨時都在我們身邊,絕對不是遙遠的事。
你說「這樣好不吉祥喔!」其實我談這些,是告訴大家,要放開心胸去面對,因為實際的數據顯示,死亡與癌症發生的機率實在太高了,不要覺得那是未來的事、別人家的事。如果你的家人就在你上課的同時,就在你閱讀本書的同時,一個一個走了,你會不會很不捨,覺得還沒準備好?如果會,那就要早點學好接受死亡的能力,或者想想是否該寫遺囑交代一下才好。
隨時想到死
死隨念就是隨時隨地想到死,明白隨時都會死,都有可能死,離死亡只有一線之隔。不管走到何處,隨時猛然提醒自己,現在準備好可以死了嗎?真的能死而無憾嗎?真的對得起世間嗎?覺得自己活得已經夠了嗎?甘心了嗎?
大學時讀到普賢菩薩警眾偈、不淨觀與死隨念的修法,便興起要好好鍛鍊的決心。從哪裡開始比較好呢?我就從想像自己的各種死法開始:騎車時看到車禍,一位亡者躺在地上,我想像那個人就是我。接著我把這樣的想像延伸到生活中,走在路上被車撞死,睡覺時發生地震被斷裂的樑柱壓死,在餐廳吃飯時發生火災被燒死,在河邊玩水時被淹死,使用電器時被電死。就像二十年前的電影「今天暫時停止」的劇情,男主角菲爾奉命到小鎮採訪土撥鼠節,卻無法擺脫每日醒來都是二月二日的命運,沮喪至極,於是開始嘗試各種死法。我也很落實地去想像各種死法,然後自問:我能接受現在死嗎?我準備好了嗎?我有沒有遺憾?我能放下嗎?我對得起身邊的人嗎?就這樣練習了兩年多,我發現真的比較不怕死了,而且有隨時準備好的坦蕩。後來發現,白天這樣練習,晚上也會出現類似的夢境:夢到在地震中房屋倒塌被壓死,我可以雙手一攤很放鬆地接受;在高山上被人推下懸崖,在掉落的過程可以回到呼吸,全身放鬆等待死亡;有人拿一把刀從我肚子捅下去又劃開,我欣然接受這一刻,並告訴他:我知道你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在夢中的反應,從原先的恐懼緊繃,慢慢地變為放鬆、接受了。從個人的練習經驗中,我感受到隨時將死亡放在心上,確實讓我不論是在醒時或夢時都更自在。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心得,不見得每個人都適用,但是不管如何,偶而想像一下死亡,應該能讓我們對生命有新的反思與啟發。
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就是一個死隨念的實踐者。賈伯斯在二○○五年於史丹佛大學對畢業生發表演說時,談到他對死亡的看法:
沒人躲得過,這是注定的,因為死亡極可能是生命最棒的發明。死亡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三十三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天,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害怕失去的陷阱裡的最好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死隨念的好處
一、停下衝動,收攝身心
死隨念會幫助我們踩煞車。每次我趕時間總忍不住開快車,但又想到開這麼快萬一不慎出車禍,將造成自己或別人的死亡;這個相升起時,內心的衝動就會停下來,踩住油門的腳也跟著鬆開了。居安思危的意思就是,不僅在痛苦的時候才想到死,在快樂的時候也要想到死,想到死就會起收攝的作用。例如,在家人生日聚會時也可以做死隨念的練習。雖然慶生是感恩、歡樂的場合,但一想到這就是他最後一次的慶生,我以後再也看不到這位親愛的家人時,內心頓感收縮,然而這收縮會轉為收攝,收到內心深處、真心處,然後再從深處開始向外發
散,於是就會發心想和家人有更溫暖的互動,連眼神也會不同,會變得更柔軟,更有情。
二、留下美好的關係
