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刻畫入微》的插畫作品集,
蒐集了許多臺灣新一代的優秀插畫創作者和他們的作品做為紀錄,
在插畫設計尚未普遍應用於設計領域的當代,
希望藉由此拋磚引玉,期許有更多的作品可以陸續的呈現。
也期望臺灣的設計界,擁有這麼多的插畫精英能改變些許設計風貌。
插畫的本身即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與特色,在強調「獨創性」設計取向的當前,應該有許多發展空間。
臺灣目前大學以上,學習插畫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但是應用在設計領域的表現,仍然有所局限。反觀國外在平面設計、商業廣告、報章社論、書籍封面、繪本產品設計及各式的海報設計、包裝設計、禮品、服飾、動畫、遊戲設計、公共藝術,以及各樣的文化創意產業,都可以看見插畫的身影。觀察臺灣各層面的設計,應用插畫表現,仍然較為保守,或許業界知名的設計主管,不甚熟悉插畫的使用範圍與表現方式。然而隱藏在設計界的年輕插畫高手雲集,或許有機會讓他們發揮創意,台灣的設計風貌會因此而有所不同。
身為一個長期培養、訓練年輕插畫人才的教練與老師,覺得有必要將這些優秀的插畫創作者介紹給大家,讓他們也可以在此專業領域有所發揮。或許他們目前已經是成功的設計師,但是仍然有許多的潛力,可以改變當代設計的風格與表現。本書中有許多精彩的作品,充滿了創意與活潑的表現,可以感覺到當代臺灣新一輩的插畫創作者的才華與能力。個人曾在臺灣數所知名的大學任教,發現有超過上百的年輕插畫學子,如果好好堅持在這個領域發揮他們的專長,假以時日,未來成為世界級的插畫家是可以期待的,他們所擁有豐富的想像力與驚讚的技法,長期耕耘之下,必然會有所成就。
文化的傳承需要不斷有新的人才加入,改變設計風貌的創新,更需要新一代的年輕人群策群力發揮自己的專長與創意,堅持努力在插畫與設計的領域耕耘與創作。相信不久的將來,必定可以看見豐碩的成果。臺北想要提昇成為世界設計之都的同時,我們需要思考,到底我們的文化特質是什麼?如何表達臺灣的文化、臺北的文化,與世界各國各個大小都會的文化差異在何處?或許當代的風格,有程度上的相似性。因為世界各地的人,或多或少都同樣受到全球音樂、藝術、好萊塢電影文化,以及各國美食、精品、服飾等的影響,自然而然融合、形塑出一些共同的喜好與看法。但是每個地區、民族和國家都有他們獨具的特色、如何將這些特色凸顯、是一個關鍵。
記得數年前,有一次在日本的旅行,從東京到九州。東京是世界著名的都會,有其特別的風格與特色,代表著當代的日本都會風貌;京都則仍然保有傳統的日本特色,包括建築、禮品、服飾與美食等。有一天在九州的街角看見彷彿是東京的縮影,或許這是日本都會高度開發的結果,使得九州的街頭,也出現類似東京的街景。設計的領域,有時也會有類似的景象,在各類文化的衝擊之下,會相互影響。如何凸顯個人的風格、文化的特質,卻是每一個藝術創作者需要思考的議題。在人才輩出的社會及族群中,每位設計師、插畫創作者,只要能表達出個人創作的風格與特色,就是一位成功的藝術創作者。
當代的年輕設計師、插畫創作者,有許多豐富的想像力與創意,或許和現代資訊的普及與豐富的資源有關。參考國內外設計名家的作品,加上本身的創意靈感與技法的訓練,要成為好的林學榮插畫創作者及設計師並不是很困難的事,在於如何自我要求達到專業的水準。至於如何才能達到具有國際的競爭力?我時常提醒在校的學生,要多看、多想、多做,要「敬業才會專業」。美國正規的大學美術、設計相關科系,需要修習四門「美術史」,包含「設計史」在內共計十二個學分,並且須熟記總共四百個畫家、設計師,再加上一千幅以上的作品,作為自己相關領域的常識背景。談到創意,是超越那至少一千幅作品以外的創作,須具有個人風格,沒有抄襲的作品,才算是創作;研究所以上的課程,每三十個學分,需再修六個學分的「美術史」相關課程,主要是要培養具有個人風格素養,並且能夠獨立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國外的正規大學,要求學生要敬業,也要專業,訓練的過程有一定的嚴謹與要求。國內「專業課程」的時間顯然不足,個人以為可以再增加三至四小時的「專業課程」,實有其必要性。在臺灣雖然訓練的過程不盡相同,但是臺灣年輕的插畫創作者與設計師仍深具潛力與創意,值得進一步提攜。
這本《刻畫入微》的插畫作品集,蒐集了許多臺灣新一代的優秀插畫創作者和他們的作品做為紀錄,在插畫設計尚未普遍應用於設計領域的當代,希望藉由此拋磚引玉,期許有更多的作品可以陸續的呈現。也期望臺灣的設計界,擁有這麼多的插畫精英能改變些許設計風貌。插畫的本身即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與特色,在強調「獨創性」設計取向的當前,應該有許多發展空間。
編輯過程當中,受限於篇幅及創作者的資料不全,難免有遺珠之憾。本人非常感謝這些青年才俊的熱心參與,提供作品供大眾賞析,也期許自己可以陸續蒐集更完整的資料,持續呈現臺灣青年的插畫創作力。這是一本很好的資料,紀錄下臺灣新生代的插畫創作實力,並期許他們在這個領域中發揮所長,繼續發光發熱,能改變臺灣設計的現況與風貌於萬一。