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方孝儒、張居正、嚴嵩……
這十五個人或忠貞、或奸巧,都罕有好下場。
真正學問高深者只有少數,愈平庸愈能夠善終,
他們擁有顯赫的職業,卻也是高危險人群
他們是明朝皇帝的老師。
帝王師,是明朝非常特殊的政治群體。帝王師一般都是先當太子的老師,等太子登基後,便啟用老師進入內閣擔當輔臣乃至首輔。換句話說,從教育太子學習,乃至內閣大學士,明朝帝王師實際影響了明朝歷任皇帝做人處世之道,乃至治國方略。
他們擁有顯赫的職業,卻也是高危險人群
這群學生與老師之間,還存在君臣關係。而伴君如伴虎,並非所有的老師都能享有老師的禮遇。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些老師的學問或許高深,卻不見得具備做人做官的智慧。被砍頭的、被流放邊疆的、被誅十族的比比皆是。明朝第一位善始善終的帝王師輔佐了四任皇帝,他的名字卻並非那麼熟悉。
來看看這些帝王師們的命運:
促成朱元璋皇帝夢的劉伯溫,最後被胡惟庸構陷害死。
才氣縱橫且被朱元璋稱為賢人的宋濂,最後被朱元璋送入死牢。
更別說明朝兩位命運最悲慘的帝王師,方孝儒因為不願意為燕王起草登極召書而被判處極刑,並被株十族。張居正一生鞠躬盡瘁,對萬曆皇帝呵護扶植,卻「工於謀國,拙於謀身」,一去世,他的子孫馬上被皇帝清算折磨至死。
奇怪的是,學問平實的楊士奇卻是明朝第一位善始善終的帝王師。他先後服務了四位皇帝,不管這四位皇帝個性如何,能力如何,楊士奇都能平安相處,並始終獲得信任。他的過人之處在哪裡?
熊召政以十五位明朝帝王師的命運帶出這些老師與歷任皇帝的關係,他寫他們的生平經歷,如何被拔擢重用,與皇帝學生的互動,政治生涯的浮沈,呈現出一幅明朝帝王師的眾生相。他們有的忠誠不二,有的剛正不阿,有的大壞大惡,卻都罕有好下場。他們具備教皇帝的學問,卻不見得有明哲保身的智慧。最後熊召政忍不住感慨:在專制的王朝,知識永遠只能是權力的附庸。明朝的帝師們,雖然沒有以知識取禍,但在成為內閣輔臣之後,往往與當皇帝的學生政見不合,而導致悲劇。帝王師可說是「一個顯赫的職業,亦是一個高危的人群」。
作者簡介
熊召政
中國當代著名詩人、作家、學者。1953年12月出生於湖北省英山縣。從事文學創作三十餘年,國學及中國歷史研究二十餘年。已出版的小說、散文、詩集、舊體詩詞集、歷史劄記等著作二十多種,並獲得多種創作獎項。其中花十年心血寫成的四卷本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一經問世,便獲得讀書界的一致好評,認為是中國歷史小說的里程碑。該書獲得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