死隨念練習的對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死隨念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什麼好處呢?當你想像這次見面之後不久,你就死了,再也見不到他,會讓你珍惜這次的互動,會希望結善緣,不要結惡緣,甚至希望能即時表達對他的感謝與愛,或是內心的愧疚。
不管是你死或是我亡,將每次的互動都當作是最後一次,必會讓我們更珍惜每一次的相聚,並注意自己的表現。我們不會希望知道對方死了,才懊惱地說:「我有好多話想要跟他說,但一切都來不及了!」「如果我知道那是和他最後一次碰面,一定不會對他說那些話!」
用死隨念的心情來迎接每次的人際互動,會讓我們更願意說出真心話,表現出善意,在彼此內心留下美好的回憶。這樣的死隨念會讓我們想活出最真、最善與最美的生命。而當一個人可以如此活著時,他就更不怕死了,因為他活得很圓滿,沒有遺憾。
三、做好時間管理
死隨念有提醒、振奮的好處,讓人們更注意時間管理,減少拖泥帶水、懈怠延宕的習性。想到自己快死了,時間不多了,就會好好把握時間,把該做的事盡快完成。若抱著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心態,就會覺得所有該做的事以後還有時間做,該說的話可以以後再說,不急於現在。但當想到今天是我最後一天,就會立刻振奮起來,希望好好地過這一天,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不會再百無聊賴,不會只想窩在沙發裡看電視,不會只想漫無目的地上網閒聊、打電動。死隨念會讓我們重新排列生活中事物的優先順序,清楚地看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充滿實踐的動力。因此,死隨念幫助我們減去很多煩惱、掛礙和後悔。從這個角度來看,死隨念絕非消極的厭世想法,而是積極地管理生命、管理時間的態度。
四、沒有忌諱,心開了
對死如果有忌諱,心就很難打開,但若願意勇敢面對死亡,心就開了。我小學五年級時,曾出現過疑似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的症狀。當時父母親常不在家,我每天提心吊膽,總是擔心他們會在外面出車禍、發生意外。就算父母都回來了,我半夜躺在床上,心中的不安仍無法驅散,便開始擔心家中瓦斯是否關好了,漸漸地養成反覆起床檢查瓦斯開關的習慣。每晚我都要檢查瓦斯好幾遍,明明才關好了回到床上,卻又不確定是否關緊了,便再起來檢查一次,一而再再而三地確認,總擔心若沒關好瓦斯會爆炸,屋內的人都會死掉。後來症狀加劇,摸門的手把要摸好幾下,洗手要洗好幾次,心中有個忌諱,擔心若沒做到這些次數,父母親就會死掉。這些詛咒不斷在腦海旋繞,將我的身心牢牢地綑綁。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是我很怕死,尤其怕家人死,死亡對童年的我是難以承受的。如此痛苦地過了一年,我終於想到一個反制的辦法,那就是反詛咒。例如心中升起必須多摸幾次手把否則爸媽會死掉的念頭時,就趕緊反制提念說:「如果我再摸的話,爸媽就會死掉!」我願冒這個險,因為我受不了了,我透過不順服雜念來克制強迫性的行為。一次又一次戰勝之後,我慢慢變得勇敢,過了約兩個月,症狀就消失了。
這個經驗,讓我看到面對自己所忌諱的死亡時,愈是怕它,就愈會被它控制;愈是正面迎上去,愈有機會超越它。社區大學為期十八週的生死教育課程,是密集且有系統地讓學員面對死、談論死、想像死以及體驗死。愈是去面對,心頭的枷鎖就愈能鬆解,心胸就會愈加開闊。逐漸地,便可破除原先對死亡的想像,看清楚死亡的形象,並且知道如何為死亡做準備。多數學員在課程後半段會覺得自己變得勇敢,而且不怕死了。
學員分享死隨念的好處
死隨念還有什麼好處呢?我請學員回家練習一個禮拜之後,再回來分享。
其中一位學員是這麼說的:
