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伯尼.西格爾(Bernie Siegel)的寫作生涯至今已有二十五年,從一開始,他就不避諱談奇蹟。他的第一本書《愛、醫藥與奇蹟》(Love, Medicine & Miracles)就和主流醫療大唱反調,堂堂一個醫學博士卻大談愛的療癒之道,為此他所遭到的非議想必不少,至於肯定奇蹟的可能性,無疑更為醫界所不容。然而在這本書裡,伯尼依然不改初衷,甚至以其一生的智慧與經驗,比以前更加相信奇蹟。
他能如此篤定,表示他所依循的療法是頗有成效的。本書字裡行間,無不證明奇蹟並非憑空發生,而是來自「智慧、充滿愛,且有意識」的源頭,但這些特質並不是人心所造,而是自然天成,是天地創生架構中本有的。一個人一旦抱持這樣的主張,自會招致科學界的反對,不過伯尼自己也是由有科學根據的醫學所調教出來的,因此他了解,反對只不過是一層保護色,因為在表相背後,科學無法告訴我們心意識是如何生起的?生命為何是由無生命的原子與分子演變而來?甚至,為什麼人類的大腦裡明明完全沒有光、聲、香、味、觸,但我們卻能看到一個活活潑潑的世界?大氣中一個任意飄浮的氧原子被我們吸入身體後,頃刻間穿過血腦屏障,然後成了思維系統的一部分,這又是怎麼做到的?我們總不能說是氧原子在思考、感受並處理大腦所做的事情吧。還有,糖本身並不會思考,但糖(葡萄糖)卻是大腦唯一的養分,同樣是糖罐子裡的一塊糖,其中的差別又是怎麼回事呢?所有這些,科學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因此,就算是會被逐出醫界、會遭到科學的反對,我們還是得另闢蹊徑。
伯尼所關切的,我們或許可稱之為「廣義的科學」,那是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相遇之處,也是悲苦與歡喜交融的世界。在人類大腦中,千億個神經元形成此一神奇的交會,無形的生命機緣如實開展,奇蹟便發生。我們都知道,意義與意向都是在大腦中形成,但千百年以來,大家也都認為高層次的意義與高層次的意向則是在別的地方形成──或許是形成於神的心中,也或許是透過聖徒與先知所得到力量。
伯尼一開始就了解,把自然與超自然一分為二純粹是人為的。誠如一句流傳久遠的格言所說:「每件事物的發生都是奇蹟,若非如此,世間便沒有奇蹟。」一丁點的人類DNA,如果掉落在一個酷暑的正午,不出一個小時就會煙消雲散;然而DNA卻已存活了數十億年,未經任何有形力量的支持,便獨立完成了最複雜的生命結構。它是怎麼演化繁榮的?因為在天地宇宙帶有意識、覺知與創造性的動能中,生命自有其出路。
一旦我們讓自己和這種動能結合,奇蹟便發生。套用本書的話:「對我來說,奇蹟者,無非我們的潛能,是我們天生所具有的。」身體靠自己所能做的就只有那麼多,肉體的發育是自動開展的,是過去的演化所傳衍下來的。抵禦感冒或抗拒過敏原,免疫系統靠的無非是過去的記憶;胸腺位於胸腔的中央,人類過去數百萬年來碰過的每種疾病,其相關資訊都儲存在這個小小的腺體中,因此一個兩歲幼兒所製造的抗體,其實就是人類整體的表現。同樣地,今日我們所想、所說和所做的也全是如此,所有的這些,既可說是,但也不算是我們自己的,人類其實是透過每一個人,在自我發現的漫漫長路上尋找下一步。
本書邀請大家來一次演化上的躍進,但不是那種自動開展的,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愛、理智與創造都是等著我們去接觸、去喚醒的種子,接觸得愈多就愈活躍。在伯尼心目中,此一演化上的躍進既是一次奇蹟,也是一種生存的機制,誰能說不是呢?看看這個世界,因為缺乏愛而飽受蹂躪,看看戰爭中所使用的毀滅性機器,再看看我們的醫療,照顧人的肉體卻很少照顧人的本體。這一切,都讓人熱切期待一種新的洞察出現並造成改變,將愛的缺乏轉成為愛的豐盛。喚起這種「謙卑的」想法並非奢望,如何將長期存在的分裂予以彌合,人類的命運就在此一舉。
