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7 項符合
超越文本:物質文化研究的新視野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290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352 |
三民網路書店 |
社會學 |
$ 360 |
誠品網路書店 |
社會 |
$ 360 |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社會人文 |
$ 380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380 |
金石堂 |
文化人類學 |
$ 380 |
iRead灰熊愛讀書 |
高等教育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物質文化研究的新視野」,其所指究竟為何?「迄今為止,粗線條而論,『物質文化研究』大概可以說有三種『視野』。第一種是從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古而有之』的西洋學術界研究『物質文化』的『視野』,論著皆為西方語文。第二種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漢學界研究『物質文化』的『視野』,論著亦多為西方語文。第三種是十幾年以來,臺灣研究『物質文化』的『視野』,論著則多為中文。這三種『視野』不僅所用之書寫文字媒介不同,其內涵的『典範』(paradigm)也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各有千秋,各擅勝場。本學門規劃推動計畫所希冀發展者,乃是一種融合以上三種『視野』之長的「新視野」,寄望於新一代學者。」
作者簡介:
陳玨
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暨歷史研究所教授。關注漢學的典範轉移與探索物質文化研究的新視野。
伊沛霞 (Patricia Ebrey)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歷史系教授。主攻中國宋代社會文化史,對於宋代女性的生命歷程也有深入研究。近來主要關注宋徽宗時代的物質文化,著有Accumulating Culture: The Collections of Emperor Huizong、《中國唐代和宋代的宗教與社會》等書,《屋裡人:中國宋代婦女的婚姻與生活》於1995年獲得約瑟夫‧P‧利文森獎。
黃一農
哥倫比亞大學天文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人文社會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並為教育部終生榮譽國家講座。研究專注於科技史、火砲史、曆法學史、天文史、中西文明交流等。著有《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名家專題精講系列—社會天文學史十講》等。近年熱衷於e考據文史研究。
艾爾曼 (Benjamin A. Elman)
賓州大學東方學博士,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及東亞系講座教授、胡應湘漢學講座教授、長江特聘講座教授(2008-2011)。研究專長在中國思想文化史、近代中國教育史、中日文化史等。近來專注於十八世紀東亞文化交流,特別是中國經典、醫藥、自然研究對於德川幕府及朝鮮的影響。著有A Short Cultural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in Late Imperial China及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等書。
李元皓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中興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中國戲曲、說唱藝術、俗文學等,著有專書《寂寞沙洲冷:周正榮京劇藝術》,與王安祈教授合著)、《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轉型研究》,論文〈從《紅梅閣》的舊瓶看《李慧娘》的新酒:戲曲改革運動理論與實踐的個案研究〉、〈早期譚派票友與京劇流派藝術:以1912年以前的京劇老唱片為切入點〉等。
王安祈
臺灣大學文學博士,臺灣大學戲劇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同時是國光劇團藝術總監。著有《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當代戲曲》、《臺灣京劇五十年》、《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明傳奇劇場及其藝術》等學術專著。她同時也創作京劇劇本,出版劇本集《國劇新編──王安祈劇作集》、《曲話戲作──王安祈劇作劇論集》和《絳唇珠袖兩寂寞──京劇.女書》等三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