這個禮拜我有認真做死隨念的功課,就像老師說的,死隨念有提醒振奮的作用。因為只要一起床,想到:今天是我的最後一天,要怎麼好好地過這一天?我的心就會變得莊嚴、認真,然後很慎重地想要好好過這一天。當我這麼想,我的心便活在當下了。當然老師說過:「人心是健忘的」,所以我還是會帶著原本的習氣,但它對我來講真的有提醒的功效,當我又健忘了,就會猛然地想到今天是我的最後一天。比如有一個同事平常對我不好,這禮拜有一天我進電梯時遇見那同事,她一看見我,就趕快把臉面向按鈕,不想看到我。那時我內心沒有任何排斥跟難過,因為她不了解我,她看到我就已經做了很多判斷,才會這樣對我。我告訴自己:「我願意好好待人,就算她不理我,我也願意在我的內心對她好。」
還有,在跟另一位同事說話時,本來內心有氣要發出來,但我立刻提醒自己「今天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會希望自己有比較成熟的表達,所以就先肯定她的善意,再跟她好好談。這個禮拜因為常常這樣提醒自己,比較懂得「生命有意義」是什麼樣的感覺。死隨念對我真的有很大的幫助,少掉很多在衝動下所做的錯事,也少掉很多後悔。
從學員的分享,足以證明直接面對死亡,反而能讓生命過得更有意義。一如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的名言:「學會死亡,就學會活著」。
第三章.好好學習死亡,才能活得灑脫自在
愈常接觸死亡,對死亡的恐懼愈低
我長年直接或間接觀察工作上頻繁接觸死亡的人,例如醫護人員、葬儀社業者、殯儀館與火葬場的職員、驗屍的法醫及檢察官等,似乎可以得出一個推論:愈常有機會接近死亡的人,就愈不怕死!若從年齡上來看,活得愈老則經歷親友死亡就愈多,所以愈年長的人應當愈不怕死,西方有許多學者也同意這點,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且發現對死亡的恐懼確實會隨年齡而降低,同時對於死亡的接受度也會提高。高齡者比中年人和年輕人較常想到死亡,但死亡焦慮卻...
作者序
前幾天,剛接觸生死教育課程的社大學員,在下課後和筆者聊天,她說她擔心隨著進度,未來的課程將愈來愈近逼內心深處,屆時不知自己能否面對?筆者告訴她:「小孩子對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的,我們來向天真的小孩學習,以無畏的心、開放的心來面對未來的課程、面對死亡。」她聽了以後,後像個小女孩一樣,笑了起來。
「上這門課程,會愈上愈心安踏實、愈輕鬆快樂喔!」這是多數參與過生死教育課程的學員的心聲。談論死亡絕不是悲觀,更不是觸霉頭,相反的是讓人們心中恐懼死亡的角落,得以向廣大的天空開啟,而當陽光普照進來時,將發現那塊角落竟綻放光明,照亮我們的生命,讓我們享受自在和有情有義的人生。「死亡」具有不可思議的能量與美感,它的美好將會在我們準備好迎上它時,逐漸展露。
生死學的學習之旅
筆者對生命教育、品德教育的議題一直深感興趣,除了生死學之外,人際之間的溝通、美好關係的建立、自我情緒的管理、良好人格的養成、個人心靈的提升,甚至是企業的感動經營……都或多或少有所涉獵,但其中最早吸引筆者的,還是生死學。人們在宗教、在古老典籍與大自然界尋找超脫生死的方法,而筆者也在自己學習的經驗裡找到了安心之道,繼而將所學整理成一系列課程,與朋友們分享。
這段學習之旅,是從一九九四年就讀華梵大學時參加佛學社起始。當時接觸了傳統佛教對往生者的助念關懷,在那寂靜莊嚴的氛圍裡,參與其中的人們感覺到的是佛菩薩的護祐,少有恐懼。一九九八年筆者於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研讀佛學典籍,那是一段內斂沉潛的美好時光,之後以禪定為研究主題,完成了近二十萬字的碩士論文。禪定學的研究奠定筆者以佛法詮釋一個人的身心變化,以及詮釋心與境之間的關係的基礎;再加上二十次參與七日禪、十日禪,與數百次一日禪的體驗,使筆者對於身心的感受與內心所生的「相」與「想」的關係,格外敏感。而這些都有助於筆者後來對「生死教育」的詮釋與教學上的應用。接著,在臺灣聖脈生命教育協會的學習,深化了筆者的生命體驗與教學能力,本書許多關於死亡的概念也是出自當年在協會學習的體會。2006年起,筆者接觸台中榮總緩和醫療病房,參與了多場台灣安寧照顧協會舉辦的安寧志工研習,以及安寧網際網路遠距視訊會議的個案研討,這些學習經驗讓筆者對末期病人在面對臨終時身心的煎熬,以及安寧療護的角色,有了更多的認識。當時實際多次對臨終者與往生者做臨終關懷的經驗,是促成撰寫本書第六、七、八章的靈感。另外,因筆者父母親經營禮儀社的關係,讓筆者得以瞭解殯葬從業人員在處理往生者以及面對家屬的實際狀況。