由於風格平易近人,加上各種各樣需要療癒的人他都照顧到了,由此我們知道,伯尼的世界觀有三個深層的根源。第一,是不二的原理。不二者,將物質與能量、心靈與物質的二元分別都看成是表面的。物質主義只是一副面具,掩藏於其後的是一個擁抱萬物的真如,而不二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是古印度精神世界的源頭。
第二個根源是,我們生活在一個有情的宇宙,這一點表現在許多地方,神創造天地時並不是置身於創作之外,而是完全進入其中。第三個根源則是進化,儘管宇宙看似是隨機的,一切都由機率決定,但生物卻愈來愈複雜,生命也愈來愈進步。達爾文固然因肉體的進化理論揚名立萬(他不相信任何精神的領域),但這個世界豐富的教化傳統所傳達的,卻是精神的進化原理。
伯尼將這三者合而為一,直追歷代先賢,然後得到了結論:心先於一切。心創造、支配並管理物質世界的一切物事,特別是人類肉體中的一切。這個再透徹不過的結論,不僅是伯尼自己衷心秉持的,也是他要在這本書中呈獻給大家的。沒錯,世間總有不信之人強烈抗拒這種想法,在他們的世界觀裡,一切都是以物質始,以物質終;但話又說回來,對奇蹟抱持開明與接納,已是愈來愈普遍的態度。
生命之為物,自生自滅且漫無目的──這種理論早已在無聲無息中遭到駁斥。在本書表達的世界觀裡,一切皆可能成真,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別完全在於我們自己。活在現實中的人,表面看來是完整的,實際上只是一切本源的片段;事情的演變看似令人不解,其實是我們尚未讓自己睜開心眼。我們的理智守在大門口,只准一種事情進入現實世界,卻把其他事情推了出去。
我們為何如此局限自己的現實呢?害怕、不信、一切以物質為依歸的沉重,以及對更高可能的無知,這些讓我們更加地害怕,到最後,誠如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ck)所言,我們全被「心智鍛造的枷鎖」銬住。要改變原本深信的世界觀,進度可能非常緩慢,而且唯有當一個人決心改變時才有可能發生。
伯尼.西格爾解放了自己的心智,並奉獻自己將其他人從自身的局限中解放出來。閱讀本書的每一位讀者很快就會發現,他的努力滿是慈悲、智慧、施捨與遠見。
──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著有《成功的七大精神法則》(The Seven Spiritual Laws of Success)
導論
究竟為什麼,且又是誰製造了那麼多奇蹟?
但就我所知,無一事不是奇蹟,
每一個鐘點的光明與黑暗是奇蹟,
每一立方吋的空間是奇蹟,
每一平方碼的地表因其而擴大,
每一分寸的內在也是因其而充實。
──華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許多年前,我心中只將奇蹟視為某種無法解釋的事情。對於奇蹟,我的概念僅止於此,因此每當碰到病人出乎意料地康復,我總是拿體內有某種機制在促使其復原予以合理化。
今天我終於了解,每件事情都是一個奇蹟。說到天地造化,量子物理學家也好,太空人也罷,要他們說出一個究竟,都是得不到答案的。其實,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蹟,其本源是某種有智慧、有愛和意識的能量;這種創造生命的能量,我們可以稱之為神,或用任何其他字眼來稱呼。生命的本質的確有智慧和愛,若非如此,即使只是斷一根指頭或一場感染就可以要了我們的命。但遺憾的是,多數人從未把世間的生靈當成奇蹟。
對我來說,奇蹟是我們本具的潛能,用以幫助我們生存。一位植物學家把奇蹟稱為「自然發生的逆轉」,因為他看到為了活過氣候變遷及疾病,植物改變了自己的基因,我們不妨也想想看擺在眼前的事實:每年秋天落葉凋零時,植物並不會因此枯竭而死,它知道如何自療及存活下去。
醫師將出乎意料的康復及痊癒稱為「自發的緩解」,但這樣的措辭讓人想到運氣,和人的因素一點也搭不上關係。然而事情並非如此,一切生命都有創造奇蹟的潛能。研究與掃描都顯示,有些人雖然罹患癌症,卻未經治療而痊癒,對這些我們認為神奇痊癒或自療痊癒的個案,他們的性格及歷程都值得深入研究。
