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善用,不被利用
近年我受邀到台灣各級學校,演講網路成癮與療癒的主題,往往激起相當熱烈的討論。
老師們擔心,學生們夜半沉迷於線上遊戲或社群軟體,白天到了學校就睡成一片,不如乾脆把教室改成臥室、學校改成旅館!課堂上,老師在上頭振筆疾書寫白板,學生則是低頭不慌不忙滑平板,一上一下,成為沒有交集的兩個平面。相反地,學生們認為玩手機是天賦人權,憲法沒有規定上課不能玩手機,我願意來學校已經是給老師面子,如果你敢沒收我手機,學期末的教學回饋問卷我就打低分,害你被學校解聘!如果學校半夜敢關閉宿舍網路,我就發動示威遊行......
許多家長更是手足無措,親子之間為了網路和手機使用,時常針鋒相對,大小衝突不斷。然而,在這個「窮忙族」的時代,年輕父母們為了賺錢買房(或是,買智慧型手機?繳交網路與手機費用?),無不疲於奔命,無暇親身教養小孩,不自覺轉而「高薪禮聘」虛擬遊戲或智慧型手機擔任「電子保姆」。這樣下去的代價是什麼?美國麻州大學的喬.卡巴金博士伉儷在《正念父母心:享受每天的幸福》(Everyday Blessings: the inner work of mindful parenting)中指出,父母把科技產品當成「電子保姆」, 變成孩子打發無聊時間的工具,孩子們重要的成長經驗、人際互動與發展活動,將被這些產品所取代!
有識者擔憂,年輕族群網路沈迷的狀況如此普遍, 國家究竟還有前途嗎?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在許多發展中、已開發國家的青少年,網路沈迷的狀況也是一樣。這已是全球不分老少,共同面臨的問題。當我們搭車、排隊或去風景區,不知不覺地拿出手機,打卡昭告天下、開啟遊戲軟體打發時間、查看臉書有何最新動態、看看誰傳來的訊息得趕緊回覆......這時,隔壁的乘客也突然被附身般,開始在手機上面用手指畫起符來。
以上網路現象,引發我們去思考兩個深層問題:
第一、網路軟體與智慧型手機大行其道,人人得而隨時享樂。當慾望的滿足,像空氣一樣隨處可得,人們變得更幸福了嗎?還是產生了更多的不滿足?我們還願意忍受延遲與等待嗎?從完美的虛擬回到現實中,有辦法適應大大小小的挫折嗎?你我將手中的生命之石,扔到慾望的無底洞裡,有聽見回音嗎?無窮盡的享樂,究竟將帶領你我往哪裡去?老子《道德經》第三章說:「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意思是,不去展示誘惑的事物,人的心思就不會被擾亂。我們真有能力能夠「坐懷不亂」,和一天24小時向你招手的誘惑共處一室嗎?
第二、智慧型手機剝奪了我們「活在當下」的能力, 藉著網路,我們忙於逃離現場,總是「生活在他方」。你是否發現,與自己獨處的時間變少了?生活中的空白與無聊,變得更難以無法忍受?你還記得,來工作場所的沿途有聽到哪些聲音?有哪些不同特徵的人聲、鳥鳴聲、狗吠聲、汽車喇叭聲?今天你見到捷運車廂裡有何不同?遇見了哪些人們?這些經驗為你帶來了哪些感覺或想法?你遺落了哪些存在的體驗?願意試試看,讓自己紮紮實實地安住在當下嗎?你能夠成為自己的親密伴侶嗎?
網路就像火一樣,是嶄新文明的驕傲,但也可能將我們的人生付之一炬。如何善用網路,而不是被網路利用,需要人們更多的智慧。如你在這本書中所見,清楚的界線、良性的溝通與親友的陪伴,對於網路成癮者是關鍵的療癒因素。對於長期使用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現代人,為自己規劃不使用手機時間、多與人群接觸、親近大自然, 是避免網路成癮的不二法門!
此書的誕生,受到臺大精神科高淑芬主任及團隊的鼓勵、黃憶欣小姐及心靈工坊編輯部的大力協助。我非常感謝臺灣大學心理系陳淑惠教授、高雄醫學大學顏正芳教授、柯志鴻醫師慨然授與問卷同意,供讀者們參考學習。我也要特別提到,臺大精神科總醫師林煜軒在網路成癮議題上的洞見與研究,啟發我甚多,對於此書的誕生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在此敬祝各位讀者:上網,不上癮!