過往的養成教育讓筆者習以佛教的觀點看待生死,因此為了填補對基督宗教認識的不足,筆者也接觸教會,參與週日禮拜,閱讀聖經;其中和基督教、天主教友人的互動,幫助筆者有更寬廣的宗教視野。在此,深深感謝他們的教導與分享,豐富了課堂的宗教理論與實例。
寫書的初衷
人們普遍恐懼死亡,然而在各學門中只有宗教對死亡的討論較深刻。筆者在宗教學習的經驗,以及從事成人教育教學工作的歷程,一直在「宗教」與「通俗實用」兩方來回揣摩,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淺白的語言,傳達古典宗教的美感,達到既平易近人又不失深度的境界。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筆者努力的目標。
筆者講授生死教育課程近九年,心中盼望能寫一本教讀者輕鬆看待死亡的書。然而,「生死教育」是個一看就令人感到嚴肅的名詞,要如何舉重若輕地談論它呢?為了讓本書讀起來輕鬆具臨場感又不失知性,筆者以課堂的氛圍作為書寫的情境,並大量放入筆者與課堂學員的實例分享,希望能讓讀者在輕鬆閱讀中學習超然的生死觀,並激起心中智慧的火光與反思。敬祈各位讀者賜予指正與分享。
筆者在台中市文山社區大學講授的「從電影看生死與臨終關懷的藝術」,於2011年獲得教育部指導政治大學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舉辦的全國社區大學優質課程的徵選,最後榮獲學術類「特優課程」的最高榮譽。
本書能獲得心靈工坊出版社出版,最要感謝摯友張經宏老師(九歌兩百萬長篇小說獎得主)的引薦。本書絕非憑筆者一人之力能夠完成,首先要感謝書中所有被分享的匿名者,由於您們在課堂參與的過程,經驗了死亡的恐懼與重生的喜悅,才能使得本書更生動有情。還要特別感謝台中榮總安寧緩和醫療病房的黃曉峰醫師,黃醫師有關醫療專業的指正,使得本書能傳達正確的安寧知識。要特別感謝的人,還有去年社大班上重量級的學員,前台中署立醫院院長黃孝鏘醫師。當筆者知道其顯赫的醫療專業與看盡無數生死的經歷時,曾一度擔心自己的教學是否能通過考驗;但黃醫師最後對課堂的肯定,與其為本書所寫的推薦序,都令筆者感激萬分。此外,在中正大學成教所修業期間,感謝張菀珍教授「臨終關懷與死亡教育研究」課堂上的教導,讓筆者能以宏觀的視野,觀見國內外死亡教育的研究。最後,感謝父母親與兄妹對筆者永遠無條件的支持。還有好多好多位應該感謝但這裡未提及的朋友,您們的存在不僅是筆者寫書的動力,更賦予筆者有意義的生命。
羅耀明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於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研究室
前幾天,剛接觸生死教育課程的社大學員,在下課後和筆者聊天,她說她擔心隨著進度,未來的課程將愈來愈近逼內心深處,屆時不知自己能否面對?筆者告訴她:「小孩子對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的,我們來向天真的小孩學習,以無畏的心、開放的心來面對未來的課程、面對死亡。」她聽了以後,後像個小女孩一樣,笑了起來。
「上這門課程,會愈上愈心安踏實、愈輕鬆快樂喔!」這是多數參與過生死教育課程的學員的心聲。談論死亡絕不是悲觀,更不是觸霉頭,相反的是讓人們心中恐懼死亡的角落,得以向廣大的天空開啟,而當陽光普照進來時,將發現那塊...