我認識一些人,要不是把自己的煩惱都交託給上帝,就是乾脆拒絕接受治療,回家去,把死前的世界弄得美美的,做自己高興做的事──從收養一隻狗到把自己丟到荒野裡去過日子。他們後來寫信給我,結尾都說:「我沒死,反而忙得快把自己給搞死了。救命啊!我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我不會把奇蹟局限於只和身體有關,例如疾病痊癒之類的,因為奇蹟發生在生活的所有面向。心的作用不只局限於身體,以時空來說,心也可以影響遠處和未來,不過關於這類事情,等講到個別的例子時再來討論。
今天,我們不惜砸下重金探索外太空,但我希望有朝一日在「內太空」的探索上也能如此。祕密其實早就存在我們的身體裡面,只因本性使然,我們還不敢走進去。對於裡面的那些東西,現在該是停止害怕,並讓我們的潛能充分發揮的時候了。
一講到奇蹟,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往往都是違反自然律的事情。我母親說,奇蹟就是「神改變了主意」,把結果變成了好的。一個你完全不知道的電視節目提醒你,於是你採取自己根本不可能做的醫療動作,檢查之下,果然有問題;一個好心的陌生人剛幫你換好輪胎,洪水就來了;睡夢中,你聽到狗吠,因為他嗅到了燃燒的氣味。這類事情太多了,真的全都只是運氣嗎?
這些事情,絕不只是巧合。它們就是奇蹟。
事實上,即使是所謂的「倒楣」,也可以看成是奇蹟,因為這類事情往往把我們帶往正確的方向。多年前我罹患關節炎,眼看外科醫師生涯尚未展開就要胎死腹中,軍方還因此將我除役,結果我只好回到康乃狄克,打算跟一位以前的同事在外科執業,然而此時關節炎的症狀莫名消失,使我得以繼續行醫,成為今天這個我。
奇蹟之於我,與其說是改變生命的本然,不如說是改變了我們對生命的期許。有朝一日,當我們下定決心要讓世界變得不一樣,要為眾生帶來平安、愛和幸福,那才真的是奇蹟。
我們全都可以活出奇蹟。當我們因此而發光,自我將隨之提升,並散發出充滿愛、智慧與意識的能量,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有所行動、追求智慧、犧牲奉獻,而這些,正是那些超乎想像的人所具備的特質。
我讀過一篇絕妙好文,作者史黛西.邱(Stacey Chiew)寫道:「我相信每個人都握有一把打開奇蹟之門的鑰匙,但先決條件是你必須知道通關密語:愛。奇蹟便是對形諸於人我之間的愛的回應。對我們的身體,那是絕佳的治療力量,也是奇妙的保護能量,可以使我們得到平安,更是禱告獲得應許的喜悅。」
我同意史黛西的說法,生命乃是一項奇蹟。生命從何而來?有智慧、愛和意識的能量如何創造萬物?我們可能永遠都回答不出來。
在本書中,我與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愛的故事,這些全是我行醫生涯中累積而來的寶石,包括我收到的數千封電子郵件與個人的生活經歷。在多年來與病人的共事中,我覺得自己對奇蹟的傳播及事蹟已成為專家,將這些動人的經驗與大家分享,無非是想在大家的生命中點燃希望之火與感恩之心。我們應該看重自己的潛能、擁有創造奇蹟的心,千萬別以為那只是不可能的空想。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中樂透或發生神蹟式的痊癒,但到底還是有,因此何不向那些人學習,放手一試?只要有心,我相信其中自有歡喜與福氣,所以千萬不要不敢嘗試,大膽去做就對了。
本書共有十五章,每一章都包含奇蹟的故事、相關名句、軼事,以及我自己的想法。本書囊括各種面向的奇蹟,從日常生活的奇蹟到動人心魄的治療故事都有,我們也不妨每天都找機會,嘗試製造奇蹟。在這個名為生命的神奇旅程中,但願本書能幫助大家得到提升、強化,且不致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