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漢寶德(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張照堂(影像工作者)‧金光裕(建築師、作家)‧郭瓊瑩(文化大學景觀系系主任)推薦
我在一九九八年認識了郭中端,很快就感受到她的真性情,每次見面都是「驚呼熱中腸」,這必出自於她的人格特質。一者是進取之狂者,她認定要做的事,雖千萬人,吾往也;二者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狷者,有次她說,她有興趣的是景觀,而非庭園,我想她所著眼的更像是長焦距的人文景觀,只是她常忘了短焦的現實生活。她的志業能存活到今,不是天公疼憨人,就是神蹟也。
──建築師、作家 金光裕
景觀專業是整合水、土、林、氣以及環境藝術之多元「新專業」。
「沒有土,就沒有水」,而「沒有水,則遑論生態系之健全」。中冶,一個以郭中端為靈魂核心之「創意」團隊,經常挑戰僵化制度,屢敗屢戰,其寬廣的作品尺度在在回應土地倫理,堅持作品的神髓與品質!
──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郭瓊瑩
看見水底下的石頭
文/張照堂(影像工作者)
認識郭中端四十多年了,記得那是一九七0年代初一個夏日吧,弟弟志堂帶着她來訪,當時對她的印像是:耿直的性子、樸實的打扮帶着爽朗的笑容。那時她剛從淡江建築系畢業不久,正在一家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她喜歡徒步、旅行,喜歡建築與大自然,對許多話題似乎都有自己看法。當時也沒想到她日後會變成什麼,是建築師、設計師、學院老師或家庭主婦?只覺得這麼一個意念強烈、有韌性的人,若堅持下去,終有一天將闖出名堂。
一九七0年代中後期的台灣,對民間、本土藝術與文化的尋找與認同,剛萌芽不久。我認識的建築圈朋友中,除了郭中端之外,來自文化大學的李乾朗與中原理工的馬以工,是當時頗為活躍的先鋒人物。他們兩位對古蹟建築的保存與維護、民間文化與環保生態的維繫不遺餘力,經常在媒體上大聲吆喝、呼籲。同一世代的郭中端顯得較為低調、沉寂,那時她也在日本攻讀碩、博士生,她選擇的是景觀造形與都市工學。她期望在古蹟與生態的自然相應環境中,找到一個更和諧的對話與視角,以彌補與挽救日漸崩壞的生活景觀。後來,她與同儕堀込憲二結婚,帶著女兒住在千葉縣鄉下。有一次我曾經順道去造訪他們。鄉村的田野、溪水與山嶺,一直是郭中端的最愛,我想就是這樣的環境,緩慢、深刻地孕育出她未來的期待與想像。八十年代她回到台灣,一面在大學任教,一面尋找機會貢獻己能。
宜蘭縣五結鄉的冬山河親水公園是郭中端第一個參與景觀規劃的案子。這個計畫前後做了六、七年,完工後,她曾引領我仔細觀察整條河域的流向與周邊設計的微末底細,目睹後十分折服,在普遍粗糙與低落的台灣環境工程中,居然有人這麼誠懇、認真地再造一個時空,具體實踐了社區生活與休閒的親和感動。
有了冬山河的經驗和聲譽,郭中端終於找到自己的能量與舞台。她與憲二在一九九0年代初,組成了中冶環境造形顧問公司。二十多年來,他們竟然從明池、金瓜石、北投、南港、鶯歌、竹東、水里、官田、旗山、中都、左營、台東一直到馬祖,步步為營,這一路走來真是遍地開花,一步一腳印地在台灣島嶼上踩出足跡。郭中端所努力的,一如她的初衷:要結合生態、考古、產業、休閒與自然環境的圓融共存,以提升鄉野與社區的格局與視野。
這些年來,大家都很忙,很少碰面、聯絡。二0一0年我還在南藝兼課時,有一天,中端突然打電話到我研究室,告訴我她女兒也是南藝學生。約了時間碰面,這個二十多年前,我在千葉縣看到的娃娃,現在也是頗為精靈、出色的時髦女孩了,有她媽媽的野味。中端當時告訴我說,她正在規劃重建烏山頭八田與一的紀念園區。後來我跟學生去參訪,看到她請來日本技師以日本材料細緻、謹慎地企圖恢復昔日的工整原貌,我更能體會她之前說的,這是歷史的平反,而不是建築的平反。