目錄
自序
推薦序 死亡不是人生的結束,而是生命的完成 黃孝鏘
名人真情推薦
學員感動推薦
前言 一張圖的故事
第一章 死亡與想像
你體驗過死亡嗎?
沒有死,只有往生
往生者活在有心人的心中
活在想像的世界中
用正面的態度來想像
對死亡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
第二章 生命的歸零與重生
重生不用等到下輩子
一個上吊自殺者的見證
不被記憶束縛
你幾歲?這個年齡的「相」也是給記憶框住了
記憶影響現在的心情,現在的心情影響如何看待記憶
要先「不認識」才能「認識」
用智者的心來認識
死過的人比沒死過的人有智慧
第三章 死亡教育—活得灑脫自在
愈常接觸死亡,對死亡的恐懼愈低
死亡教育的緣起與必要
死隨念:常常把死亡放在心上
世間有數——沒有不該發生的天災人禍
普賢菩薩警眾偈
隨時想到死
死隨念的好處
學員分享死隨念的好處
第四章 守護自己的善終權
對善終的期待
恐懼臨終前的折磨
善終的障礙
兩個重要概念
什麼是DNR
DNR只適用於末期病人
四種文件
簽DNR意願書會影響自己被急救的權利嗎?
已經插管了,可以撤除嗎?
在場見證人的意義
在場見證人要負責任嗎?
重視溝通的預立醫療照護計畫(ACP)
什麼是安寧緩和療護(hospice palliative care)?
藉由DNR開啟家人對死亡議題的討論
第五章 美麗的相有力量
什麼是淨相?
相信每個人的善意
相信他的「本性」,不相信他的「習性」
對人性的相信有助於面對臨終
由衷懺悔,有助於回到清淨的心
第一次到太平間的經驗
淨相與淨信對臨終者的幫助
平時就要培養淨信與淨相
千風之歌蘊含的淨相與淨信
第六章 臨終關懷前要注意什麼
探病時如何表達關懷
台灣安寧界的臨終關懷
為什麼要學習臨終關懷
臨終關懷前,需具備的認知與態度
第七章 臨終關懷三步驟:開心、放心、有信心
呼喚出美麗的相
宗教是水平與垂直的整合藝術
臨終關懷與諮商技巧
臨終關懷三步驟:打開生命的廣度與深度
一、讓臨終者開心
二、讓臨終者放心
三、讓臨終者有信心
第八章 因為愛,生命不死
你的現身就是一份禮物
失火了!
暗夜騎車的遊子
第九章 我的告別式
我有那麼重要嗎?
我不存在,別人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行前準備一:做正向的示範
行前準備二:你可以留下點東西
參加自己的告別式
第十章 與往生者對話
往生者是用一輩子的智慧在跟我們說話
往生者可以超渡我們,不是我們在超渡往生者
真正的對話—heart to heart
真正的對話,會有正向力量
路上遇到靈堂,要如何與之對話?
與往聖先賢對話
活出往生者的願
跨越時空的相遇
打開陰陽之門
結語
參考文獻
自序
推薦序 死亡不是人生的結束,而是生命的完成 黃孝鏘
名人真情推薦
學員感動推薦
前言 一張圖的故事
第一章 死亡與想像
你體驗過死亡嗎?
沒有死,只有往生
往生者活在有心人的心中
活在想像的世界中
用正面的態度來想像
對死亡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
第二章 生命的歸零與重生
重生不用等到下輩子
一個上吊自殺者的見證
不被記憶束縛
你幾歲?這個年齡的「相」也是給記憶框住了
記憶影響現在的心情,現在的心情影響如何看待記憶
要先「不認識」才能「認識」
用智者的心來認識
死過的人比沒死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