網路成癮的定義
至今網路成癮的標準仍眾說紛紜。之前,學界多是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裡「病態性賭博」的概念,作為判斷病態性網路上癮的參考標準。2013年5月出版的DSM-5,並未將「網路成癮」列入正式臨床診斷,只有將「網路遊戲疾患」(Internet gaming disorder)的研究準則,列入書中,期許未來有更進一步研究。
雖然網路成癮並未列為正式的精神疾病,卻是不斷蔓延且無法忽視的臨床與公共衛生問題,許多相關研究已逐漸引起學界和大眾的注意。
金柏莉.楊博士是首位有系統研究「網路成癮」的學者,1996年她在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上發表文章,回顧了六百位重度網路成癮者案例,對網路成癮提出以下定義:
1. 非本質性、強迫性的使用:上網程度遠超過特定目的或工作的需求,甚至只是為了想上網而上網。不能上網時會出現「戒斷」症狀,煩躁易怒,為了解除這份不安感,而繼續上網。
2. 對活動或人際往來失去興趣:影響時間管理、健康、學業、職業、人際關係。
3. 線上即時活動佔據了生活:整天都想著上網,上網的慾望愈來愈大,無法滿足,需要上網的時間愈來愈長。
4. 無法控制使用:想戒而戒不掉,甚至對人說謊,隱瞞上癮的程度。
看看身邊俯拾即是的例子:
李經理隨時都在查看電子郵件和訊息,就算週末休假在家,或者和家人到峇里島度假,他還是整天抱著筆記型電腦,完全忽略了老婆和女兒。終於,另一半受不了了, 準備跟他離婚。
博文每隔十五分鐘就在臉書上po文,即使是上班時間,他仍舊隨手發表最新動態、心情感言和三餐點心的照片。如果沒人回應,他會自己按讚、自己回應,讓兩千四百個臉書好友都能夠知道他的最新消息。後來總經理發現,他提出的案子錯誤百出,決定要炒他魷魚。
阿豪每天下午三點起床,就立刻到魔獸世界裡「打怪」,怕離開電腦太久影響戰況,三餐吃泡麵度日,一個禮拜洗一次澡,三年來不願找任何工作,和家人衝突嚴重。有幾次斷線的時候,他很激動地大叫,甚至搥打牆壁。
以上案例很可能已經達到網路上癮的標準!
你網路上癮了嗎?
隨著網路愈來愈普及,關於網路上癮的研究也陸續發表。第一份相關問卷是匹茲堡大學網路成癮症檢測標準問卷(internet addiction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IADQ), 而第一份具有效度的網路成癮測驗(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則是由兩位英國學者羅拉.維德陽朵和瑪莉. 麥克莫芮博士(Laura Widyanto Ph.D. & Mary McMurren Ph.D.)所設計。
在國內,台灣大學心理系陳淑惠教授所提出的網路成癮量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目前也普遍應用。這份量表主要針對近半年來在網路使用上的五個層面來檢測:
1. 強迫性症狀:在想到或看到電腦時,會產生想要上網的欲求或衝動;上網之後難以脫離電腦;渴望有更多時間留在網路上。
2. 戒斷症狀:如果被迫離開電腦,會出現受挫的情緒反應,如情緒低落、生氣、空虛感等,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
3. 耐受性症狀:必須透過更多的網路內容或使用時間才能得到滿足。
4. 人際與健康問題:忽略原有的居家與社交活動,包括與家人朋友疏遠;為掩飾自己的上網行為而撒謊;身體不適,例如眼乾、眼痠、頭痛、肩膀痠痛、腕肌受傷、睡眠不足、胃腸問題等。
5. 時間管理問題:耽誤工作。
由於現代人大量使用網路,所以「網路成癮」的判斷標準強調的是「功能受損」。例如有一些案例已經影響課業、工作、社交、親密關係等。
不過,精神疾病也可能導致網路成癮行為,例如有些躁鬱症患者在躁症發作時,拚命上網購物,一旦收到帳單,又變成重度憂鬱想自殺,這是精神疾病所造成的病態性使用,並不屬於真正的「網路成癮」。
網路關係成癮
有人在成長過程中跟異性接觸時屢遭挫折,結果卻在網路世界裡找到一位真心接納他的伴侶─雖然這一切都是虛擬的。如果網路界有諾貝爾獎的話,理當頒給東京這位娶了電玩新娘的男子:
走在東京街頭,11月底才完婚的這名年輕男子,趁放假空檔帶著美嬌娘出門逛街,一路上經常停下腳步拍照留念,走累了,坐下來休息,兩人依然是手牽手,情話綿綿。被男子捧在手心裡的虛擬電玩人物就是他的新婚妻子!這場真人與虛擬人物的另類婚禮,在四十名現場親友以及三千多名網路觀眾的見證之下,順利舉行。
這真是匪夷所思啊,居然娶電玩人物當太太。電玩女主角叫作姐崎寧寧,男主角向她求婚時還能講出「我願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當一個男性在成長過程中遭遇與異性相處的挫折感,對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失去興趣時,只能在網路世界裡尋找可以真心接納他的伴侶,日本的虛擬情人就是在這樣無奈的心情下創造出來了。
「女僕餐廳」也反應了類似的心情。現實生活中,男女雙方的自主性愈來愈強,很容易就起爭執,許多宅男於是夢想擁有一個「女僕」,在他自己的世界裡,女僕可以聽他講話、受他控制,也許是希望像媽媽一樣地溫柔照顧他。
網路關係成癮者多半是在現實生活中感到孤獨的人, 或許是因為個性內向、不擅長言語表達,不知道如何交友,也或許是受限於人際網絡,身邊缺乏志同道合或觀念相近的朋友,所以一頭栽入網路的交友世界。網路世界無遠弗屆,不用出門就可以認識現實生活中絕對碰不到的各種有趣的人,不必在意自己的長相,不必擔心自己說話慢或害羞退縮,很多心事也可以透過鍵盤向網友傾訴,因為彼此見不到面,只以文字交流,感覺上好像對方正在電腦那端默默地傾聽。
有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沈默寡言,在網路世界卻是幽默風趣熱情活潑的花蝴蝶,讓人刮目相看。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孤獨感,在虛擬世界中得到發洩和補償。這是網路交友社群的正向功能之一。
或許因為如此,有些人變得過度沉迷於網路的人際關係,長時間使用網路交友平台,或整天掛在聊天室和其他人交流,將網路上的網友看得比現實生活中的家人、朋友還重要。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更加不願意花心思去改善,或學習溝通表達,於是更加深現實生活中的孤獨感受。
如果這份孤獨感跟渴望愛情有關,那就更麻煩了。許多網路族的宅男宅女,因為缺乏現實生活中的愛情經驗, 很容易沉迷在浪漫愛情的想像裡,也容易在網路世界「識人不清」,輕易被愛情騙子所迷惑。
有一位某醫院前副院長的兒子,三十九歲,是經常假冒美國大學教授、律師等身分四處詐騙的通緝犯,他透過網路聊天室搭上一名單親媽媽。這個詐欺犯謊稱是美國軍火商在台代表,專做空軍導航雷達,把單親媽媽迷得團團轉,詐騙對方五百萬元。因台灣最近飛安問題頻傳,他必須四處開會,沒有辦法見面,之後又謊稱皮包遺失,要求被害人幫忙刷卡兩百多萬元,接著盜領被害人存款兩百多萬元,最後又拿走她的電腦、珠寶......,一直到情況太誇張了,受害人才去報案。(《蘋果日報》,2011年12月7 日)
愛情的騙子到處都有,在網路上更容易發生:
有一位三十七歲未婚、在國小代課的女老師,在「愛情公寓」交友網站與一名自稱任職三軍總醫院的陳姓男子相識,對方表示工作忙碌,沒空交女友,因此還未結婚。交往時兩人僅見過兩次面,陳姓男子說他在海地協助地震災民,台北的父母卻生急病,希望女老師能匯款相助。女老師不覺有異,共匯五十三萬到陳男指定帳戶。後來女老師上三總網站查看醫師資料,看到照片天差地遠,對方還辯稱因為發生車禍有整形過,最後疑點實在太多才發現是騙局。陳男辯稱,向女老師借貸,但沒騙感情。女老師獲知後難過地說:「當時被愛情沖昏頭」。(《蘋果日報》,2011年 4月15日)
「愛情公寓」這類交友網站是因應社會需求而產生, 上班族工作時間太長,跟人互動或交友的機會相對變少, 許多人只好藉助網路。這類線上交友或紅娘網站的設計非常厲害,可以限定對方的年齡、身高體重、居住地區,並提供照片讓網友搜尋、配對。有人確實從中找到真愛,結成幸福伴侶,但也有小部分人遇上詐騙,遭致人財兩失。
張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