以敬意、珍惜的心情,俯身親近土地、自然與傳統,用心尋找、學習與營造,以回應先民與後代,這就是我認識的郭中端和她的生命理念。她說,當規畫執行後,要能看見水底下的石頭,聽見樹林裡的風聲與鳥聲。這麼簡單的要求,今天在台灣竟也變得那麼奢侈。幸好郭中端與憲二長年的堅持與耕耘,終為大家留駐台灣一方方的永續淨土,也為下一代開闢出生活的美好想像。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手札
文/本事文化編輯部
原本,郭中端老師只是要做一本「作品集」,記錄「中冶環境造型顧問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年來所做過的案子。但是,郭老師的一生太傳奇,她對台灣這片土地的付出太重要,我們費盡一番唇舌與努力,其間資深建築人林芳怡和郭老師的學生也加入遊說行列,才獲得她的首肯。
郭老師大學畢業後即赴日深造,研究所期間深入調查位於京都的「郡上八幡」,對古城悠久先進的水文研究有重要的學術貢獻,屢屢在期刊上發表文章。當時宜蘭縣長陳定南計畫整治冬山河,遍覽中外期刊,希望尋覓一位對環境有共同理念的專家,對郭老師印象深刻。一九七七年,郭老師返台到宜蘭縣政府蒐集論文資料,因緣際會和陳定南相遇,陳縣長當面拜託她協助冬山河的規畫。
為了冬山河,郭老師放棄博士學位,回到台灣。因為冬山河,我們有了「親水」這個名詞,改變了台灣社會看待河川的方式;因為冬山河,郭老師開始深入台灣的城鄉,修護我們與土地的關係。在「卑南文化公園」這個案子,她透過設計,讓人們用和兩千多年前的先民一樣的視角,來看台東這片土地,知所從來,才知未來。而高雄「中都濕地公園」,則是逆反所謂的「文明建設」,將這塊淪為垃圾場的荒廢工業區,回復到它原先的樣貌:紅樹林遍佈,蟲魚鳥樹都回來了。而人們傾倒於上的廢棄物,則成為河上的兩座小島,預計兩年後林相將成形,可供候鳥棲息。
《護土親水──郭中端與她心中美好的台灣》這本書,透過十五個台灣最重要的景觀設計案例,談環境規畫、自然修護、與文化傳承。相較於有形的建築物,景觀設計在台灣獲得的關注不成比例。然而,天災人禍頻仍的今日,人為有形的建設,如何與自然(包含自然與人文環境)共存,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這本書歷經三年的籌畫,終於要出版了。這期間,年逾六十歲的郭老師仍馬不停蹄台灣、國外到處跑;訪談時,常有急電找郭老師,只見她不急不徐但態度堅定的溝通她的想法。景觀工程多為公共工程,業主幾乎都是各縣市政府,這二十餘年,為了堅持理念,郭老師幾乎耗盡個人心血和公司利潤,和僵固的公務體制搏鬥。這段日子,郭老師也曾因為作品獲國外大獎認同、返國卻遭斷炊而心力交瘁、倒下,但很快地,她又站起來了,在公司裡到處騷擾同事,在工地裡上上下下。
這本書本來的書名是《親水的女人》,我們和郭老師的同事們都很喜歡。但是,郭老師認為景觀設計不只是人的事,更多是要靠老天爺。人做一半,天做一半,「敬天愛人」是景觀設計者應該要念茲在茲的。因此,我們以她做了一輩子的事,護土親水,做為書名,透過這些案例,勾勒出她心中美好台灣的樣貌,這些都是她和中冶公司做出來的,是確實可行的。
這本書竟然有成書的一天,我們也覺得不可思議。首先,郭老師的行程滿檔,得抓住時間採訪她;再者,郭老師和中冶的同事案子忙都忙不完了,從來沒有時間整理檔案和照片。因此,過去好幾次,有建築大老要提名郭老師參與國內外大獎,都因資料不齊備而根本無法報名;今年,則因為出版的關係,翻箱倒櫃找到許多歷史檔案,大老也為她報名成功。
另外,這本書還有一個可惜的地方,就是郭老師參與這些案子過程中的許多點點滴滴,都沒有收錄進來。例如,郭老師忙冬山河,許久沒有返回日本的家,終於回家了,女兒竟認不得她;以及和公部門如何折衝樽俎,也非常精彩。這或許就留待後日的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